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华北平原地区夏季严重旱涝特征诊断分析   总被引:48,自引:0,他引:48  
孙安健  高波 《大气科学》2000,24(3):393-402
利用华北平原地区13个站1951~1995年6~8月的降水量资料讨论了该地区发生的严重旱涝特征,发现各有7年出现严重干旱和雨涝。严重干旱主要发生在6、7月份,严重雨涝主要发生在7、8月份。特大旱涝发生最频繁的地带在燕山南麓和太行山东麓。50年代多雨涝,60~80年代多干旱,进入90年代雨涝增多,反映华北平原地区旱涝变化阶段性和群发性。东西伯利亚(或鄂霍茨克海)阻塞高压及亚洲中高纬度东高西低分布的稳定维持,则分别对华北平原的严重干旱与雨涝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位置偏北、偏西(偏南、偏东),华北平原地区易发生严重雨涝(干旱)。夏季风偏强(弱)年份,华北平原多发生雨涝(干旱)。 在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与北太平洋西风漂流区海温处于明显正距平阶段,华北平原地区易分别发生严重干旱与雨涝。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温州市台风、雨涝,干旱、高低温等重大农业气象灾害的气候分析,提出防灾减损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3.
施宁  栾建林 《气象科学》1996,16(4):383-390
在对我省夏季持干旱和雨涝进行气候分析的基础上的研究了夏季持续干旱和持续雨涝的环流特征差异,持续干旱的两种不同的环流型以及前期温场的特征和演变规律。  相似文献   

4.
在对我省夏季持续干旱和雨涝进行气候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夏季持续干旱和持续雨涝的环流特征差异、持续干旱的两种不同的环流型以及前期海温场的特征和演变规律。  相似文献   

5.
全市690万亩农耕地中,川地130万亩,原地310万亩,山坡地250万亩。平均亩产分别为700斤、300斤、100斤左右。全市粮食产量不稳定,主要受中低产地区的牵制。当前,旱、薄、穷仍然是中低产地区阻碍农业增产的主要问题。因缺肥产量不高,因干旱影响产量不稳。按照省委提出的中低产地区的范围包括山区、丘陵、旱原、和旱区的一些新灌区,农业生产受自然气候条件的摆布。中低产地区一般都位于海拔600米以上地区,即我市的原区、丘陵、以及浅山区。这  相似文献   

6.
韩长春 《气象》1996,22(7):46-48
作者以淮阴市历年的雨涝,干旱实况为依据,参考农业,水利部门统计的受灾面积,防洪排涝能力,农作物不同生育期的需水量等因素,按季节分析雨涝,干旱灾害与雨量关系,确定年季不同级别的旱涝指标,其分析结论是40多年来旱涝灾年发生的频数超过正常年,且涝灾多于旱灾,重于旱灾,但秋旱多于秋涝。  相似文献   

7.
本文利用黄河中游地区15个台站1951~1995年7~9月降水量资料讨论汛期(7~9月)的严重旱涝气候特征,发现黄河中游地区的严重旱涝年各有8年和7年,严重雨涝主要发生在盛夏7、8月份,严重干旱则多为夏秋连旱。雨涝60年代最多,随之渐少;干旱自20世纪50年代随时间而增多,进入80年代以后,气候呈变干的趋势。严重雨涝和严重干旱表现为年代际的气候振荡。严重雨涝(严重干旱)年份,亚洲范围500hPa距平场呈北负南正(北正南负)分布,副热带高压偏强、偏北且偏西(偏弱、偏南且偏东)。严重干旱年份多发生在ENSO事件的发展阶段,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异常偏高,西北太平洋漂流区海温明显偏低。严重雨涝年份,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虽为负值,但信号很弱。  相似文献   

8.
初夏(六月、下同)干旱,是我县四季气候变化的一种正常现象。一般地有利小麦收割。但若早期时间短,雨涝出现早,或干旱持续发展,则对“三夏”十分不利。因此,当初夏出现干旱时,在中、短期时效里,准确及时地预报旱、涝及旱涝转折,显得十分重要。近十年来,我们根据农业生产的需要,用14时压温湿逐日距平图(辅之14时气压距平图滑动图和综合时间剖面图)为  相似文献   

9.
山丹县干旱缺水,发展农业生产受到很大制约。我们根据“有水走水路、无水走旱路”的思路,重点调查、整理、研究、分析沿山地区(海拔2600米)的自然条件,发现该地区的气候和土地资源丰富,具有发展“旱作农业”的优势。一、土地资源优势沿山地区有耕地57.9万亩,占全县耕地面积的69.9%。其中早地45.1万亩,占耕地的77.97%,旱地是水地的3.5倍。历年耕作  相似文献   

10.
汛期,是一年当中天气气候最为复杂的季节,雨热同季有利於农作物生长,但干旱雨涝灾害对工农业生产和城乡人民生活有着十分明显的影响。加深对汛期一些重要天气  相似文献   

11.
黄朝迎 《气象》1991,17(7):27-30
1990年我国大部地区气温偏高,光照适宜,降水匀调,未出现大范围持续的干旱和雨涝,在作物生长的关键季节,无明显的大范围冻害、冷害和寒露风、干热风等危害。因此,总的来说,气候条件基本属“风调雨顺”的年景。加上农业“升温”,1990年我国农业获得全面丰收,粮食总产4350亿  相似文献   

12.
石河子垦区位于欧亚大陆中心,远离海洋,属于典型的大陆性气候。这里光照充足,降水稀少,干旱是本地突出的气候特点。垦区拥有耕地300多万亩,其中灌溉面积占260万亩左右。农业水源主要依靠河水灌溉。“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在石河子尤其如此。地多水少,供水不足,河流流量的季节变化与作物需水极不平衡。河水的丰枯和汛  相似文献   

13.
喀左县位于我省西部,干旱、冰雹是危害该县农业生产发展的两只拦路虎。据统计,全县平均每年降雹3.9次,受灾面积8万亩,直接经济损失近800万元。该县在60、70年代用土炮、炸药包、土火箭搞防雹的基础上,80年代初改用“三七”高炮搞人工增雨和防雹,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并得到了各级领导的表扬和农民  相似文献   

14.
根据大豆生理特性及所需气候条件确定了大豆主要生育期旱涝指标.通过对丰歉年型气候特征分析发现,大豆全生育期干旱出现的频率远大于雨涝,但雨涝对大豆产量影响比干旱重,花荚期的旱涝对产量影响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5.
三峡地区旱涝多时间尺度变化特征及旱涝年大气环流异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Z指数指标体系,构建了三峡地区旱涝指数时间序列,且利用Morlet小波分析方法研究了指数序列的多时间尺度演变特征和典型夏季旱涝年大气环流特征,结果表明:三峡地区干旱、雨涝有明显不同的年际、年代际特征,年、四季的干旱指数与雨涝指数基本呈反位相特征。三峡地区旱涝指数Morlet小波分析表明,在不同时间和频率域中,有显著的周期振荡,具有较强的局部特征;年旱涝指数主要有准5年、准9年、准15年的周期振荡;旱涝特征周期振荡也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差异。三峡地区雨涝年的环流背景为乌拉尔山地区、西伯利亚、巴尔喀什湖地区上空位势高度偏高,我国河套地区、华北平原至日本海上空的位势高度偏低;干旱年的环流形式与之相反。  相似文献   

16.
一、前方 三江平原在我国东北,位于黑龙江、乌苏里江和松花江汇合处,总面积约15,545万亩。此处地势低平,原有沼泽和沼泽化荒地3,353.9万亩。从1958年开始大面积垦荒,已开垦四千六百多万亩,同时,沼泽面积急速缩减。森林已砍伐1,225万亩。农田防护林现仅有31万亩,不到耕地面积的百分之一;存留的植被特点也有明显变化。总之,三江平原自大面积垦荒以来,下垫面的变化是很大的。 近些年来,三江平原气候异常,表现在: 1.由易涝区变为严重干旱区。干旱持续时间长、频率增大,近些年来降水量比其它地区减少得快。 2.空气相对湿度逐渐变小。 3.夏季气温与其它地区变化趋势相反,有逐年增  相似文献   

17.
1998年度,全省温度偏高,大部地区降水偏多,日照时数略偏少。四季具有:冬季温暖多雨;春季持续温高多雨;梅雨期短,但雨量集中,洪涝灾重;夏季高温酷暑严重;秋季晴暖少雨,秋季低温出现虽偏早但影响不大。本年度主要气象灾害为雨涝、大雪、寒潮、洪涝、高温酷暑、干旱、冰雹和龙卷风等,对农业生产有一定影响。农作物主要生育期农业气象条件除晚稻较好外,大小麦和早稻属偏差年份,因此三季主要粮食作物产量同去年相比为两减一增,即大小麦和早稻减,晚稻增。  相似文献   

18.
羌若县地处南疆东部,降水少蒸发量大,空气干燥,属干旱荒漠气候区.农区海拔880-910米,地势平坦,有耕地3.3万亩,粮食作物面积占耕地面积的95%以上.1978年前基本上是一年一熟耕作制,全县粮食产量一直在500-600万斤左右,粮食不能自给,人民生活困难.随着农业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普及和推广应用,特别是通过农业资源和气候资源的调查,调整了作物布局,充分合理地发挥了当地农业气候优势,农业生产有了较快发展.1984年粮食产量翻一番,成为自治区农业生产先进县.本文就调整作物布局的依据、思路及其效果做一些粗浅的分析.  相似文献   

19.
我国西北地区春季旱涝气候特征研究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利用西北地区160个台站1950~2000年春季降水量资料,讨论了西北5个区域的旱涝气候特征,发现西北东部和北疆山前地带降水气候变化最为激烈,旱涝事件频繁.整个西北地区春季干旱虽较雨涝多见,但严重雨涝的发生多于严重干旱,且严重旱涝的发生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有增加的趋势.西北各区的旱涝演变具有阶段性和群发性的特点,存在年代际的变化周期和5~6年的准周期振荡.西北东部春季严重雨涝和严重干旱发生时,中高纬度大尺度环流及副热带大气环流特征迥然不同,且分别对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和北太平洋西风漂流区海温异常表现出遥响应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冬小麦是我县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全县种植面积30万亩左右,约占总播种面积的14.7%。1970~1980年全年平均亩产85.8斤,最高152斤,最低55斤,产量低而不稳。为了探索稳产高产途径,我们对冬小麦生产中存在的一些农业气象问题进行了探讨,从而提出防御对策,为本县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