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也带来了社会文化的变革,弹幕视频作为一种新型交互视频,为企业的营销推广提供了新的可能。本文以弹幕视频广告为研究对象,借助费尔克拉夫的三维话语和韩礼德元功能理论相结合的话语分析框架对弹幕视频广告的广告文本、话语实践和社会实践三个方面进行分析,阐释弹幕视频广告话语及其背后的权力关系、社会结构及文化因素,厘清弹幕视频广告的话语组织规则,以期对弹幕视频广告在产品营销上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为企业利用网络平台创新广告形式,实现低成本高效益的网络营销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谢津炜 《今传媒》2020,(2):20-21
弹幕的流行为互动仪式的讨论带来新的主题。不同于以往的集会仪式,弹幕用即时评论的方式来构建身体的在场感,并用文字对参与者的态度、观点与情绪进行及时准确地记载。因此,弹幕本身就是一个良好的分析样本,对弹幕内容的分析也将有助于理解这场新型互动仪式。  相似文献   

3.
弹幕视频作为一种全新的传播形态和媒体文化,改变了传统视频网站传受双方的互动关系.本文列举了弹幕视频的形式,分析了其即时互动性、语言多元化等特点,并深入剖析弹幕用户的心理诉求.弹幕视频由A站、B站扩散至土豆、优酷、爱奇艺、搜狐视频、腾讯视频等传统视频网站,又延伸至影院.在多屏化发展的今天,如何对弹幕内容把关,提升用户的媒介素养,发挥弹幕视频的传播魅力,成为互联网从业人员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公共性与游戏性是理解传播活动的两个基础面向,当新媒体传播样态将这两个维度混杂时,二者互相影响的机制成为值得探究的议题。本文关注B站弹幕文化对新闻视频公共性内涵的影响,通过文本分析和深度访谈对弹幕文本和用户进行考察。研究发现:第一,新闻视频弹幕的公共价值在于弹幕可以提供事实信息影响新闻叙事理解,用户通过基于身份关系展演的互动实现观念共享;第二,新闻视频弹幕的游戏机制在于用户对弹幕游戏的参与以意义感为实践动机,以表现为梗的网络流行语为符号基底;第三,游戏性本身蕴含新形态的公共性,游戏性又调节了公共性的呈现,这为探讨青年文化的风格破圈提供了新的可能。  相似文献   

5.
别君华 《青年记者》2016,(23):43-44
区别于传统媒体时代的消极受众,新媒体时代的用户消费更加强调其主动性和不同消费者之间的广泛互动.美国文化研究学者亨利·詹金斯界定这种主动参与形成的文化为参与式文化,以UGC(用户原创内容)为代表的参与式文化成为当今网络媒介文化中不可忽略的方面.近几年兴起的弹幕视频作为参与式文化和开放性文本,邀请消费者积极参与到新内容的创作和传播、分享过程中,强调了互动对话和意义的阐释流动.本文选择国内影响力较大的弹幕视频网bilibili为研究对象,采用参与式观察和文本分析法,对弹幕视频网站的参与式生产路径进行考察,以解析新媒体环境下参与式文化创造的深层文化意涵.  相似文献   

6.
近些年,互联网迅猛发展,弹幕视频的出现,使观众可以在收看直播视频的同时发表内心想法,受到了广大网民的极力追捧.2007年,我国首家弹幕视频网站AcFun建立,弹幕视频异军突起.2009年,一位原AcFun用户建立了我国第二个弹幕视频网站,次年改名为Bilibili,每天的浏览量上百万,AcFun和Bilibili走红之后,各大视频网站也不甘落后,相继推出弹幕功能.弹幕视频作为视频网站的一个新兴分支,逐渐走入人们的视线,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其自身也逐步跳出以往单一视频网站的局限,打破传统的传播方式,以一种新的观众互动形式给网民提供更轻松的表达空间和更便捷的交流平台.在此,笔者以AcFun弹幕视频网站为例,通过回顾弹幕视频的起源和发展历程,分析其在网络直播环境下的传播模式和传播特征,并着重研究网络  相似文献   

7.
刘翼  李琼琳 《青年记者》2016,(27):34-35
以弹幕平台作为网络互动媒介,在传播过程中,这种互动会使受众态度产生变化吗?本文选择1998年版电视剧《还珠格格》为研究对象,选取活跃于弹幕社区并且具有二次观看《还珠格格》视频经验的网友为研究样本,分析网络荧屏互动对受众理解角色形象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弹幕使用日渐成为大众视频观看的一种典型伴随性行为.本文通过对网络综艺节目《再见爱人》弹幕文本的内容分析,结合话语分析路径,旨在挖掘受众弹幕文本的话语生产及其与视频文本所共谋生产的关系性话语.研究发现,受众弹幕文本对应自我话语生成与互动性话语生成,两种话语生产的内隐线索均在于弹幕文本对视频文本的整体性依附,这意味着受众话...  相似文献   

9.
弹幕视频是以核心信源为基础,受众评论为增长信息的一种传播模式。网站最初的受众定位为动漫爱好者,后来随着其受众群体的扩大,内容也变得更加多元。弹幕视频作为青年亚文化的一种形式,凝聚和放大了网络中的吐槽功能,并带有狂欢式的感官体验和情绪发泄功能。本文通过分析弹幕视频的语言特点,探究其背后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互联网时代的弹幕电影分析——基于互动仪式链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诸葛达维 《新闻界》2015,(3):2-6,30
弹幕作为"御宅族"的小众文化一夜之间走入大众视野,其背后是互联网时代,网络亚文化对社会主导文化的渗透。弹幕电影作为新型的互动观影仪式,是在互联网思维下,新媒体技术对传统电影产业的再造创新,其背后蕴含着互联网时代文化经济转型发展的产业逻辑。本文以互动仪式链理论为视角,在分析弹幕电影互动观影仪式的基础上,揭示弹幕电影背后的文化与经济原因,指出在媒介融合背景下,拥抱互联网思维、主动迎接时代与产业变革,才是明智之举。  相似文献   

11.
弹幕作为"御宅族"的小众文化一夜之间走入大众视野,其背后是互联网时代,网络亚文化对社会主导文化的渗透。弹幕电影作为新型的互动观影仪式,是在互联网思维下,新媒体技术对传统电影产业的再造创新,其背后蕴含着互联网时代文化经济转型发展的产业逻辑。本文以互动仪式链理论为视角,在分析弹幕电影互动观影仪式的基础上,揭示弹幕电影背后的文化与经济原因,指出在媒介融合背景下,拥抱互联网思维、主动迎接时代与产业变革,才是明智之举。  相似文献   

12.
张钗 《青年记者》2015,(5):65-66
2014年10月11日,第十届金鹰节之互联盛典晚会面向全国直播,湖南卫视首开弹幕,将其与电视屏幕结合。至此,以弹幕视频为媒介的互动形式,正式从小众网民进入了大众视野,引起了广泛关注。本文通过分析弹幕视频互动的现状,提出一些发展建议。弹幕视频的互动现状"弹幕"在国内通常被认为本意是军事用语中密集的炮火射击,过于密集以至于像一张幕布一样。后来该词被引用到视频播放中,指从视频画面上直接  相似文献   

13.
谢梅  何炬  冯宇乐 《新闻界》2014,(2):37-40
大众传播游戏理论认为,存在一部分不具备信息传播特质的传播,传播活动本身就是一种目的,即给人带来快乐。这一类型的传播特质充分体现在了弹幕视频上,作为一种网络视频播放方式,弹幕的功能并不在于高效地传递信息,而是通过一种"即时反馈"的传播形式,为用户构成共享的观看经验。本文通过焦点小组法,发现用户对弹幕的使用呈现出一种高度的自主性,而用户的弹幕使用行为也预示着新的网络互动形式的产生。  相似文献   

14.
2020年是知识类短视频的爆发元年.本文从拼贴理论视角对B站知识区短视频内容进行梳理后发现,拼贴是B站知识类短视频内容呈现中最常用的方式;弹幕符号互动构成其独特的社群氛围;评论区则拓宽了视频所营造的线上学习场景.未来,平台媒体知识生产与传播,只有在化解青年话语体系与主流知识传播语境的冲突与隔阂的基础上才能行稳致远.  相似文献   

15.
弹幕视频网站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型视频分享与网民互动网站,用户评论以字幕的形式出现在视频上,弹幕视频的功能并不是给用户带来大量有用的信息,而是通过一种集体围观吐槽某一视频的形式,为用户构建一种共享的观看经验。本文通过对弹幕网站和弹幕爱好者的观察,试图探讨这种小众化网络互动模式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张聪  常昕  陈颖 《东南传播》2014,(12):12-14
"弹幕"是源自日本的一种在青年群体,尤其是90后受众中流行的新型媒体传播样态和媒体文化。弹幕改变了传统意义上传受双方的互动关系,并在其核心接受群体中形成了鲜明的共通价值观和传播语境。这种兴起于网络平台的传播形态业已被引入电视媒体,在多屏互动和媒介融合的时代,弹幕成为传统媒体吸引青年观众、扩大收视人群的一种尝试。长远看,如何对弹幕内容进行合理把关,如何强化线上与线下的互动,并在更广泛的受众层面上发挥传播效力,是弹幕传播未来需要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弹幕一词最早出现在军事用语之中,形容"射速快、密度高"的火力覆盖网。而弹幕视频指的是这样一种视频:"当我们点开链接查阅视频时,大量的评论会直接从网络视频播放器所显示的画面中飘过,看上去就是飞行游戏中子弹网络。"因此,弹幕又被称为"会飞的字幕"。有人称弹幕的出现是实现传媒社交化的途径,本文对弹幕电视互动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互联网场景下有着诸多子场景,弹幕视频场景是其中之一.弹幕视频场景具有即时传播、简洁、相对静止、匿名的特征,这些特征使得弹幕群体有着与其他群体不同的群体身份、社会化过程与权威.  相似文献   

19.
《新闻界》2015,(13):14-19
弹幕视频是近些年国内逐渐兴起的一种新型在线视频分享模式。以较具代表性的Bilibili网为例,运用兰德尔·柯林斯的互动仪式链理论予以关照认为:弹幕视频观看模式是一种以互联网为依托,自我认同为ACG文化族群成员身份的网众,以身体的非物理在场为空间站位所开展的虚拟互动仪式。  相似文献   

20.
张培培 《出版广角》2021,(17):85-87
互动仪式链理论从微观社会学的角度出发,探讨了群体内部的互动行为与价值生产模式,为短视频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东京奥运会作为运用短视频传播赛事的首届奥运会,开启了全媒体时代体育赛事传播的新图景.文章通过引入互动仪式链理论,从传播形式、内容创造、创新模式三方面探讨东京奥运会短视频的传播实践,并基于互动仪式框架指出奥运短视频传播过程中的价值生产,以及用户的情感能量与资本符号的积累模式,从而探寻短视频发展新风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