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思想政治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同属于素质教育范畴,思创融合协同育人可以发挥出“1+1>2”的教育融合效能。思想政治教育引领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方向,提供价值导航,创新创业教育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创新,提供实践支撑。思创融合协同育人关键是要加强顶层设计,打破部门壁垒,构建以素质教育为统领的思创融合协同育人体系与发展模式,建立思政课与创新创业课的课程共建机制,建立思创融合协同育人实践共享平台,建立思创融合协同育人动力机制,完善思创融合协同育人保障机制。思创融合可以实现双赢,使思想政治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充分实现教育价值和时代价值,共同完成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教育目标。  相似文献   

2.
《思想教育研究》2021,(1):F0002-F0002
浙江大学以基于创新的创业教育为引领,深化科教融合与实践育人,汇聚学科和区域资源优势,扎实推进创业教育实践育人体系构建与实施,获批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立项。构建专业融合的教育机制。成立创新创业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以创新创业学院为枢纽,建设专业融合的创新创业教育中心。明确创新创业必修学分,举办创新创业管理强化班,促进课堂教学、校内训练、校外实践和国际交流"四课堂"融通教育。  相似文献   

3.
创新创业教育作为新发展格局中的内生变量,在新时代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从系统思维的视角下审视,在创新创业教育系统中当前仍存在育人机制整体协同性程度不高、教育模式结构层次性不完善、内部要素动态发展性挑战应对不足、教育系统开放性程度较低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运用系统思维从主体合力、过程合力、内容合力、渠道合力四个维度去探究完善创新创业教育协同机制的优化路径,从而进一步完善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4.
思政教育、创新创业教育与劳动教育在育人目标、内容和资源上具有内在关联性,因此,实现思政教育、创新创业教育与劳动教育的深度融合、协同发展,是新时代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新探索.深入探讨思政教育、创新创业教育与劳动教育融合育人的必要性和实施路径,提出构建"劳动教育+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劳动教育+思政教育"的大思政四维平台,搭建校、地、企协同育人实践平台,为高校构建"三育融合、三位一体"的融合育人新模式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存在深刻的内在关联,二者的融合既是切实加强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工作的需要,也是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必然选择.新时代高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将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对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实现大学生高质量创业就业,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丰富的价值意蕴.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面临着融合理念尚不统一,融合机制尚不完善,融合平台尚不明确,融合氛围尚不理想等现实困境.基于此,高校要秉持"融合共生"的育人理念,优化"融合共赢"的育人机制,搭建"融合共建"的育人平台,创设"融合共营"的育人氛围,以推进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结合近年来创新创业教育的研究与实践,提出"注重价值观,构建塑造机制""注重体系,构建运行机制""注重资源,构建协同机制""注重效果,构建评价机制"等四个机制创新建设,并在深入调研20所省内外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基础上进行了深入探讨.认为深入研究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机制的创新,对于不断提升创新创业教育质量和效果具有重要的现实和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7.
在明确实践育人的概念、方式与价值的基础上,文章阐述了高职院校实践育人机制的内涵,以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展开调查,分析了目前存在的矛盾和问题,思考创新创业教育视角下实践育人机制协调长效发展的对策,进一步提出了健全制度安排机制、完善运行保障机制、拓展教育资源整合机制和创新考核评估机制的不同路径。  相似文献   

8.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事关人才培养的成败和我国创新驱动发展的实施进程.当前,高校存在着对开展创新创业教育重要性认识不足、师资队伍专业性不强、课程设置缺乏科学性、支撑保障体系不完善、考核评估方式单一等困局.研究认为,以上困局可通过强化育人为本理念、培育浓郁的创新创业校园文化、打造理论实践相结合跨界的师资队伍、构建内外联动的课程与实践体系、建设政府社会企业高校协同育人机制、制定激励性的考核和评估标准等措施破解,从而重构科学高效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提升教育的实施效果.  相似文献   

9.
当前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目标定位不准确、体制机制不健全、课程体系不完善、师资力量不充足、实践平台不坚实等问题."433"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有效融合学科建设、实习实践、社团活动和校园文化,并渗透到高职三年三阶段的全过程中,具有连续性、递进性、阶段化、全程化的特点.开设创新创业教育学科课程、实践课程、活动课程和环境课程,健全创新创业教育的体制机制、建设师资队伍和支撑平台,能够有效增强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0.
为解决医学院校工科教育中普遍存在的科教融合与校企融合不充分、产学研结合不足,以及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不完善、育人模式单一、能力培养有待提高等问题,研究探讨了通过"校企医孵"四方共同打造生物医学工程"三位一体"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和创新人才培养机制,试行"三协同""三尽早"和"四结合"的协同育人模式,摸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近5年的实践表明,该育人模式可有效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创新实践能力、初步创业能力和工程应用能力,有助于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新工科人才。  相似文献   

11.
积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促进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的重要举措。"立体式"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坚持育人为本,突出需求导向,优化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为学生注入"创业基因";坚持质量导向,推进多元化创新创业实践,提升学生创业本领;强化指导服务,优化创新创业服务保障体系,让政策落地生根;强化价值宣传,加强创新创业文化氛围营造,培育创新创业土壤。  相似文献   

12.
《滁州学院学报》2017,(3):106-108
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实现联动具有内在逻辑,两者联动具有现实必要性。实践中,一些应用型本科高校因教育理念的偏颇、基础资源建设的缺陷、运行机制的瑕疵等造成两者"两张皮"现象不同程度地存在,教育效果不尽人意。确证创新创业教育的"育人"本质,实现课程建设相融、"三个课堂"一体、实践平台相济、教育生态共建,是实现应用型本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互促联动的能动选择。  相似文献   

13.
孙莉 《教育与职业》2021,996(20):66-71
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具有理念的兼容性、目标的一致性、内容的关联性、方法的共通性等逻辑联系,为二者的有机融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新时期推动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是职业院校育人工作的新要求,然而,目前职业院校中仍存在融合育人理念缺失、社会协同机制僵化、课程体系固化、师资匮乏等问题.对此,职业院校需要提高思想认识,深刻理解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的重要意义;加快机制建设,营造多元主体协同联动的社会化育人机制;优化课程设置,完善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的课程体系;加强师资培育,打造胜任力强、专兼职结合的融合育人教师队伍.  相似文献   

14.
针对"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出现的功利化、工具化倾向,需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以实现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才兼备的创新型人才,把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方向.通过专业教师和辅导员的协同育人、校园文化活动、特色实践活动、新媒体新技术等路径探索,开展理想信念和爱国主义教育、公民道德和法治教育、心理健康和抗挫抗压教育等内容实践,切实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造能力,培育创业品质,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协同育人.  相似文献   

15.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互促融合面临课程结构设置不够完善,师资队伍配备不够合理,育人机制体制不够健全等问题。开展二者的互促融合研究有助于种好教育改革的试验田,培养创新创业的生力军,上好育人育心的思政课。提高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互促融合的效果,包括构建"多点发力"的工作体制,提供"多元立体"的课程内容,组建"内培外引"的师资队伍,拓宽"内外联通"的育人途径等四种路径。  相似文献   

16.
培养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是高校的责任和担当.结合地方商科院校的实际,商科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应该围绕育人理念、育人平台、育人机制等进行总体谋划.在此基础上,提出秉承商科教育特色确立人才培养定位,着力"创业三维"完善能力培养体系,紧贴区域实际提升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水平等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17.
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课教学有机融合,对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河南工业大学粮油食品学院粮油储藏系开设的储藏物害虫综合防治课程为例,提出了革新创新创业课程模式、完善创新创业实践机制、构建协同创新育人模式的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课教学相融合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8.
电子信息类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有利于创新型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培养。结合青岛职业技术学院的具体实践,从协同育人机制、课程体系、实践平台等多方面,提出顺应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方向的、适宜电子信息类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当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开展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剖析,尝试构建"双导师——双平台"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模型,通过双平台互动机制、双导师指导机制、多层次协同机制、外部资源赋能机制等方面打造内在联动机理,并提出"内生——外赋"的推动路径,构建良性生态圈,助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  相似文献   

20.
目前,我国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理论教育体系较为成熟,而创新创业实践教育发展却相对滞后,创新创业实践教育成果欠佳。创新实践教育模式以提升高校师生创新创业实操能力俨然已成为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亟需解决的问题。文章在对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实践教育现状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构建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实践教育校企协同育人模式,为校企协同赋能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实践育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