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 毫秒
1.
陕西清涧河上游200-07-04降特大暴雨,山洪暴发,致使清涧河干支流洪水猛涨,形成了该河历史上罕见的特大洪水。对该次暴雨洪水的成因、时空分布及特点和洪水过程进行了分析,发现这次洪水的暴雨中心和洪水形成均在上游地区,清涧河的降水特性和地貌特点及上游大面积滑坡阻水后跨坝是造成本次洪水暴涨暴落的基本原因。  相似文献   

2.
1983年7月28—31日,陕南连降暴雨和大暴雨。汉江流域暴雨连片、时间集中,致使大小河流同时猛涨;形成安康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造成了毁灭性的灾害。对于这次重大的灾害性天气过程,从中  相似文献   

3.
根据伊吾河流域洪水类型及特点,分析了伊吾河暴雨的水汽来源、环流特征以及暴雨所形成的洪水灾害,并对伊吾河洪水的防御提出了工程性措施和非工程性措施。  相似文献   

4.
用天气学原理,分析环流背景与天气形势,及有关的一些物理量场,指出时间相隔不长的两次持续性暴雨过程形成的洪水相叠加是造成梧州6.23特大洪水的主要原因,洪峰水位还与致洪暴雨的落区和移向有关,致洪暴雨是副高在南海北部维持和低空急流在广西上空存在等有利的天气形势下形成的。  相似文献   

5.
1987年入夏以来,石河子市先后出现了三次较大的洪水.每次洪水到来之前,高空连续几天出现高温,山区还伴有大-暴雨,形成融雪暴雨型洪水.玛纳斯河洪峰流量达437m~3/S,洪量4.89亿立方米,达到了历史上最高值. 由于自治区人民政府、兵团防洪指挥部、区气象局、石河子防洪办和我台领导的重视,我台把防洪抗洪作为首要工作来抓.每个业务工作人员从思想上、技术上作了充分准备,每天从早上08点到深夜02点均有人值班;每天都向石河子防洪办报告未来二天天气预报和高空温度、风等资料,为这次防洪抗洪提供可靠正确的气象信息.所以,今年  相似文献   

6.
黄河中游“58.7”大暴雨成因的天气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58年7月14—19日黄河中游出现了历时五天的强降水,造成了解放以来黄河流域最大的洪水.这次暴雨是发生在停滞于河套上空的高空切断冷涡的东南方,主要的降水系统是与此冷涡有关的东移的南北向冷锋.它们在西伸的日本海高压阻挡下,一个个变成准静止,结果造成了四场强的暴雨.与此同时,10号台风和日本海高压之间形成的强中低空偏东急流是“58.7”暴雨的主要水汽通道.  相似文献   

7.
1 引言1991年7月23日后半夜到25日早晨,山东南部的沂蒙山区出现了一次特大暴雨,并有部分县的乡镇出现了龙卷风。暴雨中心位于平邑、新泰、蒙阴和泗水,过程总降水量分别达296.5、265.9、240.8和198.9mm(图略)。其中,平邑县北部14个乡镇平均降雨达389mm,最大406mm。致使山洪爆发,泗河、沂河、浚河水位暴涨。仅平邑县浚河沿岸就有129个村庄、10.3万人被洪水围困,死亡12人,伤350人。直接经济损失1.25亿元。这次特大暴雨系由两次暴雨过程构成。第一次暴雨从7月23日半夜前后开始至24日早晨结束。雷雨首先在沂蒙山区产生,并渐向东西两侧延伸。特点为降雨范围小、强度大。暴雨中心的新泰,自23日22时至24日08时,10小时  相似文献   

8.
文章分析1992年7月23日河北省东部平原地区一次突发性暴雨过程,研究了产生特大暴雨的中-α尺度对流系统的演变及其细结构,讨论了该系统内部中心暖区形成的物理机制,并指出几种不同尺度的天气系统相互作用对这次暴雨系统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9.
黄河“96.8”洪水是一次重要的强降水过程引起的。黄河流域地形复杂 ,而且降水时间分布极不均匀 ,预报难度较大。应用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 REM模式 (简称 LASGREM)对这次洪水暴雨过程进行了模拟预报。同时应用 L ASGREM的输出产品对该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该模式对黄河“96.8”致洪暴雨的模拟预报能力较强 ,适合于黄河水文气象业务预报。  相似文献   

10.
6.23梧州特大洪水气象成因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建壮 《广西气象》2006,27(1):17-19
用天气学原理,分析环流背景与天气形势,及有关的一些物理量场,指出时间相隔不长的两次持续性暴雨过程形成的洪水相叠加是造成梧州6.23特大洪水的主要原因,洪峰水位还与致洪暴雨的落区和移向有关,致洪暴雨是副高在南海北部维持和低空急流在广西上空存在等有利的天气形势下形成的。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R.W. Stewart     
Abstract

The physical mechanism that causes an interdecadal oscillation in a coarse resolution sector ocean model forced by mixed boundary conditions is studied. The oscillation is characterized by large fluctuations in convective activity and air/sea heat exchange on a decadal timescale. Changes in the subsurface temperature and surface salinity are essential for the existence of the oscillation. It is shown that a large part of these variations can be explained with the hypothesis of a constant ocean velocity field. This may easily lead to the erroneous conclusion that the oscillation is mainly a “nondynamical” phenomenon. In this paper it is demonstrated that the ocean dynamics play an essential role in explaining decadal oscillations.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