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刘晓程 《今传媒》2005,(4):18-20
在我国,“新闻阅评”与“媒介批评”这对概念一直未能明确区分。本文试图从二者的表现形式入手,分析它们各自的特征,归纳它们不同的本质,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媒介批评”的内涵与本质。人们常说的“新闻阅评”、“新闻审读”等都包含“批评媒介”的含义,它们与本文讨论的“  相似文献   

2.
英国学者詹姆斯·卡伦提出的民主化媒介系统蕴含着社会和谐的元素.他认为,为民主和公平起见,理想的媒介模式要考虑到弱势群体、社会组织等各种受众的需求.以该媒介模式为参照,在我国扶持发展弱势群体的媒介、社会组织的媒介、专业型媒介的设想与我国现阶段建设和谐社会的具体要求是相契合的.  相似文献   

3.
更多地关注媒介经济———“媒介经济板块”发刊词媒介经济在国内新闻传播业是一个新课题 ,而且是近来日益受到重视的一个热点。作为专业期刊 ,加强对媒介经济问题的报道与研究 ,是我们的责任。由本刊与国内在媒介经济研究领域起步较早、有一定实力与资源优势的专业科研机构———河北大学媒介经济研究所合办的媒介经济板块 ,自本期开始与读者见面了。这一板块主旨是提供媒介市场分析与动态扫描 ,以供媒介业内经营管理人士参考。这一板块的特点是集中研究分析媒介经济 ,紧贴市场实际 ,加强针对性与服务性。初步计划每期4至8页 ,设有“媒介经济论坛”、“媒介市场调查”、“个案研究”、“风云人物”、“传媒资本市场月度点评”等主要栏目以及分类广告。特别要说明的是 ,分类广告不仅仅是广告 ,更主要的是为业内提供一个服务窗口 ,争取让这块小小的园地 ,成为业内人士的一个信息帮手 ,提供工作、消费、消遣的资讯。事实上 ,国外的新闻传播专业报刊非常重视分类广告 ,围绕着媒介行业的形形色色分类广告信息 ,为行业的繁荣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促进作用。本刊首创的媒介分类广告 ,希望能让广大读者感到有用、有益、惠而不费。如果能通过这些分类广告解决一点实际问题 ,那就表明我们的努力没有白费。  相似文献   

4.
由本刊与国内在媒介经济领域起步较早、有一定实力与资源优势的专业科研机构———河北大学媒介经济研究所合办的“媒介经济板块” ,主旨是提供媒介市场分析与动态扫描 ,以供媒介业内经营管理人士参考。这一板块的特点是集中研究分析媒介经济 ,紧贴市场实际 ,加强针对性与服务性。初步计划每期4至6页 ,包括“媒介经济论坛”、“媒介市场调查”、“个案研究”、“风云人物”、“传媒资本市场月度点评”、“分类广告”等主要栏目。——编者  相似文献   

5.
朱颖  童兵 《新闻界》2007,(6):3-5
我国新闻媒介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高峰,不仅仅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最快捷便利手段,更是人们生活众不可缺少的东西,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本报告通过对受众占有、接触媒介的情况调查,分析媒介发展与经济的关系,不同媒介的受众占有量和接触程度差别,及其受众接触媒介的动机等问题.  相似文献   

6.
陈谦 《当代传播》2003,(4):26-27
在研究与观察西方大众媒介时,我们会发现值得注意的动向之一是,媒介无论是在类型上抑或是传播内容上呈现出明显的地方化或本土化特征.就美国而论,新闻传播学者童兵指出,由于"多年的经济增长和安逸的物质生活条件,使得那里的公民只关心自己的物质利益,失去对世界事务和国内政治事件的兴趣.在这种背景下,美国的新闻传播也日益向娱乐化、本土化倾斜".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决媒介这类公共产品所遇到的权利与义务上的困境,以维持媒介市场的正常运转,本文对媒介成本、媒介成本转嫁及它们的相互关系进行了阐述,重点论述了媒介成本转嫁的对象,同时概括地分析了媒介成本转嫁的正面和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8.
1922年成立的英国广播公司(BBC)是世界上第一家公共广播机构,但"公共服务"(Public Service)的理念在英国并非仅仅与BBC关联.一直以来,"公共服务"始终面对政治与市场力量变动所带来的挑战,而近年来将原有媒介格局更加复杂化的"媒介融合"使得这个传统成为今天英国相关业界以及学界重新讨论的焦点.到底什么是"公共服务"?它在"媒介融合"的今天究竟如何实现?抑或,"媒介融合"的今天到底还需不需要"公共服务"?本文试图结合具体的历史文本做一分析.  相似文献   

9.
黎风  周钰棡 《今传媒》2016,(2):8-11
社会的发展史也是媒介的发展史,媒介的演变革新对社会文化具有深远的意义.正如当今社会,媒介的影像时代带来了文化的"后现代":影像代替文字成为社会的主导媒介,社会话语逐渐向视觉化转型;同时,媒介的多样化促成了传播渠道的多样化,决定着话语的形式和内容.以计算机和互联网为载体的多媒介共同作用,推动着信息与文化传播的"多媒介革命"进程,影响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本文在文化研究的视野中介绍"多媒介革命"的概念,阐释其文化内涵,分析"多媒介革命"带来的海量影像在大众的经济生活与文化生活中产生的革命性意义.  相似文献   

10.
段京肃  段雪雯 《当代传播》2011,(2):47-49,53
在大众传播领域中,时媒介的控制权力向少数人手中集中的现象已经为社会所关注.本来是为全社会服务的大众传播媒介,事实上在不断地拉开社会不同阶层、不同群体、不同地区之间的差距.面对大众传播市场的大众传播媒介所说的话(传播内容)却只是为受众中的一部分人服务的.媒介为谁服务的决定性因素同社会精英阶层的需要和观念联系在一起.那些真...  相似文献   

11.
"媒介事件"是大众传播的盛大节日,是一种具有干扰性、垄断性的重大电视事件.湖南卫视<超级女声><快乐男声>电视娱乐节目,严格意义上说并不属于"媒介事件",但它们同时又具有了许多"媒介事件"的特征,我们姑且可以把这些大型电视文娱节目称之为"类媒介事件".  相似文献   

12.
解析大众媒介的他者定型--兼论传播中的"妖魔化"现象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定型是人类常见的一种认知方式.本文用定型概念分析大众媒介在再现他者时的一种简单化、片面化现象,并把这种现象定义为"媒介定型",并试图用这种新的视角研究大众媒介传播中的一种偏狭机制,分析大众媒介如何通过放大细节形成和维护对他者的定型,追究"媒介定型"的市场逻辑和制度逻辑,最终揭示"媒介定型"的深层动因--民族中心主义.这对于我们正确理解大众媒介传播中的"妖魔化"问题,以及大众媒介组织制定跨国跨文化传播的战略与策略,建立积极的沟通机制都有积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3.
优化民族地区媒介生态,除应大力发展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外,还要通过政策引导,合理配置媒介资源;媒介要营造各民族之间相互尊重、相互团结的氛围;加强媒介自律;建立合理的媒介运行机制与市场;加强媒介之间的有序竞争与合作等.  相似文献   

14.
新媒体在严峻经济形势下的发展机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中国经济形势的未来发展相仿,中国传媒2009年总体来说是趋紧的形势.这种趋紧的经济形势既有金融危机对中国实体经济影响的因素,也包括2008年冰雪灾害、汶川地震、奥运会等诸件大事所导致的企业软投入透支的因素,再有就是媒介经营所面临的市场的"碎片化"经营空间萎缩等因素--任何个体传媒的市场效率都存在着递减的趋势.由此我们可以推断,未来传媒业面临的经营形势是严峻的.但是与传统媒介不同的是.新媒体的发展由于和传统媒介不在一个层面上展开,因而便可能具有不同于传统媒介的新的机遇和可能性.中国有句老话叫做"各人有各人的活法".处在市场发展的不同层面和不同"相位"上,不同媒介的"活法"和对经济形势的判断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15.
邵薇 《军事记者》2001,(4):11-11
回顾过去这一年的媒介市场,我们可以看到如下若干经济现象与趋势,它们可以粗略地概括为这样 8个关键词——   报业集团:加快组建步伐   行业报:政策生存关与市场生存关   WTO:进入倒计时阶段   市场扩张:竞争趋于跨地区无疆域   竞争:激烈残酷呼唤规则   重组:创刊改版改刊频频   上市:资本市场炙手可热   上网:不甘落伍争先恐后   (《新闻记者》 2001.1) 国内媒介市场的8个关键词  相似文献   

16.
大众媒介的飞速发展使人类社会步入媒介化时代.如今,媒介已经成为人们社会政治生活和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东西,人们对大众传媒的依赖性越来越大.大众媒介具有巨大的影响,它缔造了人们所处的大众文化环境,制约了人们的认知与行为,这种无形的影响力被认为是产生媒介化的主要原因.伴随着媒介对社会无孔不入的渗透,受众对媒介的依赖也愈发增强,突出地表现为人对媒介的工具性依赖和内容依赖.  相似文献   

17.
网络经济为传统银行功能的转变奠定了物质技术基础,商业银行在由传统的金融媒介主体向社会支付体系主体转变过程中,电子商务为传统银行开辟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商业银行的基本功能主要有两项:一是资金媒介功能;二是支付服务功能。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金融的垒球化和网络技术的发展,银行  相似文献   

18.
郭海英 《出版广角》2016,(23):86-88
在后工业时代,随着社会和文化的发展和转型,男性与女性的境遇和生存状态也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其中,大众传媒对男性形象的构建发挥了重要作用.《媒体与男性认同:男性特质的营造和重构》一书深度剖析了西方媒介传播下的男性特质,探析了媒介对男性性别角色的营造与重构,尤其是在研究方法和内容上,该书对中国男性媒介形象的探讨和研究颇具意义.  相似文献   

19.
面对媒介与经济交叉研究的“盲点”,此次研究首先澄清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生产话语的根本立场,然后结合媒介化理论,指出媒介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发展中的关系建构过程属于经济媒介化,媒介、媒介化与媒介逻辑是经济媒介化分析的操作化概念,最后通过历史性回顾展现了人类社会经济媒介化的元过程,即在基础设施媒介、经济媒介与信息媒介的配合与发展下,经济媒介化先后经历了渗透、延伸、改变与内化四个阶段,在这一过程中媒介逻辑对经济发展具有建构与遮蔽的双刃效应。经济媒介化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物质生产背后“看不见的关系”的补充研究,为深化媒介与经济交叉研究以及媒介化社会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进路。  相似文献   

20.
由于媒介竞争的加剧,广告市场的争夺,媒介技术革新以及受众心理变迁等多重原因的共同作用,媒介市场正面临着复杂的结构性转变。媒介所处的社会环境则面临着经济、社会、思想、文化的四重转型。时代呼唤着和谐社会,也呼唤着和谐的媒介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