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今年6月8日至9日,中宣部等在京召开了“坚决制止虚假新闻报道座谈会”,会议认为“近年来,虚假新闻、不实报道屡禁不绝,严重损害新闻真实性原则,严重损害新闻媒体公信力,严重危害新闻事业健康发展,已成为新闻界一大公害”,会议要求各地组织专项治理行动,铲除虚假新闻。  相似文献   

2.
顾培德  凌坚 《传媒观察》2005,(12):34-35
2005年6月上旬,中宣部、中国记协、新闻战线“三项学习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在北京召开了“坚决制止虚假新闻报道座谈会”。中宣部副部长李东生在座谈会上发表讲话时指出:“虚假新闻的存在是新闻界的耻辱。如果受众总是以怀疑的态度看待新闻媒体,新闻报道的社会影响、导向作用、凝聚作用就无从谈起。坚持真实、铲除虚假,事关新闻媒体的公信力,事关新闻队伍的形象,事关新闻宣传工作的声誉,事关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引自《中国新闻出版报》2005年6月10日第一版“重拳出击假新闻维护报道真实性”)  相似文献   

3.
对虚假新闻泛滥的几点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骐  贺福 《新闻传播》2006,(3):20-21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然而,多年来,这一不争的“生命学”命题却在新闻实践中屡遭践踏,各种虚假新闻依然不时出现在各种传媒上。去年中宣部特召开“坚决制止虚假新闻报道座谈会”,进一步在全国范围内大张旗鼓地开展打击虚假新闻的专项治理活动。本刊认为,治理虚假新闻这个顽症,必须坚持不懈、锲而不合,斩其根、断其原。新闻媒体及新闻工作者必须确保新闻真实性,以提高媒体公信力。为此,本刊特邀请新闻界专家、业内人士,就虚假新闻的抵制、防范等问题从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进行阐述分析,以期媒体携手把新闻打假工作进行到底。[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通讯员园地     
《军事记者》2006,(12):61-61
思茅军分区建立基层新闻信息员制度本刊讯安春红报道:云南思茅军分区在抓新闻报道工作中,注重从基层了解新闻信息,掌握新闻线索,并建立了基层新闻信息员制度。他们在每个连队挑选出1—2名文化基础较好,有搞新闻报道兴趣的战士,由副指导员带领,负责收集连队每天发生的新闻和新闻线索,每周五集中向分区汇报一次,重大新闻即时报告,为搞好分区新闻报道增强了新闻信息源。某部建立“网络新闻中心”本刊讯周长远报道:广州军区驻桂某部依托“军网”建立“网络新闻中心”,开辟了部队动态、政工信息、领导讲话、上级指示、安全管理、业务建设、后勤保…  相似文献   

5.
居应兰 《新闻窗》2005,(5):64-64
新闻报道策划是指新闻媒体在新闻报道真实性的基础之上,对现有的新闻线索和新闻资源进行有创意的操作,并不断在报道的过程中,根据受众的反馈,对新闻报道进行策略性的调整,其目的在于充分挖掘客观事物的新闻价值,选择最适当的时机,运用最恰当的方式推出报道,以求达到预期的传播效果。新闻报道策划从本质上说是一种运用脑力的理性行为,是对未来报道活动的规划和设计。新闻报道策划已经成为媒体运作的一种重要手段,但在实践中却存在着几个误区,人们常把它等同于制造新闻、新闻炒作。我们要避免走入误区,以充分发挥新闻报道策划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新闻线人”又称“新闻报料人”,有学把“新闻线人”定义为“通过提供新闻线索而从新闻媒体获得报酬的人”。在我国,“报料”最早兴盛于香港,称为“爆料”,这一词在内地首先为广东媒体效仿,并很快为北京、上海、南京、长沙、成都、深圳、武汉等地的媒体接受。而央视的焦点访谈则是较早受惠于“报料”的栏目,在其播出早期,依靠“报料”,挖掘出大量有重大价值的新闻。[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新闻线索通过各种渠道传递给新闻采编者。这些包含可供采编者进行文字、声音和图像报道的信息内容,成为新闻媒体的稿源。传媒行业竞争激烈,新闻稿的“吞吐量”,及时广泛地获得新闻线索成为了传媒竞争的第一争夺点。  相似文献   

8.
随着新闻传播媒体手段的升级和新闻报道的发展,新闻传媒公信力的构建成为新闻媒体发展的关键问题。公信力由权威性、引导性、真实性和贴近性构成,要避免虚假报道、形式主义,避免从业者素质低下等因素而影响新闻媒体的公信力,就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构建新闻媒体的公信力,实现全民共赢。  相似文献   

9.
虚假新闻成因与治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客观事实,是新闻报道的第一要素,可以说,坚持新闻的真实性,是对新闻工作者和新闻媒体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要求。在我们新闻事业蓬勃、健康发展的同时,一些虚假新闻、虚假报道、虚假信息通过不同渠道也出现在我们的不同媒体上。这不但损害了媒体的公信力,也给国家、社会带来危害。“对于社会和受众,这是严重的伤害;而对于新闻界自身,这是致命的毒瘤。”当前,新闻界正通过“三项学习教育“这股东风,决心采取一系列严厉举措向虚假新  相似文献   

10.
虚假新闻报道不仅严重损害新闻媒体的公众形象,削弱媒体公信力,而且会使媒体的舆论导向和典型示范作用产生扭曲畸变,最终影响和破坏新闻宣传职能的履行。本文对当下虚假新闻的传播特点、产生动因进行剖析后认为,治理虚假新闻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各方形成合力,“更正制度”等“补救机制”是降低虚假新闻危害的必要手段。  相似文献   

11.
高校校报与“三贴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是作为党和人民喉舌的新闻媒体在从事新闻报道过程中必须遵循的原则之一,也是新闻报道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从而达到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牢固占领舆论阵地之目的的不二法门。高校校报作为以反映和报道教育新闻、科技新闻为主的新闻媒体,在以“三贴近”原则反映高等学校教育、科研、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等方面,有着责无旁贷的任务。  相似文献   

12.
《新闻实践》2005,(7):3-4
6月17日,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浙江省“三项学习教育”活动领导小组、省记协在杭召开坚决制止虚假新闻报道座谈会。会上,省委宣传部领导传达了全国制止虚假新闻报道座谈会精神,并就我省如何确保新闻真实性、制止虚假新闻提出明确要求并作工作部署。全省11个市的市委宣传部负责人和省市新闻单位负责人在会上作了发言和交流。本刊从本期开始,推出“坚决制止虚假新闻报道”专栏,与新闻界同仁一起认识制止假新闻的重要性,剖析假新闻产生的原因、危害,介绍有关新闻媒体在制止假新闻上的好经验、好做法,共同铲除假新闻这一新闻界的“毒瘤”,维护媒体形象,提高媒体公信力。  相似文献   

13.
郑红英 《新闻窗》2005,(6):49-49
俗话说“留心处处皆学问,练达处处有文章。”新闻采访需要新闻线索,日常生活中新闻线索有许多,然而,如何发现它的价值以及对新闻事实进行挖掘,并使之成为一则有价值的新闻报道,这些都依赖于记者所掌握的新闻线索。记者该如何挖掘新闻线索?通过几年的工作实践,我认为只要用心,把身子“沉”下去,新闻线索就无处不在。  相似文献   

14.
所谓新闻报道策划,就是新闻媒体对已占有的新闻线索、新闻资源,按照新闻规律进行有创意的谋划和设计,并制定出可行的报道计划,使宣传达到一定规模、一定层次、一定深度,并取得最佳的社会效果。  相似文献   

15.
拜读贵刊2005年第9期夏雨禾先生的《透过“疫苗事件”看新闻报道的风险性》一文后,笔者觉得该文有夸大“疫苗事件”报道风险性之嫌。所谓“报道的风险性”,属于报道真实性的范畴。就“疫苗”报道个案而言,报道的风险性就是整个事件报道过程中,把疫苗作为“假疫苗”、“问题疫苗”、“夺命疫苗”报道而可能产生的不良传播效果。考察整个“疫苗事件”的报道过程,把新闻报道的风险性归结为新闻时效性俘虏客观性;媒介公正立场的缺失;(新闻媒体从业人员)急功近利、妄加猜测、不负责任报道行为;解决问题缺乏科学.对新闻事实过早的“盖棺定论”而使新闻报道缺乏深度等原因,都有失公允和简单,值得深入探讨。从新闻采访写作规律和认知规律看,重大新闻事件的报道不仅涉及新闻事实与新闻真实的关系,还关系到如何把握新闻报道的过程和新闻的社会传播效果等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6.
新闻媒体“走转改”取得的成效有目共睹,但仍然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之处,如失实报道仍有发生,虚假报道仍见诸于媒体。为了更好地改进新闻报道,培养优秀的新闻记者,需要继续深化“走转改”,范长江的新闻实践及新闻思想可以为“走转改”提供有益的借鉴,特别是其新闻思想中“群众观点的建立”、“正确而坚定的政治立场”和“深入实际的采访作风”,对深化“走转改”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真实性是新闻报道坚持的基本原则,要求新闻从业者客观描述事物、报道事实真相,充分发挥新闻报道的社会舆论导向作用。然而近年来,虚假新闻现象常有发生、屡禁不止,给社会带来了极其恶劣的影响,严重制约了新闻媒体的健康持续发展。本文对媒体虚假新闻的危害、成因及法律责任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很难说是空前绝后,但是确实是一个破天荒。日前,中宣部、中国记协专门在北京召开了一个高层次的会议——“坚决制止虚假新闻报道座谈会”.大声疾呼:虚假新闻是新闻界的耻辱,危害新闻真实性原则,动摇我们的安身立命之本,必须大力讨伐,严加防范,使虚假新闻报道如过街老鼠,人人喊打!  相似文献   

19.
为进一步打击和防范网络虚假新闻,国家网信办最近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管理制止虚假新闻的通知》,严禁未经核实将社交工具等网络平台上的内容直接作为新闻报道刊发. 当今时代,社交平台成了人际互动、信息交流、社会热点事件曝光的流行工具.网络媒体、纸质媒体、电视广播的“老记”和“小编”们,便把各色社交平台当作“新闻富矿”,从中“扒拉”自认为有价值的新闻线索,甚至想从中挖掘出爆炸性的“独家猛料”.当此之际,国家网信办要求,社交平台上的内容未核实不得作为新闻刊发,可谓及时.  相似文献   

20.
正当全国新闻界认真贯彻中宣部等召开的“坚决制止虚假新闻报道座谈会”精神,大张旗鼓地开展专项治理行动的时候,虚假新闻依然不时出现在各种传媒上。可见。对付虚假新闻这个顽症,必须坚持不懈、锲而不舍,斩其根,断其源。为此,本刊特辟“制止虚假新闻报道专题讲座”,比较系统地对批判、抵制、防范虚假新闻的问题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进行阐述分析,以期引起新闻界同仁更多的关注。共同把新闻打假进行到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