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田承军 《寻根》2015,(1):95-101
当我们回顾山东泰安城历史时发现,浩如烟海的文献留下的是数以万计关于泰山的诗赋华章,而绝少提及这座城市,以至于我们解读这座城的过去时,只有极少的碑刻和文献可资参考。后唐长兴四年(933年)的《冥福院牒》留下了关于泰安城最早的城市信息。冥福院又称冥福寺,后改称资福寺(现已无存),现在泰安城尚有资福寺街,即得名于该寺。由碑记可知,当时该地有马司徒、张中舍、卞二郎、霍二郎、翟家、王官人、成三郎、韩五郎、  相似文献   

2.
郑杰祥 《寻根》2008,(3):136-139
根据文献记载,在我国古代社会发展史上有一个以炎帝和黄帝为代表的历史阶段,这就是当前学术界所称的炎黄时代。炎黄时代涌现出许多的先进人物,他们形成一个以炎、黄二帝为代表的宏大的历史人物群体。黄帝之妻嫘祖,就是当时一位杰出的女性代表人物。  相似文献   

3.
马重阳  张健娣 《寻根》2008,(1):110-111
一年前,我从河东博物馆年届八秩的石刻专家吴均老先生处,见到《柳宰相墓记》碑刻拓片。吴老说,此碑刻文献是河东乃至全国柳氏家族研究的一个新发现,有重要价值。问清碑拓出处后,一种实地考察、寻访“柳宰相”墓地的文化情结,积聚心头。2007年立冬之日,我们在夏县广电局解宝龙处长等陪同下,直奔柳宰相墓地所在地胡张乡柳村。  相似文献   

4.
正碑刻是不可翻动的书,是书中的重量级。它以大石为纸,以刀为笔,以山水风云为封面,以日月星辰为封底。碑刻的预想读者指向不分世代的流动人群,那些为仁人志士立的石碑,常表达"永贻相质"的愿望,即将碑主的形象和精神永远留给后人。每一座碑刻,都在宣示一种永恒的文化精神,是这一代人向下一代人的交代,凝固着未了的心愿。屹立在孔庙(或夫子庙、文庙)前面的石碑,首  相似文献   

5.
中国戏剧起源很早,原始社会的乐舞与宗教祭祀即为其雏形。一般研究者认为,中国戏剧正式形成于宋代(约11~13世纪)。尽管实物早已不复存在,但在宋代文献与碑刻中,“露台”“舞亭”“舞楼”和“勾栏”等表演场所的相关记载却屡见不鲜。“露台”为高出地面的方形台子,“舞亭”“舞楼”则是在或长或方的台基上立柱、盖顶的舞台,“勾栏”是大城市中的商业性剧场,有舞台与观众席,且四周有围墙。中国现存早期戏剧舞台有十余座,为12~14世纪金元时期建筑,全部位于山西省中南部乡村的神庙中。  相似文献   

6.
孔子故里——曲阜,历史悠久,碑刻数量巨大,种类繁多,有不少碑刻与孔子及其儒家思想紧密相联。这些碑刻记载了统治者利用孔子儒家思想巩固统治而进行的尊孔活动。  相似文献   

7.
《寻根》2020,(4)
正2015年,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在郑州市中原区须水镇附近清理搬迁了一批明清到民国时期的古代和近代碑刻。这一批碑刻原分别立于须水镇各个村庄,后因农田水利建设,被集中于现在中原西路与须水河交会的柳沟村西,称为柳沟碑刻群。为配合郑州西部村镇的拆迁安置,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对柳  相似文献   

8.
泰山与石刻     
泰山的刻石主要为:①历代帝王封禅告祭文;②寺庙创建重修记;③石经墓铭;④颂岱诗文;⑤题景;⑥楹联。泰山石刻的形式主要为两种:一种是碑刻,一种是崖刻。泰山有碑刻800余块,崖刻1000余处。碑刻主要集中在岱庙,崖刻则多分布于登山东路即中轴线和岱顶。这一山的石书,既有千言大观,也有一字之惊;既有帝王御笔,也有盈尺小碣;既有精雕细磨的龟碑,也有粗犷急就的凿石;大字如斗,小字如蝇;真草隶篆,代不绝书;琳琅满目,瑰丽多姿。一座朴素自然的泰山,被这一山的石书装点得斯文典雅。泰山因此成为一座蔚为壮观的中国石刻书法艺术的天然博物馆。秦刻石泰…  相似文献   

9.
左了 《大理文化》2015,(2):97-102
巍山是文献名邦,历史文化悠久,文物古迹众多,省、州、县各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30多处,明代以来人文蔚起,出过进士20多人,举人200多人,留下许多珍贵墨迹和古院落。过去几十年的时光里,巍山坝子和四周的许多古建筑得以修缮恢复,旧貌重现,得益于罗家靖这样一位技艺精湛的木匠。一一个冬日的早晨,我来到巍山坝子西北天耳山下的小河边上,走进罗家靖的木雕工艺作坊,采访一位朴实无华,却又  相似文献   

10.
十八世纪是法国耶稣会士主导西方"北京经验"的时代。不管从来京耶稣会士的人数及其所扮演的重要角色考虑,还是从留下有关"北京经验"文献材料所占的分量估衡,法国耶稣会士在西方来京人士中均占有优势。  相似文献   

11.
杨蕤 《寻根》2021,(2):9-14
梳理陆上丝绸之路发展演变的历史,不难发现,汉唐时期是人们重点关注的领域,也产出了十分丰硕的成果。这不仅因为汉唐是丝路史上的兴盛和巅峰时期,而且留下大量的历史记录、出土文献以及文物考古资料,学术界借此基本廓清了这一时段中西交流的概况和面貌,甚至可以说,丝绸之路业已成为汉唐时期一个重要文化符号。  相似文献   

12.
朱乃诚 《寻根》2010,(3):22-30
<正>龙,作为一种文化意识,在中华民族文化中,有着广泛的流传。在汉代,就已将龙与炎帝、黄帝、天子等联系起来。在先秦文献中也有许多文献记载着龙的故事。但大家一直认为,古代对龙的各种记载,是一种传说。然而,2004年经考古发掘清理后辨认  相似文献   

13.
清代的白话短篇小说并不仅有话本小说,还有一种独特类型,即白话宣讲小说,它以《跻春台》为代表,包括近几年陆续发现的《照胆台》、《救生船》、《萃美集》、《辅化篇》、《大愿船》、《保命救劫录》、《救劫保命丹》等作品白话宣讲小说是古代白话短篇小说中的一种独特类型,它产生于清代圣谕宣讲的背景之下,是民间宣讲圣谕和善书留下的案证故事集及改编本。白话宣讲小说不是话本小说,以《跻春台》为代表的这些作品与话本小说在起源、创作目的、文体特征等方面  相似文献   

14.
1793年7月14日晨,一个不幸的消息在巴黎不胫而走,法国大革命激进派的代表人物——保尔·马拉于昨晚遇刺身亡。全市中下层人民震惊了、愤怒了,纷纷派出代表出席当天的国民大会,谴责保皇党的反革命阴谋。一位名叫希罗的代表在发言中情绪激昂,高呼:“大卫你在哪里?你曾经给后代留下了为祖国而献身的勒普勒蒂埃的形象。  相似文献   

15.
有关西藏的地方文献不多,本文择其要者加以考释,主要探讨文献形成背景、作者简况、版本源流、文献价值,并对某些文献的讹误做了必要的订正.  相似文献   

16.
《寻根》2016,(5)
正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后,清政府将台湾、澎湖列岛割给日本。日据时期,仍有不少福建民众东渡台湾,但这批东渡台湾的民众,却是以一技之长在台湾谋生为主,为台湾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成为日据时期台湾保留和发扬传统文化的重要力量之一。本文以日据时期东渡台湾的先生与匠师为考察对象,对其在台湾所留下的痕迹和影响作一阐述。本文所说的先生,指以教书为业,在台湾传播中国传统文化之余,也参与诗社等活动,留下了不少相关诗文的  相似文献   

17.
《上海文化年鉴》2012,(1):296-297
11月10日.上海图书馆与CALIS(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管理中心签订合作协议,正式面向国内高校提供馆际互借(原书外借)服务,使全国性馆际互借服务有了更大的拓展,有助于进一步激活馆藏,共享文献.让全国高校读者共享上海图书馆丰富而珍贵的馆藏文献资源。  相似文献   

18.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众多。在这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民族自治地方占去了全国总面积的百分之六十四。各个民族都有其悠久的文明历史和灿烂的传统文化。民族地方文献是本民族历史文化的结晶,同时也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的飞速发展,信息资料的开发与利用,是全社会日益得到关注的问题。在我国实施科教兴国和西部大开发的过程中,促进各民族地区的发展,开发和利用民族地方文献信息资源,是发掘民族地方文献中所包含的广泛的知识内容,将其加以整理,加工、及时准确的提供给读者,为社会主义的经济和文明建设服务。加强民族地方文献资源的建设,对于推动各民族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繁荣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事业,增进民族地区团结与各民族的文化交流,具有极其深远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王慧娟 《世界文化》2007,(12):14-15
西尔维亚·普拉斯,美国自白派诗歌的代表人物,一个世界诗坛的传奇人物,一个给后人留下一串谜语的女人,一个视死亡为艺术并最终以此方式完成对生存的探索、对生命含义注解的女人,一个在钟形罩中苦苦挣扎,留下了痛苦、恐惧和极度压抑的心灵历程的女人,也许当她拿起笔,就注定要承受生命不能承受之重,甚至付出自我毁灭的代价。  相似文献   

20.
正一侯外庐先生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奠基人之一,在其一生的学术工作中,留下了十分丰富的史学遗产,这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代表著作、理论成就、史学路径以及学术精神。一、代表著作。侯外庐一生留下了丰富的学术著作,这些著作又可以分在六个阶段中。第一段,1923—1926年,这是侯外庐在北京求学的阶段,他在这一阶段的代表作是在报刊发表的一些学术、社会以及时政论文,如《哲学与人生》《理想中之妇女解放运动》《一年来的中国政治》等;第二段,1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