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傅征祥 《地震学报》1981,3(2):118-125
1978年5月18日海城地震(Ms=6.0)发生在1975年2月4日海城破坏性地震(Ms=7.3)余震区的空区内.1975年2月4日海城7.3级强震发生之后,其余震(Ms2.0)的月频度衰减异常缓慢(P=0.73),而6级地震发生之后 P 值明显增大,即6级地震发生在月频度衰减曲线的拐点上.这次6级地震之前不同于7.3级强震前,在震源区没有丰富的前震活动.6级地震是7.3级强震的最大余震,作者认为它是区域应力在未曾充分破裂的空区内再次集中积累而发生的余震.   相似文献   

2.
杨文  周龙泉  刘杰  程佳 《中国地震》2014,30(2):219-225
利用中国地震台网的地震目录,分别计算新疆于田2008年3月21日7.3级、2014年2月12日7.3级地震前后30天南北地震带Benioff应变比。结果表明,2008年7.3级地震后1年内,后续5级以上地震均发生在Benioff应变比高值区域附近或者高、低值交界区域,强震活动与Benioff应变比的高值区域存在明显对应关系。这反映了相应区域应力水平可能较高,于田地震的发生导致这些应力高值区容易释放小地震,研究结果对该区域后续强震的发生有一定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3.
正强震发生后,在相距较远(远大于强震破裂尺度)的地区出现小地震活动增强现象,且明显高于区域背景地震活动水平,称为动态地震触发现象。此现象于1992年兰德斯7.3级地震后首次发现,随后在全球范围内得到验证。选取2000年以来龙门山断裂及邻区发生的小地震,以2008年5月12日汶川8.0级地震为参考,对震前小震活动展开系统研究,  相似文献   

4.
在1975年2月4日海城7.3级地震的震源区内,又于1978年5月18日发生了一次6.0级地震。本文对这次地震的性质做了分析,认为这次地震是7.3级地震断层面的一次新破裂,根据6.0级地震后余震的发展,粗略估计了这次地震的破裂面积。依照断裂力学的某些公式,估算了这次地震的总能量为6.1×10~(21)尔格;地震矩为2.8×10~(25)达因厘米;应力降为113巴。同时对预报这类地震提出了一些看法。此外,根据7.3级地震后余震的分布和地震产生的水平应变量的空间变化,对7.3级大震的发震情况做了推测。  相似文献   

5.
王琼  聂晓红  温和平 《地震学报》2009,31(3):235-244
从区域地震活动和中等地震震源机制特征的角度,初步研究了2008年新疆于田7.3级地震前区域地震活动和应力场的应力状态特征.结果表明,于田7.3级地震前区域地震活动存在中短期异常特征.一方面,该地震前1年其震区500km范围内中强震以及西昆仑地震带和阿尔金地震带3.5级以上地震出现了增强活动;另一方面,该地震前出现了4级地震孕震空区和近乎共扼分布的3.5级地震密集条带异常图象.于田7.3级地震前新疆区域应力场和震源区及其附近局部应力场的应力状态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改变,拉张作用力相对挤压作用力有所加强.这可能是于田7.3级地震前新疆和于田震区及其附近具有正断层性质的中等地震增多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1966年3月,在我国河北省邢台地区连续发生了5次Ms>6级的强地震。其中,3月22日在宁晋县东汪附近发生的地震为最大(Ms=7.3)。本文先论述了这些强地震及其较大余震的空间分布特征,然后利用已有的地震震源参数分析了本区最新构造运动的方式,推测了这些地震发生之前本区的应变图象,并根据这些分析结果讨论了强地震的迁移和互相触发关系。  相似文献   

7.
2014年2月12日在新疆于田发生7.3级地震,震中位于阿尔金断裂西段,这是继2008年3月21日于田7.3级地震后在塔里木盆地南侧发生的第2次7级地震。这次于田7.3级地震的余震主体沿NE向分布,余震区的西南段呈近SN向分布;绝大部分余震与前震在余震区西南密集分布,强余震(全部的5级以上地震和81%的4级地震)绝大多数都分布在这个区域,第1天的余震主要在这个区域呈近SN向分布,余震由西向东扩展。在这次于田地震的近SN方向上曾在1982、2011以及2012年先后发生过几次6级左右的地震,而这次地震填补了其中的空段。文中从区域构造环境、地震震源机制解和余震分布特征等方面,分析这次地震的发震过程,认为地震发生在硝尔库勒盆地南缘的分支断裂,受阿尔金断裂带构造应力影响,硝尔库勒盆地受到局部近EW向的拉张作用力,首先沿近SN向破裂,这个构造部位的解锁,促进阿尔金断裂左旋错动,产生NE向破裂,应力向东传递;文中还对有历史记录以来,阿尔金断裂上7级地震的发震构造及其对阿尔金断裂带的影响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王琼  聂晓红  高朝军 《地震》2012,32(1):93-102
本文类比分析了1950年以来帕米尔东北缘—西昆仑地区7级左右地震发生后3年内新疆地区中强以上地震的活动状态, 并进一步讨论了2008年于田7.3级和乌恰6.8级地震后新疆地区的地震活动特点。 结果表明, 1950年以来帕米尔东北缘—西昆仑地区7级左右地震发生后, 新疆地区应变能释放相对较为充分, 震后3年通常无6.5级以上强震发生; 7级左右地震后3年新疆地区5级以上地震频度总体呈下降趋势, 2008年于田7.3级地震后5级以上地震出现的活跃—平静的显著差异性活动特征与1974年乌兹别里山口7.3级地震和1996年喀喇昆仑山口7.1级地震后较为相似。 此外, 结合新疆地区强震活动的动力学环境作用和帕米尔东北缘—西昆仑地区7级左右地震的震源机制特征, 初步探讨分析了该区 7级左右地震后3年内新疆地区中强以上地震空间活动特征的可能成因。  相似文献   

9.
正2014年新疆于田7.3级地震至今,我国大陆7级以上地震已平静近4年,7级地震平静现象突出。作为中国大陆强震的主体发生区域新疆地区的地震发生备受关注,2016年底新疆地区13天连发2次6级地震,2016年11月25日新疆阿克陶6.7级和2016年12月8日新疆呼图壁6.2级地震,分析认为这2次新疆地震与2015年以来兴都库什地区一系列强震存在一定的联系。  相似文献   

10.
1992年震情     
全球地震活动 1992年发生7级以上地震20次,释放能量229×10~(?)焦耳。地震次数和地震能量都远高于80年代水平,甚至稍超过70年代平均值。环太平洋东带即美洲地震带尤为活跃。最强的地震是6月28日发生在美国加州南部兰德斯的8.0级地震。除了环太平洋带和地中海—喜玛拉雅带很活跃外,8月28日在阿森松岛以北发生的7.3级地震是南大西洋海岭地震带上较少出现的强震。  相似文献   

11.
脉动与地震关系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探索地震的前兆,对一些较大地震前地脉动特征的变化作了简要的分析,发现1975年2月4日的海城7.3级地震前数天,近震中的地震台上(△≈20公里),脉动振幅异常减小;初步分析还表明,大震发生前,脉动方向以及脉动各分量相关系数的变化等现象也是值得引起注意的。  相似文献   

12.
闽粤海外的历史地震活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谢毓寿 《地震学报》1991,13(4):505-516
闽粤海外地震集中分布于晚更新世以来活动最为强烈的近岸海域断裂靠近南澳和泉州的两个地段.1918和1906年南北两段分别发生过7.3和6.1级地震.笔者以这两次地震的仪器测定参数为准,通过宏观资料对比,参考地震背景,估定各早期地震的参数,编制了历史地震序列表.南、北两区地震活动基本同步,所记最大地震均在7.3级左右.大震以前,地震活动常有增强.主震后余震频繁,但强余震多发生在1至几年以后.15世纪晚期以来,出现过两次地震活动高潮:第一次在1600年前后,两区各发生43级以上地震8次,其中南区最强为6.7级,北区约7.5级;第二次在19世纪初,南区地震18次,最强达7.3级,北区仅6.1和5.5级地震各1次.1942年以来,整个地带极少中强震活动.究竟系减震作用影响,还是北区正在酝酿较强地震,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3.
首先介绍了2014年2月12日新疆于田MS7.3地震的区域构造背景与断裂活动情况;然后分析了此次MS7.3地震震中位置以及周边历史地震震源机制特征,认为2014年2月12日于田MS7.3地震发生在阿什库勒断裂东支上,2014年MS7.3地震和2008年MS7.3地震是阿尔金断裂带南端尾部向西南方向延伸,由左旋走滑为主逐渐转变为拉张作用过程中,在阿什库勒断裂带不同位置发生的2次地震,2次地震存在着相同的力源关系,2008年MS7.3地震对2014年MS7.3地震的发生有促进作用;最后利用分层地壳模型计算了2008年MS7.3地震对2014年MS7.3地震的库仑应力作用,结果同样显示2008年MS7.3地震促进了2014年MS7.3地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山东泰安基准地震台体应变仪记录的同震变化进行统计,绘制出了体应变映震能力图;2009-2012年全球共发生了91次7级及以上地震,仅有1例未记录,7级及以上地震记录能力为98.9%;其中,记录最小地震为3.5级,震中距165km;最远地震7.3级,震中距19 498km。同震变化幅度与震级成正比,与震中距成反比;并对地震前后出现的阶跃和畸变现象进行初步探讨,认为有些畸变可能与地震有关系。  相似文献   

15.
引言1966年至1969年,在我国华北的东部,先后发生了邢台6.8、7.2、河间6.3、渤海7.4级地震,依据这些地震活动的某些特征和迁移的趋势,当时我国地震界曾提出辽南地区可能是未来强震发生的一个重要地点的预报意见。1975年2月4日海城7.3级地震在预料之中发生了。1975年底,有人提出:“海城地震可能是一个转折,东西向的华北块体北界将出现地震活跃”1),并提出几个可能发震地点。相隔仅三个多月,1976年4月6日在阴山-燕山地震带中段的和林格尔发生了6.3级地震;接着7月28日在该带东段的唐山发生了震惊中外的7.8级大地震;9月23日又在该带西段的巴音木仁发生了6.2级地震,这其间还发生了磴口震群,  相似文献   

16.
程佳  刘杰  盛书中  姚琪  刘代芹 《中国地震》2014,30(2):143-150
首先介绍了2014年2月12日新疆于田MS7.3地震的区域构造背景与断裂活动情况;然后分析了此次MS7.3地震震中位置以及周边历史地震震源机制特征,认为2014年2月12日于田MS7.3地震发生在阿什库勒断裂东支上,2014年MS7.3地震和2008年MS7.3地震是阿尔金断裂带南端尾部向西南方向延伸,由左旋走滑为主逐渐转变为拉张作用为主的过程中,在阿什库勒断裂带不同位置发生的2次地震,它们存在着相同的力源作用,2008年MS7.3地震对2014年MS7.3地震的发生有促进作用;最后利用分层地壳模型计算了2008年MS7.3地震对2014年MS7.3地震的库仑应力作用,结果同样显示2008年MS7.3地震促进了2014年MS7.3地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2008年3月21日新疆于田发生7.3级地震,打破了中国大陆6年多的7级地震平静,成为我国近期较为显著的一次地震事件.综合分析MS≥4.0余震分布、震区断裂性质以及等震线长轴方向等资料,认为郭扎错断裂是这次地震的发震构造;据Harvard震源机制解分析,这次地震是在近NS向力的作用下,郭扎错断裂发生略带走滑分量的拉张破裂所致.通过地震前震区附近地震活动特征分析发现,于田地震发生在1996年以来新疆南部及邻区7级地震有序分布的空段;震前震区附近有4级地震空区形成,空区持续91个月后发生了2006年9月12日皮山5.8级"信号震",其后1.5年发生于田7.3级地震.  相似文献   

18.
2014年2月12新疆于田发生MS7.3地震,震中位置36.1°N,82.5°E,震源深度约17km,于田地震发生在西昆仑断裂与阿尔金断裂交汇区内,基于远震波形记录反演的震源机制为走滑型,此次地震破裂比较集中,滑动主要分布在深部,破裂未出露地表。截至2014年2月23日12时00分,于田MS7.3地震序列中2、3级地震较为丰富,衰减较为正常,b值约为0.7,h值为1.29,等待时间法显示4.5级以上余震遵从线性关系,符合以往主-余型地震的特征。基于由断层面上滑动位移反演结果和震源参数计算得到的经验关系认为,于田地震的动态破裂过程为应力下调模式,即地震能量的释放可能并不十分完全,这与该地震b值小于2008年于田7.3级、2012年于田6.2级地震的b值相符。  相似文献   

19.
王双绪  蒋锋云  张四新  周聪 《地震》2015,35(1):38-46
首先, 利用“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和“中国构造环境观测网络”截至2013年的GPS区域站观测资料, 结合地质构造, 简要分析了2014年2月12日新疆于田7.3级地震前大区域地壳水平运动变形背景; 接着, 对青藏块体东北缘地区GPS和精密水准两种不同类型资料反映的地壳运动变形与应变积累状态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 最后, 结合地震活动动力环境, 研究和探讨了于田7.3级地震的发生对青藏块体东北缘地震活动的可能影响。 我们认为, 此次于田7.3级地震发生在近年来中国西部边邻强构造活动环境和内陆地壳强烈差异运动显著的背景下, 同时也是青藏块体及其边缘构造应力场较强的时段; 于田7.3级地震左旋走滑错动和应力传递, 可能会加速青藏块体东北缘具有高应变积累的构造断裂部位(尤其是祁连山构造带、 西秦岭以南的甘青川交界)破裂释放。  相似文献   

20.
1978年5月18日海城6级强震发生在1975年2月4日海城7.3级大震的余震区内。和7.3级大震相比较,在6级地震前,也观测到地壳形变,重力和区域地震活动等中期异常变化。但是,临震异常现象少,没有记录到前震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