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目的论是功能翻译理论的核心,它强调翻译要以翻译目的为首要原则,即翻译的目的决定了翻译的策略。近年来国产古装剧大放异彩,受到了国内乃至国外观众的广泛关注。在“坚定文化自信”的时代要求下,国产古装剧作为文化商品,亟待扩大海外市场尤其是欧美市场。因此,剧名的英译对于古装剧的海外传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取了部分国产古装剧剧名英译作为实例,试图在目的论的指导下探讨古装剧剧名翻译常用的翻译方法:直译、意译、仿译、创译和借译。  相似文献   

2.
本文基于纽马克的文本类型理论分析海南黎苗民歌外宣英译文本,认为外宣英译应以传递信息为主,增加外国受众的认同感;保留本民族文化特色,同时灵活运用直译、意译、分译等多种翻译方法,可以提高海南黎苗民歌外宣英译水平,推动本土少数民族文化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3.
翻译过程中,文化因素的处理至关重要。英汉隐喻性词语富含各自民族的文化信息,成为翻译研究的重点和难点。对于英汉文化重合现象,译者可以采用直译的方法;对于英汉文化部分重合的现象,可以采取套译的方法;而对于英汉文化的空缺现象,译者可以酌情采用直译、意译或直译加注等翻译方法。译者应该掌握必要的文化知识,具备跨文化交际意识,认真处理好翻译中的文化问题,让译语读者感知并接受原语文化,以实现翻译跨文化交流之目的。  相似文献   

4.
中国菜名蕴含着中华名族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形成了独特的命名方式。中式菜名英译中,如果单纯地将中文菜名直译成英文,必然会导致交际上的误解,因此,中国菜名的英译不仅是一个语言问题,还是一个文化问题,对其文化因素的保留在英译中显得尤其重要。该文从文化保留与翻译策略入手,介绍了中国菜名所蕴含的独特的文化特色,并分析了翻译主体对中国菜名英译文化因素保留应做的工作。无论是笔译或口译,译者都不可拘泥与直译或意译的定则,而应该灵活处理翻译方法,以保留中国文化色彩。  相似文献   

5.
杨贞 《考试周刊》2011,(32):39-40
越剧是中国第二大剧种,她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为了让越剧更好地走向世界,越剧资料的翻译显得特别重要。本文以翻译的动态对等理论及翻译与文化的关系为切入点探讨了越剧剧名翻译的方法,并用直译法、意译法等试译了越剧常演剧目的剧名。  相似文献   

6.
中餐菜名具有成熟而独特的命名方法和烹饪方法,对中餐菜名进行英译,只有了解中餐菜名的命名方法和烹饪方法,才能忠实反映菜肴的内容及特色。中餐菜名的英译,应根据菜品的独有特点采用直译、音译、意译、直译加注、意译加注、音译加注等多种方法。中餐菜名英译时,需坚持择优选用翻译方法、突出文化内涵、遵循翻译标准等原则。  相似文献   

7.
中餐菜名具有成熟而独特的命名方法和烹饪方法,对中餐菜名进行英译,只有了解中餐菜名的命名方法和烹饪方法,才能忠实反映菜肴的内容及特色。中餐菜名的英译,应根据菜品的独有特点采用直译、音译、意译、直译加注、意译加注、音译加注等多种方法。中餐菜名英译时,需坚持择优选用翻译方法、突出文化内涵、遵循翻译标准等原则。  相似文献   

8.
音乐在促进不同语言和文化交流和互动中的作用不可忽视,然而歌曲和曲名的翻译仍处于边缘化,为了更好地传播中国古典音乐文化,曲名英译势在必行。古筝曲名英译应以翻译适应选择论为理论指导,从语言维和文化维的适应选择出发,通过直译、意译、增补翻译以及音译+增补翻译方法才能获得整合适应度最高的译文。  相似文献   

9.
论20世纪中国文学翻译中的“直译”、“意译”之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豪杰译、硬译、直译、意译是20世纪中国文学翻译采用的基本方法。“豪杰译”流行于清末民初,是指对原作的各个层次作任意改动,如删节、改译、替换、改写、增减及译者的随意发挥。五四前后,鲁迅等人根据现实需要,强调准确地引进异质文化,因而在翻译方法上主张“硬译”和“直译”。有人则坚持“意译”。学界因而掀起了旷日持久的直译意译之争。实际上,“直译”、“意译”是译事中一种基本手段的两个方面。本文重点描述了20世纪不同阶段“直译、“意译”论争的情况,并致力于理论构建。梳理直译意译之争是研究中国传统翻译的起点。现代翻译史还表明,每一次有关“直译”、“意译”的论争都推动了中国文学翻译水平和翻译理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中国译界早有“直译”和“意译”之说,因为它们没有清晰的定义,“五四”以来,译界对它们一直争论不休而导致至今依然没有公认的定义.英文中相当于中国“直译”的literaltranslation和word-for-word translation以及相当于“意译”的liberal translation和free translation翻译方法以词语意义为基础,而中国的“直译”和“意译”翻译方法与它们截然不同,以词语形式为基础.中国翻译理论界应该摆脱“直译”以形式为重、重“形似”,“意译”以意义为重、重“神似”的惯性思维.“直译”和“意译”应重新定义.翻译方法由“直译”和“意译”变成“直译”、“意译”和“直译加意译”.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文化视角探讨了中式菜名英译的文化因素,并运用翻译理论中的文化翻译理论及其两大策略———异化论和归化论作为理论支撑。为了突显翻译中文化因素的重要性,本文提出了保持文化特色的主要有效方式:直译,直译加解释和意译。对于中文菜名英译中特色文化的传递,这些翻译技能在传递原文的基本信息的同时也有助于让中菜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12.
康巴特色菜名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宣传康巴饮食文化为出发点,分析了康巴特色菜系的文化内涵和菜名的命名方式,从藏式菜肴的命名法和构词方式入手,初步探讨了藏式菜名的基本翻译方法和技巧,并结合示例归纳提出了直译、意译、音译、意译加注、音译加注等五种具体、实用的藏式菜名英译方法。  相似文献   

13.
文化意象是中华民族文化中的一朵语言奇葩,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在翻译中,尤其在文学翻译中,是应着力转换的。本文以一些中译英实例说明文化意象在传递原作精神、刻画人物性格等方面的重要意义,总结出文化意象传递常用的一些方法——直译法、直译+注释法/直译+意译法、意译法等,强调译界人士应该更加重视文化意象的传递.  相似文献   

14.
理雅各《礼记》英译本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理雅各英译的《礼记》为蓝本,对其英译本中的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策略进行探讨,研究结果表明理雅各采用了一些主要翻译策略如直译、意译、脚注、音译和释义等方法来翻译文化负载词以实现其翻译目的。  相似文献   

15.
误译是对直译和意译的曲解.误译包括死译和胡译.死译不是直译.胡译也不是意译.汉译英中以死译的情况居多,而死译的结果造成翻译不足或翻译过头的错误.避免误译可以采用直译法、调整法和意译法.  相似文献   

16.
在中西文化大融合背景下,探讨汉语文学作品标题英译意义重大。《古文小品译英》的标题翻译,林语堂先生应用了直译、意译、另拟标题、一题双译、增译法和省略译法等方法。从文化传递的角度分析,容易造成文化内涵缺失的翻译方法有意译法、另拟标题和省略译法,能最大限度地保留源题文化特色的翻译方法是直译法、一题双译和增译法。林译《古文小品译英》为汉语文学作品标题英译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相似文献   

17.
作为电影中极为重要的门类,动画电影片名翻译的研究目前还尚属空白。当前国内的动画电影片名在遵循电影片名翻译的四原则基础上,将以人物、地点、时间、情节等不同信息所命名的动画电影片名分别采取了增译、改译、意译与直译等不同的模式。其语言特点也可以概述为:常用“总动员”“魔幻”类词语,常用“四字格”与偶用“仿拟”。  相似文献   

18.
由术语翻译视角厘清潮州古建筑术语英译单用与联结、继承与创新、物质与精神的矛盾。计量古建筑英译研究文章发现译法结合、注释、图片的作用。以平衡归化与异化的策略可以处理潮州古建筑术语英译矛盾:古建筑术语单用时宜采用音译+直译,术语条目解释可加入图片,联结时应根据不同文本采用直译或音译+直译,并巧用注释;古建筑术语英译可以分为直接继承现存译名,部分创造与部分继承并存的直译+现译名以及创造性直译,必要时辅以意译;物质与精神矛盾处理一般采用直译+现译名,必要时辅以意译,同时灵活运用连字符、移形译与词类增译。  相似文献   

19.
罗慕士的《三国演义》译本对儒、释、道宗教词采取直译或直译+注、意译和替换等方法。罗译本是公认的异化译本,但书中宗教词的翻译是归化(意译和替换)占上风。罗译本宗教词的翻译给我们有益的启示。在当前的典籍英译中,译者不可一味追求原汁原味,要讲究策略和方法,否则"译犹未译"。同时提出典籍文化词语英译中术语规范可以提高翻译中的文化传真效果。  相似文献   

20.
饮食有着重要的文化传播意义,饮食名称的翻译策略直接体现了文化传播中的话语权问题。落实中原文化"走出去"战略,应当树立文化自信、确立话语权,这就要求在豫菜英译中勇于采用异化策略,保留文化符号。在翻译前要研究饮食名称的命名规律和文化内涵,对于以典故、民俗、地名、人名命名的菜名应当采取音译加注的策略,以食材、烹饪命名的菜名则宜采用意译为主音译为辅的策略。适量的意译是为了配合异化译名在英语中的接受,其接受的过程就是彰显文化话语权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