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根据2013~2015年对沿浦湾浅海养殖区的水质进行的监测与分析资料,采用富营养化指数法和有机污染指数法对该海域海水营养状况和有机污染状况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该养殖区海水的溶解氧(DO)和化学需氧量(COD)含量符合国家二类海水水质标准,超过二类标准的指标为无机氮(DIN)、活性磷酸盐(PO_4~(3-)-P)和石油类.该养殖区春、冬两季水质指标超标情况较为明显,春季超标指标为无机氮和石油类,冬季超标指标为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该养殖区的富营养化程度日趋严重,而有机污染程度总体不高.  相似文献   

2.
湛江湾海水富营养化水平和浮游植物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根据2007年8月的水质调查数据,并结合历史调查资料,对湛江湾海水富营养化水平和浮游植物多样性以及相互关系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湛江湾各站位营养状态指数(E)均>1,海水富营养化异常严重;氮磷比例严重失去平衡,北部海域氮磷污染比南部海域氮磷污染严重,北部海域赤潮控制因子为磷,南部海域赤潮控制因子为氮;近十年来,营养状态指数呈现不断上升趋势,原因可能是湛江湾海水无机磷含量迅速上升所至,营养状态指数水平分布呈现由北向南、由湾内向湾口逐渐减少的趋势.湛江湾浮游植物种类多样性指数(H′)变化范围为1.45~3.4,平均值2.42±0.31,均匀度变化范围为0.48~0.89,平均值为0.67±0.02,浮游植物种类多样性指数(H′)和均匀度J水平分布类似,呈现由北向南、由湾内向湾口逐渐减少的趋势,湛江湾浮游植物种类多样性差异较大;浮游植物种类多样性指数(H′)和均匀度J与营养状态指数的分布总体上成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3.
山东威海双岛湾海域营养状态及有机污染状况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2007年3月双岛湾海域水质监测结果,采用单因子标准指数评价法、营养状态质量指数评价法、营养指数评价法和有机污染评价指数评价法对该海域水质状况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pH值、DO、COD、无机氮、磷酸盐部分测站超<海水水质标准>(GB3097-1997)中二类水质标准;NQI值在1.01~3.17范围内,平均值为2.18,E值在0.45~12.35范围内,平均值为5.02,呈现明显富营养化;A值的范围为1.15~6.81,平均值为4.05,有机污染相对较严重.总体上该海域已受到严重污染.  相似文献   

4.
太湖竺山湾湖泊缓冲带内湿地浮游植物季节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掌握太湖竺山湾湖泊缓冲带区域内湿地浮游植物的群落结构及水质状况,于2012年9月至2013年8月进行了4次现场调查,共发现浮游植物112种,其中,绿藻门种类最多,为43种,占浮游植物总种数的38.4%,其次是硅藻门,共40种,占浮游植物总种数的35.7%。浮游植物数量变化在5360.0×104~54627.4×104cells/L之间,从季节变化上来看,春季秋季冬季夏季。浮游植物季节相似性指数在0.37~0.71之间,夏季和秋季之间的相似性指数最小,春季和夏季之间的相似性指数最大。优势度分析显示,竺山湾湖泊缓冲带区域内湿地各个季节的浮游植物优势种都在3种以上,优势种种数较多且优势度不高,变化范围在0.02~0.06之间。竺山湾湖泊缓冲带内湿地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分别在0.85~1.58和0.14~0.29之间,表明调查期间竺山湾湖泊缓冲带内湿地浮游植物分布不均匀,群落结构简单。基于绿藻指数及生物多样性指数对竺山湾湖泊缓冲带内湿地的水质综合评价表明,研究区域可能属于重富营养型,冬季为重度污染,春夏秋为中度污染。  相似文献   

5.
于2016年1月(冬季)、4月(春季)、7月(夏季)以及10月(秋季)对九龙江口红树林保护区的浮游植物多样性组成及其时空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福建九龙江口红树林保护区共采集到浮游植物5门91属138种,其中硅藻占50.00%、绿藻占31.16%、蓝藻占8.70%、甲藻和裸藻各占5.07%.主要优势种为具槽直链藻(Melosira sulcata)、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条纹小环藻(Cyclotella stratia)、舟形藻(Navicula sp.)、粗针杆藻(Synedra robusta)和菱形藻(Nitzschia sp.);浮游植物细胞数量在0.82×105~4.55×105个/dm3之间,年平均数量为1.97×105个/dm3.浮游植物种类时空变化明显,而数量的空间变化较大,季节变化不太明显.Shanno-Wiener指数、Margalef丰富度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变化范围分别为2.10~3.55、1.05~3.61、0.78~0.95.多样性指数及浮游植物生物量评价结果显示,九龙江口红树林保护区的水体为中营养状态,水质较好,但仍应加强对陆源径流和养殖废水排放进入红树林的控制和管理.  相似文献   

6.
基于2010年5月至2011年4月12个航次的调查数据,利用化学参数法以及综合指数法(营养水平指数(E)和营养状态质量指数(NQI)),评价了乳山太平洋牡蛎(Crassostrea gigas)周年养殖区和秋季暂养育肥区的水质状况和营养状况。结果显示,2个养殖区总磷、总氮、无机磷、无机氮的含量变动范围分别为2.01~7.00μmol.L-1,11.38~75.45μmol.L-1,0.002~0.035mg.L-1,0.03~0.54mg.L-1;两地COD和叶绿素a的含量变动范围分别为1.03~3.41mg.L-1和0.68~42.17μg.L-1,季节差异较大。化学参数法的评价结果表明,乳山牡蛎养殖区春季水质状况最优,冬夏季次之,秋季稍差。由于养殖区内潮流畅通但水深较浅,水中的磷含量易受再悬浮颗粒的影响,E和NQI的评价结果并不吻合。牡蛎养殖对于养殖区叶绿素a的抑制作用较为明显,对氮、磷含量直接效用不显著,但长期养殖可能会造成氮、磷在海区底质中的积累,再悬浮的沉积物颗粒可能会增加水体中的氮磷含量。  相似文献   

7.
南宁邕江网箱养殖区浮游生物种群结构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浮游生物是评价水体质量的一项重要生物指标,为了解广西南宁邕江网箱养殖区的水质状况,于2009年9月-2010年9月在金陵至清川桥江段网箱养殖区设置2个监测断面,每两个月采样1次,对其水质和浮游植物种群组成、密度和优势种变化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邕江网箱养殖区共检出浮游植物8门98属(种),绿藻、硅藻分别占浮游植物总种数的42.8%、24.5%;共检出浮游动物4大类44属(种),优势种为轮虫类,占浮游动物总种数的43.2%.总体看来,邕江网箱养殖区浮游生物种数夏秋季节多,冬春季节少;浮游生物密度与种数季节变化趋势一致.邕江网箱养殖区综合营养状态指数(TLI)介于59.28-66.87之间,属于中度富营养化水平.Shannon-Wiener多样性及均匀度指数分别介于1.35-1.56和0.2275-0.2586之间,表明邕江网箱养殖区在监测期内处于中营养—富营养状态,这与采用相关加权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的评价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8.
文章根据岙山监测浮标周边海域2015年9-12月水质调查资料,采用水质有机污染指数(A)、富营养化指数(E)和营养状态质量指数(NQI)等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岙山监测浮标周边海域水质化学需氧量(COD)、溶解氧(DO)、油类(oils)符合二类海水水质标准,无机磷(DIP)和无机氮(DIN)含量均超过二类海水水质标准,DIP最高为0.048mg/L,DIN最高为0.753mg/L,总磷(TP)各月平均含量范围0.098~0.185mg/L,总氮(TN)各月平均含量范围0.650~0.818mg/L,叶绿素a(Chl a)含量基本稳定,DIN是主要的超标污染因子;富营养化评价结果显示,岙山监测浮标周边海域水质富营养程度严重,E值最高达9.10,NQI值最高为4.58;有机污染评价结果表明,岙山监测浮标周边海域水质总体处于轻度污染状态,A值最小为10月的1.90,最大为12月的2.73;使用A值、E值和NQI值方法同时对岙山监测浮标周边海域进行评价,其结果变化的一致性较好。  相似文献   

9.
天津大沽沙航道水域浮游植物分布特征及富营养化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2007年8月大沽沙航道水域浮游植物的调查资料及水质监测数据,研究了该水域浮游植物的分布特征及富营养化状态.综合单因子生物法和营养指数法的评价结果表明,该水域污染较严重,尤其是靠近大沽排污口的水域已经严重富营养化,排污河向航道输入大量含有N、P营养盐的污染物,造成水质污染.今后应严格控制大沽排污河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陆源污染,有效防治"赤潮"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文章根据2008—2012年夏季北戴河赤潮监控区海水调查结果,应用单因子法、有机污染指数法和富营养化指数法,对该海域海水的质量状况进行了评价与分析,采用秩相关系数法对该海域5年的水质状况进行趋势分析。结果表明,北戴河近岸海域主要污染物含量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超标,其中无机氮污染程度明显加重;该海域水质由良好和较好转变为开始受到有机污染,有机污染程度整体呈加重趋势;该海域富营养化水平由贫营养升至高富营养,富营养化水平呈逐年显著上升趋势,上升幅度逐渐加大。  相似文献   

11.
利用2008年4月(春季)和8月(夏季)在杭州湾生态监测区调查海域获得的浮游植物样本,分析了浮游植物的种类组成、优势度、丰度及多样性、均匀度的变化趋势,并将分析结果与该海域2005~2007年春、夏季的浮游植物各数据资料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2008年春、夏季调查区鉴定出的浮游植物数量达61种,隶属于5个门29属,以硅藻门为最多,有21属49种;其次是甲藻门,4属7种;蓝藻门,2属2种;绿藻门,1属2种;金藻门,1属1种。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和琼氏圆筛藻Coscinodiscus jonesianus为调查区主要的浮游植物优势种。以S13和S36站位的连线为界,将调查海域划分为南、北两个观测区,2008年春季,南观测区内的浮游植物丰度高于北观测区,夏季情况则恰好相反,表明浮游植物的丰度分布受季节变化影响。该海域中浮游植物的多样性指数(H′)和均匀度指数(J′)均偏低,2008年4月和8月的多样性指数平均值分别为1.31和1.58,均匀度指数平均值分别为0.324和0.413。2005~2008年春、夏季,该海域浮游植物群落组成不稳定,单优藻类优势度呈明显上升趋势,生物多样性呈现下降趋势,生态风险有加大趋势。  相似文献   

12.
根据2009年9月岚山港海洋临时倾倒区海域水质监测数据,采用单因子质量指数法对该倾倒区的水质进行了评价;采用多项水质参数综合评价法、营养状态质量指数法及有机污染指数法对该倾倒区2000-2009年水质状况的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09年9月影响该海域表、底层水质的主要因素为无机氮、铜、铅和锌;海水水质综合评价指数Q表明2000年至2009年该倾倒区海水水质优劣顺序为:2000年>2006年>2004年>2009年>2008年,2000年至2009年该倾倒区海水营养状态质量指数NQI、有机污染指数A呈上升趋势,但海水水质为贫营养水平,无富营养化现象,水体质量状况良好.  相似文献   

13.
白娅舒  蔡榕硕 《台湾海峡》2010,29(4):525-531
根据福建兴化湾海域2006年12月(冬季)和2007年4月(春季)的水质监测资料,分析了表层海水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含量的时空变化特征,并对该海域表层水体的富营养化状况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冬、春两季,兴化湾表层海水无机氮含量的变化范围分别为0.30~1.30、0.34~1.10mg/dm3,均值分别为0.50、0.54 mg/dm3;无机氮的单项污染指数变化范围分别为1.0~4.2、1.1~3.7,均值分别为1.7和1.8.冬、春两季,其海水活性磷酸盐含量的变化范围分别为0.024~0.085、0.016~0.148 mg/dm3,均值分别为0.040、0.038 mg/dm3;其单项污染指数变化范围分别为0.8~2.8、0.5~4.9,均值则都为1.3.其次,该湾表层海水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含量的空间分布特征为西侧近岸水域的较高,往湾口方向递减.冬、春两季兴化湾表层海水富营养化指数(E值)分别为3.53和4.26,基本呈现富营养状态;富营养化严重的区域主要位于兴化湾西南部,其E值最高达29.9.  相似文献   

14.
根据2014年春季(5月)、夏季(7月)和秋季(10月)在天津近岸海域三个航次的调查,对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季节变化进行了分析。共鉴定出浮游植物2门23属49种,其中硅藻门20属44种,甲藻门3属5种。春季共发现12属16种,细胞丰度介于0.55×10~4~28.9×10~4cells/m~3,平均值为5.45×10~4cells/m~3,主要优势种为夜光藻(Noctiluca scintillans)和柔弱几内亚藻(Guinardia delicatula);夏季共发现18属38种,细胞丰度介于2.68×10~4~246×10~4cells/m~3,平均值为40.70×10~4cells/m~3,主要优势种为星脐圆筛藻(Coscinodiscus asteromphalus);秋季共发现13属23种,细胞丰度介于2.70×10~4~83.7×10~4cells/m~3,平均值为29.56×10~4cells/m~3,主要优势种为夜光藻(Noctiluca scintillans)和柔弱几内亚藻(Guinardia delicatula)。春季均匀度指数范围为0.40~0.92,多样性指数范围为0.80~1.87;夏季均匀度指数范围为0.14~0.67,多样性指数范围为0.46~2.44;秋季均匀度指数范围为0.20~0.70,多样性指数范围为0.51~2.78。总体上,该海域多样性指数总体偏低。  相似文献   

15.
根据2013年4月(春季)和9月(秋季)2个航次调查数据,对台山核电邻近海域浮游植物种类组成、时空分布及多样性指数等群落特征进行了分析。共鉴定浮游植物3门61种,其中硅藻类48种,占78.69%;甲藻类11种,占18.03%;金藻类2种,占3.28%。种类组成以暖水种和广温种为主。浮游植物丰度均值春季(11.78×107个/m3)与秋季(29.37×107个/m3)无明显差异;然而丰度水平变化较大,整体表现为春秋两季核电站温排水口附近站位均低于远离站位。春秋两季浮游植物优势种共出现了7种,春季仅出现了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1种,优势度高达0.996;秋季出现了7种,包括中肋骨条藻(0.291)、柔弱拟菱形藻Pseudo-nitzschia delicatissima(0.222)、拟弯角毛藻Chaetoceros pseudocurvisetus(0.214)和并基角毛藻Chaetoceros decipiens(0.056)等。海域春季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Pielou均匀度指数J′和Margalef物种丰富度指数D均值分别为0.55、0.18和0.50;秋季分别为2.80、0.62和0.80。多样性指数显示台山核电附近海域水质状态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污染。  相似文献   

16.
研究北黄海北部近岸海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季节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2008年5月(春季)-2009年2月(冬季)在北黄海北部近岸海域(39.5°~39.8°N、123.0°~123.45°E)进行4个季节海上浮游植物调查,共鉴定出浮游植物80种,4季共有种类10种。调查海域优势种类较多,优势种类季节变化明显,夜光藻(Noctiluca scientillans)、伏氏海线藻(Thalassionema frauenfeldii)和丹麦细柱藻(Leptocylindrus danicus)分别是季节第一优势种。全年浮游植物细胞丰度平均为54279.3×104/m3,呈现典型的交叉双峰模式,夏冬季明显高于春秋季,春季是细胞丰度最小的季节。多样性指数H′均值为2.4941,表现为秋季冬季春季夏季;均匀度指数均值为0.640 8,表现为秋季春季冬季夏季。营养盐结构分析显示春夏季表现为潜在P限制,秋冬季表现为潜在N限制,N:P是决定优势群落种类的关键因素之一。冗余分析(RDA)分析结果表明,盐度(S)、悬浮物(SS)、磷酸盐(DIP)和无机氮(DIN)是影响浮游植物种类组成和丰度的关键环境因子。  相似文献   

17.
广东南澳岛近海是我国龙须菜养殖的重要基地。为了探究龙须菜养殖对藻华防治的贡献,分别于2016年3月、5月和6月在广东南澳岛北部海域不同养殖功能海区进行采样,研究龙须菜养殖前后海水中营养盐含量和结构的变化,分析不同粒径的浮游生物对有机营养盐的水解利用,探讨龙须菜养殖对浮游植物竞争利用营养盐和生长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海区水质较清洁,无机氮磷含量较低,春季至夏季,随着龙须菜和浮游植物生物量增加,溶解无机磷(dissolved inorganic phosphorus,DIP)浓度不断下降,至6月南澳海区成为磷限制海域。在5月龙须菜生长高峰期,龙须菜养殖区和龙须菜鲍鱼混养区的DIP浓度显著低于鲍鱼区和非养殖区,龙须菜养殖区的叶绿素a浓度明显低于其他区域,亮氨酸氨肽酶(leucine amino peptide,LAP)和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P)活性显著升高,表明龙须菜养殖区浮游植物受到较为明显的营养胁迫。而龙须菜收割后,该养殖区的叶绿素a含量则显著上升,甚至高于其他区域。该结果表明在南澳岛海域,龙须菜养殖通过营养竞争关系(尤其是磷)抑制浮游植物的生长,大规模龙须菜养殖可能有助于抑制有害藻华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采用2013年11月(秋季)、2014年5月(春季)、2015年2月(冬季)和8月(夏季)4个航次的调查数据,对横琴岛海域大型底栖生物物种组成、时空分布及多样性等群落结构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共鉴定出大型底栖生物9门210种,节肢动物58种,软体动物52种,环节动物42种,脊索动物40种,棘皮动物8种,腔肠动物6种,星虫动物2种,纽形动物1种,螠虫动物1种。平均获得个体数量为30个,春季45个、夏季17个、秋季12个、冬季44个。栖息密度范围为0~1490ind/m2,均值为212ind/m2,基本趋势为冬季春季夏季秋季;生物量范围为0~288.5g/m2,均值为16.61g/m2,春季冬季秋季夏季。研究区优势种更替较快,共出现13种优势种的优势度指数Y0.02,春季以双形拟单指虫(Cossurella dimorpha)和光滑河蓝蛤(Potamocorbula laevis)为主要优势种,夏季以刀额新对虾(Metapenaeus ensis)和棒锥螺(Turritella bacillum)为主,秋季以双形拟单指虫为主,冬季则以小荚蛏(Siliqua minima)为主。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多样性阈值及丰富度指数均值春季为2.49、0.78、1.96、1.87,夏季为2.81、0.90、2.57、2.49,秋季为2.34、0.75、1.88、1.60,冬季为2.71、0.81、2.32、2.80;表现出同样的变化趋势,夏季和冬季较高,春季和秋季较低。相关分析表明:春季丰富度指数与水深呈显著负相关(P0.05);秋季多样性指数与溶解氧呈显著负相关(P0.05),丰富度指数与pH呈显著正相关(P0.05);夏季和冬季的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及丰富度指数与环境因子均无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于2015-05(春季)、2015-08(夏季)对北至北隍城岛、南至蓬莱近岸的庙岛群岛海域进行网采浮游植物调查。样品共鉴定出67种浮游植物物种,其中硅藻60种,甲藻5种,甲藻孢囊1种,金藻1种。该海区春季浮游植物群落优势种为具槽帕拉藻(Paralia sulcata,优势度0.384)、刚毛根管藻(Rhizosolenia setigera,优势度0.319)、冰河拟星杆藻(Asterionellopsis glacialis,优势度0.054)、布氏双尾藻(Ditylum brightwellii,优势度0.021);夏季优势种为高齿状藻(Odontella regia,优势度0.787),庙岛海峡南部海区出现高齿状藻的密集分布区域。夏季浮游植物总丰度是春季的2.17倍。春、夏季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都较低,且其数量的时间、空间分布变化明显。春季,浮游植物细胞丰度、主要优势种数量、多样性指数、种类丰富度指数的空间分布特征为海区北部高,南部低;夏季与春季相反,为海区南部高,北部低。  相似文献   

20.
基于PCA法的春、夏季东山湾海域富营养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2011年5月和8月东山湾及邻近海域的调查结果,选择10个与富营养化有关的参数,包括溶解无机氮(DIN)、溶解硅酸盐(DSi)、活性磷酸盐(SRP)、总氮(TN)、总磷(TP)、化学耗氧量(COD)、溶解有机碳(DOC)、总有机碳(TOC)、叶绿素a(Chl-a)和浮游植物丰富度(d)等,应用主成分分析(PCA)法对该海域富营养化特征进行研究。主成分分析表明,主成分1(PC1)表征了有机污染、浮游植物和总磷状况;主成分2(PC2)反映了硅和氮营养水平,主成分3(PC3)体现了SRP的特点。春、夏季PC1、PC2、PC3和综合主成分(CPC)的空间分布表明漳江口和八尺门养殖区邻近海域富营养化风险较高;各主成分与盐度的相关分析表明东山湾内富营养化压力主要来自漳江,夏季有所增强;有机污染物和浮游植物可能是控制东山湾海域春、夏季富营养空间分布的主要驱动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