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科技出版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为提高我国全民族的科技和文化水平,为我国的经济建设,科技发展,社会进步作出重要的贡献。特别是近年来,各出版社的管理体制、经营模式都积极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并取得显著成效。有的出版社已经形成较大规模,具有较强的综合实力,多数出版社都已逐步走出困境。但是,当前的科技和社会发展形势既为科技出版界提供了新的机遇,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出版社都面对着一场激烈竞争。争市场、争人才、争资源已发展成世界范围的国际性大拼搏。能否在走向国际化的进程中  相似文献   

2.
韩国近年出现的出版社读书会模式表现较为亮眼,融合了内容、服务与社交,成为韩国各大出版社着力打造的对象.本文选择韩国具有代表性的出版集团文学村,以其读书会的发展为例,分析社交媒体时代韩国出版社读书会模式的特点及其对于出版的积极影响,从出版社层面出发,思考如何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以期对我国出版社有所启发,并进一步推动全民阅读的生态建设.  相似文献   

3.
我国大学出版社的产业集中度和发展不平衡性都要高于整个国内出版业.我国现有大学出版社一百多家,前四强出版单位销售额占大学出版社总销售额的23.3%,前八强占35%.码洋上亿的出版社只有十多家,很多大学出版社还在5000万以下,三分之二以上的大学出版社规模还很小.  相似文献   

4.
姜欣 《编辑学刊》2006,(3):22-25
一、品牌及其涵义 品牌在商业竞争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知名品牌往往享有消费者特殊的青睐,甚至博得消费者强烈的忠诚.品牌工作是一门艺术,是营销的基石.…而目前我国出版业的竞争,也正由过去传统意义上各大出版社之间发行量、图书品种的规模竞争逐渐过渡到当今以打造出版品牌为核心的集约竞争.在这样的背景下,正确地认识品牌战略对出版社经营的重要性,科学地推动广大读者对出版社品牌的认同,无论是对于出版社的持续经营,还是我国文化产业健康、稳定、持久的发展都具有理论与现实两方面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我国文化创意产业步入发展快车道,为传统出版社的转型升级和长效发展提供了新契机.目前,多数传统出版社凭借资源和品牌优势开启了文创之旅,并取得了优异成绩,但尚处于起步阶段,并未形成产业集聚规模.基于此,文章结合大量实践案例,就设计研发和运营推广两大层面对传统出版社开展文创业务提出建议,充分挖掘文化产业的优势,以期助推传统出版社开辟文创新增量,以可持续发展模式提升出版社的双效益.  相似文献   

6.
自1955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成立以来,中国的大学出版社已经走过了半个世纪的历程.自改革开放后一批大学出版社成立以来,中国的大学出版社已经走过了近30年的持续发展道路,无论是从经济规模来看,还是就社会影响而言,大学出版社都成为我国出版业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由中国出版界原来的补充地位成长为出版界中一支重要的方面军.  相似文献   

7.
一、我国大学图书出版业的发展与历史沿革略述 1.大学出版社的创建与发展规模 追溯我国大学图书出版业的发端,如果按大学建立出版社的时期推算,应是始于新中国成立后的1956年,地处我国一北一东的两家高校,中国人民大学与上海师范大学(现华东师范大学)相继被批准建立出版社.这一历史事实的出现,对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而言,有着深远的意义,它标志着我国大学图书出版业的萌芽.  相似文献   

8.
我国出版产业形成了三种均衡:地区和部门均衡——除北京集中了200余家中央及部委级出版社外,各省、市出版社数量大体均衡,中央部委也是一家一个出版社;出版社的经营规模大体均衡,“不大不小,不多不少”;产业结构均衡一虽然各省的出版资源不一样,但机构重复、分工雷同。专业优势强,在图书细分市场竞争优势明显、市场占有率较高的区域性出版社,如接力出版社、外研社、希望电子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应进一步强化自身的竞争优势,向专业的深度和精度发展,在注重战略协调的同时作出内涵式专业化扩张的战略选择,以高度的专业化建立成本领先优势。  相似文献   

9.
一、我国小型科技类出版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我国有大量的销售码洋在 5000万以下的小型科技类出版社。规模小,资金少,是制约这类出版社发展的瓶颈。作为专业分工的历史产物,小型科技类出版社主要是一些小型地方科技出版社和一些理工类大学出版社。在过去严格的出版管制下,这部分出版社由于所出图书的发行范围有限和出版社成立时的角色定位不同 (如理工类大学出版社是为教学与科研服务 ),他们的经济实力在一二十年间赶不上其他类型出版社 (如教育社、少儿社 )那样壮大,家底不够殷实,在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今天,资金和规模成了…  相似文献   

10.
"人才"常常被我们挂在嘴边,但在实际工作却又常常被我们遗忘.我们大家知道,人才至关事业的兴衰,至关国家的发展.没有人才,事业就不可能兴旺,国家就不可能发展进步.对于出版社来说,人才更是至关重要的,甚至可以说是决定性的因素.一个出版社生机勃勃、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俱佳,那么它必定是个人才济济的地方;一个出版社困顿畏缩、违规违纪、经济困难,那么它必定是个人才匮乏或者不重视人才培养的地方.为什么有的出版社能聚集人才发展事业,而有的出版社却忽视人才培养只想走捷径呢?这与目前我国出版社的人才管理机制以及人才培养模式有关.没有灵活的管理机制,没有人才决定事业兴衰的强烈意识,就不能在"人才"上做足文章,也就没有事业的发展.具体地说,在出版社人才管理机制及人才培养模式上,我觉得有以下几个问题需要我们去研究解决.  相似文献   

11.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大学教育的普及,人们对高等教育越来越重视,教育的规模、质量和层次与过去相比都有很大的扩大和提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好的营销模式可以帮助出版社化逆境为动力、变被动为主动。与高校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抢占市场的制高点,这不失为一个很好的营销模式。本文从当前我国高校教材营销环境分析入手,对高校教材营销模式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我国目前有五百多家出版社,发展规模极不协调.如果按一般发行码洋是否过亿的标准来划分,中小出版社占据了出版社的大多数.  相似文献   

13.
民营书业的发展在社会上主要以文化工作室的形式出现.民营文化工作室最初起源于社会上的书商分子,销售图书是其进入图书行业的第一步,随着公司规模的发展扩大,进而开始做书、出版、营销等,慢慢渗透到书业的各个领域. 国有出版社同现代民营企业的合作呈现强强联合的趋势.这是社会资源优化配置、市场自我调节的巨大作用,实现了我国出版行业的跨越式发展,为我国出版行业的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4.
&#  &# 《出版与印刷》2015,(2):2-3
近几年,小众图书出版日益受到很多出版社的青睐。著名出版理论家陈昕在其《中国出版产业论稿》中提到,随着消费者需求的个性化、差异化,将形成越来越多的细分市场。分众服务市场的潜在规模将日益增大,并逐步超过一般大众市场。小众图书出版现已成为我国出版业一种全新的出版模式,被越来越多的出版社所认可。但单一的出版模式并不能形成规模,更不用谈长久的发展。小众图书的出版要想走出一片新天地,必须走多元化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5.
目前,我国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知识经济迅速崛起,科教兴国战略付诸实施,教育体制改革深入发展,这些都为我国出版社的发展带来了蓬勃生机,创造了千载难逢的机遇.同时,图书市场的激烈竞争又使出版社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如何把握机遇,迎接挑战,求得发展,是我们出版者共同关心与思考的现实问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版社经营管理水平的高低决定着出版社发展的成败,而出版社的经营管理涉及方方面面.我们认为,随着改革的深入,出版管理者应从专业化产品开发、营销策划、人才队伍建设、成本控制几个环节提升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6.
汪家熔 《出版史料》2002,(4):115-118
同是出版社,经营好坏、贡献大小差别很大,为什么?有同志归结为资本大小,——不是说规模效应吗。日本同行清水英夫指出:“出版社并不单凭藉资本和企业规模的大小程度来决定优劣,优劣的关键取决于出版社的选题计划究竟如何”。我国旧时对社会贡献最大的四个出版社商务、中华、开明、生活,其起动资本都极微小。他们都遇  相似文献   

17.
出版高层次、高品质的高校教材是高校出版社的义务,也是高校出版社的立身之本.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进入“大众化”阶段,随着招生规模的逐年扩大,在校大学生人数急剧增加,高校教材的市场也日益扩大,这为高校出版社的发展带来了很好的机遇.  相似文献   

18.
从时代的发展和国外的行业经验来看,数字出版是出版业必须面对的一个方向.国外的很多出版社都在数字出版上投入大量的人力,资金,包括在线学习、电子图书,电子期刊等.国内的很多出版社,厂商也认识到在数字出版上占领市场的重要性,在逐步探索的过程中积累了很多的经验和用户群体.通过不断摸索,逐渐形成了比较适合国内数字出版的模式,特别是针对教育、专业类出版社的在线互动学习社区,是符合我国教育模式的一种互动学习手段.  相似文献   

19.
在信息复杂多变、竞争日益激烈的现代社会环境中,中小型大学出版社的业务发展策略或发展模式选择应从系统分析和综合分析的角度出发,选择一条最符合出版社自身发展的模式路径. 一、出版发展模式选择的指导思想 任何一种产业发展模式的选择都不是凭个人的兴趣爱好,主观臆断、经验想象等产生的,而是通过实践并在某种理论思想的指导下得以形成的.在现阶段,这个指导思想就是科学发展观的思想.  相似文献   

20.
北京出版社出版集团是在北京出版社的基础上,利用其在全国有影响的综合大社的优势,以出版社自身发展“造大船”的模式组建成立的集团。除含北京出版社及其所属部门外,还有下属7个专业出版社和4个杂志社,集团还开办了一批企业化运作的经营部门。京版集团成立3年来,年平均出书2000余种,图书重印率50%以上,新书社会获奖率25%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