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浅谈科技期刊的开发与利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统计结果表明,目前期刊利用率仅为20%左右.介绍了青岛大学图书馆在科技期刊开发与利用上所做的一些尝试,即:订购科技期刊要体现本校特色;加强期刊基础工作的科学管理;要采用多种形式进行宣传通报、广而告之;教育工作人员爱岗敬业、钻研业务;强化情报教育、培养潜在用户;与学校教学科研密切配合;统筹文献资源共享;加强科技期刊管理的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2.
科技期刊编辑与作者良性互动机制的构建   总被引:18,自引:8,他引:10  
宫福满 《编辑学报》2005,17(5):364-366
分析科技期刊出版系统中编辑对作者及作者对编辑的作用特点.认为构建科技期刊编辑与作者良性互动机制应具备2个基础:一是作者教育机制;二是编辑示范机制.提出构建科技期刊编辑与作者良性互动机制应注意的几个原则.  相似文献   

3.
科研机构作为科技期刊的主要主办单位之一,与科技期刊是相互促进、互利共荣的关系.分析科研机构创办科技期刊的必要性以及依托科研机构发展的科技期刊的特点,为科技期刊与科研机构学科建设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提供建议.认为科研机构主办科技期刊可以为报道其学术成果提供便利,并可提高其影响力,科研机构应充分重视科技期刊的发展,把科技期刊作为其学科建设必要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4.
江霞  颜志森 《编辑学报》2015,27(2):172-174
科技期刊出版业由传统的出版与经营管理转变为数字化出版,利用电子商务平台进行数字化、网络化营销已成为科技期刊的发展方向.认为:可开展基于科技期刊自建网站的电子商务营销;通过专业的电子商务平台开通科技期刊的旗舰营销店,实现科技期刊的多元化、多渠道的电子商务营销;通过手机付费平台进行科技期刊的网络化营销.科技期刊利用电子商务平台营销过程中需重视多方合作并加强管理,加强电子商务平台的内容建设及服务营销,加大培养电子商务专业化营销与管理人才的力度,不断扩大科技期刊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散飞雪 《编辑学报》2015,27(4):336-338
近年来,我国科技期刊论文存在的署名问题日益显著.结合科技期刊编辑工作经验并根据我国著作权法的主要内容,以科技期刊著作权保护认识与实践问题为切入点,探讨科技期刊论文署名不当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郑晓梅 《编辑学报》2016,28(2):106-110
明确我国科技期刊可持续出版的定义和内涵,对科技期刊可持续出版的影响因素进行分类研究.采用系统工程的理论和方法,对科技期刊的影响因素进行系统分析,同时阐明这些影响因素与科技期刊可持续出版的关系.提出期刊可持续出版的实施方案,为科技期刊编辑部制订可持续出版战略决策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7.
微信公众号成为科技期刊运用新媒体的一种新尝试.科技期刊开通微信服务号和订阅号较多.科技期刊应用微信公众号具有加快稿件查询进度、缩短出版周期以及增强与作者互动等优势,存在信息单一、后期维护和经营跟不上、网络编辑人才缺乏以及期刊思维需要转变等问题.本文对科技期刊应用微信公众号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前景进行分析探讨,以期为科技期刊与新媒体融合发展发挥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8.
2009年10月27日~28日,第五届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论坛在上海举行,中国期刊协会会长石峰、中国科协副主席杨福家、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新闻报刊司副司长张泽青等出席论坛并讲话.本届论坛以科技期刊出版体制改革与数字化建设为主题,分设科技期刊管理体制与运营机制创新,科技期刊的评估体系与科技期刊发展,科技期刊的数字化、网络化和集团化发展,开放存取等新形式与科技期刊发展,大众期刊市场化、产业化与科技期刊发展等5个议题.来自全国各地的420余位嘉宾和30余位国外嘉宾参与了本届论坛,共同讨论中国科技期刊的发展之道.  相似文献   

9.
汪宏晨 《出版科学》2016,24(6):42-44
基于专业背景编辑的现实需求和发展需要,提出具有专业背景的科技期刊编辑培训模式。科技期刊编辑的培训教育是编辑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现阶段,科技期刊编辑的职业教育缺乏专业性、实践性和个性化,引导编辑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提升个人竞争力和编辑素养,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如何为科技期刊编辑提供有效的培训教育,帮助期刊编辑结合个人编辑素养和专业特点,制定符合编辑发展的培训规划是现阶段科技期刊编辑培训教育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0.
网络在为科技期刊的发展带来良好发展机遇的同时,也使科技期刊面临困惑和挑战.如何排解这种困惑,创新印刷版科技期计算机网络环境下的发展模式,从而使其步入新的传播时代是目前科技期刊必须面对的挑战.最后论述了科技期刊的网络版和印刷版将优势互补,相互推动共同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与繁荣.  相似文献   

11.
科技期刊学术影响力保障机制探讨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给出了科技期刊学术影响力的定义,提出从加强期刊自身建设、打造期刊品牌、培养学术新人以及争取政策支持等4个方面打造科技期刊学术影响力的长效保障机制.指出了加强期刊自身建设需要注意的几个方面,包括提升刊物学术水平、提高期刊服务意识、加强期刊信息化建设等.介绍期刊推广与品牌打造的有效途径,包括被尽可能多的数据库收录、探索OA出版、参加/协办/举办学术会议、善用社交媒体以及倡导学术争鸣等.探讨从政策层面为科技期刊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的必要性,鼓励将优质的稿件发表在国内期刊上,改变目前国内“唯SCI论”的功利化倾向.  相似文献   

12.
意识形态工作是党和国家的大事要事,科技期刊作为科技发展的重要支撑体系及科研成果的重要载体,是意识形态领域的主阵地,始终处于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本文通过介绍科技期刊意识形态风险的特征,分析科技期刊意识形态风险产生的原因,并以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主办的4本科技刊物为例,以编校队伍优化、多渠道学习提升编校队伍意识形态风险意识和理论素养、以栏目策划服务科技期刊落实意识形态工作、以制度规范规避出版全过程意识形态风险、以责任担当强化主办单位监管等途径,探索党支部引领意识形态工作的对策,以期实现党对科技期刊编辑出版的全面领导。  相似文献   

13.
分析科技期刊编辑在信息社会中的地位及其在科学技术发展、社会效益产生和建立品牌期刊中发挥的作用。认为:科技期刊编辑始终站在科学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前沿,推动着科学技术及经济社会的发展。他们是科技期刊运作的主体,是期刊的核心。编辑在履行办刊宗旨、维护期刊学术地位、保证编辑出版质量、扩大期刊发行以及开展经营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论科技期刊与科研活动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科技期刊和科研工作相互关系的角度研究科技期刊对科研活动的影响,分析科技期刊对科研工作和科研人员的影响以及科研活动对科技期刊的影响.论证科技期刊对科研活动的支撑作用主要体现在科研成果的发表对科研人员的发掘与培养,而科研活动对科技期刊的作用体现在对科技期刊学术影响力的提高以及对科技期刊编辑科学素质和学术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杜燕军 《编辑学报》2012,24(4):376-379
为减少科技期刊编辑过程中对服务器架设、处理能力、数据存储及安全性等问题的关注,提升科技期刊协同编辑效率,拓展服务渠道,推进数字出版业的发展,开展了云计算在科技期刊信息管理中的应用研究。提出将传统期刊信息管理业务迁移到云端的设想。论述了云出版的概念、优势,研究利用百会云计算平台构建科技期刊编辑出版方法及系统建设。结果表明,基于云计算实现科技期刊的协同编辑、出版和在线审稿等工作是可行的,是科技期刊信息化管理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关于提高我国科技期刊学术影响力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阐述科技期刊学术影响力及其综合评价的意义,介绍我国科技期刊学术影响力的现状。认为提出提高我国科技期刊学术影响力首先应注重提升我国的基础科技实力,其次应从国家层面扶持和引导科技期刊实施分级管理并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科技期刊、鼓励优质稿源在国内期刊发表、搭建科技期刊发布平台、妥善处理科技期刊市场化与公益化的关系、实现经营模式多样化,最后还要建设高素质的办刊队伍。  相似文献   

17.
论述了科技期刊信息优势的3个特征--信息量大且需求多、信息新、信息源广,分析了信息优势产生的基础,提出了发挥科技期刊信息优势的积极对策.  相似文献   

18.
探讨通过微信公众平台传播科技期刊的策略,并结合案例分析其对科技期刊的作用,为科技期刊的传播和提升影响力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9.
黄雅意  辛亮  黄锋 《编辑学报》2016,28(6):529-531
移动互联网时代智能终端的普及和微信的快速发展,给科技期刊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通过分析目前科技期刊微信公众平台存在的问题,提出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基于优质内容、精准推送、服务意识、传播分享这4个方面的策略来提升科技期刊影响力.认为随着科技期刊数字化建设的发展,社交新媒体将与科技期刊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20.
论科技期刊编辑信息感知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科技期刊的编辑工作与科学技术的发展紧密相连,这就要求期刊编辑具有较强的信息感知能力,能够及时地把握科学技术研究的前沿动态,而培养科技期刊编辑的信息意识和信息处理能力,是提升编辑信息感知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