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降水过程中多普勒天气雷达风廓线产品特征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夏文梅  陈楠  程婷  徐芬  顾松山 《气象》2008,34(10):20-26
利用南京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在对VWP风廓线产品可靠性研究和表征"湿度"变化能力研究基础上,对南京地区春季大面积积层混合云降水过程中风廓线产品的特征进行了细致研究.研究表明,在降水前夕、维持增强和降水消亡的不同时段风廓线产品都呈现出相应的图像特征:在图像上ND区域呈现一楔形,快速减少,预示着降水在2个小时内发生;暖平流、切变层和大风区的存在有利于降水的维持和加强;VWP最高位置风向标的突降和中层ND区域的出现预示着降水即将结束.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分析特定天气形势下相应的CR、R、ET、VIL、OHP、V、VWP等雷达产品,总结出高原地区出现雷暴天气时以上产品的特征值。首先对2004年7月25日08时的地面和500hpa高空形势进行了分析,发现地面上有两条冷锋移近测站,高空有浅的小槽滑过。其次对相应的雷达产品CR和R的移向、强度、面积等进行了对比分析,还分析了VIL、OTH的出现时间、移向、量值及与实况降水的关系,总结了VWP的分布规律,同时分析了V回波图与实况雨带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一次强飑线过程的多普勒雷达特征   总被引:12,自引:11,他引:1  
利用广州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产品和自动观测站资料,分析了2007年4月24日影响广东大部分地区的一次强飑线过程,揭示了飑线的发生发展过程及其在不同多普勒雷达产品中的一些特征:此次飑线过程发展迅速、持续时间长、强度大、范围广,中层有明显的MARC特征,还出现了“逆风区”;垂直液态含水量VIL值能判断其位置及发展趋势;VWP上存在的“ND”区对飑线移近和远离本站有明显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4.
在台风降水云区中,有的站点出现大暴雨,有的站点不出现大暴雨,这给单站预报带来难度。为了提高台风降水云区中单站大暴雨预报准确率,利用T213客观分析场和预报产品,采用多种物理量综合诊断分析方法,对2004年第14号强台风“云娜”在西进途中的多站点进行水汽来源、不稳定层结维持以及次生中尺度辐合等研究,并探讨单站大暴雨发生发展机制和不发生大暴雨的原因。研究表明:单站大暴雨发生的主要原因是有次级环流出现;站点200hPa为明显的负温度平流,850hPa为明显的正温度平流;站点高低层均为正涡度中心,且低层正值大于高层正值;站点散度场高低层都为负值中心,或高层为正值中心、低层为负值中心;站点垂直运动中心速度值要达-140×10-3hPa·s-1以下。另外,站点有源源不断的水汽供给与辐合;台风中心西北部水汽通量大值区靠近台风中心西部干舌梯度最大处以及风向和风速辐合最大处。在台风降水云区中,当站点满足上述各要素值时大暴雨容易发生。  相似文献   

5.
2011年7月2—3日青岛地区出现一次大暴雨过程,全区平均降水量达到114.5mm。利用青岛上马对流层风廓线雷达资料,计算了整层和高、中、低不同层次风暴相对螺旋度(SRH)、最大风速及其高度、急流强度指数等,并分析了演变特征。结果表明:利用风廓线雷达资料计算的风暴相对螺旋度能够清楚地反映高空整层和高、中、低三层暖平流的变化。风暴相对螺旋度对降水系统的移近和降水的开始具有一定的预示作用。较大的雨强出现在高、中、低三层风暴相对螺旋度峰值之后。中层急流向低层扩展的程度与降水的强度有密切关系。计算得到的急流强度指数与降水强度有着较好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6.
利用乌鲁木齐市2004年和2005年的夏半年(5月至9月)新一代雷达降水模式的产品资料及相应的天气图、实时降水量等资料,对乌鲁木齐市强降水个例的降水时雷达回波强度和范围、不同类型性质降水的移速及移向进行了分析研究。得出:当强降水过程(1h内)组合反射率因子强度都在35dBz以上,并出现强度40dBz以上、范围在20km×25km以上且能移过当地时就会出现1h降水量>6mm以上的强降水,概率达75%。当出现强度40dBz以上、范围在20km×25km以上并有成块的>50dBz以上强度的回波且能移过本地时,则会出现雨强很大的短时强阵性降水;连续性强降水的雷达回波移速平均为0.5km/min,阵性强降水雷达回波移速为1km/min;利用雷达产品中速度方位显示风廓线(VWP)的4~5km高度的风向做雷达回波移动方向的临近预报。所得结果应用价值大,对乌鲁木齐市短时临近强降水预报具有一定的指导性,在短时临近强降水预报的服务工作中将会产生很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利用1°×1°NCEP再分析风场资料、多普勒雷达风廓线(VWP)和速度场产品、L波段雷达单测风资料,对发生在2007年7月29日和2010年7月23日的豫西山区两次致洪暴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2007-07-29过程和2010-07-23过程的第二阶段中,风场垂直分布具有低层强西南风或南风辐合、高层辐散的特征;VWP产品中西南气流稳定深厚,有利于风暴的持久维持;平均径向速度产品上逆风区对暴雨落区和强度的变化有指示意义。卢氏雷达单测风资料可以弥补多普勒雷达对卢氏降水观测中因山体阻挡带来的缺陷,多种风资料在豫西山区致洪暴雨预报中可互为补充。  相似文献   

8.
多普勒天气雷达径向速度产品在预报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陈楠  徐芬  顾松山  宋娟  夏文梅 《气象科学》2009,29(3):421-426
对江苏南京雷达站四年内降水前多普勒天气雷达径向速度回波及其VWP产品的特征进行了具体的研究。速度回波图的统计结果表明,非降水回波的辐合特征和降水的发生是相关的,对降水过程的发生具有一定的提前量,该预报提前量存在地域差异和季节差异。对VWP产品的统计分析表明,风向随高度顺转且风速随高度增大时,有利于降水系统的维持和发展;同时“ND”厚度和相对湿度在大面积层状云或混合云降水过程中呈反相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相对湿度的变化,且“ND”厚度的变化对降水的产生也有一定的提前量,对短时预报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南京地区夏季雷暴的雷达雷电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付志康  徐芬  顾松山 《气象科学》2010,30(6):841-845
通过对2009年发生在南京的6次雷暴过程的雷达回波强度、VWP产品、垂直速度等雷达产品和探空资料等常规气象产品以及闪电资料的对比分析,发现VWP产品对雷暴过程中大气的湿度条件有较好的指示作用,ND区的初始破坏时间往往早于雷暴中闪电的发生时间。闪电主要发生在雷达最大回波顶高度突破9 km之后,并且最大回波顶高度较闪电峰值有约12 min的提前量。雷达平均垂直速度图中出现强上升中心后的短时间内闪电将会突然增大。  相似文献   

10.
利用MICAPS实时资料、NCEP1°×1°再分析资料和雷达资料等,对2014年6月东北冷涡背景下营口地区连续出现的3次冰雹过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3次过程分别发生于冷涡的内部、底部和后部;3次过程中风暴运动分别为传播主导、平流主导、平流和传播共同作用;近地面层存在逆温,湿度场呈现倒喇叭口状,即存在上干冷、下暖湿的不稳定结构,易于发生冰雹天气,同时高空中是否有湿区存在可以判断是否有强降水发生;高低空风切变大小可以影响对流风暴的发展强度和类型,3次过程分别为普通多单体风暴、脉冲风暴和飑线;雷达反射率图上冰雹产生时反射率因子一般都要大于60dBz;径向速度图上低层风速的辐合预示着对流风暴的发展,并且速度图上风速辐合先于反射率图上风暴加强2~3个体扫发生;雷达产品中雷暴单体的特征有助于对风暴强度及其影响的分析判断,垂直液体水含量的突增预示着冰雹的产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