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孟彩 《江西教育》2012,(5):28-29
<正>合作学习,在今天并不是一个新的话题,然而,课改10多年来,合作学习这种教学理念、学习形式在今天的课堂教学中是否得到很好落实呢?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是否有了一定提高呢?走进课堂,我们却发现,效果并不尽然。案例一:一位教师教学《船长》一课。教学临近尾声时,教师让学生分组讨论:船长为什么不和游客们一起逃生呢?话题一出,同学们便前后4人一组开始了讨论和交流,  相似文献   

2.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教育的作用,是使人天天改造,天天进步,天天往好的路上走,就是要用新的学理,新的学习方法,来改造学生的经验。"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媒体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教育教学的各个领域,是教学过程中一种有效的辅助工具。我们认为,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提高中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长期以来,语文阅读教学由于一直没有真正确立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而是错误地以教师为中心,致使语文课堂教学低效、枯燥,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社会影响不好。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遵循了语文学习规律,能够有效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同时也使新《课标》理念得以落实。  相似文献   

4.
学习《中外民居》(江苏版新教材),十五分钟的教学活动后,进入学生练习时间。这时,一学生突然说:作业本中没有这一课的作业纸。我一看,确实没有,这节课没有练习。学生用眼睛看着我,怎么办?我灵机一动,这节课的教学目的不就是让学生了解“中外民居” 的不同,欣赏到多种不同风格建筑的美吗?学生对美的感受并不是只能用绘画的形式表现,也许用语言或书面文字来表达,也能达到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5.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语课标》)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指出:在语文学习中,“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把合作学习与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同时提出,并作为一条重要的理念提出来,这是以往语文教学大纲所没有的。可见《语课标》对合作学习是多么重视。合作学习既是语文教材的学习方式,又是学生学习其它语文材料的学习方式。它应该贯穿学生学习语文的全过程,甚至贯穿学生一生的学习。人类社会已进入信息时代,人与…  相似文献   

6.
<正>《美术课程标准》对美术教学提出了一项基本要求:"要求教师在美术教学中积极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合作精神和探究能力。"因此,在全新的教育理念下,在美术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与人合作,与人交流,让学生学会合作,学会交流,让学生形成一种全新的学习模式,合作学习无疑是实现这个目标的重要途径。与其他教学一样,合作学习已经成为小学美术教学的一种常用形式。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要完成课前拟定的教学目标任务,首先就需要  相似文献   

7.
《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倡导"提高生物科学素养,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性学习,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的理念,合作学习是这一理念下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对高中生物合作教学中教师在课前及课上的调控策略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新课程改革不仅带来了教育思想观念的变化,也带来了教学方式方法的变化。如何将新的教学理念落实在教学活动中,是摆在一线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在我县组织的教学调研活动中,我听了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一课,教师用“问题”引领教学,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引导学生动手、动脑,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镜头一:引入新课:教师出示了一个集气瓶。然后问学生:这里边有没有物质,学生们争先恐后地回答:有空  相似文献   

9.
为实施新的《课程标准》,适应新的课程理念,改革思品课的教学方法,以学生主动参与为前提,以自主学习为途径,以合作学习、学生为主体探究、讨论为形式,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开展思品课问题探究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10.
合作学习是当今课改中的一个热门话题,《课程标准》积极倡导给予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发展的机会,随着课改的不断推进,合作学习已逐渐走进课堂。人人都有合作的天性和潜能,农村学生也不例外。合作学习是一种新的教学理念,我们必须去学习;合作学习是一种新的教学策略,我们必须去研究。合作学习的优化包括以下7个环节:  相似文献   

11.
在新课程改革深入推进的今天,数学学习方式发生了重大的改变,新教学理念所倡导的小组合作学习,已成为许多数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使用最多的学习方式。笔者有幸听了一些课,并针对这些课里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的一些不和谐的现象进行了思考。一、合作学习形式化【现象】四年级《素数和合数》教学片段有位教师在执教素数和合数一课时,让学生对这样的  相似文献   

12.
加强和改进思品课教学 ,切实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 ,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近年来 ,本人对思品课的教学模式改革进行了积极的改革探索 ,在教学实践中 ,注意突出“合作·讨论·质疑·明理”四要素 ,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现以义务教育五年制《思想品德》第九册第九课《勤劳节俭》一课教学为例 ,谈谈自己的教学体会。小组合作学习。 在思品课教学中 ,应注意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 ,把全班学生分成几个学习小组 ,每组 4~6人 ,以方便学生讨论交流。这种教学模式 ,以学生发展为本 ,让学生在探索中学习 ,在参与中发展 ,变学生是被…  相似文献   

13.
因为工作和学习的需要,笔者有幸聆听了各类型和各级别的课,同仁们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已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台阶.欣喜之余,也感一丝缺憾.《新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和阅读自学等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  相似文献   

14.
合作学习是当今课改中的一个热门话题,《课程标准》积极倡导给予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发展的机会,随着课改的不断推进,合作学习已逐渐走进课堂。人人都有合作的天性和潜能,农村学生也不例外。合作学习是一种新的教学理念,我们必须去学习;合作学习是一种新的教学策略,我们必须去研究。合作学习的优化包括以下7个环节:  相似文献   

15.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人的发展为本”“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转变了传统教学忽视人的灵性与创造性的被动的学习状态,把学习过程变成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在新的教学价值观和过程观的理念指导下,我做了以下几点尝试:一、营造氛围,平等对话《课标》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师生平等对话意味着对学生作为大写的“人”的一种尊重;意味着对学生生命主体的唤醒和欣赏;课堂上,只有民主平等的对话和情感的交流,才能创设出和谐宽松的课堂氛围,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  相似文献   

16.
正《重复》一课可谓徐长青老师的经典课例。经典是如何成就的?它一定不是一蹴而就的。徐老师一语中的:"《重复》一课上了200多次,每一次都不一样。"为什么能做到不重复?因为每一次的教学,都是徐老师进一步理解、把握教材的凭借;每一次的教学,都是徐老师进一步读懂学生,遵循学生学习心理特点调整教学的垫脚石;每一次的教学,都是徐老师对照课标、对比生活,寻找渗透数学思想  相似文献   

17.
吴毅 《考试周刊》2014,(59):131-131
<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的报告中作出这样的论断:"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随着新课程理念的层层深入,某些教师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十分注重对学生探究兴趣的培养,也就是说,注重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经常性地给学生布置探究题材的作业。有教师常说:"对于这个问题,大家课外再去研究一下。"于是出现以下的教学情境:一教师教学《化学电源》一课,问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都接触过哪些化学电源,学生争相  相似文献   

18.
《语文课程标准》把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作为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实现这一基本理念 ,把课堂教学过程转变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 ,成为我们实现课程改革的必究之路。笔者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探索出语文课程教学在“交流、合作”的基础上进行的“自主、探究”学习模式 ,其具体做法是 :一、兴趣——自主、探究学习的源泉我在教学中以激趣为手段 ,为学生创设主动学习的情境。如教学《寓言两则》时 ,课前教师故作神秘地告诉学生 :“这节课老师让大家听两个…  相似文献   

19.
所谓大班额班级就是班级学生多,有的班级超过60人甚至达到80人。这么多孩子“济济一堂”,班级管理困难,师生之间的对话交流受限,学生课堂表达的机会减少。《语文课标》提出合作学习是解决这一困境有效途径。“合作学习”就是在教学中运用小组的形式,让学生共同开展学习活动,以便较好地促进自己以及别人学习的一种方式。它的提出为我的思考指明了方向:“合作、互助”。结合《课标》的理念和班级的实际情况,我做了以下的尝试,并取得一定的效益。  相似文献   

20.
在本次“同课异教”教学活动中,笔者所执教的是《竹节人》一课。在反复研读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课文的基础上,笔者确认了《竹节人》一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在教学实施过程中,笔者通过设计一系列的教学任务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在合作、探究学习中选择不同的阅读方法,并能将学到的阅读方法迁移运用到课外阅读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