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李刚  王丙全 《新闻前哨》2010,(12):77-77
三峡水库175米蓄水,是三峡工程建设运行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也是国内外所有媒体关注的焦点。三峡晚报作为三峡工程所在地的报纸.三年来一直高度关注着175米蓄水.此时如何体现特色呢?经周密策划之后.三峡晚报创造性地推出了“喜看活力新三峡”大型系列报道,对175米蓄水同步形成的新三峡、新长江进行了立体全景式报道,绘就了精美壮阔的新三峡和长江画卷。  相似文献   

2.
《中国博物馆》2009,(3):61-61
2005年6月18日,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基本陈列“壮丽三峡”开展。该陈列以长江三峡的自然历史和人丈历史的重点和亮点的揭示为主线,采用共时性或主题性的解读方式,把三峡的亮点充分揭示出来;以复制和场景制作为主,间以标本,集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为一体,形象生动地向观众介绍了雄奇壮美的三峡。  相似文献   

3.
彭波 《传媒》2012,(8):40-43
"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不如在爱人肩头痛哭一晚",1981年6月,当代女诗人舒婷在长江之滨写下著名的《神女峰》一诗。一年之后,新诞生的《三峡晚报》将"与其在别处仰望,不如在这里并肩"刻在了报纸发展的初始。此后,三峡水阔,晚报情长。2012年,《三峡晚报》跨入弱冠之年。这20年,改革开放高潮迭起、宜昌经济高速发展,作为城市的名片——《三峡晚报》心怀为民之心,肩扛如椽之笔,在  相似文献   

4.
《中国国家地理》:典藏三峡该刊第6期推出《典藏三峡》专辑,大量引用专家学者的最新研究成果,从美感摇篮、工程之最、文明走廊、生态忧伤和观光热点5个角度,对三峡文化和三峡工程进行了一次全方位的报道,堪称三峡报道之最。市场销售火爆,  相似文献   

5.
今年1月,首都新闻单位三峡考察团一行64人到湖北至四川长江一线进行了为期15天的踏勘,新民晚报编委、驻京首席记者孙洪康随团前往。他在旧历岁尾向本刊发来专电,报道考察见闻,反映了当地人民要求三峡工程上马的迫切愿望和许多专家以毕生精力从事勘测、试验、论证等等的辛勤劳动。本刊以《三峡不再朦胧》为题加以发表。  相似文献   

6.
2008年,三峡日报社结合学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胡锦涛同志关于新闻宣传工作的重要讲话和宜昌市委四届六次全会精神,结合报道北京奥运、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加强党的建设、争创“四个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卫生城市、环保模范城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城市)等系列活动,  相似文献   

7.
徐蓉  叶莉 《新闻前哨》2013,(8):46-47
2012年3月开始,三峡日报传媒集团发行部推出了大型公益活动——"学雷锋,义卖报纸献爱心"活动。一年来,这项公益活动已经举行了45场,吸引城区20余所大中专院校和部分三峡商报小记者数千人次的广泛参与:志愿者们利用双休日时间义卖《三峡日报》、《三峡商报》21000余份,为希望工程筹集爱心款1万余元,得到了市委宣传部等领导和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年底,"学雷锋,义卖报纸献爱心"活动被共青团宜昌市委员会、宜昌市青年志愿者协会表彰为2012年度宜昌市"十大杰出青年志愿服务项目"。更可喜的是,公益活动已形成常态化,不仅彰显了《三峡日报》、《三峡商报》与时代共进,与人民同行的理念,也进一步提高了《三峡日  相似文献   

8.
三峡的山水以它的奇险、壮美一直备受众人瞩目,随着考古方面“长阳人”化石、“巫山猿人”化石和旧石器的发现以及新近发掘的巴东旧县坪六朝晚期至南宋的连续性县城遗址,充分展示了三峡辉煌的古文明成就。千百年来,先民英勇地与激流险滩搏击,开辟航道,以利舟楫,遂有李白的名诗:“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全球功率最大的水电站——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的兴建,翻开了三峡历史的新篇章,三峡文化也因此更加受到世人的关注。对三峡文化的研究,鄂川渝学界的学者已致力多年了,大部分著述成果和重要资料于2002年由三峡大学汇编为《三峡文化研…  相似文献   

9.
汪海芳 《新闻界》2007,(4):151-152
本文以中国三峡传媒网(《三峡日报》)为例,从网络报纸的版式、网站内容、网站服务等方面分析其网站建设所呈现出来的亮点,并进一步探讨了地市党报网站建设所具有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0.
宣传与认同:三峡移民精神报道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三峡移民精神报道的简要分析,分析大众媒体以何种策略宣传三峡移民精神,以达到人们对民族意识与爱国主义的认同。  相似文献   

11.
刘文涛 《新闻世界》2013,(8):104-105
成就报道是我国新闻媒介正面宣传的重要内容,它是记录历史进步轨迹,多角度、多侧面展现经济和社会发展成果的一种报道形式。长期以来,我们的成就报道存在着一些比较突出的不足之处,影响了报道传播的效果。例如报道中“百姓视角”的缺失便是一个重要的问题。《三峡晚报》在十八大前策划了一组“美哉宜昌,快哉十年”特别报道,以百姓视角见证城市成长,通过以故事说成就、以人物写变化的方式,以小见大,由点到面,立体展现宜昌的十年巨变,引发了读者的共鸣,取得了较好的宣传效果。  相似文献   

12.
《中国三峡建设》是以工程技术和管理为主,专门报道三峡工程建设、库坝区移民、旅游、考古、风土人情等社会人文的大型综合性月刊.为大16K本,含英文摘要,四封四插彩页,印刷精美.  相似文献   

13.
在报业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形势下,地方报纸所面临的压力不言而喻。做好民生新闻,是地方报纸扩大影响力和求得更好发展空间的关键所在。本文以《三峡都市报》部分民生新闻为例解析,结合新闻编辑学、新闻传播学、新闻采访学和现代报纸编辑学理论,通过对民生新闻的特点、民生新闻与报纸影响力的关系分析,为地方报纸如何做好民生新闻和扩大影响力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4.
学法语的大学老师、作家王以培几乎放弃了自己的外语专长。他用了一年时间,记录下三峡的四季和历史,试图保留下三峡大移民中被无视的文化流失  相似文献   

15.
《新闻前哨》2010,(6):41-42
三峡日报新一轮“双改”(报纸版面改进、报道内容改进)已经推进了5个月。该报此次“双改”,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湖北省新闻出版局刊发审读专家文章,对该报“双改”给予充分肯定。人民网、新华网、中国记协网、荆楚网、南方网、凤凰网等海内外数十家媒体进行了报道。  相似文献   

16.
身处基层的地市级媒体如何开展"走转改"活动?如何使所在编采人员克服身在基层却又"不识庐山真面目"的"灯下黑"现象?面对这些崭新的课题,作为一份地市级都市生活类报纸的三峡商报进行了有益的探索。特别是2012年下半年推出的"在现场,在基层,在一线"——三峡商报记者"走转改"基层蹲点新闻写作竞赛活动,受到广大读者的好评。中宣部有关领导来宜昌听取新闻媒体"走转改"执行情况时,对这组报道给予了充分肯定。  相似文献   

17.
2012年3月以来,湖北省三峡日报传媒集团发行部推出了大型公益活动——"学雷锋、义卖报纸献爱心"活动,一年多来,这项公益活动已经举行了45场。吸引宜昌城区30余所大中院校和部分《三峡商报》小记者数千人次的广泛参与;志愿者们利用双休日时间义卖《三峡  相似文献   

18.
为了让到过三峡和没有到过三峡的人永远记住三峡的历史风貌,湖北宜昌市委影视制作室主任刘家信等摄影家编辑了《中国长江三峡全景》大型画册,最近已由中国城市出版社出版,该书共有彩色图片  相似文献   

19.
当电台、电视、互联网纷纷在时效上抢占先机的时候,报纸这一传统的传媒开始了对深度报道的探索。挖掘其潜力,使其最终成为报纸的核心竞争力给办报人提出了新的挑战。《三峡晚报》社近年来在深度报道上下功夫,尤其是深度报道中的暗访新闻,以其现场感、可信度、新奇性,大大提高了报纸的可读性,成为《三峡晚报》的一个拳头,被誉为版面的亮点、报纸的卖点、读者的看点,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欢迎和好评。  相似文献   

20.
对于三峡,对于历史,这已经是最后的机会:三峡工程竣工后,浅则1米,深不过5米的文化埋藏层将在江水的涨落中荡涤殆尽。 “三峡文物工作的一个教训:没有在普查之后立即进行集中、迅速的发掘。”中国历史博物馆馆长、三峡文物规划领导小组组长俞伟超说。 “三峡文物工作的一个失误:没有对新建区的地下文物规划保护。”重庆市文物局三峡办副主任柳春鸣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