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70 毫秒
1.
"慰安妇"制度是二战时期日军实施的一项性奴隶制度,而慰安所则是实施"慰安妇"制度的场所.战时南京日军很多,日军在南京建立了很多慰安所.在南京调查得知的40多所慰安所中,有一个叫"人民慰安所"的较为特殊,虽然以"慰安所"冠名,但是也有普通妓院的嫌疑.对此作初步的考证,以确定"人民慰安所"的性质.  相似文献   

2.
作为伤痛记忆保存的创伤纪念馆,通过创伤的展示,将个人、社会、民族、国家的记忆与情感凝聚成一种力量,这种力量使受难者的历史不被遗忘,同时也使每个观众了解到自己的社会道德责任,思考面对未来的态度。因此,文章便以东亚社会内各慰安妇纪念馆为例,包括南京利济巷慰安所旧址陈列馆,台湾"阿嬷家:和平与女性人权馆",韩国战争与女性人权博物馆,日本女性战争与和平资料馆等,来讨论如何进行创伤的叙事,同时创伤纪念馆应如何建构集体记忆,承担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3.
2003年11月20日,一个消息震动了南京城——抗战时期曾被侵华日军诱骗到南京被迫充当3年“慰安妇”的朝鲜老人朴永心,在其80多岁高龄时,在中日学者帮助下重回南京,在市中心的利济巷2号一座二层旧式楼房前,指认了当年日军的慰安所旧址,指认了她遭受日军侮辱与摧残的伤心之地。  相似文献   

4.
西野瑠美子与朴永心她叫朴永心,是一位朝鲜人,当年的日军“慰安妇”。为她如今敢于挺身而出的精神所打动,2002年初,《现代快报》记者穿行于南京的大街小巷,找寻当年的日军慰安所的旧址。2003年11月份,《现代快报》记者更是有幸和这位老人朝夕共处了十几天,在记者的陪伴下,上北京、下南京、赴云南……而其中最令人难以忘怀的还是老人对  相似文献   

5.
郝倩 《新闻三昧》2004,(7):15-17
西野美子与朴永心 心她叫朴永心,是一位朝鲜人,当年的日军“慰安妇”。为她如今敢于挺身而出的精神所打动,2002年初,《现代快报》记穿行于南京的大街小巷,找寻当年的日军慰安所的旧址。2003年11月份,《现代快报》记更是有幸和这位老人朝夕共处了十几天,在记的陪伴下,上北京、下南京、赴云南……而其中最令人难以忘怀的还是老人对南京利济巷2号的艰难指认。  相似文献   

6.
新发现的日军在华北设置慰安所的罪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慰安妇制度是日军在二战期间广泛实行的为军队提供性服务的丑恶制度。目前,各界对于日军在侵华战争期间在华设置慰安所,实施慰安妇制度的罪行已有所揭露。华北地区作为除东北地区外最大的沦陷区和日本发动“大东亚战争”的战略基地,同时也是日军实施慰安妇制度最普遍、最深入、最频繁,广大妇女所受迫害也最深重的地区之一。  相似文献   

7.
夏蓓 《档案与建设》2007,(12):38-38
日本在侵华战争与太平洋战争中,有计划地强征日、韩、中、荷等国大批妇女,为日本官兵提供性服务,充当性奴隶,制定了一整套的“慰安妇”制度。1937年12月,日军在攻占南京城不久,日“华中方面军”司令官松井石根就命令在南京实施慰安妇制度。慰安妇们在慰安所里吃不上饭,睡不好觉。有的只能在日军的腹下吃点饭团子;有的躺下去,就再也未能爬起来;有的被虐杀而死;有的不堪蹂躏自杀身亡。  相似文献   

8.
黑龙江省孙吴县有一座当年日本关东军遗留下的"军人会馆"--日伪将校俱乐部,这是日军在孙吴建立的五座大型慰安所之一.这座米黄色、纯日本风格的两层楼建筑设有20多个房间,包括慰安妇住屋、大小餐厅、酒吧、浴池、舞厅、电影厅等,供日军将校级军官开会、享乐使用.如今这座建筑依然保持原貌,它无声地记录和诉说着孙吴慰安妇的屈辱历史和日本帝国主义犯下的滔天罪行.……  相似文献   

9.
日本政府审定修改历史教科书,激起亚洲各国人民的极大愤慨和强烈谴责.4月11日宜昌市档案馆向社会公布:当年侵华日军在宜昌设立四个慰安所.档案记录存有铁证、侵华军官写有书证、宜昌旧址留有物证.这一事实不容改变.  相似文献   

10.
“慰安妇”是日军推行的性奴隶制度的受害者,她们是被日军蒙蔽、欺骗乃至强征的性奴隶。这些性奴隶并非自始至终都被称为“慰安妇”。除了“慰安妇”这一称呼外,她们还经历了“P”“卖淫妇”等蔑称以及“妻子”“大和抚子”等敬称,体现了性奴隶“配给”制度下受害女性在日军心中的复杂定位。战后,“从军慰安妇”一词拉开了声讨“慰安妇”制度的序幕,“性奴隶”则恰当地阐释了“慰安妇”的本质,也使越来越多的人了解“慰安妇”制度的罪恶和日本政府不承认历史甚至歪曲历史的用心。  相似文献   

11.
1981年初夏某日晚,南京城西一单位的广场上放映日本女影星粟原小卷主演的电影《望乡》。忽然,观众中的一位老妇掩面哭泣起来。她显然是被影片中阿崎婆沦为驻南洋日军军妓(慰安妇)的悲惨身世所触动,想起了自己那段与其相似的惨痛经历……其实,在中国,像阿崎婆那样的妇女成千上万。在抗日战争时期,少说有13万中国妇女被日寇的刺刀驱赶进各地的慰安所,受尽蹂躏。当时的南京,作为汪伪傀儡政权的“首都”和日本支那派遣军司令部驻地,集结了4.6万名日寇陆海军官兵。因此,南京的慰安妇数量最多,这里的慰安妇们的经历也最具典型性。1938年初,迫于世…  相似文献   

12.
2017年1月,日本APA酒店在客房中放置该酒店集团CEO所著的书籍《真正的日本历史理论近现代史》,美化日本侵华历史,否认南京大屠杀和强征“慰安妇”暴行的存在,此事被媒体揭露后,激起了中国人民的强烈愤怒.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在1月17日表示:这再次表明日本国内一些势力始终不愿正视历史,甚至企图否认和歪曲历史.强征“慰安妇”、南京大屠杀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军国主义犯下的严重反人道罪行,是国际社会公认的历史事实,铁证如山.历史不会因时代变迁而改变,事实也不会因刻意回避而消失.只有诚实面对历史,才能真实拥有未来.我们再次敦促日方切实正视和反省历史,以正确的历史观教育国民,以实际行动取信于亚洲邻国和国际社会.  相似文献   

13.
以南昌新四军军部旧址陈列馆为例,探讨革命旧址纪念馆馆藏红色文献的史料价值,以期充分发挥红色文献及文物资源在推进和谐社会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4.
《新闻前哨》2014,(8):F0003-F0003
2014年2月10日,记者一行给92岁的毛艮梅拜年,老人原名朴娥姬,原籍韩国全罗道。16岁时被骗离开韩国故乡,成为日军的慰安妇。二战结束时,从汉口日军慰安所逃出,流落到孝感。她在孝感生活了60余年。  相似文献   

15.
大众日报社史陈列馆于2015年11月10日正式开馆.作为大众报业集团文化建设的大事,社史陈列馆已成为研究我们党新闻事业发展脉络的重要阵地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窗口. 大众日报社史陈列馆位于大众传媒大厦,运用大量珍贵的文稿、图片、实物档案等,以雕塑、绘画、景观、电子视频等多种现代展陈手段,以时间为序,分“号角与旗帜”“使命与担当”“光荣与梦想”“家园与基业”4个单元28个板块,讲述了大众日报厚重的历史底蕴和76年的变迁,展示了大众报业发展的光辉历程和报人风采.  相似文献   

16.
县区短讯     
平房区档案局在侵华日军“731”罪证陈列馆相关人员的大力支持和协助下,圆满完成红色旅游建档工作。侵华日军“731”罪证陈列馆记录了侵华日军以“731”部队为核心,利用活人作实验材料,研制细菌武器用于侵略战争,灭绝人性、惨绝人寰地残害中国人  相似文献   

17.
秧林深  张积华 《海南档案》2005,(2):F002-F002
为配合“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省档案局(馆)机关党委于2月25日下午,组织全体共产党员前往位于定安县南端的母瑞山.参观了红军时期革命根据地旧址陈列馆。局(馆)党组书记、局(馆)长孙晓西同志作了简短的讲话,全体党员认真观看了展览、听取了母瑞山陈列馆负责人介绍的琼崖红军1928年秋至1933年春在母瑞山区坚持革命斗争的生动感人的真实故事。  相似文献   

18.
战后日军仍设有慰安所.一份日军关于开放慰安所的详细通知在山西省档案馆发现. 战后曾有日军一部以"复兴皇国,恢弘天业"为根本宗旨,残留山西,企图东山再起.该部日军的这份通知,详细开列了在太原慰安所的开放地点、时间、标价、方法,特别写明"由保安第六大队经营之特殊慰安所'、"面向日人开放","从日籍管理人处买票"、"凭票游乐"、"票分甲、乙、丙三种"、"不可对接待妇直接委以金钱"等等.本刊同期发表赵永强同志专稿,就这一文件及其内容作了较详细考证,同时公布了该件照片与译文.首次发现的这一证据,延展了有关研究的范围与时限,对揭露日本军国主义的罪恶历史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5月5日,盘锦市档案局团员青年一行人来到盘山县双台子区“小红楼”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进行参观。“小红楼”是日本关东军护路守备队旧址。陈列馆中大量翔实的历史资料、照片、实物等不仅揭露了日寇对盘山抗日志士、爱国民众血腥屠杀、残酷镇压的野蛮罪行,同时也记录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辽南抗日义勇军顽强抗击日寇的英雄气概和爱国精神。此次参观,使局团员青年又一次受到了深刻教育,告诫团员青年“知史勿忘国耻,图强乃须兴邦”,激励团员青年要为祖国富强而努力奋斗。  相似文献   

20.
抗日战争是一段中华民族难以磨灭的惨痛历史。作为战争受害者的"慰安妇"群体近20年才逐渐受到关注。公众对"慰安妇"集体记忆的形塑与强化,媒体建构起到重要作用。本文以《人民日报》1995年到2018年以"慰安妇"为标题的新闻为研究样本,运用内容分析法和文本分析法从"慰安妇"报道的文本特征来分析其如何建构"慰安妇"集体记忆。研究发现,《人民日报》在不同历史时期通过不同报道数量、报道体裁和报道主题造构着"慰安妇"集体记忆。在构建社会公众集体记忆的同时,无疑也实现了民族认同的强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