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4 毫秒
1.
利用广西双季稻区1961-2016年逐日气象资料和1986-2016年水稻物候观测资料,运用气候倾向率等方法研究气候变化背景下广西双季稻低温冷害演变特征。结果表明:(1)广西水稻生育期低温阴雨、五月寒、寒露风平均频率分别为84%、41%、81%,三种低温冷害的高值区均在桂北稻区,低值区一般出现在沿海地区。(2)广西绝大部分县区水稻低温阴雨总次数、总天数、强度呈微弱减少趋势;大部分县区水稻五月寒呈微弱减少趋势。(3)桂北稻区以及桂中、桂南稻区的部分县区寒露风总次数呈微弱增加趋势,其余县区寒露风总次数呈微弱减少趋势;绝大部分县区寒露风总天数及强度呈微弱减少趋势。(4)低温冷害年平均出现总次数、总天数、强度均是桂北桂中桂南,三个稻区低温冷害中五月寒强度最小,桂南、桂北稻区寒露风强度稍比低温阴雨强度大,桂中稻区则是寒露风与低温阴雨两者强度相近。  相似文献   

2.
利用长江中下游地区6个代表站2004—2011年中籼迟熟水稻品种区试资料及1984—2013年逐日最高气温资料,通过分析田间环境下逐日最高气温与水稻结实率的关系发现,长江中下游地区中稻高温敏感时段主要在水稻齐穗期前36天至齐穗期前4天。其中,齐穗期前14天左右(减数分裂期前后)高温对结实率的影响最为显著。在此基础上,利用水稻高温败育模型,根据各样本水稻减数分裂期逐日最高气温,实现研究区域站点尺度水稻高温败育的定量模拟预测。模型对高温年份2004年和2007年各站点水稻相对结实率模拟和预测的均方根误差分别为4.74%和2.84%。分析表明,利用基于水稻高温败育模型的定量模拟方法,可对长江中下游地区水稻高温热害情况进行较好预测。  相似文献   

3.
秋季低温对南召县水稻生产的影响及防御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秋季低温对南召县水稻生产的影响主要是显著降低结实率和产量.对水稻生理机制及品种、播期等分析结果表明,迟播、品种、密播、裁插过稀、偏施氮肥及土质较差,是秋季低温导致水稻减产的主要原因.因此,采取地膜覆盖早育秧、适当早播、合理选用品种、足肥稀播、合理密植、平衡施肥及喷施激素等措施,可减轻其危害程度,促进南召水稻生产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一九七九年早造我所种植的杂交水稻常优7号结实率92.9%,亩产1008.3斤,首次突破千斤关,比一九七八年同期结实率提高15.3%,每亩增产135.8斤,增产15.6%。种植的常规品种珍珠矮结实率为77.0%,亩产800.0斤,比一九七八年同期结实率提高7.0%,每亩增产180.0斤,增产29.0%。桂朝2号结实率为86.2%,亩产887.0斤,比一九七八年同期结实率提高6.7%,每亩增产47.0斤,增产5.6%。(见表一)水稻结实率的高低与产量成正相关。因此,分析造成水稻空秕粒的原因以及研究提高结实率的措施,是水稻生产上的一个重要问题,一九七九年,我地区水稻结实率普遍比一九七八年同期提高,其原因初步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5.
水稻的生长需要从外界吸收各种营养物质,通过体内一系列的生理生化过程,合成植株生长发育所需的各种有机物质,然后输送到有关器官满足新组织生成的需要。如果这时遇到低温,水稻生长发育所需要的物质基础遭受破坏,从而使水稻的生长受到危害,结实率降低,乃至影响产量。  相似文献   

6.
水稻障碍型冷害损失评估及预测动态模型研究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8  
在分析东北水稻生殖生长关键期低温生理反应的基础上,建立了计算日冷积温(时积温)及其与空壳率关系的模式和敏感期内每日水稻敏感群体数量比率分布标准化模式,进而建立了水稻在生殖生长关键期内因低温影响而导致空壳率及减产率评估、预测模式。该模式可较精确地计算出逐日低温导致的空壳率及减产率,可比成熟期提前25 d左右进行冷害评估和损失预测。  相似文献   

7.
1 引言 阶段性低温是气象灾害的一种,农作物在生育过程中如遇到低温天气,会因热量供给不足而造成粮食减产,特别是在4-6月出现阶段性低温,作物生育速度大大降低,播种到出苗的日数延长,作物生长缓慢,生长量降低,发育期推迟。如玉米的叶片数、叶面积、干物重及株高增长量都会下降。因此做好  相似文献   

8.
水稻低温敏不育系培矮64s“冷灌繁种”适用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低温敏不育系水稻培矮64s育性敏感期间冷水灌溉处理后的农田微气象要素和自交结实率的平行观测,分析研究了供试不育系的适宜灌水时段、灌水深度以及灌溉用水量等的“冷灌繁种”适用技术。  相似文献   

9.
2002年吉林省春季 (3 -5月 )总的天气特点是 :气温特高 ,回暖早 ,仲春有阶段性低温出现 ;降水略少 ,阶段性变化明显 ,降水主要集中于仲春,前春、后春有阶段性干旱。终霜日期全省大部分县 (市 )略早 ;第一场透雨时间偏早 ;大风次数接近常年 ,前、仲春多扬沙、浮尘、沙尘暴天气。总的来看 ,是一个水、热匹配较好、日照充足的春季。本文着重从环流特征方面分析了今春天气的成因。  相似文献   

10.
赵峻然 《气象》1979,5(5):32-34
水稻低温冷害,早已被人们所注意,有关部门和科研单位从不同角度对水稻苗期、抽穗开花期的低温冷害,进行了大量的试验研究工作。但对夏季水稻生长中期(指分蘖到抽穗开花,包括粒库形成和减数分裂期)的低温为害,研究的还不多。本文主要对夏季郁光(阴雨)所造成的低温为害,即群众所说的“哑叭灾”,进行一些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1.
曲江县春季低温阴雨及与本县水稻产量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曲江县1971—2000年30年历史资料进行分析,结合曲江气候特征,探讨曲江县春季低温阴雨出现概率、低温阴雨年景及其趋势规律:用最长持续日数因子及日平均气温T≤12℃总日数因子来综合分析出当年低温阴雨年景;在水稻产量取材方面,本文选取曲江县1976—1995年20年水稻的早、晚稻产量资料(资料来源于县统计局),并用当年产量与最近五年产量滑动平均进行比较而得出增减幅,寻求低温阴雨年景与曲江县水稻产量的相关关系,并从水稻生长发育的气候条件及曲江气候特征综合进行探讨分析。  相似文献   

12.
吉林省水稻延迟型低温冷害气候风险评价与区划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吉林省是全国主要的水稻产区之一,研究水稻延迟型冷害发生规律及风险性,对于防御冷害和保证水稻安全生产意义重大。基于1961-2008年吉林省46站平均气温资料,建立包括生长季热量变异系数、冷害发生频率、冷害风险指数和冷害发生气候概率4个指标在内的指标体系,对水稻延迟型低温冷害风险进行评估。将4个评价指标进行极差标准化,采用等权重求平均,得到水稻低温冷害气候风险综合指标;将吉林省划分成高、次高、中等、次低和低5个水稻延迟型低温冷害气候风险区域。结果表明:吉林省的东部延边、白山多数地区低温冷害的风险性较大;西部地区大部、四平大部和通化南部低温冷害的风险性较小。  相似文献   

13.
低温冷害气象型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梁荣欣  沈能展 《气象》1982,8(2):26-27
近几年来,低温冷害的研究多以积温为指标,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热量条件和作物生长发育及产量间的定性或定量的关系。本文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从作物受低温危害的关键时段出发,用图示法表示哈尔滨地区(代表黑龙江省南部地区)不同冷害年的气象型。 一、确定低温危害作物的关键时段 黑龙江省受低温危害的作物主要是玉米、高粱和水稻。据研究,玉米,高梁属延迟型冷害;水稻延迟型冷害和障碍型冷害都有。造成玉米延迟生长发育的温度敏感时期,从外部形态上看,是在出苗至八叶期、灌浆至成熟期;高粱是在三叶至七叶期、开花至灌浆期;水稻是在苗期至分蘖期(抽穗前10天前后的低温  相似文献   

14.
低温对水稻秧苗电导率及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人工气候室6℃和15℃的低温环境下,研究了苗期低温条件下水稻秧苗的生理变化,分析了电导率、可溶性糖指标。结果表明,低温条件下水稻秧苗中电解质大量渗出,可溶性糖含量发生变化。这些生理指标的变化可以如实地反映水稻秧苗受低温胁迫的程度及水稻各品种之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低温敏不育系水稻培矮64s育性敏感期期间冷水灌溉处理后的农田微气象要素和自产我结实率的平行观测,分析研究了供试不育系的适宜灌水时段灌水深度以及灌溉用水量等的“冷灌繁种”适用技术。  相似文献   

16.
滇中水稻冷害的强低温长期预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王裁云 《气象学报》1983,41(3):305-312
本文分析了昆明(能代表滇中地区)3—8月月积温及8月平均气温对水稻产量的影响,提出了水稻冷害的低温指标。 本文得到:3—8月500毫巴西太平洋副高的强弱是影响昆明同期气温高低的重要因素,而该副高的强度有较好的持续性,故可据该副高1—2月的强度,预报滇中水稻冷害低温的有无。 另外得出:西太平洋副高春夏季的强度,在上年11月已有反映,故可更早作出有无水稻冷害低温的估计。  相似文献   

17.
吉林省2000年夏季 (6 -8月 )总的天气特点是前夏 (至7月15日 )持续酷热少雨 ,气温之高、降水之少、干旱之严重 ,均为建国以来同期之最 ;后夏 (7月16日至8月末 )有短时阶段性低温 ,降水时空分布差异较大 ,既有伏旱又有局地或区域性洪涝发生  相似文献   

18.
1961-2010年黑龙江省水稻延迟型冷害时空变化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1961-2010年黑龙江省62个气象站资料,基于5-9月平均气温和水稻冷害等级行业标准,利用累积距平和小波分析等方法分析水稻延迟型轻度、中度和严重冷害的空间分布特征及时间变化规律,以期为水稻延迟型冷害的研究提供基础。结果表明:1961-2010年黑龙江省水稻延迟型冷害主要集中发生在黑河、齐齐哈尔、哈尔滨东部、牡丹江西部和三江平原东部地区。1961-2010年黑龙江省水稻延迟型冷害存在明显的阶段性变化,1994年后转入新的较少发生阶段,2000年后黑龙江省水稻延迟型冷害发生明显减少。黑龙江省水稻延迟型轻度冷害和中度冷害存在21 a和9 a左右的变化周期,水稻延迟型严重冷害存在21 a左右的周期变化。  相似文献   

19.
基于Fisher判别的南方双季稻低温灾害等级预警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建立南方双季稻低温灾害综合预测预警技术体系, 基于南方双季稻种植区1961—2010年708个气象站的逐日气象资料、水稻生育期资料和低温灾害发生的气象行业标准,采用Fisher判别分析法、因子膨化法、相关性分析法,利用SPSS软件构建早稻春季低温灾害高风险区 (Ⅰ区) 未来10 d、晚稻寒露风高风险区 (Ⅰ区)、主灾区 (Ⅱ区) 未来5 d的低温灾害发生等级逐日滚动预警模型。其中,1961—2009年资料用于模型构建和回代检验,2010年资料用于模型的外延预测。结果表明:早稻、晚粳稻、晚籼稻Ⅰ区平均外延预测基本一致准确率分别达到90.5%,74.2%,80.3%,晚粳稻、晚籼稻Ⅱ区平均外延预测基本一致准确率分别为89.4%和80.3%。构建的南方双季稻低温灾害逐日滚动预警模型的外延预测基本一致准确率多超过80%,等级预测检验误差总体上在1个等级以内,模型评价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0.
利用2011年7月-2012年7月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模式细网格地面2m温度和广西区域自动站气温观测资料,对比分析了EC模式细网格2m温度24小时时效内在华南西部地区不同季节、不同天气系统影响下的预报性能。结果表明:(1)全年平均而言,低温预报误差整体较小,预报准确率达77.7%,高温预报误差变化较大,准确率只有32.8%,低温预报准确率比高温预报准确率高44.9%,低温预报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2)不同季节高温低温预报差异明显,在夏季(6月-8月)低温预报的准确率达80%,但最高温度的预报准确率只有10%左右;在冬季,最低温度准确率下降到65%左右,而最高温度准确率相反,上升至50%左右。(3)不同地理区域预报性能差别较大:最高温度预报1-3月桂西可信度较高,达60%,4-5月和11-12月四个月只有桂东部分地区的预报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4)从全年误差分布来看,高温预报在冬季是误差小的所占比重大,误差大的比重小,夏季的则相反,春秋的误差等级分布的较为均匀,每个等级所占比重相似。低温预报则分布的比较均匀,全年基本都是误差越小占比重越大,只是冬季误差小的比重相对较小。5)不同天气形势的温度预报性能亦不同:冬春季冷空气(锋面)影响过程和春季低温阴雨过程的高温预报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夏季区域性暴雨过程和副热带高压影响过程的高温预报参考价值较低,误差平均达31%和5.8%,可作为预报主观订正的幅度参考值,四种天气型的低温预报准确性都较高,达到70%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