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西利  王俊 《山东气象》2011,31(4):19-23
运用常规观测资料及济南齐河多普勒雷达探测资料,分析了2004年6月24日鲁西北、鲁中地区的冰雹天气过程,结果表明:降雹过程是华北冷涡型天气系统影响下产生的;期间鲁西北、鲁中等地区先后出现4块冰雹云,冰雹云持续时间在1.5~5.5h,最大反射率在云的主要阶段都超过50dBz,最强时超过60dBz。最大VIL值在不同的冰雹云中差别很大,强雹云最大VIL值超过了50 g.m2弱雹云VIL值最大为29g.m2。0.5km以下的近地面层主要盛行东南风、东北风和偏东风,0.5~1km是东南风,大于1km高度则主要是西南风转西北风。  相似文献   

2.
利用多普勒天气雷达估算层状云的降水效率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5  
通过多普勒天气雷达VAD(velocity-azimuth display)技术可以反演得到水平线性风场和非线性风场的平均散度。根据连续方程求出不同高度层面的垂直速度,再利用探空曲线计算水汽凝结率。假定云中凝结和凝华的水量全部降落到地面,结合地面雨量计实测资料可以估算其降水效率。用该方法计算华北地区降水性层状云两次降水过程的平均降水效率分别为68%和59%。  相似文献   

3.
偏振雷达在人工影响天气工作中的应用潜力   总被引:7,自引:5,他引:7  
王致君  楚荣忠 《高原气象》2002,21(6):591-598
在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时,实时了解被作业云中的水成物粒子大小、相态、密谋、运动等参数及其微物理变化过程是非常重要的。这些微观参量和微物理过程揭示了云降水发展的不同阶段,对于及时正确地评估云增水及消雹潜力,确定是否适合人工影响作业以及如何正确选择作业时机、作业部位和作业量,与了解云的宏观特征一样是至关重要的,它是提高作业效率的基础。本文借助国内外偏振雷达应用研究中成功的范例,探讨了偏振雷达在人工影响天气方面的应用问题。特别是介绍了不同偏振雷达在识别云内水成物粒子的相态、密度,观测云内水成物粒子微物理变化过程,以及被作业云的作业效果评估等方面的方法。这些方法对于发展我国偏振雷达技术,促进偏振雷达在人工影响天气方面的应用和提高我国人工影响天气工作水平方面有很好的参考与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4.
夏季催化对流云雷达回波特征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袁野  冯静夷  蒋年冲  吴汪毅 《气象》2008,34(1):41-47
对"江淮地区对流云人工增雨外场试验"中3次催化作业过程,催化云和对比云新一代天气雷达回波特征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催化云的平均维持时间比对比云长51.2%,平均回波面积比对比云多17%,催化云每个体扫的平均总液态含水量要高于对比云,整个维持时间的总液态含水量高出对比云46%.从而认为:催化作业可以达到增加回波面积,延长回波的持续时间,增加云中液态含水量的目的.并且,从其中一组对比中发现,对流云催化作业要掌握好催化时机,对于处在减弱期的对流云,催化作业达不到增加含水量、延长生命期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李林 《四川气象》2000,20(1):48-49
1 提高云的观测水平云是大气中水汽凝结 (凝华 )成水滴、过冷水滴、冰晶或它们的混合组成的可见悬浮物。云的生成、外形特征、量的多少、分布及其演变 ,不仅反映了当时大气的运动、稳定程度和水汽状况等 ,而且也是预示未来天气变化的重要征兆之一。正确观测分析云的变化 ,是了解认识大气物理状况 ,掌握天气变化规律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预报天气的重要手段。但是 ,近几年来 ,由于种种原因 ,云的观测日趋简单化 ,如Ns、Ac云中Aclent、Accast、Ci云中的Cinot、Ciunc和Csnebu及Cc云 ,现在很难看到 ,有的…  相似文献   

6.
本文回顾了我所十年来双线偏振天气雷达工作,系统总结了双线偏振天气雷达在识别云中粒子相态、识别冰雹区、定量测量降雨强度及在水文领域应用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以供我国广大天气雷达气象工作者参考。在此基础上,对我们的工作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正>1引言看云可以认识天气变化,掌握云的演变规律,更加有利于对天气变化的预报。通过云的观测可判断当时大气层结状态、天气系统等,这些都与未来天气变化有着密切关系。一定的大气层结、天气系统有一定的云系分布和演变规律。通过看云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判定本站处于天气系统的位置,系统的强弱,  相似文献   

8.
为科学的评估、合理的利用内蒙古的空中水资源,为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决策提供依据,移植威斯康星大学MODIS遥感大气、云特性的源程序和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大气科学系的图像显示、处理源程序,搭建起对DVBS下发的MODIS资料及时进行处理,每天至少两次对内蒙古上空的大气水汽、云特性进行自动监测的业务平台,并将监测结果以图片形式发布到网上共享。反演结果显示,反演产品显示的云区丰水区与MM5预报产品指示的丰水区相一致;反演得到的云中液氷含量结果与31.65GHz机载微波辐射计反演得到的结果有相同的量级。  相似文献   

9.
宁夏5—8月降水性层状云的宏观特征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本文以北方降水性层状云系的资源考察为目的,对1978-1982年宁夏地区飞机观测的降水性层状云的垂直尺度及含水量等资料进行了分析。文中主要描述了云的宏观概况;分析了云中含水量的平均分布、不同天气系统下的平均含水量分布差别以及初步讨论了云中自然降水增长的条件。  相似文献   

10.
多单体冰雹云结构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单体冰雹云是强冰雹云中出现机会最多的一种,通过对多单体冰雹云结构特变化的分析,取得几点可供人影雷达指挥人员和防雹作业人员借鉴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天空出现的各种云体,都是天气变化的某种反映,对于未来的天气变化都有一定的指示作用。但限于目前的认识水平,我们对某些云和天气变化之间的内在联系还不清楚,因此我们把现已初步认识到对天气变化有指示作用的云,称为指示性云。随着工作的发展和认识的逐步深入,将会发现更多与天气变化有内在联系的指示性云。目前,我们将指示性云分为两大类:一、在系统性云中形成的指示性云称系统指示性云;二、由于受地理环境影响形成的指示性云称地方指示性云。下面就扼要介绍这两类指示性云的观测记载方法,及其与未来天气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对2013年3月30日钦州市一次人工增雨作业的直接增雨效果进行了分析,初步得出在初春层状云中实施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的效果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13.
王桂兰 《山东气象》1999,19(2):48-48
云的形成、演变与天气变化有密切联系,指示性云是未来天气变化的征兆,能直接或间接地反映气层状况,对未来天气变化有一定的指示作用。如夏季出现絮状高积云,往往是雷雨天气的前兆。因此,对指示性云的观测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德州站1987-1993年7年逐日四次...  相似文献   

14.
液态CO2人工引晶后云微物理和降水变化的观测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飞机探测仪器观测到的云中粒子微观结构,结合卫星、雷达和常规天气资料,分析了人工增雨作业前后云的宏、微观物理结构和降水变化。结果表明,作业后影响区云中的冰晶浓度、雨滴直径比对比区有明显增加,云中过冷水减少;对比区降水回波强度和强回波区面积变化不大,而影响区最大回波强度增大,强回波区的面积扩大,降水增加。这与影响区云中降水粒子增多、直径增大是一致的,这些结果说明了液态CO2催化层状云的物理响应。  相似文献   

15.
我国云物理和人工影响天气研究工作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根据1980年以后在全国性云物理、人工影响天气会议上交流的科学研究报告,综合介绍在云物理仪器装备、综合性外场试验、云与降水的数值模拟、室内实验、气溶胶与大气化学、云中电和辐射特性等云物理研究;以及人工降水、防雹效果检验、人工影响天气技术方法研究等领域所取得的新进展。对其中某些问题做了扼要评述。  相似文献   

16.
云降水物理和人工影响天气研究进展和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云降水物理和人工影响天气密不可分,云降水物理为人工影响天气提供理论基础,人工影响天气是云降水物理一个重要应用领域.目前我国人工影响天气规模、经费投入已达世界之最,人工影响天气工程正在建设之中.论文简要回顾了我国云物理研究和人工影响天气的发展过程,评述研究工作取得的进展,思考我国人工影响天气在新形势下进一步的发展的问题,显得尤为重要.几十年来,我国开展了一系列云雾降水的外场观测研究和人工影响天气的外场试验研究,云和降水物理以及人工影响天气的理论和技术研究不断取得进展,数值云模式和中尺度模式的模拟研究水平有了长足的进步,在云和降水物理过程和降水机制研究、云的微物理结构、云水资源和人工增雨潜力评估、催化条件预测、催化剂和催化技术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论文最后指出,目前的人工影响天气需要加强人工影响天气核心技术研究,并提出了需要进一步研究的云和降水物理中的有关科学问题.  相似文献   

17.
浅谈云状的观测及云与天气现象的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谷富生 《山西气象》2004,(2):41-41,46
在管理工作中,常常发现在云状的观测记录及云与天气现象的配合方面存在某些问题和不足。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对各类云的定义及其所代表的天气意义掌握的不够,对相似云及复杂天气下的云不能准确地判断。二是在值班期间缺乏对云的连续观测或对云的演变规律掌握的  相似文献   

18.
双偏振多普勒天气雷达在冰雹识别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2011年7月26日北京强冰雹天气个例,结合北京Micaps实时资料,分析降雹过程的天气背景、层结稳定性。利用常规多普勒雷达对该过程的回波演变、基本雷达产品进行分析,重点研究北京C波段双偏振多普勒天气雷达产品的独立参量,根据这些参量对云中粒子的特征变化,探讨双偏振参量在识别冰雹中的应用。实例分析表明,相比常规多普勒雷达,双偏振多普勒天气雷达的差分反射率因子、传播常数、自相关系数可以直接有效在降雹前对云中的雹区进行判断,这对冰雹的预报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19.
杨磊  贺宏兵  杨波  孟鑫 《气象科学》2019,39(6):786-796
为提高双偏振天气雷达雷暴监测预警能力,探究雷暴活动过程雷达偏振信息特征及雷暴内部微物理过程,利用S波段双偏振多普勒天气雷达,结合地面大气电场仪和闪电定位系统资料对2015年8月31日发生在南京地区一次局地强雷暴过程进行了分析。主要利用体扫数据获得雷暴单体内部垂直剖面(Vertical Cross Section,VCS),同时结合模糊逻辑算法进行粒子类型识别,得到多个偏振参量和雷暴云内部粒子类型的垂直分布情况,进一步分析得到各偏振参量和粒子分布随闪电活动的演变规律。结果表明:在-15℃高度层以上冰晶区域出现K_(DP)的负值区与闪电活动具有很好的相关性;雷暴云中霰粒子的分布变化同闪电活动演变同步很好,在一定高度霰粒子的出现可以用来对雷暴进行预警;雷暴云中低层存在强烈的辐合上升区,利于霰和冰晶碰撞非感应起电和闪电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多普勒天气雷达在人工影响天气中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11  
陈进强  杨连英 《气象科技》2002,30(2):127-128117
文章应用多普勒天气雷达观测的一次层状云降水的一次降雹实测资料,对多普勒天气雷达在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中的应用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