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为了研究气枪震源在深部构造地震勘探中的应用,通过大功率气枪震源在长江航道进行激发、江岸及外围陆地进行接收的二维非纵地震测线方式采集原始地震资料.受水体流动、深度范围、江河形状以及枪阵尺寸等因素的影响,野外采集的地震资料信噪比较低.为了提高深层反射地震的成像质量,针对研究区的构造特征以及资料采集特点选择最大覆盖次数连线剖面进行成像处理.成像结果表明,大容量气枪震源激发的地震资料能够反映研究区地壳结构特征,获得了较清晰的莫霍面反射图像,说明气枪震源可用于陆上流动水体的深层地震反射勘探.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在平原复杂地表及地质条件下开展三维地震勘探的资料采集和处理的过程,并提出了针对性的勘探方法和处理技术,以保证野外资料采集和数据处理的质量。通过对三维地震勘探的野外资料科学采集和高质量的数据处理,说明了三维地震勘探在水网区(河流、鱼塘、水库)、铁路、村庄及工厂、地下构造复杂等等的地区取得了成功,并为今后地表及地质复杂地区的煤田三维地震勘探工作提供了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3.
多属性模糊聚类在辽河滩海沉积相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辽河滩海地质条件复杂以及勘探资料的局限性,使得该地区存在沉积相变快,物源分布不清等问题,严重影响了辽河油田对勘探目标的认识和评价.本文针对研究区钻井少且分布不均等难题,提出采用多属性模糊聚类地震相自动划分技术进行沉积相的划分.该技术通过交会图、相关系数等优化方法选择出对沉积砂体最敏感的地震属性,再结合模糊聚类方法将优选出的多个地震属性进行聚类,使反映相同沉积体的地震属性聚为一类,形成地震相图.通过综合岩心宏观和微观特征描述,结合测井、录井和分析化验等资料,对辽河滩海西部地区古近系沙河街组的沉积相进行了细致地分析.  相似文献   

4.
滩浅海地震勘探采集技术应用   总被引:5,自引:12,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胜利油田滩浅海地区由于特殊的地表条件和复杂多变的表层结构,既不同于陆上勘探也不同于海上勘探,尤其在两栖地带存在海陆两种施工方式,如何在地震波激发和接收方面采取措施确保资料一致性,及优化观测系统设计以拼接好过渡带的地震资料是施工任务的关键.为此,依托中石化地震勘探重点基础研究实验室,在地震波的激发、接收和观测系统优化设计方面作了大量研究试验工作,形成了一套适用于滩浅海地区的地震勘探技术.通过冀东和垦东等地区应用联合表层调查和检波器精确定位等技术,有效地提高了地震资料的信噪比,改进了成像精度,取得了很好的地震勘探效果.  相似文献   

5.
冻土区勘探一直是地震探测的一个难点.为了探测研究区的深部结构,分析可能的天然气水合物的分布情况及其冻土区地球物理响应特征。我们在研究区进行了高精度的二维地震勘探试验.本文主要介绍针对冻土区的地震资料野外采集技术试验方法,包括资料的静校正问题、冻土层反射成像问题及精细速度分析等.通过对这些试验结果的分析,作者总结出一套针对高原冻土区,地形起伏变化较大的地震野外施工方法和静校正方法,为今后类似地区的地震勘探及其他物探方法,提供了参数设置依据和一些经验.  相似文献   

6.
以河北秦皇岛浅覆盖区断裂调查为例,介绍了电阻率层析成像、浅层地震勘探方法,对比两种方法的处理结果,结合钻孔资料,获得了断裂的形态、活动时代,收到了较好的调查效果。  相似文献   

7.
为满足隐蔽油气藏老油田进一步勘探开发对地震成像精度的要求,胜利油田不断研究、发展和完善高精度地震采集技术和方法,来提高野外原始地震资料品质.在胜利探区,针对复杂岩性隐蔽油气藏勘探的实际需求,对影响地震资料品质的高密集空间采样观测系统设计、近地表结构探测与建模方法、新型炸药震源研制与激发技术、数字检波器接收及低噪声施工等地震采集技术环节进行了重点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高精度、高密度地震采集技术系列.在胜利油田YX、B12和LJ等多个地区的应用显著提高了原始地震资料的品质.  相似文献   

8.
地震勘探方法是隐伏断层探测的一种有效的地球物理探测手段,而地震勘探的探测参数是影响探测效果和断层定位精度的主要因素.本文以银川市活断层探测的浅层地震勘探资料为例,并结合石油地震勘探剖面结果和钻孔地质资料,阐述了在第四纪覆盖层较厚的地区,由深至浅追踪目标断层形态和确定断层上断点空间位置的方法技术.结果表明,采用高分辨率地震勘探和钻孔地质剖面相结合的探测方法是确定隐伏断层位置、判定断层活动性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新疆哈密戈壁滩区煤层三维地震勘探实践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就新疆哈密地区煤田三维地震工作,讨论了戈壁滩区三维地震工作实施的难点及采用的技术措施,并结合戈壁滩区采集的地震资料的特点对资料处理流程中的叠前去噪、静校正和三维偏移提频处理给予了重点关注.本次勘探表明在戈壁滩复杂地质条件区,利用“专用钻机成孔、高迭加次数、小炮检距、高频组合接收”采集技术,可获得较好信噪比的原始资料,经过精细处理和综合对比解释,地质成果良好.  相似文献   

10.
深反射地震勘探以其可靠性强和精度高的特点,一直作为深地探测的主要技术之一.其中分辨率又作为评价深反射地震勘探质量的关键指标之一,在理论研究及实际生产中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文章将深反射地震勘探中影响分辨率的主要因素划分为采集、地质、处理三方面,采集因素主要包括子波激发、空间采样率、接收及观测系统设计;地质因素则主要包括深部波阻抗变化、深部地质体尺度、浅部构造、吸收衰减等,针对以上因素人们提出了静校正、振幅恢复、反褶积、偏移等处理方法来提高深反射地震勘探的分辨率.本文阐述了影响深反射地震勘探分辨率的主要因素,并对提高深反射地震勘探分辨率的主要方法进行了总结与展望.  相似文献   

11.
海试引发深水油气综合地球物理采集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深水地球物理采集技术随着国际海洋油气勘探的不断升温,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本文结合我国的地球物理海试实践,提出深水油气综合地球物理采集的几点思考,地震采集参数的选择,重磁震采集过程的实时监控,总结海试过程深水地球物理采集的两方面进展,一是精确定位的长缆二维地震采集技术,二是高精度的重磁震联合质量监控的综合地球物理测量技术,为深水油气勘探提供采集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12.
应用三分量浅层地震反射方法探测隐伏活动断裂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多波多分量地震勘探方法在油气田勘探开发中日益受到重视,但在工程和活动断裂探测中过去还没有开展多波多分量地震勘探的先例.本文简要介绍了在北京黄庄—高丽营断裂上开展的三分量浅层地震反射试验数据采集和资料处理方法,以及取得的初步结果.试验结果表明,采用纵波震源或横波震源激发、三分量接收的浅层地震勘探方法,可获得较高信噪比的浅层地震纵波、横波和转换波剖面,特别是水平分量采集的横波和转换波可提供很有意义的地下结构和构造信息.综合利用纵波、横波和转换波剖面特征进行的地质分层和断层解释结果取得了与跨断层的钻孔联合地质剖面结果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3.
利用全方位P波属性进行裂缝检测的地震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胜利油田存在着一种特殊的裂隙性油气藏,即泥岩裂隙油气藏。由于该类裂隙储层的孔隙度很小,岩石物性参数变化不灵敏,并表现出很强的各向异性,因此,其勘探难度很大。到目前为止,国内外还没有一套成熟的地质、物探、测井及钻井等资料综合分析的裂隙方位、分布、密度的识别方法。本文在研究国外裂缝检测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波阻抗随方位变化(IPVA)的新方法,结合罗家地区的泥岩裂隙地震地质特征,研究了利用多方位 P 波资料检测定向垂直裂缝的地震采集、处理和识别方法,对不同共中心点 CMP 位置的全方位 P 波资料在速度随方位变化(VVA)及振幅随方位角变化(RVA)研究的基础上,进行波阻抗随方位变化(IPVA)的研究,用于识别裂缝的分布、走向及密度。经罗家地区实际资料的应用,见到了初步的效果,证明该方法是潜力较大的高角度裂隙的定量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4.
东营凹陷北部陡坡带是砂砾岩体发育地区.通过多年的研究与勘探实践,相继发现并开发了许多具有陡坡带沉积特色的砂砾岩扇体油藏,砂砾岩扇体油藏已成为胜利油田增储上产的重要勘探目标.为了使砂砾岩体的成像效果更加理想,在该区进行了叠前时间偏移应用研究.在充分认识砂砾岩体地震反射特征的基础上,对东营北带叠前时间偏移的适应性进行了分析,讨论了叠前时间偏移提高陡坡带砂砾岩体成像质量的技术优势,重点介绍了叠前时间偏移处理中的关键技术.处理结果表明,地质认识指导下的叠前时间偏移处理,大大地改善了东营北带砂砾岩体的成像质量,为提高砂砾岩扇体油气藏的勘探精度提供了可靠的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5.
井间地震应用效果分析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介绍了井间地震方法在胜利油田的应用情况,列举了永安镇和罗家两种不同地质情况的成功实侧,涉及到井间地震的资料采集、处理及解释等方面。分析了井间地震与地面地震、VSP等方法相比的优劣所在,指出了井间地震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基于稀疏约束的地震数据高效采集方法理论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地震勘探目标复杂化和精细化程度的提高以及"两宽一高"等采集技术的广泛应用,当前地震数据采集的时间越来越长、成本越来越高.针对此问题,本文基于压缩感知理论开展了地震数据高效采集方法的改进和探索研究.根据波动方程解的一般表示式,从波场传播的角度给出了地震数据具有稀疏性的数学物理依据及寻找适应地震数据稀疏变换的一般方案;在稀疏性先验信息的指导下,发展了具有"蓝色噪声"频谱特征的改进的分段采样方法,并基于最优化理论提出了地震数据重建方法.地震数据的稀疏性理论、稀疏约束下的高效采集方法以及地震数据的重建方法构成了相对完善的地震数据高效采集理论.把该理论用于指导地震数据采集,即利用稀疏约束的随机采样方法改变常规规则密集测网中炮点和检波点(或二者之一)的分布,设计了三种随机且均匀的高效采集测网,提出了利用相应测网获取的地震数据重建为常规规则密集测网地震数据的针对性方案,并使用重建精度、高效采集数据的直接成像和重建后再成像的结果对比证明了上述重建方案的有效性.基于Marmousi模型的高效采集试验检验了本文构建的基于稀疏约束的地震数据高效采集方法理论框架在提高当前地震数据采集效率、降低勘探成本上的优势以及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油藏水驱开采时移地震监测岩石物理基础测量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岩石物理测量是油藏水驱开采时移地震监测的基础.在实验室对来自胜利油田的5块岩石样品模拟储层条件进行了水驱和气驱动态岩石物理弹性测量,重点分析了流体替换、温度、孔隙压力对岩石纵、横波速度的影响.实验表明,在水驱情形下,由于流体替换和温度、孔隙压力变化所引起的岩石纵横波速度的变化均很小,实施时移地震监测具有较大的风险性.相比之下,气驱可能引起较为明显的纵波速度变化,有利于时移地震监测的实施.进一步完善实验方法、丰富实验内容、是今后时移地震岩石物理实验研究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18.
随着地震勘探的不断推进及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地震采集工作无法避免会涉及到越来越多的复杂地表条件和采集环境,如城区、油区等障碍物繁多的地区及环境高敏感区域。大量障碍物既影响地震采集质量和资料品质,也给施工安全造成威胁。在过渡带地震勘探中,由于激发方式多样化,安全距离的确定较为复杂,稍有不慎,很容易引起安全事故和造成资料缺失。本文基于振动效应的原理对混源激发中的安全距离进行理论探讨和实际测试,其结果对于复杂地区的地震勘探施工有着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