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樊跃新  雷宛 《地震研究》1990,13(4):411-417
本文给出了新村盆地浅层地质结构的人工地震研究结果。测区第四纪复盖层厚度大于600m。400m以上观测到P_1、P_2、P_3、P_4 4个折射界面。P_1为主要界面,界面速度1.6—2.3km/s,埋深1—10m,厚度15—35m。P_2界面速度2.8—3.2km/s,埋深20—40m,厚度120—140m。P_3、P_4只在部分测线观测到。P_3界面已显示错断。 测区浅层地质结构相当复杂,速度横向变化及界面起伏较大,可以确定两条断层和一条宽度300m以上的破碎带,推测断层和构造6处。该结果为东川城市建设规划提供了基础资料,并为搞城市物探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2.
1982年,美国地质调查局在加州峡谷区域收集了六个地震折射剖面;三个轴向剖面,最大地检偏移为160km,三个与峡谷轴向垂直的短剖面。这篇文章介绍了中心主轴剖面的二维射线追踪和理论地震图模拟的研究成果。中部大峡谷轴部区域的地壳具有横向不均匀性,但是通常由沉积覆盖和可区分的上、中、下地壳所组成。沿着纵剖面沉积岩厚度为3—5km,速度随深度变化由1.64km/s增至4.0km/s,基底(上地壳)由四部分组成;(1)速度为5.4—5.8km/s的层厚度为1.0—1.5km。(2)速度为6.0—6.3km/s的层厚度为3—4km。(3)速度为6.5—6.6km/s的层厚度为1.5—3.0km。(4)以及一个厚1.5km的横向不均匀层,速度为6.8—7.0km/s。中地壳位于深11—14km处,厚度为5—8km,具有6.6—6.7km/s的速度。此剖面西北部,中地壳存在一个低速带,位于速度为6.8—7.0km/s层之下。下地壳位于深16—19km处,厚度为7—13km,速度是6.9—7.2km/s。在此模型中,由西北至东南,地壳厚度逐步由26km增至29km。  相似文献   

3.
云南思茅—中甸地震剖面的地壳结构   总被引:7,自引:7,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智  赵兵  张晰  刘财 《地球物理学报》2006,49(5):1377-1384
云南思茅—中甸宽角反射/折射地震剖面切割松潘—甘孜、扬子和华南三个构造单元的部分区域. 我们利用初至波和壳内反射波走时层析成像获得地壳纵波速度结构. 在获得新的地壳速度结构模型基础上,利用地震散射成像思想和低叠加次数的叠前深度偏移方法重建了研究区的地壳、上地幔反射结构. 综合分析研究区地壳P波速度模型和壳内地震反射剖面发现:沿测线从北至南地壳厚度从约50 km减薄至35 km左右,地壳厚度的减薄量主要体现在下地壳,剖面北段下地壳厚度约为30 km,剖面南段下地壳厚度仅为15 km左右;上地幔顶部局部位置P波速度值偏低,一般为76~78 km/s,反映出云南地区是典型的构造活动区的特点.剖面沿线地壳内地震反射发育,其中莫霍强反射出现在景云桥下方;在景云桥弧形断裂带8~10 km深处出现宽约50 km的强反射带.  相似文献   

4.
云南思茅—中甸宽角反射/折射地震剖面切割松潘—甘孜、扬子和华南三个构造单元的部分区域. 我们利用初至波和壳内反射波走时层析成像获得地壳纵波速度结构. 在获得新的地壳速度结构模型基础上,利用地震散射成像思想和低叠加次数的叠前深度偏移方法重建了研究区的地壳、上地幔反射结构. 综合分析研究区地壳P波速度模型和壳内地震反射剖面发现:沿测线从北至南地壳厚度从约50 km减薄至35 km左右,地壳厚度的减薄量主要体现在下地壳,剖面北段下地壳厚度约为30 km,剖面南段下地壳厚度仅为15 km左右;上地幔顶部局部位置P波速度值偏低,一般为76~78 km/s,反映出云南地区是典型的构造活动区的特点.剖面沿线地壳内地震反射发育,其中莫霍强反射出现在景云桥下方;在景云桥弧形断裂带8~10 km深处出现宽约50 km的强反射带.  相似文献   

5.
王平川  张勇  冯万鹏 《地震学报》2021,43(2):137-151
利用远震资料、近场强震资料和合成孔径雷达干涉同震形变资料确定了2017年8月9日精河MS6.6地震的断层面参数及震源破裂细节。为得到可靠的断层几何参数,发展了一套基于InSAR数据滑动分布反演的三维格点搜索流程,对本次地震断层面的走向、倾角和震源深度进行了格点搜索。结果显示,地震断层面走向为95°,倾角为47°,震源深度为14 km。基于搜索得到的断层模型进行破裂过程联合反演的结果显示:精河MS6.6地震为一次单侧破裂事件,最大滑动量约为0.8 m,滑动区域集中在断层面上震源以西5—15 km,沿倾向15—25 km,破裂主要发生在10 km深度以下区域。断层面上的平均滑动角为106°。整个破裂过程释放的标量地震矩为3.6×1018 N·m,对应矩震级为MW6.3。破裂过程持续约9 s,期间的破裂速度约为2.1—2.6 km/s。由于地震破裂主要集中在10 km以下,未来可能需要关注该区域0—10 km发生潜在地震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6.
挪威-丹麦盆地的沉积结构和其下伏的前寒武纪基底的地震速度可用日德兰(Jutland)北部(EUGENO—S计划,剖面3)的一个200km长的深折射地震剖面的二维射线追踪解释来模拟。提出的模型既与来自测井和上部沉积层浅层反射地震解释的十分详细的地质信息相吻合。也与来自剖面上三个炮点的观测走时相吻合。模型显示出剖面南部盆地厚约7km;在北部,近于芬诺斯堪的亚边界带减薄到1.5—2km;在中部,模型厚度约10km。上部沉积层(第四纪,第三纪和上白垩纪单元)的P波速度为1.9—3.0km/s,在最深的古生代地质单元,可达到5.5 km/s。前寒武纪基底的速度为5.9一6.5 km/s。而在llkm深处有一个清晰的基底反射层(速度比6.0/6.4km/s).  相似文献   

7.
根据安西、高台、兰州、天水地震台记录到的 S_p 震相资料测定了4个台附近局部地区的地壳厚度值。得出了在安西周围25—72km 环形区域内的平均地壳厚度值为58.8±2.1km;高台台周围25—68km 环形区域内的平均地壳厚度值为56.0±1.7km;兰州台周围25—50km 环形区域内的平均地壳厚度值为53.9±1.6km;天水台周围23—45km 环形区域内的平均厚度值为51±2.7km。甘肃地区地壳厚度的结果是西厚东薄,东西平均地壳厚度差达7.8km 左右。  相似文献   

8.
2014年10月7日云南景谷地区发生M_S6.6地震,震源机制显示此次地震为逆走滑型,地震断层面走向140°,同时余震分布显示破裂面走向也为NNW向。文中对1条横穿景谷震区,与地震破裂面垂直的大地电磁测线数据进行了由定性到定量的全面分析,通过二维非线性共轭梯度(NLCG)反演得到了震源区较为详细的地壳电性结构。结果表明:1)震源区电性结构可以分为4层:地表以下约4km为相对低阻层,主要由中、新生代盆地沉积岩组成,电阻率10~100Ω·m;地下5~10km为相对高阻层,可能由元古界变质岩系组成,电阻率1000Ω·m;15~30km为中下地壳低阻层,电阻率10Ω·m;30km以下为壳幔过渡层,电阻率值约为30Ω·m。2)景谷地震主震发生在高阻层和壳内低阻层的分界面上。3)对余震的震源深度统计发现5km和10km两个深度范围内余震较多,与电性梯度带的位置相对应。  相似文献   

9.
采用双差定位法对2013年7月22日甘肃岷县—漳县交界地区M 6.6地震及主震后48小时内388次余震序列进行重新定位,得到350个精定位地震数据。结果表明,余震优势展布以北东向较大倾角的铲状结构为特征,长约12 km,以主震为中心两侧对称分布;震源深度主要集中在4—10 km范围内,但余震震级由10 km左右深度的3—4级向3 km深度之上近地表的2—3级迁移变化;余震分布清晰呈现双层结构,较深层分布在4—10 km深度,而较浅层分布3 km深度之上,2层之间地震分布较少。分析认为,浅层地震可能为本次地震地表破坏较强原因之一。震源深度剖面显示,破裂面向NE倾斜,推测此次地震的发震断裂为临潭—宕昌断裂。  相似文献   

10.
江苏及邻区地壳上地幔结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江苏及邻区大地构造单元和人工地震研究程度的不同,划分为下扬子地区、郯庐断裂带、大别山东段、苏鲁地块等地区,介绍了利用人工地震、天然地震层析成像及其它地球物理探测等方法对这一地区的深部构造研究结果。其中下扬子地区莫霍面的深度为28~33 km,横向不均匀,由西向东逐渐减薄;大别—苏鲁地区地表超高压变质带地壳波速特征主要表现在上地壳顶部的高速层,其厚度一般小于10 km;苏鲁地块地壳厚度约在32~33 km之间,明显高于周边地区;大别山地区沿造山带方向莫霍面变化平缓,地壳厚度33 km左右;横穿造山带方向起伏变化较大,莫霍面最深达41 km左右。天然层析成像研究范围大,分辨率较低。大别苏鲁地区人工地震测深工作较深入,但调查范围较小,主要在浅层,认识相对局部,有待于面上的大范围深部结构图像研究。  相似文献   

11.
采用双差定位,对岱海断陷带及周边地区2008—2013年地震事件进行重新定位及震源深度研究。重新定位后地震在空间分布上更加集中,部分地震有向构造带趋近的变化,较多地震呈簇集状出现于多条断裂的交汇部位,西南段地震较活跃,不同部位地震数目有明显差异,构造活动存在分段特征,震源密集地区的分布走向明显,可以推测,岱海断陷带西南端存在东西走向和东南走向的发震构造。震源深度结果表明,地震震源深度集中在5—15km,均值为7km。岱海断陷带西南段地震震源深度大于东北段,反映地壳厚度不均匀。  相似文献   

12.
2010年青海玉树地震及震后青藏高原强震趋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发生7.1级地震,这是该区历史上发生的最为强烈的地震。该地震属走滑型,地处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地块南边界,发震断裂为甘孜—玉树—风火山左旋走滑断裂,地震破裂主要向震中东南方向。该地震是巴颜喀拉地块与羌塘地块以不同速率向东运动,地块间的差异运动使其边界应力积累到一定程度引发破裂的结果。根据地震定标律估算的主震断层破裂参数和应力参数为:地震矩M0=1.78×1019N.m,矩震级MW=6.8,断层破裂面积S=468km2,断层错距D=1.4m,断层破裂长度L=37km,断层破裂宽度W=12.6km,剪应力τ0=16.8MPa,应力降Δσ=7.03MPa。历史地震分析表明,玉树7.1级地震是在世界8级以上地震、中国西部大三角7.8级以上地震、南北地震带7级以上地震和巴颜喀拉块体7级以上地震处于强烈活动背景下发生的。玉树地震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地块、羌塘地块及川滇菱形块体未来发生7级以上地震的危险性较大。  相似文献   

13.
利用Pn-Pg震相组合的局部搜索法,采用5种地壳速度模型对2013年吉林前郭5.8级地震震群进行震源深度测定。计算结果显示,5种结果的震源深度的主要分布特征相似。对选取的32个地震震源深度进行重新测定,结果最小为6 km,最大14 km,主要集中在10 km左右,系统深度偏差约1.74 km,震源深度分辨率约1.58km,重定位后地震震中优势分布呈北西向。与当地的沉积层厚度分布对比,这些地震最有可能发生在盆地基底的基岩顶层,而不在油气圈闭的沉积盖层内,并且地震震群分布走向与通榆—长春断裂走向相一致。结合该地区的历史地震活动与构造关系,最后推测这些地震与北西向的通榆—长春断裂构造运动密切相关,而不是油田作业的直接产物。  相似文献   

14.
2016年日本熊本地震破裂时空过程联合反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深入认识2016年4月15日日本熊本地震破裂的复杂性,利用远场体波资料和同震InSAR资料联合反演了此次地震的震源破裂时空过程. 联合反演结果表明:熊本地震的震源破裂持续时间约为25 s,整个破裂过程释放的总标量矩为6.03×1019 N·m,对应于矩震级MW7.1;同震滑动主要集中分布于浅部,破裂以右旋走滑为主,但在沿倾向0—5 km范围内,破裂呈较强的正断特征;此次地震破裂的最大同震滑动量约为4.9 m,且最大同震位错区位于背离断层走向上、距离起始破裂点约5—10 km的区域;破裂前期(0—7 s),在倾向上向浅表发生破裂,在走向上向东北和西南两侧扩展;大约7 s后,破裂背离断层走向主要向东北方向扩展. 根据有限断层联合反演结果推测,此次熊本地震破裂可能出露至地表.   相似文献   

15.
2007年宁洱6.4级地震监测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宁洱地震现场流动台网监测资料进行精确定位,结合云南区域测震台网地震波资料,给出了宁洱地震主、余震的震源参数,分析讨论了宁洱地震的震源过程。研究显示,宁洱6.4级地震发震构造为NW向断裂,主破裂走向约N50°W,倾向WS,倾角约80°,断层性质为走滑型。断层破裂长度约为30km,宽度约5km,破裂面深2~12km,断层走向与宏观等震线长轴方向基本一致。震源参数研究表明,宁洱震区地震矩范围为1012~1018N·m,震源破裂半径为300~3500m,应力降为0.0044~14MPa。高应力降地震事件主要发生在4~10km深度范围内,表明该深度区是宁洱地震的主要活动区域。地震应力降随时间逐渐衰减,表明宁洱地震序列类型为主震—余震型。  相似文献   

16.
选用经多次筛选的23次定位地震及130组高精度地震参数进行研究计算,用直达波时距方程计算了研究区直达纵、横波的平均传播速度(-pν-=6.13 km/s-、ν-s=3.52 km/s)。利用反射纵横波得出地壳厚度HP11、HS11,莒县—郯城地区平均地壳厚度为34.8 km。  相似文献   

17.
上海地区地壳精细结构的综合地球物理探测研究   总被引:13,自引:5,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在上海地区开展深、浅地震反射、地震宽角反射/折射、高分辨地震折射和大地电磁测深等联合剖面探测, 获得了该地区近地表至Moho面的精细速度结构、电性结构和深浅构造关系.结果表明, 该地区地壳可划分为上、中、下三个组成部分.其中,上地壳厚为12~14 km,波速为57~59 km/s;中地壳厚度约为10 km,波速为59~62 km/s;下地壳厚为10~11 km, 波速为62~63 km/s,Moho面深度约为32 km.剖面浅部地质构造复杂,共解释出12条特征明显的断裂.其中,除3条断裂错断结晶基底(G界面)并向下延伸至上地壳底界面外,其他断裂均在深度3~5 km以上终止或收敛于G界面之上.此外,仅在剖面西侧基底下部约13~15 km埋深处发现一厚度在2 km左右的壳内高导层.所以,在综合各方面资料后分析认为,在剖面经过地区不存在发生大地震的深部构造条件,近地表所存在的活动断层是未来产生对该区有影响地震的震源区.  相似文献   

18.
过去十年中,在西伯利亚得到的若干条长剖面显示了西伯利亚地台复杂的岩石圈构造。距离可达3000 km的三分量地震观测,使得有可能得到地壳中的P波和S波速度、上地幔的P波速度和Q值以及与反射波、折射波和转换波有关的地震界面,它们的深度可至400—700 km。地壳模型是典型的欧亚古地台模型,平均厚度为40 km,被分为三层,P波速度分别为6.2、6.5、7.0km/s,厚度均为10—15 km。莫霍界面的深度从古老的通古斯凹陷下方的40—50 km至年轻的Vilyui盆地下方变为35—40 km,最复杂的莫霍面结构位于西西伯利亚和西伯利亚地台之间的边界处。上地幔显示了P波速度模型强烈的不均匀性。在深度为80—100 km的上地幔的最上层,水平方向的不均匀性更大,在这里P波速度从年轻的西西伯利亚地台下方的8.0—8.2 km/s至西伯利亚克拉通某些部分的下方变为8.4—8.6 km/s。在对地震记录进行了计算处理以后,利用反射波研究了垂直方向精细的不均匀性。结果勾划出几个厚度为20—50Km的低速层,这些低速层同时还具有低Q值的特点。记录到了来自上地幔和下地幔之间过渡带的强波组。在这个区域,该过渡带的顶部是近乎水平的,其深度是400±25 km,过渡带底部的深度大约为700 km。  相似文献   

19.
2007年4月2日,当地时间7点40分(北京时间4点40分),所罗门群岛发生强烈地震,地震引发了海啸。根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这次地震震级为7.8级,发生在距所罗门群岛首都霍尼亚拉西北350km处,震源约在海底10km处。据USGS观测,震源位于吉佐东南偏南约40km、首都霍尼亚拉西北偏西约345km处,震源深度约10km。震后发生了10多次5级以上的余震。  相似文献   

20.
东海重磁地震综合探测剖面研究   总被引:24,自引:8,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依据东海南部一条自东海陆架直至菲律宾海盆的重磁地震综合探测剖面,采用地壳结构重磁地震综合反演解释系统开展岩石圈结构的综合研究,制作了岩石圈结构地学断面图. 结果表明基隆凹陷为一中新生代沉积凹陷,沉积厚度达到14km;冲绳海槽盆地为弧后扩张地堑型盆地,地壳厚度仅为14.5km;菲律宾板块沿北西西方向向欧亚板块俯冲,莫霍面急剧下插,导致冲绳海槽的形成与发展;岩石圈厚度约为80km,但在370km处仅为53km,在450km至540km处岩石圈厚度大于100k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