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从公众公路出行前的气象服务需求出发,研究公路交通气象服务的思路和技术方法,开展公路交通监测、预报与预警气象服务。研究建立公路交通气象观测网组网原则及站点选择规则,开展基于混合空间分析技术的道路反演、路径分析等关键技术研究,综合利用能见度、天气、风3种高影响气象要素建立公路通行气象条件模型,研发实况、预报、预警3大类6种气象服务产品,为用户提供直观、有效的气象服务信息。研发的公路交通气象服务系统于春运期间通过中国天气网交通频道正式对外服务,有效促进了公众用户的便捷、安全出行。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国内外公路交通气象服务的发展概况以及我国公路交通气象研究现状和业务进展,列举了低能见度、路面温度等公路交通气象预报的主要技术方法和成果,重点阐述了我国公路交通气象服务的业务体系,同时展望了未来公路交通气象服务的发展方向。指出,我国在能见度、路面温度等公路交通气象监测与预报技术方面已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但仍需进一步加强交通气象监测系统的建设,同时,研发面向不同对象的公路交通气象专业预报模型。此外,为了满足社会公众对交通气象服务日益增长的需求,探索智慧交通气象服务在逐渐发展的智慧生活中的应用也愈发重要。  相似文献   

3.
20世纪从 90年代初开始 ,“12 1”气象信息答询服务便在全国各地迅猛发展 ,成为了社会公众及时获取天气预报、气象科技服务以及其它相关科技服务的重要途径 ,同时也成为了气象部门向社会公众提供各类气象科技产品 ,宣传气象科技的重要传媒。“12 1”在给公众带来方便的同时 ,也促进了气象事业的发展 ,在一些地区已经成为气象事业发展的重要经济支撑。它以其方便、快捷、内容丰富、科普性强和更贴近公众实际生活等特点 ,在各类电信信息答询服务中独具特色 ,且越来越受广大市民和游客的关注。甚至在一些发达地区已开始显现出等同或优于电视、…  相似文献   

4.
颜华  戴清  朱锦萍 《湖北气象》2003,22(3):45-46
“121”气象信息电话服务从1997年开通至今已有5年,为国家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提供了丰富的气象信息服务,获得了社会公众与千家万户的信赖,其拔听率不断上升,已成为气象部门公众气象信息服务和科技服务的重要手段和窗口之一。为进一步提高知名度,必须稳定现有用户群体,不断拓宽新增用户群体,加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加强宣传策划工作。  相似文献   

5.
通过一次全区范围内的公众气象服务效益调查,较为全面地了解社会公众对公共气象服务的满意程度、支付意愿、服务需求以及公众获取气象服务信息的主要方式等,在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几点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为了更好地了解社会公众对气象服务的满意度和对气象信息的不同需求,进一步拓宽服务领域、丰富服务产品,全面提升公众气象服务的能力,对山东省气象台于2013年世界气象日面向济南市广大市民开展的公众气象服务问卷调查的相关数据进行了分析与讨论。分析内容包括:公众对天气预报的关注度、获取气象信息的时间和途径、对气象信息的了解程度、对气象服务的评价和要求等方面。  相似文献   

7.
一次公众气象服务效益调查分析和对策建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一次全区范围内的公众气象服务效益调查。较为全面地了解社会公众对公共气象服务的满意程度、支付意愿、服务需求以及公众获取气象服务信息的主要方式等,在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几点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以西安市气象局“气象+动漫”的融媒体应用为例,分析将“唐妞”和“秦风小子”等著名动漫IP引入后对公众气象信息传播产生的正面影响,借助在网络信息处理技术基础上产生的全媒体融合发展形态,解决目前公众气象服务发展面临的诸多问题,提高公众对气象信息服务关注及灾害认知避险能力,总结和思考公众气象融媒体服务持续发展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1引言 为满足社会公众对气象服务日益增长的需求,中国气象局提出了改进公众气象服务方式、丰富天气预报服务内涵、扩大服务覆盖面、提高精细化服务水平等相关要求。为了解决读取中央气象中心下发的城市精细化指导预报产品费时费力、不便记忆等问题,设计了读取中央气象中心下发的城市精细化指导预报产品程序。  相似文献   

10.
以深圳2022年5月10—14日强降雨过程为例,通过总结分析强降雨过程中气象服务信息传播情况及效益,研究“31631”递进式公众气象服务策略。结果表明:一是要通过多渠道发布信息做到让市民“收得到”;重大灾害性天气过程期间,“深圳天气”融媒体矩阵依托多类自有渠道开展气象服务科普宣传,并积极拓宽辐射范围,联动政府媒体及社会媒体等共同对公众发布天气信息,政务“和声团”同步转发、社会媒体“整点播报”、公众预警短信及行业靶向发布,实现更大社会覆盖率和更高传达效率的气象信息发布。二是开展递进式公众气象服务让市民“看得懂”“用得上”;在融媒体蓬勃发展的大背景下,需紧跟“31631”决策服务节奏围绕“灾前、临灾、灾中、灾后”不同阶段开展公众气象服务宣传;同时在预警信号生效期间恰当地加密服务频次,让公众气象服务信息成为暴雨预警信号的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11.
为了进一步拓宽气象信息的发布手段和发布渠道,提升气象服务能力和水平,使社会公众能够便捷地获取到丰富的气象信息。研究依托天津滨海新区气象信息Web服务端,以微信为基础平台,应用Java编程语言、Oracle数据库,Hibernate和Spring框架等技术,通过对微信公众平台API进行开发,以图表、文字、GIS图等展现方式,开发了基于微信网络社区软件的公益气象信息服务平台。本研究充分利用了新型移动传媒发布气象信息的手段,实现了气象信息多形式服务于社会公众,可达到公众及时掌握气象信息的需求。  相似文献   

12.
省级公众气象信息服务业务系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适应公众气象信息服务的需求,提高公众气象服务的针对性、及时性与准确性,满足政府决策及社会广大专业用户的各类需求,改建和扩充了省级公众气象信息服务业务系统。系统包括 “12121”声讯子系统、手机短信业务子系统、公众气象信息服务分布式大型数据库、公众气象信息产品制作子系统和媒体气象信息业务子系统。分别从系统的设计思路、系统总体结构、各子系统功能及系统在投入使用后取得的效益等方面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13.
随着新媒体的不断兴起,公众对于信息的接触渠道悄悄发生着变化。作为与社会公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公共气象服务,如何紧跟时代潮流,加强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结合,更好地做好公共气象服务这道菜。本文就如何借助新媒体加强公共气象服务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根据交通气象服务的特点,研究开展高速公路交通气象服务的思路和技术方法。通过研究高速公路交通气象观测网组网原则及站点选择规则,建成交通气象观测网。采用降水、能见度、路面温度、大风等高影响气象因子,建立高速公路通行气象条件模型,根据基础地理数据、气象监测实况数据、精细化模式集成预报数据、灾情调查等数据,利用Flex Builder 4. 6为开发工具,设计开发了一套基于Web GIS技术的以精细化预报为核心的交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服务系统。该系统实现了对高速公路的实况天气监测、精细化数值天气预报及灾害性天气预警三大功能,实现了全自动、智能化的精细化服务模式,为用户提供直观的服务信息,为公众交通出行提供了及时的气象服务。研发的公路交通气象服务系统已正式对外服务,并在春运期间为公众用户便捷、安全出行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15.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气象、交通、公安等多部门公路交通决策气象服务关注的气象要素、产品类型和时段、服务改进方向等需求进行了调研。利用专家评分法对调查内容进行评估分析,并提出提升公路交通决策气象服务能力的相关建议。结果表明:专家对现有公路交通决策气象服务工作总体满意度较高,普遍认为公路交通决策气象服务在公路运输、运行调度、应急救援等方面发挥作用明显;行业领域不同需求的气象要素有所不同,交通部门专家对公路积雪、降雪、霾等要素给出的需求权重值明显高于气象部门专家给出的;不同类型的决策服务产品关注的气象要素和时效也有所不同,其中,监测类产品对低能见度、道路积雪要素最为关注;预报类产品对雨雪和大雾要素最为关注;预警类产品对大雾最为关注;而影响评估类产品对低能见度最为关注。监测类产品主要关注逐小时时段;预报和预警类产品重点关注未来3—12 h时段;而影响评估类产品主要关注日、月、季度时段。  相似文献   

16.
<正>《中国气象百科全书·气象服务卷》作为《中国气象百科全书》分卷之一,首次将气象服务作为一项基本业务纳入气象百科体系,也是广大社会公众和专业人士非常关注的一卷。自2012年组成编委会以来,经191位撰稿人和25位审稿专家的共同努力,已于2016年12月出版。《气象服务卷》设卷前文章,气象服务、决策气象服务、公众气象服务、专业气象服务、专项气象服务、气象  相似文献   

17.
为了拓展县级气象部门服务公众渠道,提升气象服务质量和时效,利用C#、Web services、GIS等技术,在微信上开发与设计县级气象微信公众服务平台。以“寻甸气象”的开发与设计为例,阐述了该平台的系统结构和功能;使用图片服务器分离技术、缓存技术、库表散列技术可确保用户便捷、快速访问该平台,及时为用户提供优质高效的气象服务。该平台解决了县级气象服务最后“一公里”的难题,大力提升了县级气象部门在公共气象服务领域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以G75、G65、G76、G78、G2518、G59、G69、G72、G7511、G80广西境内路段作为调查对象,通过统计分析法,挑选出气象灾害风险隐患点,在此基础上,利用问卷调查、实地勘察、专家评估和对比分析法对隐患点的气象灾害风险情况进行调查分析,通过调查分析得知:影响广西高速公路气象灾害有强降雨、大风、低能见度、低温冰冻、雷电;次生灾害有:地质灾害。降雨量致灾临界值为10mm/h,路面结冰临界值为气温-4℃,能见度的临界值为200m,各要素达到以上强度时,将对高速公路交通产生影响。公路交通运营公司迫切需要针对公路交通的地形地貌、气候特点,发布公路路段短时强降雨、冰冻灾害、地质灾害、大雾、风力、风向预报及雷雨天气预报,以便提前采取防范措施,防止安全事故发生。因此,提高气象为公路交通安全运营的服务能力和水平,最大程度地减轻或避免因气象灾害对公路交通和人民生命财产所造成的损失,是当前公路交通气象服务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9.
南阳市“12121”气象信息自动答询系统自2000年开通以来,经过多次升级改版,以丰富的气象节目,方便、快捷和温馨的服务手段,获得了社会公众与千家万户的信赖,已经成为气象部门为公众气象服务和科技服务的重要手段和窗口之一。用户只需拨通“12121”后,即可昕到本市(县)最新的天气预报,根据提示音用户还可按相应键来选择收听其他丰富多彩的节目。它有别于电视台、广播电台和报刊等传统媒体.最大优点就是具有实时性,预报内容不受时间或篇幅的限制,可以根据天气的变化及时更新预报内容,让用户随时收听到最新的天气信息。  相似文献   

20.
气象是一项社会事业,又是一项基础产业,各行各业都离不开它.为公众提供准确、及时的天气服务,是气象工作者的主要社会职责.长期以来,气象工作者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工作态度,努力做好公众天气服务,每天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介,广泛发布天气预报、重要天气消息和警报,使社会公众及时得到天气信息,以指导广大人民群众的日常工作、生活和学习.多年的工作实践使我们深切体会到,要做好公众天气服务,首要的是重点作好对政府部门决策的气象服务,为防灾减灾提供气象科学依据.只有通过决策层的正确决策,才能使准确及时的天气服务转化成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如 1981年7月,长江上游特大洪水给江汉平原造成严重威胁,是否需要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