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论科技期刊出版中的著作权保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随着与国际社会的日趋接轨,我国著作权保护制度已逐步建立和完善起来.但是,由于多年来人们对著作权意识淡薄,著作权的保护,特别是科技期刊著作权的保护问题,仍存在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涉及科技期刊著作权纠纷的诉讼时有发生.因此研究与解决科技期刊著作权保护问题,已刻不容缓地提到议事日程上来.本文就我国科技期刊领域中存在的涉及著作权的有关问题进行了思考,分析了科技期刊编辑工作中的著作权保护问题,科技期刊的整体著作权问题以及科技期刊网络化的著作权保护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网络著作权案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2011年的中国作家联名声讨百度文库侵犯版权的事件更是将网络著作权的问题推到了风口浪尖.愈演愈烈的维权之战,一方面说明国人版权保护意识的日益强烈,整个出版业维权事业也势必会提上议事日程.另一方面也表明,"著作权保护"和网络"侵权"或者说"盗版"之间的斗争,是伴随着著作权(知识产权)制度全球化浪潮日趋白热化.[1]而网络公司对作家著作权、出版社版权的侵害和与之相关的制度困境已然成为阻碍我国出版业持续健康发展的"瓶颈".  相似文献   

3.
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背景下,我国图书出版事业得到长足发展,外语图书翻译出版量也呈逐年攀升趋势。虽然我国在加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和国际多边版权公约之后,相关翻译著作权的法律问题取得了实质性进展,但我国对出版刊物翻译后著作权问题的相关法律规定尚不完善。因此,进一步研究出版刊物翻译后的著作权法律保护问题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随着微信成为时下最热的自媒体,相关的微信侵权现象频频出现,严重危害了微信著作权人的合法利益.本文介绍了微信著作权的相关理论,分析了我国微信著作权法律保护存在的问题,通过借鉴域外英美法系与大陆法系国家针对微信著作权相关法律制度的立法实践,结合我国立法实际,提出完善微信著作权保护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本文首先介绍了侵犯著作权的表现形式,分析数字版权时代下著作权面临的保护与侵犯问题,并对冒犯著作权的行为人所需承担的法律责任进行具体剖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法律问责制以满足现实需求,有效遏制侵犯著作权案件的频繁出现,提出了完善我国数字版权著作权保护机制的举措.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的概念以及在我国的发展现状.为加强网络环境下的著作权保护,提出了完善我国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杨昆 《出版参考》2016,(9):15-17
著作权法律制度是与人类科技进步同步发展的,每一次科技进步都会对著作权法律制度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随着国务院办公厅2015年8月25日印发《三网融合推广方案》,三网融合已在全国全面推进.三网融合在发展过程中也产生了一系列新的著作权保护问题,与之相关的著作权纠纷案件日益增多,涉及较为复杂的法律问题,我国著作权法律制度在司法实践过程中也出现了一系列的不适应性.分析三网融合对当前我国著作权法律制度的影响,对于完善网络环境下的著作权保护、促进互联网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黄先蓉 《出版科学》2002,1(Z1):28-35,27
在出版法研究方面,主要探讨了出版法制的历史和现状、出版自由、出版行政管理法制化以及出版物市场管理特别是"扫黄"、"打非"等,并对<出版管理条例>进行了介绍;对著作权保护的研究,从翻译介绍外国研究成果开始,拓展到著作权保护的历史、著作权的立法、著作权管理制度、著作权、<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介绍与研究、著作权的行使、稿酬制度、著作权纠纷与案例、我国与国际公约的关系、数字技术的挑战与网络版权制度、加入世贸组织与我国版权保护等.  相似文献   

9.
孔庆萍 《编辑之友》2015,(11):107-108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版权保护工作变得紧迫.在数字出版著作权保护方面,西方国家起步早,法律法规相对完善,他们取得的宝贵经验,可资我国数字出版著作权保护法律法规借鉴.但同时,我国的数字出版工作有本国的特性,应该在合理借鉴的基础上,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制定并不断发展和完善我国的数字出版著作权保护法律法规,促进我国数字出版工作的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10.
梁春琼 《新闻世界》2012,(10):143-144
我国著作权法将国际通用的法律条文“嫁接”在实践中,既体现出著作权保护与国际接轨的趋势,又反映出我国著作权保护传统和社会心理的缺失。本文认为,网络时代,我国的著作权保护制度必须与时俱进,努力适应新技术与商业模式的发展所带来的挑战。  相似文献   

11.
我国数字图书馆可持续发展中的版权保护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版权保护是我国数字图书馆可持续发展中的一个根本问题。适当的版权保护,也是数字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本文分析了版权保护与数字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相互关系以及数字图书馆可持续发展中面临的版权保护问题,并提出了促进数字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版权保护途径。  相似文献   

12.
著作权技术措施保护带来的权利扩张使图书馆数字资源长期保存面临挑战。自1996年WCT和WPPT确立技术措施保护制度设计以来,欧美著作权立法在落实这一原则的同时都增加了面向图书馆的技术措施限制与例外,以适应数字时代图书馆发展的需要。文章基于对技术措施性质及著作权技术措施保护立法理论的分析,比较了美国、欧盟以及我国相关立法实践,认为我国现行著作权法中技术措施保护与图书馆数字保存之间存在不适应性,建议在法律修订时考虑增加可适用于图书馆的技术措施限制与例外条款。  相似文献   

13.
自唐代之后,我国封建政府一直实行历法官府专有出版的政策。元明清时期的书籍版权保护继承宋代,无论是在形式上,还是在司法实践中,都没有超越宋代。元明清时期盗版活动猖獗,在明代有愈演愈烈之势;然而,在书坊主和盗版者之间自发的矛盾斗争中,作者的版权权益几乎被忽视。我国古代的版权保护,大都是对出版权(属于版权邻接权范畴)的保护。无论是从政治环境,还是从人文传统上来说,我国古代封建社会都缺乏全国性版权成文法产生的条件。  相似文献   

14.
图书馆与著作权保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习万球 《图书馆论坛》2004,24(6):230-233
文章论述了图书馆的著作权保护的目的是平衡作者与读者的利益关系,保护知识的传播,促进社会文化的发展。分析了传统图书馆的著作权保护原则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其著作权保护体系是维系图书馆与著作权人、出版界之间良好互动关系的根基。探讨了数字图书馆著作权保护的若干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5.
文章提出中国古代的版权形态具有三个特征:个别保护、局部协调与载体依赖.首先揭示个体出版者如何在地方政府的帮助下维护其版权,其次介绍古代民间的几种版权管理实践,然后指出中国古代雕版印刷的版权与其物理载体--书版紧密联系,最后探讨了形成这些版权特征的因素.  相似文献   

16.
WTO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与我国图书馆维权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我国《著作权法》在WTO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分析WTO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与我国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关系,探讨在WTO知识产权保护背景下我国图书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及图书馆维护自身权益的策略与方法。  相似文献   

17.
杨屹东 《图书馆学研究》2006,(1):100-100,F0003,99
本文针对中国版权制度起源的问题进行讨论,比较中国古代版权意识与现代版权保护制度的差别,认为中国古代并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版权保护制度,并从传统思想、出版技术、东西文化差异、古代作者地位等方面分析了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图书馆在著作权问题上的理念、权利与行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分析了我国著作权保护的总体形势,强调了图书馆活动对待著作权的基本理念,概述了国外图书馆界在著作权博弈过程中采取的立场和行动,提出了中国图书馆界在著作权问题上可以和应该行使的权利  相似文献   

19.
Chinese government has attached high importance to intellectual property protection including digital copyright protection in China. Presently the main measures to protect digital copyright include judicial protection, administrative protection, social protection and technical protection. During the implementation Chinese government keeps improving and seeking for more effective solutions and has made great achievement.  相似文献   

20.
李明杰  周亚 《出版科学》2011,19(3):18-23
以历史时序为线索,对宋元明清时期文人著述观念的演变进行纵向梳理,其变化态势为:从宋元时期的重名轻利,到明代的追名逐利,再到清代的淡泊名利,其总体趋势是复归文以载道的著述本意。文章着重探讨儒家义利观对宋元明清时期人们著述观念的影响,以及古代著述观念演变与著作权保护意识形成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