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新闻移动客户端随着移动网络的发展应运而生。ZAKER作为中国第一批社会化阅读平台,凭借其"个性定制"+"社交化阅读"创新模式迅速吸引了大众眼球。它打破了传统电子阅读循规蹈矩的刻板印象,突破了单纯阅读的思维模式,使得阅读和获取资讯变得更个性、更有趣、更社交化。ZAKER7.0版本的发布,以"资讯"、"视频"、"所在地方资讯"、"社区"、"我的"五大功能齐驱,坚持"个性化"+"社会化"的阅读模式,以"区域融媒体"为战略根基,打造优质内容,关注技术前沿,以技术带动生产。ZAKER7.0的坚持和改变,让我们见证着移动阅读平台的成长与另一种新突破。  相似文献   

2.
移动网络的发展催生了图书馆的移动信息服务,也促进了读者阅读方式的变化。根据图书馆实际功能与服务,设计构想基于iOS的移动图书馆客户端系统,包括"新闻信息阅读""书刊检索功能""图书借阅功能"和"个人信息设置"等主要模块的设计与实现。服务器端采用PHP语言开发,完成了内容管理、统计管理、用户管理和系统管理等模块的设计。  相似文献   

3.
国内外基于3G网络的移动数字图书馆实践现状和创新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移动数字图书馆将无线通信网络和数字图书馆系统结合起来,利用普及率飞速增长的智能手机作为移动数字阅读终端,补充和延伸数字图书馆的服务,在不同方面和程度满足人们的移动数字阅读需求。通过多重视角分析现有模式下国内外基于3G通讯网络以智能手机为阅读终端的“移动数字图书馆”实践现状和移动数字阅读用户的需求特征,探讨移动数字图书馆的发展方向和完善方案。  相似文献   

4.
学术期刊出版传播趋势及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移动互联环境下出版及传播模式的转变,提出如何构建立体的学术期刊传播体系.在移动互联环境下,学术期刊编辑部应主动出击,打造"纸媒+网络+移动终端"组合信息传播平台;积极打造核心优势——学术期刊内容及品牌影响力;重视对内容的多层多级加工,争夺用户注意力;注意各媒介功能分化,使不同的介质承担不同的功能.  相似文献   

5.
探析移动阅读产业链下的图书馆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文基于移动阅读这一新型阅读模式,探讨移动阅读产业链下设备制造商、内容提供商以及运营商之间的关系,并提出搭建移动图书馆平台,拓展移动图书馆的服务功能。  相似文献   

6.
汪琳  谢莎 《出版广角》2016,(14):27-29
随着移动终端的普及,移动网络出版悄然而生.作为少儿出版主力军的儿童文学出现了新的出版形式——有声阅读APP.“宝贝听听”正是这样一款移动有声阅读产品,它回归文学最初“声音一听”的表达形式和传播模式,借助移动设备的技术进步,克服之前有声阅读出版的缺陷,注重内容的场景化设计和产品的生态系统打造,成为儿童文学移动网络出版的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7.
从阅读文化的发展引出了新媒体环境下出现的一种全新的阅读行为——移动阅读,论述了高校图书馆开展移动阅读服务的意义,提出了本地系统与远程系统相结合的移动阅读服务解决方案,研究了开展移动阅读服务的平台功能、服务模式和服务内容,结果表明本地系统有利于特色资源建设与管理,是避免数字图书馆同质化的有效途径,为高校数字图书馆建设与服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基于3G技术的图书馆移动阅读服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论文分析了移动阅读的特点,从技术条件、阅读工具、内容保障、潜在需求等方面论述了3G环境下图书馆开展移动阅读服务的可行性,构建了图书馆移动阅读的数据库WAP网页浏览模式、原文传递的移动Email模式和推荐阅读的多媒体信息模式。  相似文献   

9.
文章探讨了移动图书馆服务的内涵、特点、主要内容及主要模式,并指出了我国移动图书馆必须从个性化搜索功能、全文阅读功能、统一检索功能等三方面抓住机遇,进一步拓展移动图书馆的服务功能,从而适应新形势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图书馆移动阅读服务的新契机:HTML5和CSS3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移动阅读环境和用户需求的变化与现有移动Web标准规范如WAP、WML、XHTML-MP对移动Web发展的不适应,以及图书馆在旧的移动Web标准规范框架下的移动阅读服务在内容、应用架构、服务模式方面的诸多困境,用文献调研和实验验证的方法研究新的Web标准规范HTML5和CSS3的新特性和功能及其相对应旧标准的优点,从HTML5和CSS3对图书馆上游的数字出版领域和图书馆下游的用户需求的直接影响的角度,探讨HTML5和CSS3为图书馆移动阅读服务带来的新契机,得出HTML5和CSS3可使图书馆的移动阅读服务在内容、应用架构、服务模式方面得到提升和变革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
移动互联时代给大学图书馆的阅读推广工作带来了挑战,也带来了变革的动力和契机。在新的信息技术和移动阅读发展趋势下,大学图书馆应及时调整阅读推广策略,以期有更大的社会影响和更深远的社会意义。文章基于社会化阅读的分析,结合实例从内容、模式、线上线下结合、社交化和网络阅读社区以及差异化竞争力几方面提出建议和构想。  相似文献   

12.
胡瑾 《新闻前哨》2023,(2):68-69
网络信息时代,大量移动阅读应用进入内容付费市场。然而,虽然大众的付费阅读意识正逐渐提升,但整体来看付费率不高,对于移动阅读应用平台方来说,使“免费用户”成为付费阅读模式下的“忠实消费者”是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从移动阅读应用的发展现状出发,提出其存在的问题并分析成因,并试图以微信读书APP为例提供具体的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13.
作为本届数博会的特邀协办单位,龙源数字传媒集团与中国联通移动阅读基地联合举办了"期刊数字化发展分论坛"。分论坛围绕"科技融合出版,技术提升业态"的总主题,通过对电信运营商、客户端、WEB个性化阅读、新的阅读形态和内容聚合模式等内容的研讨,探讨期刊数字化发展的新举措。  相似文献   

14.
面对日异月新的媒介技术和剧烈变革的媒介生态,人们的阅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从早期的纸质阅读转为电子阅读,无声阅读转向有声阅读.在融媒体环境下,网络有声媒体得到了更多的突破与创新.本文试从网络有声媒体从低效到高能的生产制作模式、单一到多元的媒体内容、固定到移动的收视方式进行探讨,进一步对网络有声媒体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未来网络有声媒体从技术上要加强媒介融合,内容上要输出优质内容,传播上要正确引领价值,从而构建了多元化、平台化、平民化的有声阅读行业.  相似文献   

15.
移动互联网用户阅读利用行为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阅读认知理论与阅读学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移动阅读利用行为的框架。实证分析发现,当前的主要移动阅读方法是快速浏览,主要移动阅读内容是新闻、娱乐等轻阅读内容,移动阅读内容的主要加工形式是摘要、目录和综述,主要载体形式是文本+图和纯文本,主要出版形式是网页和图书;大部分用户阅读短篇内容更多;一半用户明确反对移动阅读内容中的广告;用户每次进行移动阅读的平均时长主要在30分钟以内,每天的平均时长主要在1小时以内;用户移动阅读的时间(地点)主要分布在交通途中、等候时、家中无聊时、睡觉前。基于调查分析结论,提出有针对性改进移动阅读服务内容和方式的策略。  相似文献   

16.
文章论述了"互联网+"环境下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面临的新变化,阐述了基于"互联网+"思维构建图书馆移动数字阅读推广服务模式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了基于"互联网+"思维的图书馆移动数字阅读推广服务模式的构建要素,最后提出了基于"互联网+"思维的图书馆移动数字阅读推广服务模式的构建策略,希望对公共图书馆移动数字阅读推广服务模式的发展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7.
移动互联网用户阅读寻求行为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阅读寻求行为角度对我国移动互联网用户的阅读行为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当前移动阅读用户主要通过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浏览器和客户端软件、移动通信网络和Wi-Fi等无线网络获取读物,通过随意浏览、导航、检索、社会化推荐和广告寻找移动阅读内容;用户选择的主要移动阅读服务机构是电信运营商和知名传统互联网服务商,出版社、报社、杂志社等传统出版机构和图书馆提供的移动阅读服务也较受欢迎。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应加大推广力度,基于用户的移动阅读寻求行为特征,开发与优化移动阅读服务系统,加强移动阅读服务推广。  相似文献   

18.
网络数字阅读时代,读者的阅读方式和阅读需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高校图书馆要顺应时代的发展,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和图书专业知识为读者提供具有"微时代"特色的微服务,以满足信息时代读者的个性化需求。泛在网络数字阅读下高校图书馆的微服务模式包括移动图书馆、电子书、官方微博、微书评以及使用即时交互式软件进行实时无障碍咨询等。  相似文献   

19.
从一个全新的角度阐述了移动图书馆的产生和发展,主要说明了移动图书馆的概念、功能及潜在的发展优势,移动图书馆克服了需要电脑、网络及固定位置的限制,打破了传统的阅读模式,极大地满足了读者需求,是未来图书馆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意义]移动社交时代的数字阅读的最大特点是其互动性,然而现有理论研究对于移动社交阅读的互动机制和互动效应涉及的较少,有必要对移动社交时代数字阅读的互动机制和互动效应深入揭示。[方法/过程]通过对现有移动社交阅读互动研究的不同维度梳理,从互动链、互动域、互动场3个层面厘清移动社交阅读的互动方式和互动关系,构建移动社交阅读互动机制,并从互动过程和互动结果双路径对互动效应进行深度揭示。以"云舟"知识服务空间为例,对移动社交阅读互动机制和互动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结论]通过对移动社交阅读互动机制和互动效应的研究,厘清移动社交网络阅读互动的脉络,以利于促进移动社交网络阅读互动由同质性向异质的转变,实现移动社交网络阅读服务的精准化和个性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