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今年1月召开的全国宣传部长会议强调,要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作为城市台,当下要继续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将新闻媒体开展的"走转改"活动进一步深化的要求,以"走转改"为抓手,推进时政新闻新探索。地方时政新闻是城市台的优势,但又往往不易做好,成为节目短板。"走转改"是新闻本质的上升式回归,既是一种挑战,需要对以往的报道方式进行适当的调整,更是新闻改革的契机,将"走转改"、"三  相似文献   

2.
地方电视台的时政新闻,常摆脱不了"领导活动长"、"主题报道空"的困境。在央视、省级卫视以及新媒体的冲击下,近年来,地方台时政新闻的收视普遍下滑。本文从电视新闻审美追求这个角度,谈电视新闻的品质提升、感染力的增强。  相似文献   

3.
徐迅 《声屏世界》2014,(5):51-51
从"三贴近"到"走转改"再到"走群众路线",新闻媒体只有深入基层、深入生活、深入群众,才能采制出一篇篇形式活泼、内容充实的新闻。那么,地方电视台时政新闻应该怎么样走群众路线才算是科学合理?一般说起来,时政新闻走群众路线要比社会民生新闻难,而地方电视台时政新闻走群众路线比央视和省级卫视时政新闻更难。这是因为,其一,时政新闻与社会民生新闻定位不同,前者注重新闻宣传教育,后者注重新闻互动沟通。  相似文献   

4.
时政新闻是电视新闻报道的重要内容。但地方电视台时政新闻由于受题材、报道模式、人员素质等的制约,影响了可视性。就时政新闻如何立足地方、贴近民生、改进报道方式、增加信息量、增强可视性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5.
时政新闻是新闻报道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具有非常鲜明的政治色彩。目前,地方电视台在时政新闻的报道中多数还是以程式化的模式呈现。但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促使人们把关注的重点放在贴近老百姓生活的相关新闻中,使得地方电视台的时政新闻陷入了收视率普遍偏低的尴尬境地。针对这种现状,地方电视台要对时政新闻进行创新,并以民生视角对相关政策法规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6.
时政新闻是新闻报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无论在中央还是地方,时政报道都是媒体发挥喉舌功能,服务党政工作的主要方式。但是长期以来,地方电视台由于受到政策体制、舆论环境、报道模式等的限制,时政报道的可看性很差,受众都不爱看,传播效果很差。就地方电视台如何加强时政新闻的可视性做了一些思考,提出通过确立受众本位思想、巧做会议新闻、让画面动起来、精用同期声等手段可以使时政新闻更好看。  相似文献   

7.
云彬 《新闻窗》2012,(5):61-62
时政新闻是有关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国内民主政治生活以及涉及国际政治、国际关系的报道。作为地方电视台立台之本的时政新闻,在新闻传播中不仅可以当好党和政府的喉舌,也可以在党委政府与老百姓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但是从多项调查显示的结果来看,地方时政新闻形成的一些固定模式,严重影响了时政新闻的可看性,一成不变的模式令观众看后味同嚼蜡。  相似文献   

8.
全面提升地方电视台的舆论引导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俞国平  姜睿 《传媒》2011,(3):41-42
由于存在片面追求高收视率等原因,我国地方电视台的新闻节目很大程度上处于结构失衡的状态。突出表现为偏重"联播新闻"式的时政报道和民生新闻,致使大量财经报道、专题分析、新闻评论、新闻访谈等节目形式几乎丧失阵地。地方电视台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找到生存之道,不断寻求可持续发展之路,必须从宏观政  相似文献   

9.
王辉腾 《东南传播》2014,(10):128-129
当前,全党正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做为新闻媒体要做好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必然要多报道与群众生活密不可分的时政新闻。把时政新闻办成"老百姓的新闻",这是基层电视台所要追求的目标,也是当今"走转改"活动的必然要求。本文从时政新闻民生化、纵深化、评论化、连线化等方面入手,探索基层台办好新闻节目之路。  相似文献   

10.
随着融媒体时代的到来,新闻传播领域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电视时政新闻也不例外。本文立足当前地方电视台时政新闻现状,提出一些改进电视新闻报道的思考,希望可以提升当下电视时政新闻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11.
时政新闻是主流媒体最重要的报道部分,也是主流媒体最有高端话语权、最有影响力的阵地。但对地方电视台来说,时政新闻节目实难担当重任。但一方面,传播时政新闻是电视台主流频道的职责所在,同时时政新闻拥有相对固定的收视群体,在机关干部和其他关心时事政治的人群中具有很大的影响力。然而很多地方电视台的  相似文献   

12.
如果说之前时政报道不接地气、创新力不够与指令性要求过多有关,那么当前,就是一个变革的时代。以"走转改"的要求和做法,提升新闻报道质量,克服目前存在的问题(宣传味道过重、表现形式不佳),达到有效宣传目的。力争做到"时政新闻要有厚度、经济报道要有深度、民生新闻要有温度、宣传报道要有尺度"。具体地说,就是时政新闻按新闻规律办事,突出新闻性,压缩会议和领导活动的程序性、简报式报道,突出其中的新闻内容;民生新闻要体现人文关怀,呈现民生幸福,要有任务、故事;经济新闻要有内涵,突出具体做法、经验,减少成就性的概念式报道。增加体验式报道、系列报道、主题报道,这是摆在作为主流媒体的电视新闻栏目前的一个既传统又崭新的课题。  相似文献   

13.
中央八项规定出台后,作为时政新闻"风向标"的央视《新闻联播》越来越"接地气"。通过分析目前地方电视台时政新闻中的"三大"症结,阐述了新时期地方电视台如何借鉴央视《新闻联播》的"变脸"经验,实现时政新闻"接地气"的若干措施。  相似文献   

14.
时政新闻作为电视新闻中的必要组成部分,有着非常重要而特殊的作用,时政新闻也是比较难以制作和表达的一类新闻,本文通过对地方电视台时政新闻节目的分析,探析时政新闻不受关注的原因及地方电视台时政新闻报道的要点,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方法。  相似文献   

15.
自"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在新闻战线启动以来,新闻工作者脚下接地气,心中有底气,笔下添灵气,报道显生气,一时间"走转改"成为当下社会各阶层关注的热点话题。基层是新闻的富矿沃土,"走基层",单纯下去不是目的,而是要从基层获取鲜活的新闻素材,写出有影响力、有震撼力的报道。新闻工作者在"走转改"时,怎样才能  相似文献   

16.
"走转改"是新时期对播音员主持人提出的新要求;"走转改"符合播音主持创作规律并将之提升;"走转改"让播音员主持人进行了新闻锻炼;"走转改"可以升华时政新闻;本文结合近年来播音员主持人及笔者走出演播室深入"走转改",谈新闻采编实践对播音员主持人改语风以及综合能力提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陈华 《新闻爱好者》2010,(10):121-121
时政新闻,顾名思义就是关于时事、政治方面的新闻。各级党和政府通过时政新闻报道,使政策、政令得以有效地贯彻,人民群众则可以从时政报道中了解到关系国计民生、国家发展以及与其实际利益密切相关的信息。但不少地方电视台由于没有发挥出电视媒体的优势,报道形式单调枯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时政新闻的传播。下面,笔者结合儿篇时政报道,就如何提高时政新闻的吸引力谈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18.
时政类新闻是新闻报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特有的政治敏感性、严肃性等特征,在受众中不是非常地受欢迎,而且目前的情况下,大多数时政类新闻依然走着程序化、公式化的老路,使地方电视台时政新闻陷入尴尬的境地。本文针对这一问题,提出地方电视台的创新策略,以求得时政新闻的更好发展。  相似文献   

19.
2011年9月初,黑龙江省"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全面启动,包括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传统媒体和现代新兴媒体在内的各大媒体都成为活动主体。如何落实"走转改"指示精神,真正让新闻采访工作体现"三贴近",更"接地气"更"聚人气"成为媒体共同谋划与践行的重点。下面,从三点谈谈"走转改"活动模式创新。首先谈谈"走转改"活动模式与日常报道的融合一、到基层采访更应叫"到基层体验"这是一个"快餐新闻"时代,受众喜欢快餐式浏览,传播者也习惯于快餐式炮制。采访与报道走马观花、人浮  相似文献   

20.
王健 《记者摇篮》2012,(12):33-34
"两会"报道,在地方电视台是两会,国之大事。地方两会,地方之大事。以前,包括媒体人和受众都觉得两会的时政性比较强,表现形式比较硬,不太适合民生新闻。但是现在,这种观念在急速转变。地方电视台民生新闻栏目如何报道两会,并达到预期的效果,越来越成为民生新闻人必须面对和思考的课题。否则,两会是好事,但最后的结果就会变成挺好的两会没报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