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徐寿(1818—1884),号生元,字雪邨,祖籍江苏无锡,是我国近代科学技术的杰出开拓者,也是我国近代化学的启蒙者和先驱。在中国科技史上,徐寿的突出贡献在于向国人翻译和介绍了十多部有关西方科学技术成果的重要著作,其中有近一半为化学学科著作,它们对中国近代科学技术的形成与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和深远影响,对中国科技史的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  相似文献   

2.
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始于鸦片战争之后,洋务派的"中体西用"思想力促了中国与西方的接轨,而近代科技的发展同样离不开洋务派的"中体西用"思想。在今天当代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回顾中国近代科技肇始的困境和艰难有着弥足珍贵的启示含义。  相似文献   

3.
徐寿是我国近代化学的先驱者,当时西方国家很多化学著作都是由徐寿译述的,并撰写了大量的科技书籍和文章,不仅如此,徐寿还为近代中国培育了大量的科技人才。  相似文献   

4.
晚明西学东渐之际,西方传教士来华,《几何原本》作为他们的传教工具被引入中国。作为该著作的合译者与传播者,开明士人徐光启的科技活动受该书启发甚多。在《几何原本》的影响下,徐光启开始注重逻辑思维,将经验论的治学方法上升为责实求证的科学精神。他在数学、农业以及天文历法等领域的探索,均受《几何原本》的影响。他站在中国传统科学向近代科学转变的连接点上,为推动中国科技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5.
我国近代第一批外交官黎庶昌在驻英、法、日期间,广获西方风土人情讯息,广交对华友好人士。他还将异域的所见所闻写成宏著,为国人了解和探索外部世界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6.
靳惠 《新闻爱好者》2011,(23):78-79
清末由上海农学会负责人罗振玉主持、根据《农学报》编撰出版的《农学丛书》,不仅汇集了中国古代的重要农学典籍,而且译述了当时西方国家有关近代农业的最新成果。其所反映的农业科技内容包括作物栽培技术、土壤肥料学、畜牧兽医学、农业生产工具、果树林木、园艺花卉等诸多方面。尽管丛书所译载的文章在当时并未能向农村推广,但却标志着我国准备用近代科学改进农业跨出的第一步,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它丰富了国人对近代农业科技的认识,发扬了我国传统农业技术的精华,促进了我国实业兴办和商品生产的步伐。  相似文献   

7.
中国近代社会是社会文化重要的转型时期。西方传教士开创了近代以来的特殊教育,并建立起一整套符合现代教育科学的学校体系。民国初期以后,特殊教育逐步由传教士兴办转型为国人自办,日益朝着本土化与世俗化的方向发展。本文试图以中国近代特殊教育为对象,分析近代特殊教育在我国社会文化转型过程中的发生与发展,揭示其过程,并加以阐释。  相似文献   

8.
赵一蕊 《兰台世界》2015,(6):104-105
林纾翻译的外国文学作品成为中国文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有力推动了中国翻译文学的翻译。他的翻译为近代中国观察世界打来了一扇窗,使得国人通过国外文学名著来了解西方的社会生活及思想状况。  相似文献   

9.
科技新闻助力中国科技学术期刊影响力提升实现路径探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杨 《出版科学》2018,26(3):86-90
在中国科技学术期刊科技新闻的发展远滞后于西方同行这一现实背景下,本文阐述科技新闻对于科技学术期刊的重要性,总结国内外著名科技学术期刊的科技新闻报道与传播经验,基于我国科技学术期刊的科技新闻发展现状,指出其科技新闻报道存在的意识淡薄、人才短缺、自主发布平台缺失等问题,并从意识提升、内容优化、平台构建、方式创新、人才培育等多角度全面探索科技新闻助力中国科技学术期刊影响力提升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10.
清末翻译家华蘅芳从小钟情科学技术,成年后入职安庆军械所和江南制造总局,从此走上了科技翻译之路。他翻译了大量数学、地质学方面的西方著作,还据此创作了一些个人著述,为因循守旧的中国走上近代化进程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正>徐建寅(1845—1901),江苏无锡人,是中国近代著名的科学家,他一生翻译了众多作品,在西方科技专著方面有着巨大的成就,特别是在关于天文、物理、化学等西方著作及考察西方工业技术后写成的《欧游杂录》等,对中国近代科技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在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社会受进步思想的影响及西方资本主义发展的冲击,许多具有先进思想及爱国热情的知识分子开始提出了师夷长技,特别是学习西方科学技术  相似文献   

12.
近代中国早期博物馆的建立者主要是来华传教士,因传播教义所需,博物馆的教育属性亦随之而起。济南广智院是近代山东地区最具影响力的博物馆之一,其馆内的藏品与展览等让当时大批国人接触到西方科学技术知识、新思想观念以及世界较为前沿性的新闻动向,为国人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同时广智院针对不同群体施以不一样的教育方式,如此拓展了近代博物馆的教育职能,为我国博物馆公共教育职能的发挥提供了良好的范式。  相似文献   

13.
《海国图志》提出了"师夷之长技以制夷"命题,打破了传统的夷夏之辨的文化价值观,摒弃了旧有的史地观念,树立了新的世界史地知识,传播了近代自然科学知识,拓宽了国人的视野,开辟了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时代新风气。  相似文献   

14.
孙诒让是经学大师,同时也是中国近代教育家,一生著述颇多。他在中国近代的艰危时局里,以西方近代文明开阔视野,倡导变法维新,致力于新教育,对师范教育作出了极其有意义的探索。  相似文献   

15.
李汉桥 《青年记者》2020,(11):111-112
近代以来,西方发达国家在中国创办一些宗教报纸、商业报纸等,借此开展传教、经商等活动,在客观上推动了中国报纸的近代化进程。此后,国人自办的各类报纸和期刊也逐渐发展起来,形成了政治类、宗教类、商业类、休闲娱乐类等多种类型的报纸。新闻从业者也逐渐成为受到关注的职业,社会影响日益显著。  相似文献   

16.
中国林业科技要籍是记载我国林业科学技术的重要历史文献.中国古代林业科技源远流长,及至近代,中西方文化融合,各种思想的激烈碰撞,使近代林业科技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文章概述近代林业科技领军人物及其主要著作,不仅可以揭示近代林业要籍对当时的林业以及林学产生的影响,而且对于中国林业现代化建设亦有历史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7.
鸦片片战争前后,随着外国传教士在中国办报活动的开展,西方资产阶级的新闻思想逐渐传人中国.林则徐作为"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也成为重视近代报刊的第一人,他与魏源致力于译报活动,为国人自办报刊的创办打下了基础.中国人自办近代化报纸,发端于洋务运动时期,1873年,艾小梅在汉口办的<昭文新报>,成为国人国内创办的第一份近代报纸.自办传媒的真正产生,有其一定的历史条件和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18.
清末的奉天农业试验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传统农业,完全依赖大自然,即所谓靠天吃饭。在长期的农业生产实践中,形成了一套顺应天时、地利的经验农学体系。然而到了近代,随着中国国门被打开,西方先进的实验农学体系开始传入中国,国人开始意识到仅靠经验来指导农业生产难以适应农业发展的需要,中国农学落后了。自此,学习西方先进的农业科技知识,逐渐发展成为兴农兴邦的社会潮流。在这股潮流的推动下,致力于变法  相似文献   

19.
“中国第一份科技期刊”《格致汇编》的出版,是近代科技出版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开创了西方科学在中国传播的新途径和新媒介,这一滥觞于洋务运动期间的刊物,助推着近代中国科技进步和社会生产的近代化.《格致汇编》的编辑艺术、出版发行方式引领了近代中国办刊模式的走向.  相似文献   

20.
作为中国近代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林则徐积极学习西方科技,探求富国强兵之路。他曾组织翻译班子翻译外文书报,收集西方国家资料,促进中国近代进步思想的兴起。以下本文通过介绍林则徐翻译的主要译著,探讨林则徐开展译书活动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