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闻策划是新闻改革的产物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新闻策划的定义与争论近几年,“新闻策划”这个词组在我国新闻界使用频率颇高,争论也颇热烈。赞成者说一有新闻就会有新闻策划”、“有新闻竞争就会有新闻策划”(1);反对者说:“新闻根本就不能策划,凡策划出来的也不能称之为新闻”(2),“策划新闻只不过是披着新闻的外衣的广告和宣传”(3)。双方针锋相对,各有其理。这种分歧的产生,源自对新闻策划概念的不同理解,其核心是对“新闻”一词的不同理解。反对者的立论,理解为是对新闻本源即事实的策划;赞成者的立论,理解为组织报道的策划。双方没在概念的同一性上争论,看似热…  相似文献   

2.
给数字城市降降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字城市”是指数字技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等要素渗透到城市生活的各个方面,它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不仅要有先进的技术支撑,更需要管理体制、机制和政策法规来护航。“数字城市”的发展有赖于市民信息素质的提高,同时也离不开政府、企业和普通市民的通力合作。它的建设将深刻改变人们传统的工作方式、生活方式甚至风俗习惯和思维方法。目前我国在大力推动“数字城市”建设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不太和谐的声音,值得各方提高警惕,需要冷思考。  相似文献   

3.
从简帛发现看古书的体例和分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这里讲的“体例”是指我们对古书写作方式和阅读方式的理解,“分类”是指按这种理解建立的类型概念以及它们在历史过程中的演变。简帛古书内容本身的构成方式,以及其不同类型的相互关联和相互转化。这对阅读简帛古书来说是必备知识。  古书的体例和分类,郑樵、章学诚叫“校雠”。校雠学,表面上是簿目核对,实际上是历史比较1。它和古书的作者、年代、真伪都有关系,是解决这类问题的基础研究。中国的学术传统,自宋迄清有“辨伪学”,近代以来有疑古思潮,西方也有“文献批评学”(text criticism)。它们都是从怀疑的角度审查史料,…  相似文献   

4.
信息技术给人类带来了全新的时空概念。从时间上来看,我们称之为信息时代,在空间上,我们有数字城市。数字城市是信息时代一个重要的标志。 现在人们说起数字城市,总会出现两种声音。一种是认为如火如荼,潜力巨大,另一种把它看成是一个政绩工程,炒概念的务虚之举。  相似文献   

5.
第一招:加强领导 领导的重视和支持是数宁城市建设的前提条件。数字城市是一项庞大的社会系统过程,涉及到社会各种资源的重新配置和各种利益关系的重新调整,在某种意义上说是一项社会“改造”工程。确定一个健全有力的决策领导体制至关重要。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要进一步提高对数字城市发展的认识,建立健全强有力的各级数字城市组织管理体系和工作机构,加强对数字城市发展的宏观调控和综合协调。各级政府和部门都要把  相似文献   

6.
“智慧城市”的概念一经提出,立即在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得到了普遍认同和广泛接受。然而在德国人看来,所谓的“智慧城市”,跟之前出现的“电子城市”、“无线城市”、“数字城市”、“信息化城市”、“智能城市”等概念除了在称谓上略有不同之外,在其他方面并无太大区别,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和增强城市的综合竞争力。  相似文献   

7.
计算机技术在档案管理中的应用,使档案界出现了很多新事物、新名词,从件的产生到归档,以至于利用这一整个过程都发生了深刻的变革。电子件或数字件的叫法就是在这样一个环境下产生的,我们可以在近些年来档案界的不少作或章上可以频繁地看到这两种提法。但是我们会发现这样一个问题:很多人会把电子件和数字件一并而论,认为电子件和数字件是两个相同的概念,在提法上就交叉混用,使人们对这两个概念的理解混乱不堪。因此,我们有必要对电子件和数字件这两个概念进行分析,搞清楚电子件与数字件是不是同一事物,毕竟明确规范的概念是学科建设和发展的基石。  相似文献   

8.
梅其通 《视听纵横》2010,(4):106-107
近几年,移动电视迅速地进人人们的生活,国内与移动电视相关的概念和叫法也非常多,比如:移动电视、手持电视、手机电视等等,不同人理解和所指向的实际意义并不完全相同,概念不是十分的清晰。就像“移动电视”,有的人理解为特指“公交电视”和“列车电视”,而对有的人而言,“移动电视”则是一个涵盖更广的概念。  相似文献   

9.
一、网络出版的概念与特点1.对网络出版的概念的认识网络出版至今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权威的、能够被人们公认的概念。目前对“网络出版”的不同表述有:网络出版、网页出版(WebPublishing)、泛网络出版NetworkPublishing)、在线出版(OnlinePublishing)、联机出版、多媒体出版等。这几种称谓的内涵有共同所指,即都是指通过网络进行的数字出版活动,只是侧重点不同。有关网络出版的定义有诸多说法。“传播说”和“本质说”尽管表述不一样,但其依据是相同的,即都是从出版的本质和目的出发来界定网络出版,有人将“传播说”叫广义的网络出版,所…  相似文献   

10.
数字图书馆的信息构成及其发布方式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数字图书馆不是一个机构,而是一个概念,它是一种环境,将收藏、服务、人结合起来以支持数据、信息和知识的产生、传播、利用、保管的全过程。“收藏”(collections)数据化是这一概念的核心内涵或本体,图书馆因而应最大限度地摆脱文献形式的束缚,直接对馆藏信息包括本馆通过网络所能获取的数字文献进行数字化处理,以及运用相关技术手段将所处理后的数字信息通过多种电子方式发布。  相似文献   

11.
数字北京     
世纪之交,各个国家和地区都将“信息化建设”作为提高自身竞争力的重要战略措施,“数字地球”、“数字城市”等新概念的出现,预示着国家和城市信息化建设的竞争即将进入一个更为激烈的阶段。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急需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建设“数字北京”? 第一,我们认为,“数字北京”是“数字经济”(网络经济、数字经济、信息经济或知识经济,都在表示相似系列概念中不同层次的状态,其本质都是一种服务经济)的必然产物,它是一项复  相似文献   

12.
周青 《重庆档案》2006,(5):12-14
一、人文精神的根在老百姓,表现为老百姓普遍的价值取向和生活方式。 什么是人文精神?搞清这个概念是建设重庆人文精神的基础,但这个概念也许就如什么是文化一样,有太多的理解和解释。笔者认为人文精神就是:“普遍表现的社会生活中人的价值取向和精神风貌”。按照这样的理解,人们对重庆人文精神的表述有很多种,有人认为是“包容与开放,刚毅与豪爽,美丽与时尚(苟欣文教授语)”,有人认为是“忠实诚信,吃苦奋进,不甘落后”(王重举教授语),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些表述有一个起点就是人,是围绕人的活动而言的,它的根在老百姓。表现为老百姓喜欢什么?厌恶什么?赞成什么?反对什么?以及他们日常的生活方式是什么。  相似文献   

13.
从类型电视剧角度来看偶像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偶像剧的发展概况。偶像剧起源于1993年以后从日本传播进来的日本电视连续剧,准确地说,起源于日本的“月九”剧(即周一晚九点播出的电视剧,日本人从周一到周日有个特别的叫法,周一晚九被称为“月九”。日本人把“月九”称为最黄金的电视时段)。“偶像剧”这个词则来源于当时香港卫视中文台(凤凰卫视的前身,多年不间断的“偶像剧场”是个约定俗成的叫法。有人认为更恰当的名称是“时尚剧”在日本国内也有叫“趋势剧”,“潮流剧”的。其实它们指的都是同一类作品.  相似文献   

14.
浅析信息     
浅析信息王伟娟(沈阳工业大学图书馆)目前,对“信息”的定义,学术界的研究者们的表述是不一的。由于人们对信息源、信道。信宿以及整个信息过程的性质的理解不同,视觉不同,因而强调点就不同,产生的结论也就不尽相同。基本上有四种关于“信息的定义:.一、“信息”...  相似文献   

15.
跨世纪中国城市电视现状与发展研讨会开得很成功,有不少新信息、新见解、新观点。我们提倡大家畅所欲言,提倡研究工作的严肃性、科学性和前瞻性。这次研讨会有助于进一步深入研究中国城市电视的发展问题。一、“城市电视”的概念什么是“城市电视”?有的同志认为“城市电视”是指城市电视台开办的电视节目;有的同志认为是指反映城市生活、以城市居民为传播对象的节目;有的同志认为是指城市电视业;也有的同志认为就是指中国电视,因为我国没有专门的“农村电视”。这几种理解是从不同角度看问题得出的不同的结论,应该说各有各的道理.…  相似文献   

16.
上海有线电视台有一个别具一格的新闻节目:刚刘、看新闻人每天傍晚18点起,一位在小孩眼中是大姐、在大人眼中是小孩的主持人出现在屏幕上,向“小”们讲说新闻。“小小”是上海人习惯的对小孩的叫法.许多孩子曾经有过刘小”的乳名。节目名称是站在小孩的立足点上起的,是说则”小小“们在看这新闻.据说最初起的名字叫制、小新闻人后来一位领导人给加了一个“看”字.这真是神来之笔。一个“看”字让“小小”成为主语,整个节目的立足点就转到了刘小”方面.不是让刘小”来接受我们给他的新闻,而是让我们同列训。”一起来寻觅新闻,了解…  相似文献   

17.
所谓“海采”,其实是我们电视节目制作人内部的叫法,一般在屏幕上新闻主播会正儿八经地把它说成“特别调查节目”。说白了就是发布话题,然后用采访的方式去采集各种人群海量的回答,所以叫它“海采”。不过更多的人还是习惯叫它“街采”。  相似文献   

18.
仇壮丽 《兰台世界》2006,(4S):12-14
档案与文物虽然是两个不同层面的概念,又有一定的联系。档案不仅仅有“文”(信息),“文”(信息)与承载它的载体(“物”)是密不可分的。文物也不仅仅是物,只有包含“文”的特点的“物”才是文物。  相似文献   

19.
黄升民 《现代传播》2001,(6):100-101
对于“媒介形象”,我是这样理解的,首先,形象可以说是一种外包装,一层表皮而已,也可以说是表里一致的,是其文化、理念的表象。对于这个形象不同的理解,自然就有了不同的改版包装策略。以媒介作例有点容易得罪人,还是以城市为例吧。最近,也很强调所谓的城市形象。那么,不同的形象理解也就有了不同的包装改造策略。比如说广州,有一个“加帽子工程”,高速路沿线,旧的建筑不好看,拆又花钱,领导想出了一个主意,旧房子表墙刷油漆,顶上加帽子。难怪有朋友写信告诉我,说广州突然冒出了很多“欧式建筑”,晚上很美,白天就有点不伦…  相似文献   

20.
张琴 《青年记者》2017,(5):123-124
数字鸿沟一词最早是由马克尔基金会的前总裁利奥伊德·莫里赛特提出的,他指出“信息富人”和“信息穷人”之间存在着一种鸿沟.我国学者近年来也广泛参与了对数字鸿沟的研究.如祝建华给数字鸿沟以操作性定义,即如何测量数字鸿沟.①韦路、张明新认为“第三道数字鸿沟”是“知识获取鸿沟”.②就对“数字鸿沟”的不同理解来看,狭义上把“数字鸿沟”局限于不同社会群体或不同地区间互联网的普及和使用上的差别;广义上的理解则认为除了互联网之外,还应该包括其他许多信息传播技术,如电话、有线电视、手机等.在本研究中,笔者采用广义上对“数字鸿沟”的理解,并特指在接近和使用智能手机互联网上的差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