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边旭烨 《成才之路》2014,(16):94-95
中高职衔接是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必然要求,只有不断改革中高职衔接现有模式,探索内涵式发展的中高职衔接模式,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中高职衔接,才能增强职业教育支撑产业发展的能力,实现职业教育科学发展,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技能型特别是高端技能型人才。  相似文献   

2.
中、高职教育承担着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重要责任,中高职教育衔接问题影响到我国职业教育能否健康和快速发展.要解决中高职教育衔接问题,招生考试制度的衔接是中、高职衔接的突破口,培养目标衔接是前提条件,专业建设是衔接的基础,课程衔接是核心和落脚点.  相似文献   

3.
职业教育承担着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任,中高职衔接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举措,广东省职业教育近年来积极推进中高职衔接试点工作,主要通过对口自主招生三二分段来实现中高职衔接。在具体的工作过程中,中高职衔接存在的问题也凸显出来,主要有培养目标衔接薄弱、人才培养方案缺乏总体设计、课程是中高职衔接的最大瓶颈。通过对现实问题的探讨,进而找出解决问题方法。  相似文献   

4.
中高职衔接教育人才培养机制的建立,是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需要,是实现技能型人才层次结构合理化的保障,更是实现学生、中职、高职和企业协调健康发展的有力保障。这需要从完善中高职衔接教育对口招生政策,共同确定各阶段人才培养目标和开发满足中高职衔接教育系统化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等几方面来保证中高职衔接教育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5.
中高职衔接招生考试制度当前存在诸多问题,突出表现在:对口升学招生指标少,中职学生求学深造的道路依然艰难;中高职衔接重形式轻内涵,片面强调升学率;考试内容存在不完善之处;职业教育缺乏吸引力,高等职业教育面临生源危机。促进中高职教育有效衔接,应当建立灵活开放的招生考试制度,主要措施是成立职业教育招考机构,加大统筹协调管理职能;普遍实施高职院校自主招生考试制度改革;放宽招生计划比例,实行免试制度和推荐入学制度;改革考试内容与形式;拓宽生源渠道,实现"面向人人、面向全社会"的职业教育。  相似文献   

6.
“3+4”即“中职3年+本科4年”中高职七年一贯制衔接模式,是目前对中高职衔接模式的一种新探索、新尝试与新突破。“3+4”中高职衔接模式是现代职业教育层次高移的内在诉求、高技术技能型人才缺失的迫切需要、职业教育吸引力提升的重要途径。其中,培养目标的衔接是首要,专业的衔接是载体,课程的衔接是核心与落脚点,质量监控的衔接是重难点。  相似文献   

7.
"3+4"即"中职3年+本科4年"中高职七年一贯制衔接模式,是目前对中高职衔接模式的一种新探索、新尝试与新突破。"3+4"中高职衔接模式是现代职业教育层次高移的内在诉求、高技术技能型人才缺失的迫切需要、职业教育吸引力提升的重要途径。其中,培养目标的衔接是首要,专业的衔接是载体,课程的衔接是核心与落脚点,质量监控的衔接是重难点。  相似文献   

8.
目前,我国高层次的高技能型人才仍然存在短缺现象,难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高职教育向上的通道不是很顺畅,高职学生接受更高层次职业教育的需求还不能得到很好的满足,成为当前举办高职与本科职业教育衔接的契机,同时可以完善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层次结构体系。本文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国际上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和我国对本科职业教育探索的实践,提出高职与职业教育本科衔接的三种模式:高职与本科职业教育分段培养、高职优势专业转型本科、普通本科转型职业教育本科。  相似文献   

9.
高职与中职的衔接,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主要内涵之一,是培养技能型人才和建立科学化教育的必然要求。确立新型独特的中高职衔接的专业培养方案,调查中职现状,确定选拔考试内容和水平,建立合理、公平、规范的招生考试方案,在单独招生选拔中职学生的过程中,是进行有益探索的重要步骤。  相似文献   

10.
为推动我国职业教育发展,中高职从隔断状态进入衔接状态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我国中高职衔接主要有"对口升学"、"五年一贯制"、"3+2""3+3"和"自主招生"等模式。中高职衔接阶段的升学考核是一个重要环节,考核选拔既要突出"知识+技能"的特色,也要变革一考定终身的模式。探索绩点学分制人才选拔模式,积极推进中高职衔接培育专业的建设。  相似文献   

11.
中高职贯通培养模式是将中职、高职教育有效地贯通起来,是响应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要求,推动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系统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技能型特别是高端技能型人才。中高职贯通培养需要中职教育和高职教育多方面的衔接,其中中职学校师资队伍建设显得尤为重要。笔者浅谈中高职贯通衔接中对中职骨干教师的要求以及中高职贯通衔接对建设中职双师型师资队伍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文章首先阐述了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招生机制样态,然后提出了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招生机制改革策略,包括针对高职院校建立与培养高技能型人才相匹配的高考模式;改革单独招生考试模式,建立适合高职教育特征的单独招生制度;增大中职生的招收指标,从而提高高职院校招收生源数量和质量;高职院校与普通高校并行录取学生,提高高职院校社会地位。  相似文献   

13.
出版说明我国职业教育体系不断完善,办学模式不断创新。为了满足职业教育新形势发展的需要,推进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加快建立具有浙江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全面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浙江教育出版社职业教育出版中心联合各地市职成教教研室组织开发了这套以中高职衔接为特色的中等职业学校文化课教材。  相似文献   

14.
中高职教育的有效衔接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途径,也是我国现阶段职业教育工作必须处理好的一个重要问题。从专业设置、课程设置、招生体制等问题入手,分析当前中高职教育衔接贯通体系现状,进而提出相关优化改进措施,旨在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5.
韩梅 《现代企业教育》2012,(20):138-139
中、高职教育承担着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重要责任,中高职教育衔接问题影响到我国职业教育能否健康和快速发展,而要解决中高职教育衔接问题,课程衔接是核心和落脚点。  相似文献   

16.
高职教育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社会经济发展的全局,肩负着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要任务。在高职扩招背景下,高职教育在证书体系、招生制度、人才培养和经费投入等方面面临系列挑战,唯有进一步构建职业教育证书体系、优化高职教育招生制度、创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完善高职教育经费投入机制,方能助力高职院校加快培养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相似文献   

17.
大众化背景下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的问题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既给职业教育带来发展良机,也给职业教育体系的建设特别是中高职衔接带来一系列问题和挑战。本文从结构与功能的角度分析大众化背景下中高职在层次、生源、专业和课程衔接以及质量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指出功能选择偏失和管理结构缺位是中高职衔接脱节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促进中高职实质性衔接的四点思路,即强化系统自组织功能和自我调节机制,适度扩大对口招生,加强专业与课程衔接和改进职业教育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18.
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需要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实现有机的衔接,而生源衔接是其中至关重要的一环。目前,我国中等职业学校尤其是职业高中的毕业生升学"无门"就业又比较困难,而高职院校的招生比较困难同时生源处于错位状态。实际上中等职业学校与普通高中的毕业生各有优劣,而职业高中毕业生既有较好的文化基础又有一定的职业技术,是高职院校的最佳生源。美国社区学院通过开展双学分运动促进了综合高中与社区学院的衔接,对我国职业教育的生源衔接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高职中外合作办学对我国的职业教育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然而由于人才选拔方式基本上与国内高职专业无差异,招生情况不容乐观,本文试图从高职中外合作办学的生源特殊性角度,分析高职中外合作办学贯彻实施招生改革对策。  相似文献   

20.
在当前产业转型升级大背景下,高职教育人才定位由培养一般的操作技能型人才到培养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转变,中高职职业教育衔接成为当前必然选择。课程衔接在中高职教育衔接中是最为关键的,但存在着培养目标不清晰、课程体系不合理等问题。创新中高职衔接思维,完善中高职衔接制度,打通中高职衔接教学模式,促使自动化专业中高职课程实现无缝衔接,实现中高职衔接教育的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