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持式浮标地磁日变站的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持式浮标地磁日变站的研究,是以陆用地磁日变站为基础,结合DGPS系统和浮标技术,自行设计开发数据实时采集与传输系统,形成一套可以自动在远海和大洋记录地磁场变化的浮标日变站,从而大大提高海洋地磁调查的精度。  相似文献   

2.
利用第11代国际地磁参考场模型(IGRF11),计算了自1900年以来地球磁矩、磁矩变化率、地磁北极位置、偏心磁偶极子的位置和地球外部空间的地磁能量等地磁场长期变化特征量,得出了一些重要结论,对加深地磁场长期变化的认识具有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3.
地磁场是地球固有的基本物理场,地磁场模型是海洋环境保障的重要信息。分析了对地磁场建模理论、现今具有代表性的主磁场模型、地壳异常模型及其他磁场模型最新研究成果,对照地磁场模型在海洋环境中的应用现状,认为现今地磁场模型的分辨率和精度等技术指标尚未能满足地磁匹配导航和水下目标探测等保障需求。提出要深化海域磁场模型应用需求论证,加强现有海域磁力测量资料的整编,积极开展海域地磁场观测的理论创新、技术创新和方法研究,研发出我国海域高精度高分辨率的地磁场模型。  相似文献   

4.
局部海洋地磁场模型可以为水下地磁匹配导航与磁性目标探测等工作提供高精度的海域地磁背景场数据。针对目前区域地磁场模型构建方法中未考虑到高度或深度变化的影响,截断阶数难以确定及存在边界效应等问题。根据海洋磁力测量的特点,顾及磁测点高度数据,引入粒子群优化的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法(PSO-LSSVM)构建局部海洋三维地磁场模型。在仿真与实测数据建模试验中,与Taylor多项式法、BP神经网络法及曲面样条函数法比较,结果表明,无论是在地磁变化平缓区还是复杂区,PSO-LSSVM法的建模精度均是最高的,建议在局部海洋地磁场模型构建中采用。  相似文献   

5.
晚更新世末期的地磁短期反极性事件,是由邦赫梅特(N.Bonhommet)和巴肯(J.Babkine)于法国拉斯钱普山(Puy de Laschamp)首先发现的。近十几年来,各国的某些古地磁研究者先后发表了数十篇论文对该事件的时代进行过讨论,但到目前为止,尚无较为一致的意见。根据已发表的年代资料,大体可将其归纳为两种意见:一是以莫尔尼(N.Morner)为代表,根据瑞典京城哥德堡公园的研究资料,认为该短期漂移时间应在距今13750—12350年范围内,并将其称为哥德堡事件(Gothenburg reversal);二是以威苏帕(K.L.Verosub)为代表,认为在距今21000—36000年间并不存在反向时期。而全球性的倒转时间应在距今35000—40000年间的某一时期。 根据我们对黄海,东海近岸带沉积岩芯的古地磁研究,认为晚更新世的地磁短期反极性事件,可能由两个事件组成。本文根据对沉积岩芯的系统测量、结合C~(14)测年和微  相似文献   

6.
地球磁场强度变化的沉积记录是过去十几年内环境磁学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综述了其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归纳了适合于进行这种研究的沉积物应满足的若干条标准以及其沉积记录可靠性的检验标准,介绍了过去200ka地磁场强度相对变化的连续沉积记录,还评述了晚第四纪地球磁场强度变化对宇宙成因核素14C和10Be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7.
地球磁场强度变化的沉积记录是过去十几年内环境磁学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综述了其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归纳了适合于进行这种研究的沉积物应满足的若干条标准以及其沉积记录可靠性的检验标准,介绍了过去200ka地磁场强度相对变化的连续沉积记录,还评述了晚第四纪地球磁场强度变化对宇宙成因核素^14C和^10Be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8.
基于多面函数的局域地磁场建模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多面函数,研究了局域海洋地磁场建模的理论和方法,并对建模中数据质量的控制问题、适用于地磁场建模的核函数的选择问题、平滑因子的选择以及建模数据的选择等关键问题进行了研究,并根据地磁数据变化剧烈的特点和多面函数的特性,提出了分区建模的设想.将该方法与传统的 Taylor 多项式、Legendre 多项式和曲面函数建模方法进行了比较,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精度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9.
古海洋学是继板块学说之后海洋地质领城内的又一重大突破。 自“深海钻探”计划开展并采用新技术尤其是液压活塞取样以来,获得了连续的、未遭扰动的大量岩心,这些岩心完整地记录了大汗和陆地发育演化的历史,对这些岩心作海洋地层的沉积研究,用各种手段分析过去时代中海洋水文、地磁、水温、生物、化学和矿物等的分布、形成和演化,获得了  相似文献   

10.
从太平洋底发现外星撞击地球的痕迹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通过对偶然发现于太平洋M14岩心中的微玻璃陨石的显微特征和物质成分的全面研究,首次发现了撞击坑反弹结构、亲铁元素铱、锇等异常、不定形碳、未饱和无环碳氢化合物、有机质及多种挥发分子,根据这些痕迹和证据肯定了发生于大约2.14~2.30MaBP的一次外星撞击地球事件,并推测撞击地球的外星可能为一彗星碎片;另根据岩心中微玻璃陨石层同该岩心中地磁事件和地磁倒转的联系,进一步论证了这次外星撞击地球事件的发生.最后,笔者提出了发生撞击事件的时代──2.14~2.30MaBP可作为深入研究和划分地质历史中第三纪-第四纪界线的重要参考时代,有待科学家通过更多的发现和长期研究加以验证.  相似文献   

11.
为分析EMM-740模型在中国地区的适用性,将EMM-740模型与国内I类地磁台站的年均值进行差异分析,并引入均值、最大值、最小值、方差、中误差等指标进行评价。分析表明:EMM-740模型可总体反映中国地区主磁场和地磁异常场的信息,但是其时间和空间分辨率不能满足实际要求,如在11个地磁台站位置中,有3个台站位置处的模型精度很低,建议在EMM-740模型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地区航空、海洋和地面大量的磁测数据,研制中国地区高精度的地磁场模型。  相似文献   

12.
大澳大利亚湾西部新生代丘状生物沉积和埋藏的中新世(?)堡礁:冷水碳酸盐沉积DavidA.Feary等澳大利亚南部的大陆边缘是全球最大的冷水碳酸盐沉积区,在大澳大利亚湾的新生代层序包括澳大利亚以南极分离和向北漂移期间的碳酸盐沉积记录,其环境在始新世为东...  相似文献   

13.
黄海布容正极性世极性事件的讨论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作者通过对黄海QC_1、QC_2、QC_3三个钻孔沉积岩心进行系统的古地磁测量研究,指出黄海沉积岩心在布容正极性世,记录了七次地球磁场的倒转.它们分别相当于哥德堡事件、蒙戈事件、拉尚事件、布莱克事件、吉曼卡事件、琵琶湖D和琵琶湖E事件.此外在全新世沉积地层中,还记录了两个短期的地磁极性漂移,根据沉积速率推算其年龄值分别为2800—3100年和6000-6400年,暂记为黄海Ⅰ和黄海Ⅱ(?).  相似文献   

14.
地磁日变观测数据理论分析   总被引:7,自引:9,他引:7  
在磁力测量过程中,地磁日变观测站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改正磁力测量实施过程中地磁场短期变化的基础。测量成果质量的优劣与地磁日变观测站原始数据的处理与分析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通过理论推导得出一套地磁日变数据改正公式,同时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改正方法。  相似文献   

15.
长江三角洲DY03孔磁性地层研究及其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长江三角洲地区晚新生代以来接受了大量沉积,长时间序列沉积地层研究对于三角洲沉积环境演化和长江变迁历史都具有重要研究意义。通过对长江三角洲DY03孔古地磁、磁化率以及岩性分析,初步建立了研究钻孔较为可靠的年代地层框架。研究发现,长江三角洲地区沉积序列中有多个具有全球对比意义的短时期磁性漂移事件,对磁性地层定年的进一步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分析表明,研究区晚新生代地层中普遍发育的硬黏土层不仅是晚第四纪地层对比的重要标志层,而且对整个晚新生代以来的沉积地层对比都会发挥重要作用。长江三角洲沉积演化基本呈现出早期受构造活动控制,后期受海平面升降和气候变化的制约。  相似文献   

16.
国际高精度地磁模型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高精度地磁模型能详尽地反映地磁场在地面上的分布,具有较高的模型分辨率。在资源勘探、地质结构、地震火山预警、地磁导航等应用领域有重要意义。简要介绍了部分近年来国际高精度地壳磁场模型,通过分析发现NGDC-720模型较以往低阶模型精度有明显改善,并据此模型绘制了东海以及毗邻海域三分量磁异常分布,发现该模型能与地质结构相吻合,能给相关应用领域提供更多的信息和保障。  相似文献   

17.
地磁日变改正是海洋磁测资料处理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文利用地磁场综合模型与IGRF模型联合计算了西太平洋某调查工区的地磁日变数据,对比分析了相同位置的海洋地磁日变站观测数据。使用两种不同类型的地磁日变数据,分别对该测区中15条测线进行了磁测数据处理,并对这些测线及其56个交叉点进行了误差分析。研究结果认为:①当用计算数据做海洋磁测的处理时,其交叉点内符合精度在调差前基本满足海洋地质规范的要求,在调差后完全符合海洋地质规范的要求,但使用计算数据的精度低于实测数据。②磁静时,计算日变曲线和实测日变曲线拟合程度高;磁扰时,两者幅值差异较大,磁扰越强相关系数越小。磁情指数K4时的模型计算数据,建议谨慎使用或不使用。  相似文献   

18.
"大陆架科学钻探"项目是由中国地质调查局发起、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实施的基础研究计划,于2011年启动。该项目拟根据不同的科学目标,分别在黄海、东海和南海陆架区实施晚新生代以来地层全取心钻探,建立黄海、东海及南海陆架区晚新生代以来的不同时间尺度的标准地层层序,开展我国陆架区晚新生代以来地质事件的高精度记录、古气候与古环境演化及东亚地区源汇过程等重大科学问题研究。藉此全面提升对中国陆架边缘海沉积与环境演化的认知水平,推动中国陆架海区地球系统科学研究方面的突破。  相似文献   

19.
许多动物利用地球磁场来导航和定位,例如蜜蜂、信鸽、海龟、彩虹鳟鱼、鲑鱼、蝾螈等。动物也可以利用地磁场信息来归家或迁徒。而磁场感应大致分为两种:简单罗盘和地磁地图。前者就是用来判辨东西南北用的,后者则利用地磁磁偏角和磁场强度在地球各地理区域的差异而核准定位以得知其位置。研究动物磁场感应是个老题目,可是困难度颇高,所以迄今仍是动物最难解的感官之谜。许多动物也只有在活动时才表现出磁场感应之行为,使实验设计颇具挑战性。  相似文献   

20.
雷州半岛田洋火山湖盆磁性地层学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采用最新设计的UTS-A型取心器采取岩心,并以10—15cm间距在该湖盆共采集占地磁标本为正极性,为布容正向期.但3%的样品为负极性,并构成数段散布于正极性地层中,经研究表明,它完整地记录了布容期47万年来8个反向极性事件.该湖盆环境稳定,沉积速率快,是研究短期反极性事件的良好场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