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根据1951—2000年陕西省降水、主要农作物受旱、成灾面积资料,用降水的Z指标法、农业旱灾率,确定陕西旱涝和农业旱灾等级,分析了干旱灾害特征;建立了一套陕西干旱灾害评估的指标体系,即干旱等级指标、农业旱灾指标、粮食减产评估指标。计算分析表明,陕西地区50a来,干旱以90年代最严重,70年代次之,农业旱灾以重大旱灾事件为主,而且旱灾有增加趋势。空间分布上有南少北多的特点,干旱指数与农业粮食减产量成正比关系。  相似文献   

2.
1引言干旱是一种严重的自然灾害,是一种因无降水或降水异常偏少造成空气干燥、土壤缺水的气候现象。它的直接危害是造成农牧业减产,人畜饮水发生困难,生态平衡受到破坏。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粮食问题始终是关系国家安全、社会稳定的重大战略问题,与其它自然灾害相比,旱灾是影响我国粮食生产的主要因素,因为旱灾造成的粮食损失要占全部自然灾害粮食损失的一半以上。黑龙江省是全国产粮大省,粮食基地,干旱监测和影响评估服务一直是农业气象服务和决策气象服务的主要内容。目前常见的干旱指数有降水量(P)和降水量距平百分率、标准化降水指数(SPI或Z)、相对湿润指数、综合干旱指数、土壤墒情干旱指数、Palmer干旱指数等。  相似文献   

3.
干旱是中国影响范围最广、造成经济损失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直接威胁国家粮食安全和社会经济发展,对干旱问题的认识和研究有助于提升国家防旱减灾能力。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对于干旱气象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本文以21世纪以来中国气象局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开放实验室为平台开展的与干旱气象相关的科研项目群取得的研究成果为基础,通过成果检索,对干旱监测技术、干旱时空分布规律、干旱致灾特征、干旱灾害风险及其对气候变暖的响应以及干旱灾害风险管理与防御技术等方面的新进展进行总结和归纳。同时,基于干旱气象研究的前沿发展趋势,提出中国未来干旱气象研究应在加强气候变化背景下干旱高发区综合性干旱观测试验基础上,从不同维度和尺度定量研究干旱形成机理,构建多源数据融合和多方法结合的综合干旱监测新方法,揭示干旱致灾机理,科学评估干旱灾害风险,提出具有可执行性的风险管理策略等重点科学问题上取得突破。这对于推动中国干旱气象研究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4.
1988—2007年辽宁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分析   总被引:22,自引:6,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1988—2007年辽宁主要农业气象灾害(旱灾、洪涝灾害、风雹灾和霜冻灾害)受灾面积与粮食总产量的关联度进行动态分析。结果表明:对于受灾除了干旱灾害呈上升趋势外,其他灾害都呈下降趋势;对于成灾,洪涝灾害和风雹灾害呈下降趋势,其他灾害呈上升趋势。旱灾对辽宁农业粮食生产造成的影响程度最大,其次是洪涝灾害、霜冻灾害和风雹灾害。  相似文献   

5.
澳大利亚是世界上最大的干旱大陆。在所有影响澳大利亚的自然灾害中,干旱造成经济损失最为严重。干旱除影响城市居民生活和农牧业生产外,还常常引发森林大火、沙尘暴、土地退化等次生灾害。为了强化抗旱工作,降低旱灾影响,1992年澳大利亚联邦、州、区的部长第一次制定并通过国家干旱政策(National Drought Policy),1994年重申,1997年修订。制定该政策的目的是鼓励农业直接生产者和其它农业部门依靠自身力量应付气候的多变性,在遭遇极端恶劣的干旱环境时仍能维持和保护澳大利亚的农业和环境资源,确保农业和乡村工业早日恢复。  相似文献   

6.
农业干旱综合应变防御技术研究取得重大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刘庚山  安顺清等 《气象科技》2001,29(1):F003-F003
干旱缺水是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最大的绊脚石,特别是近年来的连续大旱不仅对农业生产,而且对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以及生态环境造成了重大的不利影响。各级政府和广大群众迫切需要有效的农业干旱防御技术。然而农业干旱是一个复杂的科学问题,它涉及到土壤、作物、大气和人工措施等方面,因此它的准确监测、预报以及有效防御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这个问题的重要性无论提到什麽高度都不过分。“九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农业气象灾害防御技术研究”中的“农业干旱综合应变防御技术研究”专题(960200101)通过5年的攻关研究,取得了一…  相似文献   

7.
为了提高农业干旱的监测预测服务能力,减少农业干旱对社会生产生活的影响,通过对干旱信息的采集、存储、加工处理和干旱产品的制作发布等环节进行梳理与完善,构建辽宁省农业干旱监测预报业务系统,实现了对农业干旱的一体化、精细化和定量化监测和预测,实现了干旱产品的标准化、自动化制作和发布。该系统依托农业干旱监测技术、遥感干旱监测技术、农业干旱预报技术等手段,实现了观测数据的收集存储、干旱信息的展示分析和干旱产品的制作发布等功能,并形成了省、市、县一体化干旱服务体系。最终实现对干旱的全方位监测、立体化服务模式,从而提高应对干旱灾害的防灾减灾能力。该系统的业务化应用提高了农业干旱监测预测的定量化、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提升了地面和卫星遥感干旱监测预测的业务能力。该系统构建的省市县一体化服务模式,形成了省级农业气象业务中心统一制作干旱产品,省、市、县3级同时开展精细化干旱指导服务的体系。  相似文献   

8.
在全球变暖背景下,干旱灾害对中国农业生产的影响日益严重,然而由于旱灾损失的复杂性及其显著的区域差异,至今对中国农业旱灾损失规律及其影响机制的认识十分有限。文中利用1961年以来中国农业干旱灾害的灾情资料和常规气象资料,系统分析了近50年来中国农业干旱灾害不同受灾强度分布比率和综合损失率等指标的变化趋势及其在北方和南方的区域差异,研究了20世纪90年代的气温突变对农业旱灾损失率的影响特征,探讨了农业旱灾综合损失率对气温和降水等气候要素变化的依赖关系及其在气候空间的分布特征。结果发现,在气候变化背景下,近50年来中国农业旱灾综合损失率平均每10 a约增加0.5%,风险明显增大。而且,北方综合损失率每10 a约增加0.6%,高出南方1倍,风险增大的速度明显比南方快;北方农业旱灾几乎在很宽松的气温条件下就可以发生,而南方更多发生在气温较高的年份。并且,在气温突变后,变化趋势明显加剧,全中国综合损失率约增加了0.9%,风险明显增高;而且北方综合损失率的增值高达1.8%,是南方的4倍还多,气候突变对北方农业旱灾风险的影响明显比南方更凸出。综合损失率在北方对降水变化的响应要更敏感,而在南方对气温变化的响应更敏感。同时,关键影响期降水对综合损失率的影响比全年降水影响更显著;北方的关键影响期作用比南方更凸出。这些新的科学认识对中国农业旱灾防御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干旱是全球各地区普遍存在的一种气候现象,也是对人类社会影响最为严重的一种自然灾害。全球气候变化和社会发展加剧了干旱的影响程度,增强了干旱灾害的风险,给全球农业、水资源、生态环境安全以及社会可持续发展造成巨大威胁,提高干旱监测和早期预警技术水平是应对、管理干旱和减轻干旱脆弱性的基础。近30 a来随着全球对地观测技术的迅速发展,卫星遥感监测干旱技术取得很大进步,在全球干旱监测和早期预警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干旱是多学科交叉的复杂问题,其发展过程缓慢、时间和空间表现特征差异很大,遥感监测干旱技术在应用中还存在许多技术问题,对抗旱防灾提供支撑的力度仍不够。本文在简要总结卫星遥感监测干旱应用技术的基础上,对各种指数(模型)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评述,指出卫星遥感干旱监测面临的主要技术问题和未来发展机遇;针对我国卫星遥感干旱应用现状,提出了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和应该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0.
利用1978-2014年洪涝、旱灾、风雹灾及低温冷冻四种农业气象灾害受灾面积、同期粮食平均单产及粮食作物单产有关统计数据,采用线性和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新疆37a的主要农业气象灾害特征及其对主要粮食作物、主要经济作物单产的影响进行分析。新疆农业气象灾害灾情总体呈受灾面积大、成灾率高、波动幅度大的特点。旱灾和雹灾对新疆的粮食生产危害较大,低温冷冻灾害和洪涝灾害其次。从作物种类来看,不同作物与旱灾受灾面积关联度最大,冬小麦、春小麦和玉米与低温冷冻灾害受灾面积的关联度最小,而棉花和甜菜与洪涝灾受灾面积的关联度最小。旱灾和雹灾是影响新疆农业生产的主要气象灾害。  相似文献   

11.
内蒙古地区农业干旱检索查询及旱情实时监测系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针对内蒙古地区农业干旱的特点和旱灾发生频繁的现状,以及干旱对当地农业生产所造成的严重影响,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Visual Basic和Access等技术方法,编制了内蒙古农业干旱检索查询及旱情实时监测系统。该系统建立了历史上农区干旱信息、农区干旱指标和作物生长季(4~9月)的基本气象资料、干旱实时监测信息等数据库,实现了历史上农区干旱信息(干旱出现年份、发生季节、出现强度、出现区域、受损情况等)的综合检索查询和实时气象资料的自动采集,具有监测信息的统计、检索、旱情分析评估等功能,能实时有效地监测干旱灾害的发生、发展,并提供逐月旱情评估、任意时段旱情分析和不同年份旱情的比较分析,可为相关部门抗旱决策提供可靠的数据资源。  相似文献   

12.
广西农业干旱灾害演变态势与应对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广西农业干旱灾害影响和近59年来的旱灾发展态势,分析广西农业干旱灾害防御工作现状,并从加强水利工程建设、加强水土保持工作、全面开发和利用各种水资源及进一步建立、健全农业保险机制等4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防御对策。  相似文献   

13.
干旱是全球普遍存在的对人类影响最为严重的一种自然灾害。近百年气候显著变暖和社会快速发展,加剧了干旱的影响程度,增强了干旱灾害的风险,给全球农业、水资源、生态环境安全以及社会可持续发展造成巨大威胁。提高干旱监测和早期预警技术是应对、管理干旱以及减轻干旱脆弱性的基础。本文介绍了近年来美国在干旱监测、预测业务及研究方面取得的新进展,回顾了美国在区域和全球尺度下干旱监测及数值模式预报系统的发展,重点概述了干旱科学研究与技术进步,并结合2016年美国政府部门的抗旱任务书,讨论了干旱监测和预测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为我国干旱监测与预测发展提供新视角。  相似文献   

14.
利用土壤有效水分实现宁南山区干旱的实时监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引言干旱是我国农业生产上最严重的一种农业气象灾害。比较准确地描述干旱发生的程度,对于监测干旱的发生发展、及时采取防灾减灾措施至关重要。长期以来,许多科技工作者致力于干旱指标的研究,陆续提出了各种各样的指标,但由于影响干旱的因子比较复杂,至今仍没有统一的指  相似文献   

15.
干旱预警指标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干旱和旱灾从古至今都是人类面临的主要自然灾害,即使在科学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它们造成的灾难性后果仍然比比皆是。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随着人类的经济发展和人口膨胀,水资源短缺现象日趋严重,这也直接导致了干旱地区的扩大与干旱化程度的加重,干旱化趋势已成为全球关注的问题。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农业生产都要受到旱涝灾害的影响,特别是西北和华北地区更是常年受着干旱的困扰,旱灾是这些地区发生次数最多、范围最广、影响程度最烈的一种气象灾害。  相似文献   

16.
胡学文 《贵州气象》1994,18(4):39-42
我国的气象灾害与其他自然灾害具有同样的季节性和地域性。那么,我国气象灾害的时空特征是什么?其实这个问题是民众最关心的,面对防灾减灾也有着重要指导作用。本文就我国主要气象灾害的分类为序,分别介绍于下.1于早卖(干旱、干热风、高温、热浪)谁是我国”众灾之首”?据有关资料统计表明,对我国经济影响最大的自然灾害中以干旱最为严重,干旱是影响农业生产最主要的灾害。我国的干旱可分为春旱、夏旱、各旱以及季节连旱等.春旱主要发生在秦岭、淮河以北的华北、西北及东北地区,长江上游和云贵高原也有时出现。其中华北和东北平…  相似文献   

17.
王涓力 《干旱气象》2006,24(1):90-94
美国需要改进干旱监测与评估方法。干旱是代价昂贵的自然灾害(联邦应急管理局(FEMA),1995;W ilhite,2000),但经常被评估和预报产品的开发者忽略。相比于其他灾害,干旱表现得更模糊并且不适合用传统的评估或预报方法,它相对缓慢的发生以及其影响的复杂性,需要有一套新的方法来对它进行评估。干旱监测和预报技术的提高会使我们为应对干旱灾害做更好的准备工作,进行更好的应对实践,从而减少社会对干旱及其影响的脆弱性。为追踪和展示全美国干旱的程度、空间范围以及其影响,开发了新的干旱监测工具,研发了每周发布的国家级干旱监测业务产品(th…  相似文献   

18.
中国干旱事件成因和变化规律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干旱是世界上危害最广泛、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中国地处典型季风气候区,干旱灾害的影响尤为突出。国际上对干旱问题已经进行了大量研究,逐渐由对干旱的定性和表象的认识发展到对干旱客观特征的定量认识和形成机理的深入揭示。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从以往仅对一些重大干旱事件的零散认识逐步发展到与国际干旱研究的完全接轨,干旱研究取得了长足进展。但是,目前对干旱研究取得的科学进展缺乏客观全面的整体认识,对干旱研究的发展方向尚未能充分洞察。为此,基于国际干旱研究现状,系统回顾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干旱研究的历程,总结了中国干旱研究的重要进展,划分出了干旱事件的现象特征和时空分布、干旱形成机理及变化规律、干旱灾害风险和骤发性干旱研究兴起等中国干旱研究的4个主要发展过程。并从干旱事件特征、干旱时空分布、干旱变化规律、干旱成因、干旱影响机制、干旱风险形成过程以及干旱对气候变暖的响应、骤发性干旱的特殊性等方面归纳凝练了中国干旱研究的主要成果。同时,结合干旱研究的国际前沿、热点问题和发展趋势,科学分析了中国干旱研究的不足和问题,提出了中国未来干旱研究需要在加强典型干旱频发区综合性干旱科学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对干旱形成的多因子协同影响、陆-气作用对干旱形成发展的作用、骤发性干旱的判别及监测预测、各类干旱之间转换规律及其非一致性特征、关键影响期对农业干旱发展的作用、干旱对气候变暖响应的复杂性、干旱灾害风险的科学评估等重点科学问题上取得突破。   相似文献   

19.
干旱监测预警指数研究   总被引:6,自引:5,他引:6  
宫德吉 《气象》1998,24(8):14-17
提出以降水的应时性、有效性、土层水的后效作用,以及大气温湿状况为依据,建立干旱指标的问题,给出了评价短期气候干旱状况的干旱实时监测和预警指数。同时对如何科学地度量干旱灾害程度也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0.
干旱监测测警指数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宫德吉 《气象》1998,24(8):14-17,13
提出以降水的应时性,有效性,土层水的后效作用,以及大气温湿状况为依据,建立干旱指标的问题,给出了评价短期气候干旱状况的干旱实时监测和预警指数。同时对如何科学地度量干旱灾害程度也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