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教育戏剧是一种过程取向的情境化学习方式,它重视幼儿的身体参与,为幼儿的“身体叙事”提供了平台。本研究以“身体叙事”的概念审视教育戏剧活动中幼儿的肢体表达与创作,采用行动研究法,以一个大班为研究对象,实施了4个主题共14次教育戏剧活动,结果发现教育戏剧中幼儿的“身体叙事”容易出现与故事分割、走向“表演”、程式化等问题,经过研讨与改进幼儿“身体叙事”的经验逐步生成与发展,实现此种转变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教师有关教育戏剧之观念的进一步解放与提升,始终关注和跟随儿童,教师组织策略的丰富化与灵活化。为了建构有助于幼儿“身体叙事”发展的教育戏剧活动,教师应自觉运用“身体叙事”的概念审视教育戏剧实践中幼儿的肢体表达,研究引发幼儿“身体叙事”的条件,合理利用戏剧习式,增进幼儿的“身体叙事”。  相似文献   

2.
祝红 《少年世界》2010,(5):44-45
对幼儿的身体保育是幼儿园保育工作的内容之一。幼儿教师在对幼儿给予身体保育时,既要对幼儿的身体进行保护和照顾,使其不受伤害,能正常发育,同时更要采取各种保健手段与措施,促进幼儿身体机能的发展和完善,实现对幼儿积极的身体保育。而积极组织幼儿开展体育锻炼,坚持经常户外活动是促进幼儿身体发育,增强幼儿体质的重要因素,是对幼儿进行的最积极的身体保育。  相似文献   

3.
教育戏剧是一种过程取向的情境化学习方式,它重视幼儿的身体参与,为幼儿的“身体叙事”提供了平台。本研究以“身体叙事”的概念审视教育戏剧活动中幼儿的肢体表达与创作,采用行动研究法,以一个大班为研究对象,实施了4个主题共14次教育戏剧活动,结果发现教育戏剧中幼儿的“身体叙事”容易出现与故事分割、走向“表演”、程式化等问题,经过研讨与改进幼儿“身体叙事”的经验逐步生成与发展,实现此种转变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教师有关教育戏剧之观念的进一步解放与提升,始终关注和跟随儿童,教师组织策略的丰富化与灵活化。为了建构有助于幼儿“身体叙事”发展的教育戏剧活动,教师应自觉运用“身体叙事”的概念审视教育戏剧实践中幼儿的肢体表达,研究引发幼儿“身体叙事”的条件,合理利用戏剧习式,增进幼儿的“身体叙事”。  相似文献   

4.
具身认知的兴起,为我国幼儿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具身认知强调身体对认知的重要性,注重心智、身体、环境三者耦合性整体,同时也是动态性、差异性的具身。基于此,幼儿教育也应是生命之“身”、情境之“身”、发展之“身”、个体之“身”。因而,回归“具身”的幼儿教育需要注重幼儿的身心整体性发生,关注多元化的情境,注重幼儿的身体是发展的,解放幼儿个性化的身体。  相似文献   

5.
<正>“奇妙的感觉”是北京师范大学儿童性教育课题组(以下简称“课题组”)研发的“幼儿园全面性教育”系列课程(以下简称“性教育课程”)中的第三个教学单元。该单元学习的是与身体感觉有关的内容,这些身体感觉既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皮肤觉等常被提及的身体感觉,也包括个体与生俱来的性感觉。其中,有一些感觉是令人舒服的,这是身体带给我们的美好体验;还有一些感觉是令人不舒服的,如果幼儿产生了不舒服的感觉,一定要告诉父母或者信任的成年人。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个体身体的空间性、境遇性、偶然性角度分析身体与意识、与空间、与力在塑造人物形象中的美学作用。以对“田小娥”、“黑娃”的身体话语的分析,来看身体对权力话语的反叛和权力话语对身体的规训当中身体与权力的辩证关系,并通过身体来作为我们存在的象征,从而更好地感知世界。  相似文献   

7.
福柯曾言,人的身体是一个表达空间,承载着历史的积淀。社会的文明在人类的身体上实现时空凝缩,有什么样的文明进程就会有什么样的身体表达方式。我们的身体成了社会的肉身,社会将其记忆刻画在我们的身体上.并通过我们的身体加以传递。因此.儿童的身体既是一个生理的身体。又是一个社会的、文化的身体,社会的一切规范都体现在幼儿的身体形态之中。儿童的社会化首先是身体的社会化。是使儿童的身体习于幼儿园的日常生活。形成适应幼儿园生活的身体习性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为了了解新疆农村幼儿园少数民族中班幼儿的身体发育状况,在全疆范围内抽取具有少数民族区域代表性的5个县78名幼儿,分别对他们的健康、大动作和精细动作三个方面进行了测查.文章通过对测查数据的分析,了解了新疆农村幼儿园少数民族中班幼儿体质与健康现状,同时为深入研究新疆农村少数民族幼儿的生长发展规律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幼儿的身体隐私自我保护教育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研究采用问卷与访谈对辽宁省沈阳市242名幼儿园教师与228名幼儿家长进行调查,发现目前教师在教育态度与目标的树立上较为良好,但仍需提高;家长对隐私教育的认识不足;教师与家长实施隐私教育时仍有顾虑。建议重塑幼儿身体隐私自我保护的教育环境;开展幼儿身体隐私自我保护的教育活动;加强幼儿身体隐私自我保护教育的家园沟通。  相似文献   

10.
环境元素是组成幼儿园室外游戏场的微环境,如开放运动区、大厅、草坪、道路、沙坑、大型综合运动器械等.幼儿常常去认识和体验游戏场中的自然环境元素与人工环境元素,他们的体能、身体运动能力、认知能力、社会情感与技能等都会得到发展.通过对张掖市某一乡村幼儿园游戏场中的环境元素进行调查并对幼儿户外游戏进行评估后,发现游戏场中具有不同功能的环境元素对幼儿身体运动能力的影响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1.
太原理工大学的崛起.引三晋各界人士热切地关注。我受体育职业本能的驱使,协同学术知音.信步巡视了我校园内星罗齐布各区楼距空间、路旁小道、花园草坪、运动场、幼儿园以及老年活动中心的五花八门且引人入胜的身体运动文化情景、真乃“全民健身计划”结硬果。不料时有耳闻种种身体活动的称谓,然犹纷纭、引人深思。  相似文献   

12.
健康的身体是幼儿全面发展的物质基础。 3~ 6岁的幼儿,身体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期,幼儿园如果抓住这一关键期,组织幼儿开展符合其身心发展规律和特征的各种锻炼活动,无疑是给孩子一生的发育、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幼儿园工作规程》中的“幼儿园保育和教育的主要目标”第一条就是“促进幼儿身体发育和机能的协调发展,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和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可见,保证幼儿身体健康是幼儿园教育的重中之重。   我园幼儿多数是干部子女,家庭生活优越,娇娃多,回家足不出户,上下楼梯父母抱着,天稍冷点,孩子…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主要采用访谈法,考察了300名45—80个月的幼儿对10个身体生长相关概念的认知。结果发现,幼儿主要以具体实例和直观特征形式定义概念,并表现出一定的年龄差异、性别差异和园所差异。本研究认为有关人体内部器官的认识不宜作为幼儿身体生长教育的主要内容,而对于有关身体生长的“尴尬”问题成人宜淡然处之。  相似文献   

14.
谢妮 《教育学报》2006,2(6):91-94
通过把微观的学校日常生活场景和宏观的社会结构联结起来分析的方式,从教育社会学的角度考察了盛行于小学日常生活中约束身体的规矩及规矩的意涵;规矩如何渗透在活动、时间与空间中对身体进行规训;学校日常生活中的规矩与社会结构之关系及身体规训的社会控制意义。发现学校教育的实质是通过身体规训来达到“教育人”的目的,小学教育对社会控制的最大贡献就在于通过身体控制把个体初步整合进社会结构中。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的“身体转向”,身体成为各领域的研究前景,文学研究领域也兴起了研究浪潮,形成了文学身体学理论。《素食者》塑造一个为了逃避丈夫、家庭、社会和人群的暴力,采用食素和自杀等方式来反抗强大的社会机制的女性形象。“禁锢和逃逸”是文本的主题思想,英慧的“身体”是暴力、性和压迫的遭逢者和见证者,同时其身体也是她反抗之武器。通过细读文本的身体叙事,质询女性境遇之因,体认女性身份的枷锁,反思现代男权文明的虚伪和暴虐,聆听女性的自我诉求。通过细读文本的身体叙事,质询女性境遇之因,体认女性身份的枷锁,反思现代男权文明的虚伪和暴虐,聆听女性的自我诉求。  相似文献   

16.
身体作为一种文化符号,经历了漫长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国和西方都有着忽略身体、藐视身体的历史,在过去的文学写作中,身体一直处于不在场状态。如今,消费主义时代的来临,使身体成为大众关注的热点,涌现出了女性作家的“身体写作”,陈染、林白为代表的第一代“身体写作”以激进的写作姿态对传统社会的男权中心进行了彻底的颠覆和反拨。而以卫慧、木子关等为代表的第二、三代“身体写作”由于其低俗的文化品位和商业目的,背离了反抗男权社会,张扬女性意识的初衷,最终走向文学的堕落。只有坚持身体灵与肉的统一,才能使文学回归其本质。  相似文献   

17.
随着美学从“类神学”到“精神哲学”、“心理学”直至“艺术生理学”、“审美经验现象学”的历史演化过程,身体从传统美学视野里理念、精神的附庸成为自身拥有独立价值,并且肉体与心理或灵魂深度交融的“未被撕碎的身心统一体”。作为审美客体,随着对身体耻感的剥离,人类基于身体自我欣赏的自恋得到正名;作为审美体验者,身体从形而上美学谱系中精神往下流溢、理念获得分享的“美的末端”,被理解成审美体验活动的“第一入口”;作为审美创造者,身体也走出了传统美学中的缺席状态,身体的活力被视为审美创造的“第一推动力”,创造者的“身体状态”同时也被视为“情感状态”、“心理状态”。心理学美学、生命美学、现象学美学、存在主义美学等对于美学思维路径的开拓,极大程度上改善了身体的境遇,并且为身体美学的成立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作为教育史研究的新兴领域,教育身体史致力于研究历史上教育参与者的身体活动与教育理念、制度、实践等之间的相互关系。当前,教育身体史研究主题涵盖了身体的生理、心理、以及社会文化面向中身体的动态或静态表现;就研究对象而言,研究者更关注教育中的女性与儿童身体。同时,注重对于实物、影像等新史料的发掘与利用,基于福柯规训理论、知觉现象学和具身认知理论,采用隐喻、文本解读、话语分析和影像分析等方法展开研究。未来的教育身体史研究,应该警惕“身体”的模糊性,使相关研究从混沌走向清晰;应该注意对身体进行恰当深描,避免“抑身”或“扬身”的极端失重;在拓展跨学科研究与合作的同时,也要坚守身体史研究的教育立场。  相似文献   

19.
身体和意识一直处于矛盾状态,且身体一直倍受意识的压抑。进入二十世纪以来,这个被忽略了数百年的身体终于逃出了意识(主体)哲学的深渊。身体变成了后现代思想关注最多的事物之一。当前的“身体热”值得人们深思。通过对“身体热”的分析,指出了后现代语境下身体作为一种话语背后的文化症状。  相似文献   

20.
中高强度的体力活动与幼儿身体素质相关显著,幼儿园应保障幼儿每天有足够的中高强度体力活动。本研究运用幼儿身体活动观察记录系统,在广东省54所幼儿园开展幼儿体力活动水平调查。结果发现,幼儿的体力活动水平整体较低,久坐行为频率高,中高强度活动频率低。不同活动类型和不同等级幼儿园在体力活动水平上差异显著,具体表现为:在平均体力活动水平方面,自由游戏与早操显著高于体育游戏,省一级、办园级显著高于市一级;在久坐行为频率方面,自由游戏显著低于早操和体育游戏,省一级显著低于市一级;在中高强度活动频率上,自由游戏显著高于体育游戏和早操,省一级显著高于市一级。幼师比偏高,生均活动面积和生均器材数量偏少,教师对户外活动中的运动安全和常规格外关注,专注于游戏情境创设,对运动量和强度关注太少,编制的早操活动结构不合理、基本体操不科学,是幼儿体力活动水平整体不高、幼儿在教师组织实施的体育游戏与早操中的体力活动水平反不如户外自由游戏的重要原因。为提高幼儿在园体力活动水平,幼儿园应合理分配户外活动类型比例,增加户外自由游戏时间;相关部门应提升教师体育素养,加强对幼儿园户外活动的专业评价与监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