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传统的媒介素养研究对传受者的心理因素很少涉及。本文从传播心理学的视角出发,以传播学研究的五个基本角度为框架,将受众心理分别引入控制研究、媒介研究、内容研究、受众研究、效果研究中,提出受众媒介素养研究的五个方向,为受众媒介素养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传统的媒介素养研究对传受者的心理因素很少涉及。本文从传播心理学的视角出发,以传播学研究的五个基本角度为框架,将受众心理分别引入控制研究、媒介研究、内容研究、受众研究、效果研究中,提出受众媒介素养研究的五个方向,为受众媒介素养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新媒体环境下的传播模式与传受关系正在迅速发生变化.对受众来说,新媒体环境正在催生"参与式文化",受众从以往"传统媒介的靶子"转型为媒介的"管理者",因此促成了受众媒介素养的转型,从以往强调受众对待媒介时的批判能力到强调受众的自我选择和管理.根据这一变化,有学者构建了"媒介素养之塔"理论框架,据此框架,受众的媒介素养可以从媒介安全素养、媒介交互素养、媒介学习素养、媒介文化素养四个层次分析.  相似文献   

4.
建构:媒介批评的精神归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媒介批评的精神归指不是批评而是建构,这种建构功能主要体现在净化媒介报道内容、提升受众媒介素养、守护媒介公信力、建构新闻专业主义精神、建构民主社会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媒介素养教育在我国是一个新兴领域,针对农村的媒介素养教育和研究更是空白,如何结合我国农村实际对农村受众进行素养教育是一项很紧迫的工作。概括分析了我国农村受众媒介素养的现状,然后从三个方面探讨开展农村媒介素养教育的路径。  相似文献   

6.
面对当前对媒介素养教育的模糊认知.本文运用分形理论中的分维思想对媒介素养教育进行多维度审视,让受众从多层面、多视角、多维度去理解和提升媒介素养:从五个领域逐个入手,以发散的视角从每个领域的亚领域进行再剖析,以达到全面认识和提高媒介素养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周天健 《青年记者》2021,(2):103-104
媒介素养的参与范式主张以受众为主导的媒介素养教育理念,适应了当前技术革命的发展。本文通过对媒介素养接触、认知、理解、评估四个维度的分析,指出参与范式能有效提升受众的媒介素养能力,有助于行使公民权利和履行公民义务。参与范式是媒介素养教育的新出路,赋权、引导和在线课堂是媒介素养教育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所谓媒介素养,是指人们对各种媒介信息的解读和批判能力,以及使用媒介信息为个人生活、社会发展所用的能力。它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受众的媒介批判意识,二是受众从媒介获取有用信息的能力。面向广大受众开展的媒介素养教育,其目的是“让媒介为我所用”,而不是“我为媒介所役”。  相似文献   

9.
媒介素养就是每位公民对媒介信息的使用、分析及制作能力,其中的媒介包括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同时也包括广告。目前,受众的广告素养这一课题进行专门的细化研究还比较少。有鉴于此,本文结合媒介素养理论,对我国受众广告素养的内涵、形成原因以及受众广告素养现状进行分析和总结,并对我国受众广告素养培育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10.
受众媒介素养提升中的媒体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媒体的发展,作为传播主体,应该在受众媒介素养的形成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本文从建立健全媒介信息传播的问责制度、强化媒体从业人员的媒介素养、引导受众媒介素养提高三个方面对此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在媒介融合全面渗入我们的社会、文化、生活的当下,高校的媒介素养教育再一次显现出了其存在和设立的必要性、紧迫性。一方面,新媒体对受众的激活使得传统受众由媒介的单一受众转变为参与者和生产者,媒介环境的改变带来的是社会文化全面变革的连锁反应;另一方面,新媒体所带来的巨大冲击和利弊影响也需要我们客观、理智、辩证地分析。本文以大学生为研究主体,以媒介融合背景下的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为研究对象,从媒介素养教育在当下的必要性出发,考察分析媒介融合时代大学生与媒介关系的变化和影响,总结出媒介融合时代高校媒介素养教育的现状、难点及其成因,并为高校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提供可行的策略方法,完成从主体出发再回归到主体的分析。  相似文献   

12.
2007年中国大陆受众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华 《新闻传播》2008,(4):26-30
2007年中国大陆受众研究得到极大发展。受众研究视野开阔、层次丰富,涉及多种媒介视野、不同人物身份、受众心理以及受众研究理论:在研究方法上,十分重视调研,兼顾文本内容分析同时强调跨学科性;受众研究的新鲜点频出,体现为媒介受众批判意识的建构、媒介素养研究的发展以及“迷”理论研究的肇始。  相似文献   

13.
张立芬 《新闻世界》2011,(7):270-271
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和媒体平民化的推进,学者开始从不同的角度研究媒介素养问题。本文从媒体的公共性出发,通过研究我国媒体在产业化进程中与受众需求之间的双向互动,强调受众媒介素养在媒体发展中的作用,认为媒体应在提高受众的媒介素养方面承担起应有的责任。  相似文献   

14.
(一)今天讨论媒介素养普及以及由此推动的受众媒介素养的提升、受众民主参与和保护受众、影响媒介的关系话题,还是一个十分困难的问题。困难在于它还没有让受众认识到,他们应当接受媒介素养这个概念,并借此来提升自己的媒介认知能力和媒介民主意识。  相似文献   

15.
李献惠 《报刊之友》2011,(7):137-139
目前的国际传播系统中,媒介帝国主义甚嚣尘上。面对媒介传播偏见的客观存在,面对蕴含着各种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的信息和媒介节目的大量涌入,受众媒介素养教育问题变得日益紧迫而严峻。受众媒介素养教育实施途径包括面对青少年的学校教育、媒介自身的正确引导以及受众的自律与自我教育等,通过多种渠道的配合,共同提高受众媒介素养教育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李献惠 《今传媒》2011,(7):137-139
目前的国际传播系统中,媒介帝国主义甚嚣尘上。面对媒介传播偏见的客观存在,面对蕴含着各种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的信息和媒介节目的大量涌入,受众媒介素养教育问题变得日益紧迫而严峻。受众媒介素养教育实施途径包括面对青少年的学校教育、媒介自身的正确引导以及受众的自律与自我教育等,通过多种渠道的配合,共同提高受众媒介素养教育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我国媒介素养研究先驱、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卜卫在给浙江传媒学院媒介素养研究所的专稿中提出:媒介素养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增加受众的权利和行使权利的能力(民主社会的公民),促进公平表达和信息公平流动,……媒介素养教育是一个个人解放的过程,不能造成新的文化压迫。①这里的关  相似文献   

18.
刘清生  杨琴 《传媒》2016,(20):81-83
新媒体时代,受众与媒介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很大变化,两者形成了双向作用的依存关系.从媒介供给和受众需求两个层面来分析,媒介更加突显"受众本位"意识,加强媒介供给,在满足受众多元化需求的同时,增加受众黏度,强化受众对媒介的依赖,受众则要提高自身媒介素养,保持理性,避免过度媒介依赖.  相似文献   

19.
陈浩  童莉 《新闻世界》2013,(6):253-255
在“全民记者”的时代大背景下,受众的媒介素养越来越受媒介环境的影响。本文以南宁市中学生为例,通过运用调查问卷法和座谈讨论法,试图探寻和调查中小学生的媒介素养水平,也借此探讨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的基本路径,以期引导青少年受众树立理性向上的媒介素养。  相似文献   

20.
马艺 《报刊之友》2014,(3):148-150
20世纪30年代,媒介素养教育随着大众媒介的普及而为人们所关注,90年代,这一概念开始引入我国。尽管这期间取得了许多研究成果,但仍未能从我国媒介生态大环境中对媒介素养教育实践提出有益的建议。在新媒体环境下,受众的媒介素养开始呈现出一些问题,由此引发的社会问题也逐渐由隐性向显性发展。本文旨在研究作为新媒体受众主力军和我国未来建设者的大学生的媒介素养现状,同时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为我国媒介素养教育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