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加强职业培训的几个认识问题吴福生大力发展职业培训事业,是关系我国亿万劳动者素质提高的大问题。职业培训是我国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具有重要作用。为了适应两个根本转变的要求,促进劳动者整体素质的提高,特别是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为了...  相似文献   

2.
中等职业学校肩负着培养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的重任,而劳动者职业能力的强弱是能否胜任从事工作的先决条件。因此,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是中等职业学校的首要任务。但学校并非行业部门,学生也并非劳动者,如何使在校生具备职业能力,使其毕业后即成为高素质的劳动者和专门人才,是中等职业学校面临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3.
劳动者的劳动权是宪法赋予劳动者最基本的权利之一。宪法第42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劳动是一切有劳动能力的公民的光荣职责。”这不仅说明了劳动者依法拥有劳动权,而且也说明了只要劳动者具有劳动能力就必须履行其劳动义务和职责。劳动者...  相似文献   

4.
随着科技日新月异的迅猛发展,企业对劳动者的素质要求也不断提高,要求劳动者具有专业复合能力、团队合作和创新等综合职业能力。职业学校教学如果仍按传统的教学方法讲授,不但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也无法有效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相似文献   

5.
中国正在成为世界制造中心,迫切需要多层次的职业技术劳动者,尤其是本科层次的职业技术劳动者迫在眉睫,加快完善职业技术教育体系,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满足中国正在成为世界制造中心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6.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对劳动者的要求逐步提高,人才的职业心理素质也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因而,高职院校作为培养面向生产一线劳动者的教育机构,加强对学生职业心理素质的训练就显得尤为重要。然而,现在高职学生的职业心理水平并不尽如人意。高职院校必须要改变这种现状,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努力探索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方法和途径,最终使高职毕业生能够满足当前社会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信息化为劳动力市场职业供求分析搭建高效平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加强对劳动力动向的研究,劳动保障部于1999年建立了劳动力市场职业供求分析制度,它是以公共职业介绍机构为主要载体,以适应我国劳动力资源的供求模式向市场调节转变的需要而建立的。其目标主要是:为政府制定劳动就业政策提供依据;为劳动者择业、企业用工提供指南;为培训教育鉴定机构提供向导。本文将从劳动力市场职业供求分析的内容、作用及与信息化的关系等方面做以介绍。  相似文献   

8.
高等教育跨越职业代际效应的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跨越职业代际效应是教育的一大社会效益。不同受教育程度的劳动者,其跨越职业代际效应是不同的。与受过初等和中等教育者相比,受过高等教育的劳动者跨越职业代际效应,向上流动的可能性最大。  相似文献   

9.
中等职业学校能否向社会输送合格的劳动者,保障劳动者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和专业素质关键在教师素质的高低。提高中职教师素质,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0.
在当前职场环境中,特别是在劳动密集型行业中,劳动者健康与安全存在着极大的隐患。生产中的职业危害因素有可能严重影响劳动者身心健康和劳动权利。绝大多数中职毕业生将工作在生产第一线,在职业健康与安全管理机制还不完善的前提下,对中职生开展职业安全健康教育刻不容缓。中职校开展职业安全健康教育的现实途径包括教学内容模块化、教师配置团队化、教育方法多样化等。  相似文献   

11.
在职业技术教育中重视学生职业综合能力的培养,是当代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普遍趋势。从国际职业教育的发展动态来看,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已从单纯满足职业技能的培养走向培养学生持续发展的能力。美国劳工部曾指出,未来的劳动者应具备五种关键能力,即处理资源的能力、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处理信息的能力、系统看待事物的能力和运用技术的能力。由此可见,重视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和培养已成为世界性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在新经济条件下,劳动者已不可能以某种职业作为终生不变的职业,这就需要劳动者具备很强的适应能力和创业能…  相似文献   

12.
新型劳动者,是“劳动者”结合“社会主义觉悟”、“文化教养”和“健康身体”三个条件而构成的。资本主义社会也“培养”劳动者,它们“培养”目的,不是为了解放劳动人民,而是为了对资本家供应顺从的奴隶。因此它们不愿让劳动者有社会主义觉悟,不需让劳动者掌握许多科学知识,也不会考虑劳动者的身体健康。社  相似文献   

13.
《中国培训》1999,(11):18-20
劳动保障部发出《关于印发在职业培训工作中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若干意见》的通知劳动保障部目前发出《关于印发在职业培训工作中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若干意见》的通知,本刊编发如下。一、职业培训工作必须全面贯彻落实《决定》精神,坚持职业培训为企业和社会服务、为劳动者服务的方向,把培养劳动者的实践能力、创新和创业能力作为工作重点,注重培养劳动者的职业技能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激发劳动者的创新意识,重视职业道德的培养和提高…  相似文献   

14.
培养高素质人才,培养知识型劳动者,是面向21世纪高等教育的中心任务。目前,我国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目的就是要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大精神,着力培养多种多样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充分开发人才资源,造就建设现代化的社会主义的生力军,为国家建设和国民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知识经济的角度,从知识劳动者的特征、会计的职业行为、会计的信息技术环境等方面阐明现代会计作为一种职业应当从数据劳动者转划为知识劳动者,并由此对会计教育提出新见解。  相似文献   

16.
利用自编的我国劳动者职业核心技能调查问卷开展问卷调查,结果表明:我国劳动者职业核心技能由五个维度构成,即信息处理技能、问题解决技能、计划技能、技术技能、合作技能;我国劳动者职业核心技能各个因素按重要性排序为:合作技能、问题解决技能、计划技能、技术技能、信息处理技能;我国劳动者五大核心技能与劳动者工作绩效呈显著相关;不同收入人群在五大职业核心技能得分上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7.
高职院校是培养职业劳动者的主要阵地 ,职业道德教育与专业知识教育、职业技能培养同等重要。要真正实行教育机制、教育思路、教育方式的转变 ,培养学生正确的职业观念和职业品格。  相似文献   

18.
数字技术和绿色经济引发新一轮产业变革,工作组织出现明确变化,新业态发展迅速,企业工作方式和劳动者就业呈现新的特征。国家职业分类体系随之进行了重要调整和完善,以反映工作世界的变化。这一变化也导致产业现场对劳动者的职业能力提出了新要求,以技术技能人才为主要培养对象的职业教育培训体系面临调整、改革与完善。理解工作世界的新变化,对于增强职业教育的适应性具有重要价值。以适应工作世界的变化为基础,以综合职业能力为培养目标,发展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一体、知行合一为主要特征的新时代职业教育,是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9.
中职学校是培养技能型劳动者的主阵地,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关系着中职教育的质量、劳动者素质的提高以及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以安徽省宣城市信息工程学校为例,通过对中职生职业素养和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分析,提出从物质、精神和制度三个角度来建设中职校园文化,以此提升中职生的职业素养。  相似文献   

20.
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技术革新的挑战下,劳动者的技能和工作是否匹配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通过2,476份北京市信息技术和养老护理等行业员工的调查问卷分析发现,超过三成的北京市劳动者技能不能满足当下工作所需;有12%的劳动者存在技能的落伍问题.利用序次和多分类逻辑斯特模型回归发现,相比于技能匹配的个体,技能不足对劳动者的工资收入、工作满意度和职业流动(跳槽)均产生了显著的负向影响;过度技能对劳动者的工作满意度和职业流动(跳槽)呈现明显的负向影响,且该影响效应高于技能不足的影响.对此,从关注劳动者技能"折旧"问题、倡导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等方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