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中国岩石圈动力学图集》评审会议于今年10月22日—26日在湖北省武汉市召开。这是国家地震局的重要项目之一。10月25日由国家地矿部、中科院、教委会、测绘总局及国家地震局等部门组成的评审委员会通过了这一图集。 岩石圈动力学研究是当代国际地学研究中的前沿课题,它的主要任务是研究岩石圈的结构、组成与演化,为矿产和资源的远景规划、减轻各种地质灾害服务。为了赶上国际地球科  相似文献   

2.
我国岩石圈动力学研究方面的重大成果——《中国岩石圈动力学图集》已编制完成,并已由地图出版社出版,向国内外发行.编制《中国岩石圈动力学图集》是国家地震局“六五”期间的重点课题,也是国际岩石圈计划的前沿课题,国家地震  相似文献   

3.
两幅全国均衡重力异常图的差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地图出版社于1989年出版的《中国岩石圈动力学地图集》(国际岩石圈委员会125号出版物)中的全国“均衡重力异常”图,与地质出版社1996年出版的《中国地球物理图集》(国际岩石圈委员会201号出版物)中的全国“均衡重力异常图”的比较表明,在东经105°以西的大部分山区,如冈底斯山、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巴颜喀拉山以及秦岭等处,两幅图件显示的均衡重力异常有较大的差异;不仅符号相反,而且数值相差达到100或200余毫伽.这个差异必然导致对同一个地区的两种截然不同的均衡状态估计.对于差异如此大的基础图件,有必要仔细核对,查明造成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中国岩石圈动力学图集》西部片区编图验收会于1983年3月23日在成都省军区招待所召开,历时七天,并于3月29日结束。《中国岩石圈动力学图集》(以下简称《图集》)是国家地震局1980—1985年的重点科研项目之一。自82年5月第一次工作会议以来,在各单位领导的支持下,经参加工作的全体同志的共同努力,已基本上完成了各省(区)地震构造图的  相似文献   

5.
国家地震局1986年度科技进步奖日前揭晓,获奖的41项成果中,一等奖2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33项.本届获奖项目有3个特点,一是科技水平较高,难度大.如一等奖项目“《中国岩石圈动力学地图集》以及1:400万《中国及邻近海域岩石圈动力学图》”,  相似文献   

6.
国家地震局昨天宣布:《中国岩圈动力学图集》已经编制完成.它汇集了我国30多年来积累的地质构造、新构造运动、地震.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和大地测量等方面的资料,突出地反映了大陆岩石圈结构、新构造运动及地震活动等板块内  相似文献   

7.
国家地震局副局长陈颙在7月10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宣布:由国家地震局所属地质研究所等31个单位、200多名科技人员历时5年完成的一项开创性研究成果——《中国岩石圈动力学地图集》以及  相似文献   

8.
《岩石圈的动力学和演化;探寻地球资源和减少灾害的纲领》是一本关于国际岩石圈规划的小册子,是在1980年巴黎召开的第26届国际地质大会期间印发的,内容简介如下:这是由国际地球物理和大地测量联合会(IUGG)与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IUGS)共同指定一个起草小组提出的,并将由国际科学联合会(ICSU)与 IUGG 和 IUGS 协商,成立一个管理机构,邀请 ICSU 的各会员国参加这  相似文献   

9.
由中国地质学会主办,中国岩石圈委员会、中国石油学会、中国地震学会、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国际联合会间岩石圈委员会、国际地科联构造委员会、环太平洋能源与矿产资源理事会和国际第四纪地质研究联合会新构造委员会共同组织的国际大陆岩石圈构造演化与动力学学术讨论会——第三届全国构造会议,于1987年8月24—28日在北京召开。参加这次会议的有美国、英国、法  相似文献   

10.
《中国岩石圈动力学图集》华北、东北地区地震构造图验审会议继四川成都召开的西部地区、广西桂林召开的东南地区地震构造图验审会议后,于5月10—16日在河北石家庄召开,历时七天。在与会代表和《图集》编委的共同努力下、在河北省地震局的大力协助下,达到了预期目的,已胜利结束。会议验审冀、晋、蒙、辽、吉、黑、陕、宁、豫、鲁等十幅图件。代表除来自上述十省(区)地震局(办)的编者外,还有《图集》负责和参加单位的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地  相似文献   

11.
《地震地质》1986,8(1):40
《中国岩石圈动力学图集——大陆岩石圈结构、新构造变动、地震》的编纂出版是国家地震局1982—1985年重点科研项目,由马杏垣任主编,丁国瑜、高文学、张海根、张步春、马宗晋为副主编,组织国家地震局所属地质研究所、地震研究所、分析预报中心等和外协系统共三十余单位,二百余名科研人员完成编图任  相似文献   

12.
1980年4月20—23日,在美国得克萨斯科学院(College station)召开了第八届地球动力学关于“中生代和新生代板块重建”的专题研讨会。这本专集里刊登的均是在这次大会上所作的报告。地球动力学研讨会一年一次,由国家航空和航天局(NASA)和国际岩石圈计划委  相似文献   

13.
国家地震局有关负责人在今天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说,属于国际性多学科基础研究、服务于寻找资源和减轻灾害的国际岩石图研究规划,在我国获得重大成果.《中国岩石图动力学地图集》和《1:400万中国及邻近海域岩石图动力学图》,现已编成并正式出版.  相似文献   

14.
从银川到昆明,沿着东经107°的一条线把中国大陆分成东部和西部.这并不是人为的行政区划,而是一条地质构造线.由国家地震局编制出版的《中国岩石圈动力学图集》向人们清楚地展示了这一现象.  相似文献   

15.
指示地球深层动力过程的地震各向异性"化石"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地震各向异性是地球内部介质的一种重要属性。地震各向异性研究不仅有助于准确认识地球内部精细结构,还有助于研究地球活动过程。本文从海洋岩石圈与大陆岩石圈各向异性结构两个方面较详细地论述了地震各向异性与地球深层动力过程的相互关系,论证了地震各向异性是指示地球深层动力过程的地球物理“化石”。  相似文献   

16.
大陆岩石圈流变学是固体地球科学领域的基本问题,也是理解大陆变形的动力学过程和构造演化史的关键.本文对近年来大陆岩石圈流变学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重点讨论大陆岩石圈流变学的纵向分层和横向分块特性及流变学与地震活动性、壳-幔解耦及下地壳流动变形的地球动力学意义和中国大陆地区岩石圈流变学研究状况.最后,对大陆岩石圈流变学研究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研究方向做了一定的探讨和展望.  相似文献   

17.
简要介绍第二届国际地球岩石圈活动的地球物理监测研讨会的情况。会议于2005年9月12~16日在俄罗斯新西伯利亚市鄂毕河畔的科学城举行,来自6个国家的90多名代表参加了此次国际会议。会议的报告丰富多彩,科学家就地球岩石圈的地球物理活动监测研究进行了多方面的讨论,出版了6个专题的89篇研究论文。俄罗斯、中国、蒙古和哈萨克四国交界区的代表还就研究2003年9月27日发生的7.9级地震草拟了国际合作协议。  相似文献   

18.
王恺  熊熊 《地球物理学进展》2012,27(4):1366-1376
黑水泉州地学断面因其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和所受复杂地球动力学机制的影响,而备受地学界的关注.但要弄清控制岩石圈动力机制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热动力,还需对岩石圈的热结构有更细致的研究.地热学研究作为一种独立的地球物理学方法,在地球内部结构及地球动力学研究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根据地热资料来研究地球深部热结构是一种最为直接有效的方法,但是,我国地热资料的相对匮乏严重阻碍了地热研究的进展.本文将引入地形、重力等大地测量观测资料作为约束条件,基于岩石圈均衡原理,综合地热和重力学方法联合确定黑水泉州地学断面东段岩石圈热结构,弥补了传统地热研究方法的不足.基于黑水泉州地学断面岩石圈二维温度分布结果,本文计算了该岩石圈的强度分布,并对其岩石圈的热结构和流变结构特征展开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19.
国际大陆岩石圈的构造演化与动力学讨沦会暨第三届全国构造地质学术会议于1987年8月24—28日在北京市怀柔龙山宾馆举行。与会正式代表520人,列席代表80人,来自18个国家,他们欢聚一堂,就共同关心的学术问题,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和讨论。 本届大会由中国地质学会同中国岩石圈委员会、中国地震学会、中国石油学会、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联合发起,并得到国际联合会岩石圈委员会、环太平洋能源与矿产资源委员会、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构造委员会、国际第四纪研究联合会新构造委员会的支持共同召开的。  相似文献   

20.
地球动力学专题学术报告会是在1980年巴黎召开的第26届国际地质大会期间于7月15日至16日举行的。会议由黑尔斯(L.Hales)和鲁塞尔(R.D.Russel)主持。共宣读论文23篇,其中13篇主要讨论地球动力学问题,10篇讨论世界各主要造山带的演化问题。欧美学者多强调岩石圈的水平运动,而苏联学者则强调垂直运动。主要内容包括大陆开裂、地幔物质重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