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姜延爽 《山东气象》1999,19(2):34-36
将一日中大风的出现情况分为四种类型,分别命名为非跨时型、递增型、跨时型和递减型。针对大风在跨时型和递减型两种情况下,EN型测风仪的大风功能存在的缺限,提出改进建议,用BASIC语言编程实现。针对现行PC-1500编发大风危险报和重要天气报可操作性不强的问题,提出可直接用EN型测风仪自动编写大风危险报和重要天气报。  相似文献   

2.
孙俊丽 《贵州气象》2009,33(1):42-43
对湄潭县常见的重要天气报(大风、冰雹、雷暴、雾和重要降水)的观测及编报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3.
用地面观测日平均气压差与气温日较差统计分析,寻找5月份≥5级大风的气压与温度变化的关系,用统计数据制作点聚图,发现了大风在点聚图上的集中落区;制作了曲线图;用历年4月下旬平均最高、平均最低气温,寻找冷暖气团春季进退早晚与5月大风多少的关系。经统计发现,在5月份出现≥5级大风起报日的温度日较差临界值,即在日平均气压差(Δp24)与气温日较差(Tm-Td)的曲线图模型上,是该报大风,日较差必须在13.5℃或以上,锁定了模式出现后是否有大风的第一关,起报日当天升温值必须≥5℃,这是该模型是有大风的第二关。大风模型和数据相互关联制动,有效的提高了预报大风的可信度。  相似文献   

4.
王蔚  江小雪 《黑龙江气象》2007,(1):34-34,36
1引言在自动站投入使用前绝大多数气象站使用的是EL型风向风速计,其瞬间风速是通过风速指示计人工测得的,人为因素大,精度不够,但人工测量给大风重要天气报、大风危险和解除报提供了依据,不会出现大风记录和报文之间的矛盾现象,而自动站的大风记录却不一样,其记录的大风的起止时间,极大风速及出现的时间是非常精确的,要求值班员实时注意查看自动站的大风记录,避免漏报、错报。由于自动站采集控制软件SAWSS在处理大风记录时存在不足,当大风达到不同的发报标准时不能及时报警,以提醒值班人员作出相应的处理,所以极易造成过时报,甚至漏报。  相似文献   

5.
安开忠 《气象》1990,16(1):57-57
测站出现雾,按规定航危报站必须编发危险报。一般情报下,危险报中WW应编报46或47。那么,当雾伴有凇而拍发危险报时WW应如何编发呢? 雾伴有雾凇在航空报正点观测时段出现,或一日内第一份航空报之前已有雾和雾  相似文献   

6.
在地面天气报观测时间(46~60分)内,若有危险天气达到发报标准或符合拍发解除报条件时,按照气象电报的编报规定,可采用以下两种办法编发危险报(或解除报):  相似文献   

7.
1引言地面测报是一项基础气象业务。它的主要任务是观测、发报和编制报表。夏季天气多变,雷雨、大风等危险天气时常发生。本文针对地面测报危险天气的处理方法和注意事项,进行探讨。2危险天气产生和发展的气象条件作为现代气象观测员,不仅要懂得观测的基本技能,更  相似文献   

8.
危险天气通报(危险报)是航空报的补充,其观测编报目的与要求均和航空报一致.在实效上要求更高,必须于测站出现危险天气后5 min内发出.危险天气是地面观测员经常会遇到的一种天气现象.出现危险天时各种气象要素都会发生相对应的变化.这时就要求观测员在拍发各种电报时要特别注意.本文就谈一下当出现危险天气时,关于拍发航空报、危险报、解除报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9.
重要天气报告电码(GD—11)和江西省气象局的技术补充规定,是编发重要天气报的准则。但在工作中发现,有些值班员在编报时,对其中某些规定在理解上容易出现偏差,从而造成多报、漏报和错报现象。现就本站出现过的一些问题及对这些问题的理解归纳如下:(1)瞬时大风(911fxfx、915dd):在日常观测中,当自动气象站监控常规数据栏出现大风报警信息,如极大瞬时风速≥17.0 m/s时,就应编发重要天气报;若极大瞬时风速≥20.0 m/s时,应再续发1次。此时有3个方面容易产生偏差:一是当过去6 h曾出现≥17.0 m/s的极大瞬时风速,且其风速超过本次报中的风速时,必…  相似文献   

10.
自一九七七年以来,在西江流系上由于大风造成了五起严重海难事故。死亡人数达600多人。其中四起发生在冬半年,死亡人数达570人左右。 由于冬半年的大风,多发生在夜晚,而且雷达正处于维修期间,无法开机跟踪,这就是冬半年容易造成悲剧的主要原因。另一方面,冬半年大风为数不多,没有必要象夏半年一样,一天开机八次。那么,如何解决冬半年雷达开机少,又要抓住强对流大风这个矛盾呢? 统计证明,冬季大风的发生有一定的天气背景,如果从天气形势着手,建立可能发生大风的起报场。一旦出现起报场的条件,就用雷达加密观测,进行跟踪预报,便可解决上述这些矛盾。  相似文献   

11.
在地面天气报观测时间 (4 6~ 6 0分 )内 ,若有危险天气达到发报标准或符合拍发解除报条件时 ,按照气象电报的编报规定 ,可采用以下两种办法编发危险报 (或解除报 ) :第一 ,及时编发危险报 ,天气报的编报时间可适当顺延到正点后 6分钟内发出 ;若有危险天气符合拍发解除报条件时 ,天气报应按正常的情况编发 ,解除报在天气报 (和航空报 )之后拍发。该时次的航空报仍按正常情况从天气报中选组。第二 ,区分危险天气的出现时间 ,按下述方法编发 :①若危险天气达到发报标准的时间是 46~ 5 0分 ,应及时编发危险报 ,天气报的编报时间可适当顺延到正…  相似文献   

12.
在陕西省监测网络业务工作手册《地面气象测报业务分册》第三部分编报技术解答中,大风编报规定:①大风重要天气,连续跨日界出现,次日不再编发大风重要天气报告;②按两个标准拍发(始报)极大瞬间大风重要报。省定大风重要报,发报标准为≥17.0m/s,北京气象中心发报标准为≥24.0m/s,每天最多编报两次;③省大风重要报未发出前又出现更大的风速,且达北京中心标准时,此时应编报后出现的大风风速及其风向。  相似文献   

13.
利用T639业务数值模式预报场和大风观测资料,分别采用IW雷暴大风指数和多个对流指数方法,计算相对应的指标值,建立淮北市夏半年大风预报方法,得到淮北市大风的短期预报结果,并对2011年的预报应用情况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基于T639业务数值模式的IW大风指数与多指标的叠加,实现夏半年定量和定性的大风预报。将多种不稳定指标与T639数值模式相结合的叠加预报,当4个指标中有3个满足条件时预报淮北有大风出现,否则没有大风;IW大风指数的风速预报与实际极大风速较为接近。两种预报方法对淮北市的大风预报具有较好的指导作用,多数大风天气能够预报准确,但是容易空报,不太容易漏报。  相似文献   

14.
1 代危航空报中GGggW_2编报问题 例1:P2_s~(13)—2~(37) 2_s~(53)— 03时第一份航危报,此时如何报GGggW_2? 分析:根据(78)气业字第13号附件二(三)6规定GGgg报××××的条件是1)有危险天气存在,2)其发生时间是观测前。例中03时观测已有危险天气存在,主要问题是其发生时间是观测前还是观测时,显然雷暴在03时观测前已发生,但这段时间发生的雷暴对03时是否应发代危报无决定作用,故03时存在危险天气其时间应视为2~(53),与观测前是否有雷暴无关,GGggW_2应报02538。若例中雷暴的前段终止时间为2~(38),则根据雷暴记录的规定前后两段应视为同一次雷暴过程综合为R2_s~(13)—此时,GGggW_2应编报××××8。  相似文献   

15.
邬建祥 《气象》1991,17(4):1-1
一、前言 PC-1500计算机在地面观测工作中的普及应用,明显地减少了测报错情,有效地提高了计算、编报及处理问题速度,同时减轻了气象观测人员的劳动强度和发报前的紧张状态。现用程序的优点显而易见。然而,经过几年来的实际应用,此程序在判断干、湿球温度读数和气压读数的正误,防止天气报时间内漏发危险报,防止每月4日漏发气候月报,以及台风实验(及其它试验)期间拍发加密观测报等方面,尚存在不足之处。 本文针对以上问题,在不改变原程序的  相似文献   

16.
利用贵州省2012—2016年重要天气报、雷暴观测资料等,统计了雷暴大风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贵州雷暴大风发生在3—10月,5月和8月发生次数最多,一天当中雷暴大风发生的高频时段在午后到前半夜,峰值出现在15—18时(北京时,下同)。贵州发生雷暴大风高频地带总体呈东北—西南向分布,西南部为高发区。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统计雷暴大风过程物理量场的特征,选取对流有效位能、对流抑制能量、下沉对流有效位能、大气可降水量、垂直风切变等8个动力和热力指标,分别给出其春季和夏季的阈值。基于指标阈值的统计结果,建立多指标叠套雷暴大风落区预报方法,结果表明预报落区与雷暴大风实际发生区域有较好的一致性,但仍然需要预报员根据环境条件做出订正。  相似文献   

17.
航危报中以航代危和以航代解编报之我见阎世安,杨茂林(河北省邯郸市气象局邯郸·056001)1关于航空报与危险报的同时拍发(即“以航代危”)问题应该如何正确理解“以航代危”呢?笔者认为应首先明确“时限”概念.GD--221电码中明确规定:“在航空报观测...  相似文献   

18.
采用1970~2015年5~9月大风和雷暴地面观测资料及雷暴重要天气报资料,运用统计方法对河南省雷暴大风的气候特征及其近几年的时空分布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1971年雷暴大风出现天数最多,2006和2014年出现最少。雷暴大风总日数显著减少,6~8月减少更为明显。1989年前后发生突变。7月雷暴大风出现最多,其次6月和8月。(2)日变化呈单峰结构,16~18时为出现的集中时段。(3)频发区集中在两个区域,一个位于黄河以北和沿黄河附近地势较为平坦的地区,另一个位于南阳盆地及伏牛山脉东侧。这与造成雷暴大风的天气尺度和中尺度系统及地形有关。不同区域雷暴大风出现的日数和持续时间有所不同。(4)区域性雷暴大风6月出现最多,其次为7月,9月出现最少;呈逐年减少趋势。(5)近10a来,5、6月雷暴大风明显减少,8月呈明显增多趋势。  相似文献   

19.
自动站大风现象结束时间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自动站单轨运行后,大风现象起止时间是以自动站采集数据为记录依据。达到大风标准时,观测员可通过自动站监控软件实时数据窗口,观测记录大风现象开始时间,而大风结束时间及再次出现的时间,无法从此窗口观测记录,要根据大风数据文件FJ.TXT推算或从“自动气象站数据质量控制软件”的“大风现象查询”中得到。但从FJ.TXT中推算的大风结束时间有时比从“大风现象查询”记录的大风结束时间落后1min。  相似文献   

20.
看了本刊1993年第1期刊登的“大风重要报及天气现象转界问题的探讨”一文(作者:甘泉县气象局孙公社),对雷暴、大风重要报的一些发报方法有不同意见。该文提出了这样一个例子:国家一般站,天气现象实际出现时间是(?)7~(59) 8~(13)—8~(30),夜间栏、白天栏(?)怎样记载?如何编发重要报?1 气簿—1天气现象栏的记载。根据规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