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关于地震预测研究的争论(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编者按: 英国<自然>杂志(Nature)于1999年2月25日至4月8日在因特网上组织了一次主题为"单个地震的可靠预测是一个现实的科学目标吗?"(Is the reliable prediction of individual earthquakes a realistic scientific goal?)的争论,争论发起人Ian Main写了该次争论的第一篇引论文章,以后陆续有短文和E-mail通讯意见计24篇在此争论栏目中发表.  相似文献   

2.
综合介绍了90年代以来国际上对VAN小组预报研究的评价和争论,包括评价的基本方法、三类评价意见以及评价中的几个主要争论问题等。  相似文献   

3.
EOS编者按1981年,Varotsos,Alexopoulos和Nomicos(即VAN)提出地电场的某些变化可用来预测地震。他们的主张引起了持续的和非常激烈的争论。为了澄清问题,并使更多的读者了解这场引人注目的争论,EOS邀请争论的双方各撰写一篇论文。双方多次交流论文,直到双方都表示满意,不再作修改为止。我们以这种方式给予争论的双方对对方的批评做出充分的回答的机会。  相似文献   

4.
地壳运动垂直论与水平论之争是一个争论最为持久、最为激烈、反复最多的课题。争论的实质是地壳运动究竟是以垂直运动为主,还是以水平运动为主?大陆壳是否可作长距离的水平位移?  相似文献   

5.
最近地震学界发表了一些有关地震可预报性的争论性的文章。这种强烈的争论是可以理解的,之所以产生这种争论是因为我们目前对地震不能作出预报和地震预报会对社会具有潜在的重要性。预报地震的困难一方面在于地震和地震波的固有特征,另一方面在于我们对地震过程理解不完...  相似文献   

6.
Burt.  PW 《世界地震译丛》1997,(2):36-37
在他们对 Burton(1996)的答复中(Varotsos and Lazaridou,1996,以下简称为 VAN),几乎是作为副产品,VAN 阐明了争论的某些方面,由此从 Burton 和VAN 参加的这场争论中可能找到并形成积极的结果。我将在初步评论地震电信号(SES)这一现象后,力图阐明与此有关的  相似文献   

7.
有限频与射线层析成像比较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正演近似性和反演多解性两方面对有限频与射线理论的争论历史和比较研究进展进行介绍并评述.从早期的衍射层析成像开始,回顾了有限频理论的发展历史.详细介绍了2005至2006年问有限频理论的拥护者与质疑者之间的一场影响深远的争论.这场争论纠正了之前十多年许多地震学家将地震波相关走时与初至走时相混淆的错误认识,使有限频理论得...  相似文献   

8.
该文综合希腊VAN小组成员及各国专家发表的有关论文,全面介绍了VAN小组自80年代初以来所进行的地电地震预报方法的探索和效果,包括观测技术、预报程序、地震三要素的估计、预报及对应情况,国际上的评价及争论等。全文包括两部分,即进展和国际评价与争论,本文是其中的第一部分。  相似文献   

9.
希腊VAN地震预报方法的进展与争论(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综合希腊VAN小组成员及各国专家发表的有关论文,全面介绍了VAN小组自80年代初以来所进行的地电地震预报方法的探索和效果,包括观测技术,预报程序,地震三要素的估计,预报及对应情况,国际上的评价及争论等。全文包括两部分,即进展和国际评价和争论,本文是其中的第一部分。  相似文献   

10.
王裕仓 《地震科技情报》1996,(9):40-40,F003
近年来,被广泛接受的特征地震模式受到质疑,本文简要介绍了一下该模式的提出,意义及引起的争论。  相似文献   

11.
简述了各国科学家近年来对地震预报可能性的争论,结合中国20多年的经验讨论了新形势下中国地震预报的发展战略问题.  相似文献   

12.
关于地球物理学两大学派——活动论学派和固定论学派——之间有关大陆漂移学说的争论  相似文献   

13.
本次争论在有关地震的可预测性这一极端困难的问题上,重点展示了既有意见一定程度上一致的一面,又有意见继续对立的一面。从争论开始时我所提出的地震活动可预测的4个等级方面来说,已经出现意见一致,至少在与时间有关的地震危险的某些形式,在物理和观测基础上是合理...  相似文献   

14.
希腊VAN地震预报方法的进展与争论(Ⅱ)--国际评价与争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合介绍了90年代以来国际上对VAN小组预报研究的评价和争论,包括评价的基本方法、三类评价意见以及评价中的几个主要争议问题等.  相似文献   

15.
长江的形成标志着中国地貌格局的形成与东亚现代地貌格局的建立。文中简述了百余年间长江演化研究的主要争论,梳理了近20年来将物源示踪方法应用于长江演化研究的进展及得到的启示。通过对长江流域的典型沉积体系:包括上游昔格达组、剑川盆地、中下游砾石层、江汉盆地、长江三角洲钻孔沉积及边缘海盆地(莺歌海盆地、台湾岛)的物源示踪结果进行归纳梳理,笔者认为:1)长江演化争论的焦点问题依旧是三峡贯通和石鼓第一弯的形成,但争论的问题已拓宽至古水系模式、侵蚀-沉积过程、夷平面形成等诸多问题。2)三峡贯通和石鼓第一弯形成的时代尚未取得共识,即长江的形成时代和过程还存在争论。长江中下游砾石层和江汉盆地沉积物具有复杂的源区供应,仅依靠碎屑锆石U-Pb年代学无法有效区分长江上游的物源信号;江汉盆地和长江三角洲钻孔沉积记录对于三峡贯通的初始信号仍未达成一致;剑川盆地和昔格达组沉积物的年代及其物源意义对于金沙江南流(东流)的指示意义存在广泛争论;海洋沉积约束长江和红河水系演化模式的物源信号也存在争议。3)在长江流域各沉积盆地进行物源研究时,建议加强海陆沉积对比。从地貌-构造演化-沉积古地理-气候变迁的角度,将能更加全面地...  相似文献   

16.
断层对地震烈度的影响是多样的。除了公认的,支配等震线的分布形状外,对局部的地震烈度是否增强或降低,说法较多。无论国内还是国外,目前还是一个争论的焦点。归纳起来,主要看法有三种:  相似文献   

17.
国际地震预测预报研究,在世纪末地震预测预报的国际争论之后,走入低谷了吗?从2017年IAG-IASPEI联合学术大会的有关专题上看,似乎未必如此。本文介绍了相关情况。  相似文献   

18.
曾秋生 《地震工程学报》1988,10(S1):103-108
有关地质构造和构造运动的地球动力学是地学研究中长期争论的问题。早在本世纪二十年代初,我国卓越的地质学家李四光教授,提出了地球自转速度变更是地壳运动的主要动力来源的著名学说。  相似文献   

19.
韩渭宾 《华南地震》1995,15(1):91-94
对当前我国的地震监测手段和预报能力作了分析了估计,认为对地震预报现状看法的分岐,实质上是对地震预报发展战略的争论,指出当前地震预报所面临的困难;加强前兆机理的地震孕育过程研究,缩短战线重点攻关是推进地震预报事业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Utada  H 《世界地震译丛》1997,(2):41-44
地震预报并非掷骰子的游戏,需要处理的是真实的物理现象,因此预报方法的定义通常包含一些不确定因素。这是通常的评介,并不限于当前争论所关心的VAN方法,评估这一方法正确性的各种企图得到不同结论并不使人感到意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