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借助叙事表达有助于提升红色档案资源开发效能、讲述中国红色故事的能力。本文通过阐释将叙事表达融入红色档案资源开发的现实价值,并辅以案例分析梳理红色档案资源开发中档案部门在叙事结构组织、叙事视角切换、叙事空间还原以及叙事体验优化中的现有行动。从树立核心理念精准把握表达层次、整合馆藏资源丰富表达内涵、融合时代元素创新表达形式三个层面入手探索优化策略,以弘扬社会正能量、扩大红色文化辐射范围与现实效用。  相似文献   

2.
讲好中国工业故事,打造中国工业遗产档案文化叙事品牌,为提振中国工业文化旅游消费注入新活力。在阐释文化场景和档案叙事理论的基础上,从叙事主题、叙事素材、叙事场景三个层面构建工业遗产档案资源叙事行动框架,并从真实性、合法性、戏剧性三个向度出发,嵌入空间叙事、互动叙事、国家叙事等理论体系,创设具有复合型体验和情感价值的文化场景助力工业遗产档案解码,以强化消费者的叙事理解和情感卷入,引导公众的消费倾向和行动意向。  相似文献   

3.
董韶华 《档案管理》2023,(3):12-13+16
借助档案叙事表达有利于讲好中国故事。本文通过阐释档案叙事理论,对档案机构在国际档案日活动中跨媒介叙事、重视叙事内容、拓展叙事空间等方面进行评析,并提出国际档案日档案叙事的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4.
曾静怡 《档案学研究》2021,35(6):100-105
照片档案叙事在历史、文化、记忆的建构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上下文影响着照片档案叙事功能发挥。上下文应用于照片档案叙事具有三个层面的价值:资源发现(Where)、内容理解(What)与意义阐释(Why);通过构建上下文嵌入的知识图谱能够实现照片档案叙事元素节点化表示与应用,探索了照片档案叙事的新思路。本文以吴宝康先生照片档案为例,进行了更为具体的说明。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叙事主体、叙事客体、叙事过程三个角度对叙事理念于档案文化传播中的运用进行价值阐释,并提出相应的档案叙事运行机理,包括平分析公众需求,明确叙事主题建构叙事场景,善用媒体技术,评论反馈以优化档案叙事服务等。建议通过树立叙事理念、多媒体并行发挥多方联动效应、多元合作增强文化凝聚力等几个方面入手探索档案文化传播的新路径,扩大档案文化的辐射范围与增强档案文化的传播效力。  相似文献   

6.
引入数字人文技术以探索专题档案多维开发利用的新路径。以数字人文理论和方法为依据,构建专题档案多维开发利用的实现路径,即以时间、空间和主题三个叙事维度为基础,运用多样化的数字人文技术对专题档案资源进行收集、整理、著录、加工等一系列建设工作,最终形成一个系统完整的数字人文产品。最后,以乾隆南巡专题档案为实例,进行实证分析。该路径具有三个层面的实效:资源层面,多维集成分散的专题档案资源,实现资源体系化;内容层面,将专题档案蕴含的丰富内容进行提炼与呈现,实现内容场景化;用户层面,将静态的叙事信息进行多媒体方面的呈现,实现知识大众化。  相似文献   

7.
档案与数字人文之间的关系日益密切。档案知识服务与档案价值阐释是数字人文理念与技术应用于档案领域的代表性场景,数字人文能增强档案知识服务的技术刚性,延展档案价值阐释的人文柔性。档案化管理能帮助实现数字人文资源对象的全过程管理,保障数字资源的完整性与可用性;维护背景联系有助于构建资源信任,拓展数字人文的价值空间。数字记忆是记忆在数字时代的一种新形态,体现了档案与数字人文在人文—记忆之维与数字—叙事之维的融合共生。从档案与数字人文的双向视角考察二者相互的概念理解、价值意义,分析二者相互建构的实践路径,有助于推动档案与数字人文之间的学科对话,促进学科发展。  相似文献   

8.
红色档案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与多重价值,开发利用好红色档案资源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场景理论为红色档案资源开发利用提供了新的价值阐释,也反映出在档案叙事、场景体验、场景塑造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基于此,本文提出全面立体讲好红色故事、营造高互动性的沉浸式体验、打造特色的利用场景3条优化路径,为更好地开发利用红色档案资源提供思路借鉴。  相似文献   

9.
龙家庆 《档案管理》2023,(4):66-68+72
数字叙事为红色档案叙事开发提供了优化可能,有助于立体多维地展现党史记忆、阐释中国精神。本文以数字叙事理论为指导框架,识别红色档案叙事开发场景,并从叙事视角、叙事结构、叙事方法、叙事技巧等四方面分析传统叙事开发的不足之处。同时,立足馆藏红色档案资源优势,从叙事源头、叙事组织、叙事呈现、叙事创新等四方面提出红色档案的数字叙事开发策略:关注红色档案内容本身、有效使用数字媒介、应用多维叙事技巧、借助叙事创造知识。  相似文献   

10.
在数字技术蓬勃发展的今天,档案数字叙事凭借其沉浸式和互动性特点,使档案数字叙事用户与档案建立更深层次的联系,用户在档案数字叙事空间中进行互动,从而获得情理共鸣。论文依据兰德尔·柯林斯提出的互动仪式链理论,从互动仪式链构建的空间界限、符号焦点、用户群体、情感基础四个方面分析档案数字叙事服务的仪式运行机制,对档案数字叙事服务的仪式构建提供可行方案,最后对档案数字叙事仪式链进行情感能量分析。通过引导用户在档案数字叙事中的情感积累,构建差异化的档案叙事互动市场,为档案利用与赋能提供理论方法,为社会和谐稳定发展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1.
数字叙事理论为档案服务提供人文和媒介视角的探索维度,为档案馆资源开发利用提供多维途径。档案馆可引入数字叙事理论创新档案服务观念,参循数字叙事逻辑呈现档案资源,应用数字叙事工具优化档案利用服务,进而提升用户档案利用满意度,推动大众知识创新、公众人文素养培育等数字人文价值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2.
随着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发展,档案界出现的“叙事转向”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在分析后现代档案叙事发展的思想、技术、资源、价值认知背景的基础上,借鉴叙事学的基本理念,剖析后现代档案叙事的基本概念与内在逻辑。以解构性后现代主义为依据,解读后现代档案叙事对于档案中立性、档案叙事的权威、档案唯线性叙事和技术万能论的理论批判。并在建设性后现代主义基础上,分析后现代档案叙事的现实建构,包括档案叙事的文化诠释、档案叙事的全知视角呈现、档案业务流程的整体叙事化建构和社群/家庭/个人建档。  相似文献   

13.
从档案资源叙事性开发要素理论探讨出发,对以《国家记忆》栏目为代表的档案资源叙事性开发实践进行综合考察,从叙事主体、叙事内容、叙事媒介、叙事受众以及叙事目的五个方面总结《国家记忆》栏目开发经验和存在问题,并据此提出加强专业合作、调整内容结构等相应优化策略,旨在为我国档案资源叙事性开发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少数民族档案中有关少数民族的观念、经验、情感、惯例等,往往呈现出一种地理谱系分布,它们属于典型的地方知识,是对少数民族档案进行文化阐释的基点。通过理论援引加案例实证,阐明少数民族档案的文化意涵指向地方观念描述、地方经验叙事、地方情感表达、地方惯例认同等层面,进而从观念、经验、情感、惯例等四个维度探讨少数民族档案的文化阐释方法,并指出少数民族档案的文化阐释应致力于强化观念描述客观性与理解性、突出经验叙事个体性与整体性、追寻情感表达合情性与合理性、推崇惯例认同一致性与多元性的辩证统一来探求少数民族档案意义。  相似文献   

15.
数字叙事作为围绕叙述主体背景、属性、目的、逻辑等阐述网络要素的打散重构,并最终以多媒介形式叙述的多层、多维、多视角的数据洞察,为未来档案内容管理发展提供了想象空间。本文以档案数据化、数据知识化、知识故事化三个阶段为逻辑脉络,预测数字叙事视域下档案内容管理的发展趋势,认为未来档案内容管理流程将实现三维正交分解架构—纵向延伸、横向拓展、深向整合。在此基础上,提出档案数据资源生态圈构建的三大维度:动态平衡的档案数据资源生态要素、多主体协同的档案内容服务、多源异构档案数据共享。  相似文献   

16.
文献遗产往往被视为文化认同的重要标志。档案文献遗产是文献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价值认同在档案文献遗产上的表现是多次价值化的过程,既体现在遗产界定阶段也体现在后“申遗”阶段。后“申遗”时代,档案文献遗产在面向受众传播时面临文化认同困境。为增强受众文化认同,引入叙事学,在论证“叙事增强档案文献遗产受众文化认同”命题科学性与可行性的基础上,提出后“申遗”时代档案文献遗产价值化的主要方向,进一步从阐释与展示两个维度构建档案文献遗产的叙事策略。阐释维度,主要在故事与话语层面探讨上下文应用的当代叙事构建;展示维度,主要从用户与媒介方面探讨可视化驱动的数字叙事构建。  相似文献   

17.
档案部门开展红色档案数字叙事有利于保存红色记忆,弘扬红色精神。文章调研我国31个省级综合档案馆网站后,发现当前我国红色档案数字叙事存在叙事素材孤立、叙事视角单一、叙事结构固化的问题,并从资源、技术和公众参与这几个要素分析了我国红色档案叙事现状不足的原因,从而提出叙事外视角勾勒与内视角聚焦相结合、资源内容关联与聚合、突出沉浸式体验、以互动需求为叙事发展动力的实践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18.
颜涵 《北京档案》2023,(4):30-32
侨批档案是构建华侨华人集体记忆的重要媒介,借助叙事表达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利用侨批档案构建集体记忆的效能。论文以纪录片《你从海上来》为例,从叙事内容、叙事视角、叙事方式、叙事结构四个层面总结出侨批档案叙事策略,并诠释集体记忆构建过程中侨批档案叙事在增加身份认同、弘扬侨批文化、扩大记忆影响三个方面的现实价值,为侨批档案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及华侨华人集体记忆的深度构建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9.
在社交媒体时代,微信朋友圈凭借其强大的渗透力日渐演变为当代社会的普遍景观,成为主宰人们日常交往的新的话语模式.微信朋友圈作为人际交往与信息交流的一种工具,其功能指涉的过程隐喻着空间的范畴.文章在分析空间叙事理论的新媒介转向的同时,运用空间叙事理论对微信朋友圈的关系空间、表征空间、心理空间、意义空间四个空间维度进行着重阐释,以期为理解微信朋友圈生成的交往意义提供一种新的思考路向.  相似文献   

20.
李金格 《北京档案》2021,(11):39-41
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中经常运用红色档案,其中存在红色档案资源整合力度不够、开发深度不够,以及红色档案展览中档案叙事"碎片化"等问题,这些都影响了党史学习教育实效性的提升.坚持多主体合作,加大红色档案资源的收集、整合力度,充分发掘红色档案的价值,坚持辩证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档案叙事原则,全面、真实地呈现党史中的历史事实,传承红色基因,是新时代红色档案资源开发的应有之义,也是提升党史学习教育实效性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