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钱鹤仙 《考试周刊》2012,(11):170-171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速度进一步加快,农村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产业结构的调整,设施农业、种籽农业、精品农业、观光农业、创汇农业、加工农业、订单农业等新兴农业的出现,给农业注入了全新的观念和内容,它使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面临严峻的挑战。“三农”问题的核心是人的问题,是农村居民发展和素质的提高,而农民本身的发展与提高又依赖于教育特别是农村职业教育。  相似文献   

2.
14年的改革开放,使中国农村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广大农民正在由温饱型向小康转变,即是原来的贫困地区也不再为吃饱穿暖发愁,传统农业正在向现代化农业转变。党的十四大提出了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国改革的方向和目标,找到了一条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正确道路,开辟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新纪元。我国农业和农村出现的历史性变化,十四  相似文献   

3.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完善和发展,我国正在经历着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它使我们国家正经历着由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由粗放型生产经营方式向集约型经营方式转变,从传统农业宗法社会向现代化工业社会转变,从传统人文精神向现代化人文精神转变。”‘社会生活的急剧变动,必然引起人们生活态度、价值观念的变化。近年来,人们交口称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带来了我国生产力的又一次大解放,欣喜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与此同时,人们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道德建…  相似文献   

4.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当前,我国农村经济正逐步由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变;单一型的产业结构正向农林牧副鱼全面协调发展转变。如何使这种转变顺利进行,尽快实现农业现代化,是摆在我国人民面前的重要任务。人们正在我国农村第一步改革取得  相似文献   

5.
江泽民同志创造性地运用邓小平理论,分析解决了农村改革和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中遇到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农业思想,是深化农村改革、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理论指南。  相似文献   

6.
我国当代农村改革大体经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78-1984年,对农村微观经济体制进行改革,即废除人民公社,实行家庭承包制,把农户塑造成为生产经营的微观主体,这一阶段改革的着眼点,是为了解决如何从经营机制上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问题。第二阶段是1985-1992年,对农产品流通体制进行改革,建立农产品市场体系,这一阶段的着眼点,是为了解决农产品“卖难”,“买难”交替发生的问题,第三个阶段是1992年中共14大以后,农村经济体制逐步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市场机制调节农民生产,生活的阶段是1992年中共14大以后,农村经济体制逐步向社会主义经济体制转变,市场机制调节农民生产,生活的作用逐步加强,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正确分析我国农村改革与发展的形势,科学总结各个地区已经取得的典型经验。于1997年9月召开的十五大的报告中,正式提出“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工宫,形成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和相互促进的机制,推进农业向商品化,专业化,现代化转变。”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江泽民对邓小平家庭承包制理论的继承和发展。他能够较好地解决我国农业向现代化迈进的过程中所面临的一系列深层次矛盾,有利于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改善农业比较利益,促进农业科技进步,是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7.
大力发展农村商品生产,逐步由自给半自给经济向商品生产和社会化生产转化,这是我国农村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不可逾越的必然过程。为此,必须建立一种适应商品生产要求,促进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发展的经济形式。五十年代末,我国在进行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础上,建立了人民公社,搞“一大二公”、统一经营、统一分配,想依靠这种经济形式来发展农业生产。实践证明,它不适应我国农村实际和商品生产的要求,造成农村经济长期停留在自给半自给状态。  相似文献   

8.
现代化是人类文明史上影响深远的社会变革。农村是传统社会的基础,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型,是以农村现代化为背景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也必须以农村现代化支持工业化和信息化,并进而实现中国社会发展中的“双重转型”。没有农村现代化不仅不能实现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而且不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9.
农民技术教育内容的选择一要有利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化。目前,我国农业正处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化转变,由产量型农业向高产优质高效型农业转变时期。这些转变迫切要求提高农业劳动者的文化技术素质,要求农民在学习实用技术时,选学有利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  相似文献   

10.
林潼 《教学与管理》2000,(12):16-18
现阶段我国农业正由温饱型向初步现代化的综合型转变。当前,农村实行稳定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推进农村小康建设以及加强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等,都对农村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和各类专门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迫切的要求。但应当看到,农村教育在总体上还比较落后。农村教育的现状还难以满足农业、农村和农民的需要。应试教育、追求升学率的阴影还继续影响着农村教育。不少地区农村中学教育的指导思想仍是一切为了向高一级学校输送人才。由于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11.
“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我们中等师范学校必须端正办学指导思想,坚持面向农村小学,为农村小学培养合格的师资,以适应改革和发展农村教育的需要,适应农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我国十亿人口,八亿以上在农村,农业又是我国经济发展的策一个战略重点,教育要为四化建设服务,首先是为农业现代化建设服务。近几年来,农村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正处在从自给半自给经济向着较大规模的商品生产、从传统农业向着现代化农业的  相似文献   

12.
(一)党的十四大确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后,农村经济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也向农村成人教育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从全国来看,农村经济发展很不平衡,内地和沿海地带差别很大,不过大多数地区的农村经济当前处于三个转变之中:在生产方式上,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在经济发展水平上,由温饱型向小康型转变;在经济体制上,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这种转变是生产力水平提高的客观必然,是历史发展的大趋势。在新的形势下,农业和农村工作面临着许多新矛盾和问题。最重要的是,近几年工业高速增长,相对于  相似文献   

13.
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更加紧密随着经济与科技、教育一体化趋势的加强,农科教结合与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关系更加紧密,农科教结合实施和推进的节奏和步骤与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部署更加协调。农科教结合是顺应我国特殊国情而产生发展起来的,必将随着我国农业及农村经济振兴的步伐而继续发展。其发展趋势将与实现我国现代化“三步走战略”相吻合,与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三个过程”相适应,与政府职能转变“三个手段”相同步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解决温饱一实现小康一实现现代化”的“三步走战略”中第一个奋斗目标已经基本实现,…  相似文献   

14.
侯兵 《吉林教育》2004,(5):45-46
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面临知识经济挑战的新形势下,要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的历史性转变,要使农业由粗放型的增长方式向集约型的增长方式转变,走农业产业化和依靠科技发展农村经济的路子,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和不断提高劳动者素质。也就是说农村面貌要改变,农业要大发展,一要靠政策,二要靠科技,但归根到底是  相似文献   

15.
论农业职业教育与农业产业化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没有农村的稳定,就没有全国的稳定;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要实现跨世纪的宏伟目标,必须保持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当前,在家庭联产承包经营的基础上,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农业产业化要求农业增长方式由传统的粗放型向现代的集约型转变,使农业的增长由依靠土地、资本、劳力等生产要素的投入为主,转变为依靠科技进步、以促进全部生产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为主,实…  相似文献   

16.
我们是在一个有9亿农民的大国里建设社会主义,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相当重要,任何经济发展战略都必须有农民的参与,重视农业、“以农业为基础”的观念万万不能淡漠。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快速发展,我国农村经济结构正在发生历史性的深刻变化,农业由自给自足的家庭经营向社会化、商品化转变。这对于劳动者的素质,人才的数量、质量和专业门类,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就业结构的多样化,要求  相似文献   

17.
<正> 农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战略重点之一,依靠农民教育和科学技术,促进农村商品生产的发展,振兴农业经济,是使我国农业生产由传统单一经营转向现代化、综合经营的必由之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实行了联产承包责任制,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指出:“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是实现我国经济现代化的必要条件.”当前,如何加快发展我国农村商品经济,有着特别重大的意义.解放三十多年来,我国农村贫穷落后的面貌有了很大的改变,但由于长期来指导思想上受“左”倾错误影响,没有很好地以发展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来发展农村落后的生产力,没有用社会化的生产来克服农村自然经济的落后状况,而是片面强调生产关系的变革,片面强调“以粮为纲”,以致农村生产力没能以应有的速度发展,我国农村还没有摆脱自给半自给的经济格局.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为了发展社会生产力,实行一系列关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方针、政策.随着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全面推行,我国农村已从自给、半自给的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化,从传统的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化.实践使我们认识到: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是彻底改变农村落后面貌,建立社会主义现代化农业的必经之路,是我国当前一项伟大的历史性战略任务.  相似文献   

19.
我国农村如何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化?农村经济的发展如何转到依靠提高劳动力素质和科学技术进步的轨道上来?农村经济如何能够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对此,农村职业技术教育起着桥梁和纽带作用。因为农村职业技术教育紧密结合农村生产  相似文献   

20.
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岗培训的粗浅认识姬振旗由农业社会向工业化和现代化社会转变是历史的大趋势,农村剩余劳动力从土地上分离出来.向城镇和二三产业转移也是历史的大趋势。这种趋势,已被世界许多发达国家的实践所证明。我国正处在这两个历史性转变的过程中。据学者测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