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提升媒体的公信力 当前复杂的市场环境下,虚假广告、低俗信息和假新闻、有偿新闻等在一些媒体上的存在,降低了媒体公信力,有些媒体受经济利益驱动,捏造和虚构新闻,刻意炒作,充当了“造谣者”角色.有关部门应该进一步加强监管,祛除“不良媒体”,整体提升媒介公信力;媒体也应该加强自律.  相似文献   

2.
随着视觉文化在全球的快速兴起,在海量的网络信息环境中,“标题党”作为大众传播时代的产物,正日益影响着数字媒体时代的网络环境。本文从传统媒体标题理论的视角审视数字媒体时代的标题党现象,重点在于理性审视“网络标题党,,误导受众的价值取向、致使媒体公信力下降等后果。  相似文献   

3.
正媒体公信力的逻辑起点在于公众信任,是一种公众的主观行为。因此,讨论主流媒体的公信力问题,必须围绕媒体和公众关系展开。全媒体传播中的新型传受关系,改变了公众对主流媒体的主观态度和行为,对主流媒体保持和增强公信力提出了新的要求。主流媒体公信力面临速度考验。全媒体时代的公众信息需求是以分秒来计算的,呈现出一种急切的信息饥渴状态。很多人通过智能手机等终端来获取并转发自己感兴趣的各类信息,一些利益群体抓住这一"机会",伪造散布有利于自己的信息,扰乱了舆论环境,甚至引起了社会恐慌。而主流媒体的信息发布要经过采访、编辑、审核等专业流程,不可能做到像自媒体那样的随意地传播,主流媒体也不具备自媒体"人人都是麦  相似文献   

4.
地市级媒体是与社会生活和人民群众联系最紧密的官方新闻传播平台。地方媒体公信力主要体现为立足本土的地域定位,讲老百姓故事的内容定位和"说"新闻的风格定位。在媒体融合环境下,地方保护主义会制约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功能,内部和外部的竞争施压导致虚假新闻频出,但新媒体技术为媒体公信力的提升带来机遇。地方媒体要积极改革以符合新时代下党和国家对新闻舆论以及新闻传播的新要求和新期待,积极拓展信息资源,敢于创新,同时借助新媒体平台提升地方媒体的舆论宣传公信力。  相似文献   

5.
"十三五"期间,中国新媒体在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四个方面实现了从突围到跨越:短视频和直播电商成为提升新媒体传播力的新标配、政策导引+舆论引导实现了新媒体引导力的双向提升、全媒体传播格局助力主流媒体影响力提升、技术赋能下国家数字化治理质效倒逼新媒体公信力提升.然而,面对"四力"突围中媒介技术、短视频、媒体融合、主流意识形态和网络空间社会治理等领域的问题,"十四五"时期应着力于构建情感与信息传播的共同体、丰富短视频的内容生态、实现优质内容与用户的深度连接、媒体融合注重存量和质化改革、加快建构网络空间社会思潮的内容风控和预警机制、推动网络治理向数字网络治理转型,为"十四五"时期新媒体"四力"的跨越提供合理路径.  相似文献   

6.
姜志远 《新闻世界》2013,(4):139-140
当前,各种网络信息平台的建造与蔓延构成了多媒体融合的新型舆论环境,网民强大的信息搜索与传播能力导致传统媒体在舆论场域中的掌控能力日渐式微。正视正义伸张对于媒体公信力建设的关键作用,理解媒体正义的本质所在成为当下媒体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新型融媒环境下,充分认识媒体报道存在的缺陷,找准传统媒体在庞大信息场中的角色定位是媒体正义构建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7.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新媒体正在逐渐取代传统媒体,成为受众接受信息的主要渠道。在风云变幻的媒体环境下,电视媒体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其中,话语权作为电视媒体公信力和发展的重要基础,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如何应对存在的话语权危机,提升电视媒体的自身公信力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顾青 《视听界》2015,(2):45-48
由于主客观环境的变化,主流媒体的公信力优势逐渐流失,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自媒体凭借巨量受众基础,信任度稳步提升。本文阐述了传统主流媒体面临公信力挑战以及自媒体的受众信任度提升的现实,分析主流媒体公信力重塑的路径。  相似文献   

9.
安珊珊 《传媒》2021,(14):19-22
随着社会化媒体的发展,网络空间开启了社交关系主导信息流与影响流的移动互联新纪元.在社交媒体蓬勃发展的新赛段,伴随着不断迭代的社交网络应用与媒体融合的复杂生态,社交网络用户的触媒行为分化日益加深,各类信息渠道聚力于传播公信力博弈,呈现出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传统互联网与社交网络的白热化竞争. 本研究调用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社会化媒体中国家认同的舆论构建研究"数据库于2020年6月获得的2566份问卷调研截面数据,聚焦我国社会化媒体用户的触媒偏好与渠道公信力问题,以明确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中国社交网络空间的信息流动特征及影响.  相似文献   

10.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对传统报业市场形成了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 新媒介环境下党报的困境及发展机遇 新媒体以其信息传播的优势抢夺了传统媒体的部分受众.网络等新兴媒体的兴盛,改变了传统的媒介环境.新兴媒体在时效性、信息量和互动性上的优势是吸引受众的关键因素.同时,新媒体在舆论监督方面对传统媒体的权威性和公信力提出挑战.  相似文献   

11.
在信息"井喷"、媒体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公信力作为衡量媒体权威性与影响力的重要因素,是媒体应秉持的内在品质。然而,近年来新闻反转现象却呈增长态势,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前媒体正在遭遇公信力危机。本文通过分析具有代表性的新闻反转事件,重点研究其内在动因与形成原理,为如何在新的传播生态下规避新闻反转事件、维护媒体公信力、创造健康稳定的舆论生态提供建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2.
正公信力是媒体在长期的发展中日积月累而形成,在社会中有广泛的权威性和信誉度,在受众中有深远影响的媒体自身魅力。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发展,网络、微博、微信等新媒体不断涌现,为人们提供了海量的信息,但这些信息纷繁复杂,难辨真伪。当出现重大新闻事件的时候,公众还是会习惯性地选择自己信任的媒体,比如党报。公众这种"大事看党报"的习惯深刻表明,公信力作为一种无形资产,是党报的核心竞争力和生存基  相似文献   

13.
管琼  郭璐瑶 《传媒》2015,(9):76-77
新时期,媒体公信力面临很大挑战,特别是一些重大报道事件,引发了社会对媒体公信力的讨论.本文从信息可信度、报道一致性、道德与品味、目的及导向、从业人员素质和媒体形象等方面,对于新时期媒体公信力的多元内涵进行了剖析.媒体公信力如今包含了更多的方面,内容上也更为复杂.只有从多元的角度对其进行了解,才能全方位的提升媒体公信力.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媒体已逐渐向企业化的运营模式转变。但在这一过程中,媒体的信用却不同程度上有所消失,媒体的公信力有所下降。市场经济的环境作用、个别企业诚信度的下降、媒体造假造谣现象的频出、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的缺失以及受众的需求变化等各项因素,降低了受众对媒体的信赖程度。为此,提高媒体的公信力,增强从业人员素质,促进媒体的长远健康发展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5.
梁凤鸣 《传媒》2021,(8):90-92
媒体公信力是衡量媒体权威性和影响力的重要标尺,新媒体时代依然十分重要.为适应网络传播的特点和要求,主流媒体在内容生产上发生新变化、出现新问题,为公信力带来不确定的影响因素.本文认为媒体公信力建设应以内容生产为基础,在内容生产上应该转变现有观念,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合理使用现有生产力,提高优质内容占比.  相似文献   

16.
林木棋 《东南传播》2012,(10):176-178
本文以2011年8月份网络上出现的伪"国税47号公告"为例,阐述了网络谣言产生的原因及其对新闻报道和政府部门公信力的影响,指出对网络信息,媒体要恪守新闻真实的原则,政府部门要及时澄清谣言树立公信。  相似文献   

17.
一些媒体类网络公司屡屡侵犯公民隐私权的行为影响了其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本文阐明了公民隐私权与媒体类网络公司公信力之间的关系,并对"传播虚假新闻、人肉搜索的滥用、非法收集个人信息"等侵犯公民隐私权的现象进行了剖析,提出了媒体类网络公司保护网络公民隐私权的途径,以实现媒体类网络公司公信力的提升,最终保证整个网络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张志杰 《今传媒》2011,(7):54-55
所谓的"网曝"式报道是指从网络上寻找新闻线索,不经调查核实就把网友曝光的信息当做新闻搬到新闻纸上的报道模式。如今,这种报道方式逐渐成为一种舆论监督的新文体。本文结合两则"网曝"式新闻报道实例,分析探讨了这种报道模式违背新闻的真实性原则,对媒体公信力是一种危害,以期呼唤法律法规对"网曝"式报道的监管。  相似文献   

19.
随着网络的发展,新媒体在传播速度等方面较传统媒体有着极大的优势,但是,在媒体公信力方面,新媒体则一时难以超越传统媒体。在网络信息传播时代,报网融合成为必然趋势,纸媒如何利用媒体公信力这一优势,增强自身舆论引导力,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20.
杨维东 《传媒》2015,(20):72-75
本文基于对"网民互联网信息信任度调查"的11871份有效问卷的综合分析得出:在"人人都是记者"的年代,受众对于权威媒体的依赖程度反而在上升;政府公众信息网站和政务微博发布的信息点击率与关注度不高,呈现"互动冷匿名热"的态势;互联网信息信任度与年龄、受教育程度、职业、收入水平呈现出一定的相关性.基于此,应从强化主流媒体公信力、提升网民参与度和积极性、加强媒介素养教育和互联网法治化管理等方面,提高网民互联网信息信任度,从而构建有影响力的新型主流媒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