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社会主义社会的奖金是按劳分配的补充(或辅助)形式,它的实质是超额劳动的报酬。这个观点已经广为流传,成了定论。但笔者有不同的意见。进一步弄清楚这个问题,对于工资制度的改革是有意义的。首先,我认为如果说存在超额劳动这样一个经济范畴,或者说假定存在这样一个范畴,对提供了超额劳动的劳动者给予奖金,虽然在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和一定范围内是贯彻了按劳分配,但实际上在另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和一定范围内却偏离了按劳分配。我国现在实行的工资制度是等级工资制。同级劳动者的工资,是根据他们可能向社会提供的劳动的平均量来确定的。从平均量本身的含义来说,既然是同级劳动者提供的劳动的平均量,其中必然有一部分劳动者提供的劳动量大于这个平均量,另一部分劳动  相似文献   

2.
应当建立高校教师薪酬延期分配制度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薪酬包括当期分配和延期分配当期分配即年内支付的工资、奖金和红利旨在补偿已经付出的劳动延期分配则通过社会保险计划、员工福利计划和股权期权计划进行支付旨在补偿风险损失。将延期分配引进高校教师薪酬计划反映了知识经济时代的特征,也是由教师劳动特点所决定的。高校教师薪酬制度中的延期支付制度主要功能有两个:一是建立长期激励机制,即“金手铐”;二是建立社会风险分担机制,即教师福利和保障计划。劳动力是劳动者脑力、体力和心理的同时支出,但不同劳动者在不同劳动岗位上脑力和体力支出的比例和形式是不同的。教师劳动属于智力型劳…  相似文献   

3.
一、社会主义不存在剩余劳动,而是存在劳动剩余把被剥削劳动者的活劳动区分为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是马克思首先提出的.他说,资本主义工人在劳动过程中再生产自己劳动力的价值所耗费的劳动称为必要劳动.“这种劳动对工人来说所以必要,是因为它不以他的劳动的社会形式为转移.”“工人超出必要劳动的界限做工的时间,虽然耗费工人的劳动,耗费劳动力,但并不为工人形成任何价值.这段时间形成剩余价值,……我把……这段时间内耗费的劳动称为剩余劳动.”(《马克思思格斯全集》第23卷第242—243页.以下凡引自该全集的,均只注明卷数、页码)又说,“资本并没有发明剩余劳动.凡是在社会上一部分人享有生产资料垄断权的地方,劳动者,无论是自由的或不自由的,都必须在维持自身生活所必需的劳动时间以外,追加超额的劳动时间来为生产资料的所有者生产生活资料.”“使……奴隶社会和雇佣劳动的社会区别开来的,只是从直接生产者身上,劳动者身上,榨取这种剩余劳动的形式.”(同上,第263、244页)马克思阐明了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严谨的科学含义;阐明了剩余劳动的阶级内容,以及它存在的客观经济条件和不同表现形式,明确指出它是在阶级对立社会里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超过维持劳  相似文献   

4.
情感劳动是区别于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劳动形式,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法分析情感劳动者角色冲突的形式特征及问题,分析情感劳动者角色冲突的性别差异。破解情感劳动者的角色冲突危机,要明晰情感劳动者的"情感"边界;提高情感劳动者的自我觉察能力;关注女性情感劳动者的角色意识:增强女性情感劳动者的角色界限意识,优化女性情感劳动者的社会支持结构。  相似文献   

5.
为了把握我国经济作为有计划商品经济的性质,需要对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基本矛盾进行再认识。存在商品经济的社会主义形式,也就存在商品经济基本矛盾的社会主义形式,即个别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在有计划商品经济中的表现。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中的个别劳动主要表现为企业劳动。企业是具有相对独立利益的劳动者经济联合体,劳动者和生产资  相似文献   

6.
除去传统意义上典型的全日制用工劳动关系,非典型劳动关系中的非全日制用工在目前劳动市场中占据了一席之地。非全日制用工的灵活性对于促进适龄劳动者就业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非全日制劳动者在劳动报酬、劳动合同的形式、劳动时间以及用工制度的转换等方面受到的法律保护却不甚如意,规定非全日制加班制度,统一最低小时工资标准,利用书面合同形式稳定非全日制劳动关系,为非全日制劳动者购买劳动保险,保障劳动者权益,以此促进非全日制用工制度的完善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按劳分配,实质上是:按劳动力的价值分配+按劳动者提供的超额劳动分配。二者不可混为一谈,但都必须遵循按劳分配原则及市场经济法则。劳动力的商品化是实现按劳分配与市场经济接轨的前提。只有在市场机制的基础上加以必要的宏观调节,才能实现个人收入分配中公平与效率的有机统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按劳分配,实质上是:按劳动力的价值分配+按劳动者提供的超额劳动分配。二者不可混为一谈,但都必须遵循按劳分配原则及市场经济法则。劳动力的商品化是实现按劳分配与市场经济接轨的前提。只有在市场机制的基础上加以必要的宏观调节,才能实现个人收入分配中公平与效率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9.
1.订立劳动合同应遵循的原则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劳动合同。在劳动关系中,用人单位处于优势地位,因此用人单位在订立劳动合同时, 应遵循以下原则。 1.1 合法原则《劳动法》规定订立劳动合同时,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原则,这些原则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必须遵循的法律规范。——形式合法《劳动法》第16条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劳动合同”,第19条规定“劳动合同应当以书面形式订立”。书面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的唯一合法的形式。书面形式  相似文献   

10.
朱龙 《鸡西大学学报》2014,(3):146-147,150
劳动关系是极具人身从属性,涉及劳动者基本生存权益的社会关系,其产生于劳动者向用人单位实际提供从属性劳动的客观事实。在我国用工形式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裁判者在认定劳动关系时应秉承保障处于弱势地位的劳动者体面劳动的劳动法基本理念,以人身从属性为核心审查要素,更加灵活处理那些未被劳动法明确地涵盖在其调整范围内同时又迫切需要予以倾斜性保护的社会关系。  相似文献   

11.
按劳动要素分配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分配制度。社会主义劳动者是自身劳动力的所有者。按劳动要素分配的实质是按劳动力所有权分配。劳动要素参与剩余产品的分配是按劳动要素分配的实质。探索按劳动要素分配的实现形式。  相似文献   

12.
一、职业培训面临的新形势 《劳动法》的颁布,为保护劳动者权益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保障,是全国亿万劳动者多年盼望的大事,是几代劳动工作者辛勤工作和社会有关方面积极支持的结果,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全国各族劳动者切身利益的关心,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改革开放15年来,劳动领域各项制度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劳动法》不仅把多年来劳动体制改革的成果用法律的形式肯定下来,上升为法律规  相似文献   

13.
经济以产业为载体,经济发展转型本质上就是产业的发展转型。由于生产方式构成了产业的核心,从而它的变革也就成了经济发展转型的深层动力。又由于劳动者、劳动对象、劳动资料以及劳动组织形式是生产方式的基本构件,因此,经济的发展转型在深层次上主要是通过变革、发展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以及劳动组织形式而实现。  相似文献   

14.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我国劳动关系的调整已逐渐从行政手段转变为法律手段,劳动合同成为调整劳动关系的基本法律形式,建立劳动关系就应当订立劳动合同。但是,在现实的劳动就业市场中,并非所有劳动关系都能依法建立,因而导致事实劳动关系的普遍存在,因此对事实劳动关系进行研究既具有理论意义又具有现实意义。本文就事实劳动关系的要件、范围及法律完善问题作一探讨。一事实劳动关系的要件虽然有关劳动立法屡屡出现“事实劳动关系”一词,但什么是劳动法律关系却无定论。笔者认为,事实劳动关系应当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没有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但实际上存在从属性劳动的事实状态。其构成要件至少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合同内容合法。劳动者履行劳动义务,进行劳动的事项是合法的。否则,应按无效劳动关系处理。第二,劳动行为已经发生。在劳动关系中,劳动者将劳动力交由用人单位使用,进行劳动给付是劳动者的主要义务。在事实劳动关系中,劳动给付行为是证明劳动关系存在的重要标志。由于在这种关系中,不存在书面劳动合同,如果劳动者没有进行劳动,仅凭当事人一面之词是很难判定劳动关系的存在,而有书面劳动合同调整的劳动关系,劳动者在劳动合同签订后的一段时间内可能不需要履行劳...  相似文献   

15.
现象与本质:劳务派遣理论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劳务派遣作为一种新型的用工形式涉及派遣单位、被派遣劳动者、用工单位三方主体。准确界定其法律性质是对其进行法律规制研究的理论基础。从劳动力市场考察三方关系,派遣机构的劳动人事管理与用工单位的劳动指挥管理是一个劳动关系中的两个组成部分,两者结合才构成一个完整的劳动关系,因此,二者为被派遣劳动者的共同雇主,对被派遣劳动者共同承担连带的雇主责任。  相似文献   

16.
在当前劳动价值论的讨论中,不少人为了论证先进非劳动生产要素的重要作用,认为非劳动生产要素也创造价值,否则,无法解释企业率先采用先进非劳动生产要素所取得的超额剩余价值或超额利润。还有不少人认为采用先进非劳动生产要素的企业所获得的超额剩余价值或超额利润,来自该企业劳动生产率高的劳动,劳动生产率高的劳动是一种复杂劳动,在同样的时间里可以创造较多的价值。这两种观点都违背了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基本点,并且也都与现实经济生活不相符。  相似文献   

17.
劳动者的劳动权是宪法赋予劳动者最基本的权利之一。宪法第42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劳动是一切有劳动能力的公民的光荣职责。”这不仅说明了劳动者依法拥有劳动权,而且也说明了只要劳动者具有劳动能力就必须履行其劳动义务和职责。劳动者...  相似文献   

18.
新《劳动合同法》的实施有望成为改善职校生"低签约率"的转折点随着企业形式和劳动关系日趋多样化,劳动用工制度已发生深刻变化,劳动者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现象频频发生,尤其是维权意识较弱的中、高职  相似文献   

19.
事实劳动关系和信用代办关系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社会关系,受不同的法律法规调整.如果劳动者和用人单位都具备法定的主体资格;用人单位的各项劳动规章制度适用于劳动者,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是用人单位业务的组成部分,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形成的是事实劳动关系而非信用代办关系.  相似文献   

20.
劳动号子是产生并应用于劳动的民间歌曲,具有协调与指挥劳动的实际功用。在劳动过程中,尤其是集体协作性较强的劳动,为了统一步伐,调节呼吸,释放身体负重的压力,劳动者常常发出吆喝或呼号。这些吆喝、呼号声逐渐被劳动人民美化,发展为歌曲的形式。从最初劳动中简单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