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运用《中国学生家庭教育问卷》(11~18岁)和《中国学生性格问卷》(11~18岁)对云南西双版纳州的汉族与哈尼族初中学生的家庭教育状况及性格发展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发现:(1)汉族与哈尼族学生的家庭教育水准属中等状态,相对而言,汉族学生的家庭教育条件在总体上优于哈尼族学生;(2)汉族与哈尼族学生的性格发展既存在共同性,也存在差异性,两种民族学生的性格特征在整体上是健康向上的,相对而言,哈尼族学生具有客观、简略、自觉、勇敢、诚垦、忍让、服从、迟缓、缺乏果断等特点。文章讨论了性格发展与家庭教育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采用《中小学生12种性格因素量表》调查了云南西双版纳州汉族、傣族、哈尼族、基诺族和布朗族120名五年级女生的性格特点,辅以116名男生作对照;结果发现,五个民族女生各因素得分与全国常模有一定差异,不同民族学生个别性格因素发展存在显著性别差异,不同民族女生的性格特征有较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3.
采用《中小学生12种性格因素量表》对云南西双版纳州汉族、傣族、哈尼族和基诺族623名中小学生进行调查研究,结果发现:(1)版纳学生部分性格因素得分与全国常模有一定差异;(2)性格因素总体上随年级的上升而发展;(3)不同民族学生性格的发展既有同步性也有非同步性;(4)少数民族学生性格发展存在显著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通过对保山地区汉、彝、白、傣族初中生的非智力因素的发展水平进行的问卷调查, 探讨了不同民族非智力因素与学习成绩的关系。结果表明: (1) 汉族初中生成绩显著高于彝族、白族、傣族学生; 汉族女生成绩显著高于男生, 而彝族、白族、傣族无显著性别差异; (2) 汉族初中生学习成绩与非智力因素的相关更为密切, 而彝族、白族、傣族除个别项目外其相关未达到显著水平; (3) 对初中三个年级学生学习均有显著影响的因素是注意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汉族幼儿园里的少数民族幼儿,由于本民族文化与汉族文化有着鲜明的差异,以及对汉语知之甚少,甚至完全不懂,因而客观上存在着生活和学习上的困难。幼儿教师应与少数民族幼儿家长进行及时沟通,建立彼此的信任与密切的同步教育,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帮助少数民族幼儿顺利地融入幼儿园的集体生活和学习中。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同样受过佛学源流影响的汉、傣民族诗歌形式的比较分析,阐明民族文化内核及佛学整合与吸收两方面对傣族长篇叙事诗的形成以及对汉族短小抒情诗的滋养。佛学与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环境、不同文化内核的本土文化碰撞、调适、融合后,在傣族,它强化了傣人的叙事思维方式,孕育了叙事长诗文学,在汉族,它深化了悟性思维,浇灌了抒情诗的小花  相似文献   

7.
清代傣族地区的移民开发及对傣族社会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南傣族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与汉族等民族的移居密切相关.清代是内地人民大量移民云南沿边傣族地区最多的朝代之一,其原因主要是由李定国抗清所形成的向傣族地区的移民、由矿业开发所形成的移民以及由改土归流所带来的各民族交往的增加.内地汉族等民族的大量移居,促进了傣族地区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形态的演变,引起了傣族文化和风俗习惯的变迁.  相似文献   

8.
正近年来少数民族女大学生数量不断增加,尤其在内蒙古各高校里面。据一份权威数据显示,内蒙古自治区高校2010年上半年在册学生365896人,其中少数民族女大学生60026人,占16.41%。少数民族学生由于独特的生存环境、民族性格、文化信仰、生活习惯等原因,在以汉族为主体的普通高校里很容易出现各种问题,因而研究少数民族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与应对方式,以帮助她们快速融入和适应大学生活,是非常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9.
文化是人类积极适应生存环境、改造生存状态的成果表现。傣族传统制陶反映了傣族传统社会形态,衬托出傣族人家的生活状况,渗透着傣族人民的民族心理和审美情趣。傣族传统制陶受到现代产业结构、生活方式和工艺的冲击,积极吸收先进制陶工艺,添加新的民族元素和地域特色,同时保留下了傣族传统文化的精粹,凝聚着现代性和民族性的合力。  相似文献   

10.
解读傣族水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环境影响和形成了傣族人民个性鲜明的水文化。文化是各个民族对特定环境的适应能力和适应成果的总和,透过傣族人民对水的独特钟爱,将可以领略到该民族独特的生活习俗、审美追求和民族文化。以神话传说、节庆活动、人生礼仪为切入点,探讨傣族水文化。  相似文献   

11.
作文批改及讲评五忌□林仕谋二十多年的教学生涯中,我曾在壮族、仫佬族、瑶族、汉族聚居的地方执教,接触了不少普通学校中的少数民族学生。由于位于山区,教学条件差,环境闭塞,民族学生的文化基础薄弱,比同类学校中的汉族学生有一定差距,因而同行们对少数民族学生的...  相似文献   

12.
中华民族是多民族的统一体,56个民族都创造了辉煌的民族文化。由于每个民族的生活环境、宗教信仰、民族性格和审美情趣的差异,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风俗文化。  相似文献   

13.
文化人类学视角下的傣族女童教育——以孟波镇中学为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了文化人类学中的田野研究法,以云南省孟波镇中学为个案考察傣族女童教育,研究发现:孟波镇中学的傣族女童由于在傣族传统文化、佛教文化和以汉族教师为主要代表的汉族文化的多重文化影响下,在学校教育场域中不再处于弱势地位.因此,傣族女童教育既为性别平等教育提供了一个极好的例证,也提醒我们加强对于教育背后的文化分析.  相似文献   

14.
傣族是一个全民信教的民族,从上座部佛教传入德宏至今,傣族的经济,文化,生活等各方面无一不渗透着佛教的思想理念。“赕”物品的变化、遵守教规教义的变化、信教群众心理层次的变化等等都反映着傣族佛教信仰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变迁。  相似文献   

15.
彝族是中国具有悠久历史和古老文化的民族之一,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较多的民族,全国彝族人口776万多人,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贵州三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的西北部,在四川主要分布在凉山地区.彝族历史悠久,文化丰富多彩.以前由于交通不便,生活闭塞,不同地区的彝族在生活习惯、语言、服饰、历法上多有不同.我出生于凉山彝族自治州的盐源彝族自治县,但自小生活在汉族聚居区,对彝族的了解仅限于父辈的口头传闻,不外乎是那些扯不清的历史恩怨.后来读初中、高中时才接触到彝族同学,觉得他们很真诚、率性,不愿受纪律的约束,爱群聚、爱打架,却也能歌善舞.我1994年毕业后分配到一个以汉族为主的地区教书,当时彝族学生比较少,在班上形不成势力,管理也比较容易.后来调到县城中学,随着"两免一补政策"的施行和"九年义务教育"的实施,班上的彝族同学逐渐多了起来,许多汉族老师由于不了解彝族文化和彝族同学的性格特点,感觉班级管理难度增大.缘于此,我将多年来在教学实践中所了解到的彝族同学的性格与习惯作一总结,与同仁们探讨,也便于大家在管理彝族同学的时候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6.
我国作为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汉族和各少数民族在历史发展中相互交往、学习、融合,创造五彩缤纷的民族语言文化。本文将对语言接触做简要的介绍;根据汉族和西双版纳傣族之间语言接触情况,分析两种语言产生接触的部分原因及语言接触对傣族语言的影响。两族语言的接触,推动了文化交流和语言的演变,也为丰富我国语言文化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以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776名11-15岁汉族与白族中小学生为被试,运用心理测量学方法,研究了民族、性别对学生性格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1)白族和汉族中小学生的性格特征具有普同性,民族差异微小;(2)男女生的性格特征存在广泛而显著的差异,女生的性格素质明显优于男生;(3)民族和性别因素对学生性格发展的影响不存在显著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18.
勒宏生活着傣族,阿佤山区生活着佤族、拉祜族等少数民族。佤族是阿佤山区最早的原住民。傣族继佤族之后从勐卯迁入勒宏。傣族移民进入勒宏初期,傣族移民和佤族土著之间维持着友好关系。后来,随着傣族的强盛,傣族开始统治佤族,傣族的长期统治对佤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佤族、拉祜族等民族无法忍受傣族土司的压迫和剥削,不断进行反抗。中国中央王朝的介入,使得傣族土司辖区被肢解。近代英国人的介入,使阿佤山走向分裂。傣族和这些民族之间相互影响,对后来勒宏的地缘政治和民族分布格局的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以数据收集的方式分性别地调查云南五个民族(汉族,彝族,傣族,哈尼族和白族)的语用语言迁移与社交语言迁移两种迁移情况。旨在通过对比研究五种民族的两种语用迁移特点,发现英语学习中存在的男女性别差异特点,给云南多民族的外语教学以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文山学院学报》2014,(4):15-18
风水作为汉民族的一种文化形态,深刻地影响了官纯寨傣族的建筑文化。由于风水满足了人们趋吉避凶的心理需求,指导了当地的村寨建设,因而风水在官纯寨傣族中得以迅速传播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