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数字教育出版是数字出版的重要组成部分,创新数字教育出版,提升数字教育出版水平,应遵循取材性、实用性、操作性、区分性四大原则,同时在可定制性、动态实时更新、富媒体技术、教学软件辅助、个性化推送、全过程、多媒体互动等七个方面进行深入探索。  相似文献   

2.
新媒体对传统生产力的表现形态形成了明显的冲击,劳动者、劳动对象和生产工具都在不同程度上改变了原有的属性。数字出版以信息和网络为基础,以较快的传播速度和较低的传播成本,正在成为出版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其生产力也表现出了快速发展的"乘数效应"。本文以此为视角,对数字出版的内涵及其商业属性进行了解读,分析了数字出版产业的经济特征,提出了数字出版产业的整体构建与系统优化途径。  相似文献   

3.
新媒体的出现带来传播环境的变化,富媒体广告作为一种新兴的网络广告形式成为企业传播和强化品牌的有力传播工具。本文通过进行定性和定量方法相结合的广告调查,发现富媒体广告在传播企业品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策略和建议,促进富媒体广告效果的发挥,为寻求有效的富媒体广告传播和投放策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洪瑞 《新闻传播》2012,(6):15-16
文章简介了数字对象标识符(DOI)系统的概念、产生的起源及特征,阐述了DOI系统的功能特征,并通过探讨DOI在网络出版与传播、参考文献链接、数字版权管理等方面的作用,评价其对期刊出版及传播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正一、引言随着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受众阅读的多元化,作为一种新型业态,数字出版在世界范围内正进入高速发展期。2010年8月,国家新闻出版总署颁布了《关于加快我国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并对数字出版概念、数字出版的产品形态进行了界定:数字出版是指利用数字技术进行内容编辑加工,并通过网络传播数字内容产品的一种新型出版方式,其主要特征为内容生产数字化、管理过程数字化、产品形态数字化和传播渠道网络化。目前数字出版产品形态主要包括电子图书、数字报纸、数字期刊、网络原创文  相似文献   

6.
本文立足新闻出版总署与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合并大背景,探讨国内数字出版概念界定,以期对学界已有的数字出版概念进行梳理归纳,并在新语境下对数字出版概念的演化进行综述.文章从传播介质、技术手段、全流程、数字内容生产及全媒体化五个层面着手,分析总结现有的数字出版概念,以复合出版活动和全媒体出版特点定义广义的数字出版,同时将狭义的数字出版限定在文本内容的核心之上.参考文化产业的分类标准,将数字出版概念从核心层、相关层、外围层的角度进行剖析处理,指出数字技术的应用在于更好地为内容传播服务,以成为出版文化属性和传播属性的支撑.  相似文献   

7.
富媒体时代新闻信息概念模型的探索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媒体融合背景下的新闻信息 随着因特网技术和数字出版技术的发展,读者耳濡目染的新闻信息的表现形式也进入了富媒体(Rich Media)时代,其主要特征表现在以文字、图片、图形、音频、视频以及融合上述多种媒体类型的新闻信息已经以产业化的方式被源源不断的创建、组装和发布。大量富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在通讯社、报社、广播电台、网站以及新闻信息用户之间进行交换和流转。  相似文献   

8.
内容是出版的核心要素,出版业需要实现内容供给侧的创新突破,打造能引领社会价值塑造、提升知识服务水平、增强国际传播效能、实现经济效益增值的精品内容。出版机构亟须优化内容生产机制、内容呈现机制与内容激励机制,着力整合内容资源和人才资源供给,提高富媒体内容占比,促进内容的圈层化传播,建立健全评价体系和评优机制,拓展高效能的内容生产及传播路径,发挥精品内容对出版深度融合发展的巨大驱动力。  相似文献   

9.
数字出版内容传播平台是融合了内容生产、管理、营销和信息服务的出版支撑平台.欧美各大出版集团普遍建立了各种类型的信息管理与数字出版内容传播平台,其建构理念主要包括专业化、信息服务化、内容与技术融合集成化.基于全球经验和国内实际,国内数字出版内容传播平台需要解决“定位大而全”及“严重同质化”的问题,构建差异化、专业化、服务化的传播平台.  相似文献   

10.
科技期刊全媒体出版实施方案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斐 《出版广角》2016,(4):8-10
本文详细介绍了科技期刊全媒体出版的实施方案,包括优先数字出版(含单篇出版)、制作HTML网刊、制作多媒体版本、邮件精准推送、微信平台发布等多种渠道对论文进行传播的全过程。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全媒体出版是未来科技期刊数字出版发展的新趋势,科技期刊编辑应重视对其的研究与应用,以提升期刊传播力与影响力。  相似文献   

11.
《中国传媒科技》2011,(1):73-73
新媒体的互动性在富媒体(RichMedia)这一最新的网络媒体技术上表现的淋漓尽致。互动通是国内互联网富媒体广告及互动数字媒体领域的第一品牌,自1999年成立以来,致力于互动数字广告领域的技术研发及全系列网络广告解决方案的提供。  相似文献   

12.
新出政发[2010]7号数字出版是指利用数字技术进行内容编辑加工,并通过网络传播数字内容产品的一种新型出版方式,其主要特征为内容生产数字化、管理过程数字化、产品形态数字化和传播渠道网络化。目前数字出版产品形态主要包括电子图书、数字报纸、数字期刊、网络原  相似文献   

13.
数字出版是一种新型的出版方式,其内容编辑加工工作利用数字技术完成,同时借助网络实现数字内容产品的传播。数字出版是传统出版行业在信息时代背景下做出的重要突破,重点突出了图书内容、生产模式、传播载体以及学习形态的数字化发展。就数字出版而言,数字内容初始的编辑和加工,直接影响着数字内容的实际运营效果,笔者从数字出版入手,围绕数字内容的编辑与加工,对出版资源库的建设实践,发表几点看法,以供相关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4.
长期以来,党报在把握舆论导向、正确引导社会舆论、传播社会主流文化方面,起着中流砥柱的作用。然而,随着富媒体时代的到来,媒体格局发生重大变化,党报既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也面临着千载难逢的机遇。富媒体时代的传播特点及其对舆论的影响1.富媒体时代的传播特点随着手机、无线网卡的日益普及,随着数字电视网络的形成,富媒体时代已形成了自身的特点。移动性,3G终端手机和互联网为即时、迅速地传播提供了绝好的物质中介;私密性,个人通过手机或电脑接入网络浏览网页、收发邮件在不触犯法律的情况下具有隐私权;  相似文献   

15.
董炎 《现代出版》2013,(4):48-50
数字媒介给传媒业带来变革,数字出版已成为出版业发展不可阻挡的大趋势。相对于传统出版,数字出版媒介对于内容的"伴随文本"传播更为重视,更能吸引新生代读者群,但数字出版媒介带来了碎片化、跟风式及浅阅读等阅读消费危机。数字、传统出版媒介应融合发展,数字出版同样应当对于文化有所担当,而传统出版则应融入数字出版媒介的传播能量。  相似文献   

16.
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音视频内容的广泛传播和免费网络存储空间的迅猛扩大,对电子音像出版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面对这样的市场环境,基于前期出版业务的积累,自2007年起,人民卫生出版社开始尝试向数字出版转型.经过八年不断的研究和探索,在继续发展优势出版业务的基础上,突破创新,先后推出医学在线考试培训、医学教学素材库、临床知识库、医学教材网络增值服务、医学电子书、APP、医学数字教材、人卫慕课、医学富媒体资源库等系列出版产品,数字出版人员队伍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数字出版营业收入实现稳步快速增长.2015年,人卫社喜获2015中国数字出版年度创新企业,数字出版初见成效.  相似文献   

17.
2010年1月17日,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现代出版研究中心、上海市编辑学会、《编辑学刊》编辑部和意大利米兰语言与传播自由大学联合主办数字传播现状与观察国际学术研讨会。来自意大利的多位学者与上海出版界领军人物、上海师范大学师生们,就数字传播对出版生态的影响,数字传播与传统媒体的关系,数字媒体的盈利模式,数字出版价值主张、发展前景及新媒体对社会变迁的影响等  相似文献   

18.
随着知识付费成为新风口,国民数字阅读需求刺激数字出版发展,知乎不断推出新产品,探索知识传播与内容变现的创新路径.作为知乎平台化发展的关键产品,知乎书店的推出不仅实现了知乎平台内部内容购买、阅读、传播和延伸讨论的闭环循环,还为深度介入知识生产与传播的出版行业带来更多可能.文章通过对知乎书店的发展历程、产品特点进行梳理,探索其对数字出版行业的意义,总结知乎书店在这场知识共享经济热潮下为数字出版行业所带来的新发展和新机遇.  相似文献   

19.
数字出版是对传统出版的超越。我们将数字出版作为企业发展的战略重点,在探索中不断对数字出版的发展思路进行积累和优化,形成了对发展数字出版产业若干问题的基本认识。一、数字出版产业链的构建数字出版在内容的制作、传播和应用上与其他行业和高新技术产业高度关联,这就为数字出版产业链的构建提供了基础条件和可能性。  相似文献   

20.
手机、平板电脑等“掌媒”的出现,使移动阅读成为新媒体时代一种不可忽视的新兴的阅读方式.本文主要探讨了移动阅读时代数字出版结构和形态的新变革,论述了数字出版行业在出版平台、传播渠道、出版者、传播内容、出版方式等层面的多元化发展趋势,以及数字出版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对策等,以期对我国数字出版行业更好、更快的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