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芳  周鼎 《传媒》2023,(22):69-70+72
随着数字化技术对人类社会关系和生活方式的重塑,以短视频为代表的移动互联网传播平台成为广大用户了解“非遗”、认识“非遗”的首选渠道。从个体创作到MCN运营,“非遗”类短视频正加速步入众创时代。本文通过阐释“非遗”类短视频的传播和价值,针对当前“非遗”类短视频的传播困境,提出其在文化和商业维度的创新路径。  相似文献   

2.
文旅节目叙事空间经历了从事件场所向地域文化媒介的转向,将生动可及的“地方感”视角融入中国故事的传播。本文从《还有诗和远方·非遗篇》的“非遗”视角和叙事策略展开探讨,认为节目以城市为单元,彰显“非遗”的地缘特质;以体验为轴线,记录人物的成长轨迹;以情感为联系,重建文化的具象语境;以生活为诗意,弘扬时代的文化新篇。  相似文献   

3.
文章以代表性中华文化非遗为研究对象,运用关键词分析、情感分析与共现网络分析等文本挖掘方法分析YouTube平台中非遗短视频用户文本数据,应用“认知-情感-行为”框架模型研究非遗在该平台的传播效果。研究发现:非遗的认知形象多为正面形象,传统技艺、民间文学和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类非遗认知度较高;情感感知以中性和积极情绪为主,对象涉及中华美食、家庭生活文化与原生态自然环境等;行为效果具体呈现为分享意向、购买意向、学习意向与旅游意向。文章立足于该平台非遗的传播效果,从传播语境、传播手段与传播主体等方面阐释实践启示。  相似文献   

4.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迭代发展,短视频在非遗领域的应用激活了非遗传播传承的内生动力,为非遗产业发展注入强势动能。柳州螺蛳粉乘着短视频的东风火爆全网,为其非遗技艺内涵的传播奠定了流量基础,也为非遗短视频研究提供了丰富例证。本文以柳州螺蛳粉作为研究切入点,探讨非遗短视频传播中存在的非遗文化本真流失、社会群落关注度低、传播主体水平参差问题并分析本质成因,进而提出短视频赋能非遗传播的文化进路,以提升非遗的传播力、影响力,赓续其文化传承和集体记忆建构功能。  相似文献   

5.
任怡燃 《视听》2022,(4):173-175
第24届冬季奥运会是一次在全世界范围内具有传递性、参与性和仪式性的大型活动.此次冬奥会为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带来了融合冬奥会和非遗文化空间、融合媒介和人以及文化的新的传播情境,并赋予非遗这种中国传统文化以新的文化意义.因此,河北省在非遗传播策略上,既要关注冬奥会与本地文化环境的结合,实现文化空间的还原和拓展,又要深...  相似文献   

6.
唐春梅  高月 《传媒》2023,(8):61-63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文化瑰宝。纪录片以纪实加视听传播为主要特色,对于传播中国非遗文化具备天然优势。本文聚焦中国新华新闻电视网出品的非遗纪录片《四季中国》,对其内容制作和国际传播实践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如何提升非遗纪录片国际传播的广度和效度,助力中国非遗文化“走出去”。  相似文献   

7.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是中华文化瑰宝,其外译与跨文化传播是新时代“兴文化”的重要环节,也是展现文化自信和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手段。本文以语料库分析为依据,以拉斯韦尔5W传播模式为理论视角,设计了中国非遗外译跨文化传播的四大策略,以期为新时代非遗外译与跨文化传播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谭强  杨帆 《新闻前哨》2024,(5):35-37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文化之根,在现代艺术与数字技术的浸润下,它已演变为内涵深化与外化的多元符号。春节联欢晚会作为中国人春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意义和价值不仅在于提供一场视听盛宴,更在于守正创新地推动了非遗文化符号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本文从文化符号学视角出发,探讨非遗在春晚仪式化传播下文化符号的生成与意义建构,以期探究非遗文化符号在“编码”和“译码”传播过程中的作用机制,并进一步探索文化符号在非遗传承中的应用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深挖非遗精髓,彰显中国品牌文化特色,是新时代推进中国特色品牌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大型文化节目《非遗里的中国》回归非遗生发原境,构建非遗文化生态传播场,立体化呈现非遗的历史底蕴、中国智慧、东方美学和创新成果。建设中国特色品牌,就是基于工匠精神、义利兼顾的经济伦理、东方生活美学打造“真品牌”“善品牌”“美品牌”。  相似文献   

10.
楚丹阳 《今传媒》2023,(9):107-110
随着数字技术的进步,河南卫视“中国节日”系列节目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了创造性演绎,线上、线下的“破圈”传播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赋新提供了思路。本文从场景建构角度入手,分析“中国节日”系列节目在传统文化的主题内涵、意蕴风格和“破圈”传播上的赋新之道,旨在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融合发展,进一步弘扬中国精神。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共振传播理论为依托,以《闪亮的坐标》节目为例,探析共振传播视角下红色文化节目的融合创新。红色文化节目《闪亮的坐标》在内容制作上,以诵演模式为表现手段,通过建构沉浸场景,将英雄人物同观众的故乡情结联系,实现了节目内容与观者间的情感共鸣;在内容传播上,通过“卫视+融媒体+短视频+网络平台”的传播布局,实现了多频共振,扩大了文化类节目的传播力和影响力,为红色文化节目的创新提供了新的表达形式。  相似文献   

12.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档案的传播是我国非遗档案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着非遗档案的展示与利用.现行非遗档案的传播方式偏向笼统与淡化,有着一定的不足.文章探讨分众传播在非遗档案传播中的适用性与迫切性,进而从传播受众、传播形式和传播技术等层次做深层次思考.  相似文献   

13.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国际传播力亟待加强。在情感化和视频化的双重转向背景下,本文通过分析YouTube平台上李子柒、阿木爷爷和滇西小哥三位视频博主的非遗文化视频,发现这些视频通过为受众创造情感知觉的条件和融入共通共享的情感体验,在国际传播中形成了一定的共情模式。在借鉴上述模式传播非遗文化的同时,仍需从在地文化场景、共享情感类型和共情内在机理三方面进行反思,更好地讲述中国的非遗故事。  相似文献   

14.
短视频平台的发展打破了过去非遗文化传播的渠道局限,非遗类短视频的出现,已成为热爱非遗文化的受众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从圈层理论视角,结合传播学相关知识对抖音平台非遗类短视频创造性转化的困境,如个体传播受限、资源分布不均、扶持力度不够等进行分析,并据此从垂直化分层传播、“短视频+”融合发展、打造个性化IP等多个维度进行非遗类短视频创造性转化路径的探索,为非遗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渊源。新媒体时代文博类纪录片承载着弘扬传统文化、塑造文化自信的重要使命。当下节目生产者在编码环节重新审视传播要素的变动,以受众现实需求为导向,转变宏大严肃的呈现形式,创新节目理念、改进传播形式、更新传播内容、拓展传播渠道,使无生命的“文物”动起来,实现跨时空的语境对接。本文探讨了文博类纪录片的演进历史,并以《此画怎讲》为例,依据拉斯韦尔的“5W”传播理论,重点探究当代文博类纪录片的创新传播策略,以期为同类纪录片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6.
巴亦君 《传媒》2019,(13):59-60
借助设计师的创意、智慧和高科技等元素,顺应时代潮流,实现自身的创造和再造,是近年来历史文化传播的新方式,《上新了·故宫》就是其中的代表节目。该节目由北京卫视和故宫博物院联合出品,每期围绕不同的主题,寻找故宫历史文化元素,以文化产品“上新”为制作内容,赋予故宫历史文化以时代新意。由此,故宫不只是中国历史文化的见证,也成为文化创新、文化传播的载体。  相似文献   

17.
情景化叙事以清晰的叙事逻辑展现非遗的历史厚度、地域广度和思想深度,以浸入体验式的叙事方式呈现非遗的传统特质,以国际化的叙事话语彰显非遗的价值内涵,从而向海外受众传播非遗所承载的民族文化与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18.
李冰  吴亦楠 《今传媒》2023,(9):37-41
本文分析了融媒体时代下“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节目内容的叙事特征与叙事策略;采用文本分析法,概括出该节目以圆形场地创造对话叙事空间、三元主体共创叙事文本、明暗双线交错推进叙事的结构特征,探讨了该节目具有的跨平台融合与网感化传播、梦想叙事激发情感共鸣以及柔性传播三重叙事策略,旨在为提高跨文化节目制作水平和国际传播能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余琪 《视听》2022,(2):24-27
在国际传播场域中,李子柒的《东方非遗传承》栏目成为非遗文化传播的典型案例.本研究以YouTube李子柒《东方非遗传承》栏目的评论为研究对象,探寻中国非遗文化在跨文化传播场域中的可能性突破.研究发现,意见领袖的影响、传统中国文化符号和优质的影音制作是吸引外国观众的主要因素.在情感层面,外国观众对于该非遗栏目的积极情感占据...  相似文献   

20.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近年来,以《故事里的中国》《典籍里的中国》《一本好书》为代表的文化类综艺节目利用情绪传播规律,通过“戏剧+影视+综艺”的创作模式,打破单一线性叙事,同时巧妙运用新媒体技术建构互动空间,增强了节目的情绪感染力量,实现了节目“出圈”传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