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经济社会发展与科技进步加速演进,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间的联系日趋紧密。加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沟通、衔接和融合,已成为时代的必然选择,普职融通已成为新时代推进国家教育体系优化的重要政策话语和改革方向。普职融通至少包括三个层面的内涵:普职融合、普职沟通和普职衔接。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是推进普职融通的根本价值追求,是指引相关政策和教育改革实践的核心价值导向。推进普职融通是教育制度层面的改革、协调与重构,要积极探索以机构重建优化学校教育制度,以要素融通丰富教育体系,以体制机制创新完善教育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2.
普职融通是世界高中教育改革的主旨追求,也是我国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内高中阶段教育发展的重要走向。目前,我国高中教育的普职融通改革举步维艰,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普、职不等值,社会对职业教育认可度低;高考相关改革滞后,尚未建立相配套的考核评价制度;普、职壁垒森严,缺乏区域性的统筹与协调;政策停留于提倡,缺乏具体的实施建议和强有力的推进策略。  相似文献   

3.
<正>要摒弃形式上的花哨,探寻出真正有效的"普职融通"方案,我认为应从六个方面进行探索:1.加大职业教育的宣传力度,大力弘扬工匠精神;2.建立职业资格准入制度;3.梳理课程体系,嵌入职业意识;4.提升职业学校教育教学质量;5.加快应用型本科转型;6.加强课程体系衔接研究。不管什么样的普职融通改革,我们不缺乏理念和概念的创新,而缺乏实践经验的总结和反思,缺乏对教育规律的认识和遵循。在现代职教体系  相似文献   

4.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高中阶段教育一直保持着普、职双轨并行的发展格局。随着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高中教育重心的逐步下移,打破普职壁垒、实现普职融通将成为新时期高中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整体趋向。普职融通,这既是世界各国高中教育改革的普遍诉求,是高中教育逐步普及后的必然走向,也是克服我国当前普职分离带来系列问题的必然选择,是贯彻落实我国相关教育政策的当然之举。  相似文献   

5.
2022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中以“普职协调”代替“普职分流”,为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视野。中职教育要转变发展思路,以高质、基础、融通为导向,满足普职协调对中职教材发展提出的新诉求。然而,目前中职教材存在教材职业特色不明显、教材内容衔接不当、传统教材形式僵化的问题。现实之困与应然之态的矛盾呼吁中职教材的“普职协调化”:以类型教育为底色,引领高质量发展;以学生发展为主线,促进中高衔接;以创新开发为抓手,深化普职融通。  相似文献   

6.
劳动与职业启蒙教育是培育学生劳动与职业意识、提升劳动力整体素质的重要路径.一方面,我国劳动与职业启蒙教育经过了分离阶段、并重阶段、结合阶段、融通阶段的发展.通过梳理四个历史阶段发现,劳动与职业启蒙教育在目的上由外在行为转向内在素质,在形式上由单一转向多样化,在内容上由知识技能学习转向职业情意培育;另一方面,劳动与职业启蒙教育的核心素养也要与时俱进,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完善中国特色劳动与职业启蒙教育支持体系.面对保障机制不完善、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普职衔接不畅、课程设计创新不足等现实挑战,新时期劳动与职业启蒙教育要构建劳动与职业启蒙教育的价值体系,完善多方协作的劳动与职业启蒙教育架构,加大对劳动与职业启蒙教育贫困地区的支援,优化劳动与职业启蒙教育的校本课程开发以及过程性评价机制.  相似文献   

7.
中国式教育现代化是新时代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指引。职普融通作为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构成,是衔接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构建多元化人才培养体系的政策工具。中国式教育现代化视域下要求职普融通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确保教育政策的科学设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促进教育普惠公平;坚持协调发展,推动现代教育体系建设。然而,当前职普融通面临着社会认可度不高、配套政策亟须完善、运行机制不协调和就业渠道不畅通等现实困境。以职普融通推进中国式教育现代化建设,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树立职普融通管理体系的坚强核心;优化顶层设计,提升政策制度服务职业教育现代化的能力;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激发教育普惠公平的内生动力;夯实协同基础,完善职普融通保障机制建设,为职普融通持续助力中国式教育现代化提供坚实后盾。  相似文献   

8.
<正>"普职融通"设计中的"双向两车道"在现实中变成了"单行线",要让制度设计达到预期目标,笔者认为,至少要做好以下三件事:第一:融观念——提高对职业教育的认可度。"普职融通"的前提和基础是普职等值,而在目前社会大环境下,人们普遍把普通教育看成是正规教育、精英教育,职业教育是非正规教育、"低人一等"的教育,普职严重不等值。第二:通课程——注重普职融通课程的开发。普职融通试图沟  相似文献   

9.
"普职融通"课程体系设计要做到承前启后,与职业和学术平行关联;以科学的课程设计扭转对职业技术教育的传统观念,以做到以职促普,以普推职,以普职的科学结合推动学生的多元发展。课程体系将由"职业技术课程"和"基础文化课程"两大主干构成。其中,职业技术课程分"生涯规划指导"、"职业探索"、"技能导向课程"和"毕业衔接课程"四大模块,基础文化课程分"普通高中基础文化课程"和"专业倾向的文化课程"两大模块,通过初级阶段的信息收集和身份定位,经过专业学习,以"一专多能"实现学生的多元发展。  相似文献   

10.
目前,我国职业教育体系存在层次缺失、中高职定位不清、阶段不完整、纵向缺乏衔接、横向缺乏融通、职前职后难以一体化、开放程度不够、技师学院处境尴尬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我国应建立国家资格框架,并据此建立相对独立的职业教育体系;建立和完善教育体系的“立交桥”,实现职前职后一体化;明晰各级各类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多渠道、逐步、审慎地发展技术本科,重视、发展和完善五年制高职;在基础教育中加强职业启蒙教育,解决技师学院的定位问题.  相似文献   

11.
政策工具是实现政策对象发展目标的必要手段,开展职业教育政策工具运用研究是理解与把握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有效途径。以职业教育行政法规为研究对象,从基本政策工具和职业教育发展两个维度构建二维分析框架,通过内容编码、工具归类以及统计分析等步骤分析我国职业教育政策。研究表明,我国职业教育政策工具运用表现出环境型政策工具占据主导而供给型政策工具与需求型政策工具相对不足的特征。同时,从职业教育发展维度看,政策工具差异化明显,较为突出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和保障机制。在此基础上,提出政府在未来政策工具选取及其运用时应更加注重均衡与协调,注重政策工具与职业教育发展的融合,从而优化并完善职业教育政策的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12.
政策是职业教育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重要杠杆,也是职业教育混合所有制办学的重要依据。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混合所有制办学有总政策和基本政策,但缺乏具体操作层面的政策,即具体政策。而我国目前已有的办学政策是基于单一所有制经济基础而形成的,并不能完全适应职业教育混合所有制办学要求。在国家近期尚未出台职业教育混合所有制办学具体政策的情况下,要鼓励和推进职业教育混合所有制办学,就必须积极扶持职业教育混合所有制办学,按“就近原则”充分利用现有的办学政策,发扬“敢为人先”的精神,大胆闯、大胆试。但要从根本上规范职业教育混合所有制办学行为,推进职业教育体制机制的创新,还需要系统的政策供给。  相似文献   

13.
美国《卡尔.柏金斯生涯和技术教育修订案》自颁布以来经历了3次修订。2006年新的修订法案特别将性别平等和妇女发展作为重点内容,关注特殊人口职业教育,提倡生涯教育,强调普职融通、整合学术与职业能力培养,并加强了职业教育的政策领导与经费支持。其对我国职业教育政策制订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4.
我国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经验、瓶颈及出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汤智华 《成人教育》2019,39(1):71-75
深化产教融合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基础,也是促进我国人力资源开发的保障。在过去40年的发展历程中,我国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经过积极探索,将产业发展中的先进技术、优秀文化、具体需求融入到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与专业建设中,为产教融合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在产教融合实践中,学校职业教育制度的认知误区,相关政策体系与配套机制不健全以及产教供需对接的不畅通是制约其发展的现实瓶颈。因此,在未来的产教融合实践中,应该大力优化其发展环境,提升职业院校、行业企业双向融通的能力,构建双向融通的渠道与平台,进而实现产教融合的深度发展。  相似文献   

15.
美国合作教育模式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美国的合作教育模式为切入点,比较了我国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教育与美国的合作教育,我国高职教育存在缺乏有力的政策和法规支持、企业对校企合作积极性不高、服务功能不健全、没有形成长远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校企合作机制等问题,基于美国合作教育在组织、立法、实施、经济方面的成功经验,我国高职教育应从法规制定、政策支持、健全机制、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四个方面深化校企合作力度。  相似文献   

16.
逯铮 《成人教育》2019,39(5):75-80
产教融合是新形势下职业教育办学的基本模式,也是提高职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所在。分析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中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深入剖析产教融合与传统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区别。研究发现推进"产教融合"困难的主要问题有地方政府配套政策措施不够具体,校企双方缺乏合作基础,企业参与动力不足,家长和社会的理解支持不够等。认为解决"产教融合"问题的关键是要在宏观层面,地方政府出台实质性的优惠政策措施,强化行业指导作用,赋予行业应有职能。微观层面在建立机制、专业设置与建设、课程实施、师资队伍和文化育人方面开展产教融合,各利益相关方多层次全方法共同发力,才能建立真正的"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7.
菲利克斯·劳耐尔是德国不莱梅大学技术与教育研究所创始所长,是劳动过程导向职业教育思潮的代表人物。近年来,国外学者从劳动过程导向职业教育思想、普职关系、双元制与青年人失业问题应对方案、职业教育治理模式、职业能力开发与测评(COMET)项目等方面切入,对劳耐尔职业教育思想进行了较为充分的研究。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处于教育和培训体系亟待完善、产教深度融合、制造业人才急需培养的关键时期,劳耐尔职业教育思想对完善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促进形成教育和产业统筹融合发展格局、转变职业教育治理模式、构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等都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8.
基于中等职业教育基础性转向的政策背景,通过对全国10660位中职生的问卷调查,研究了影响我国中职生升学的若干因素。研究发现:中职生具有很高的升学意愿,且以本科为主要期望学历;毕业班和学习自我效能感强的中职生更可能选择升学;学生干部身份和学校生涯教育质量会影响中职生升学意愿;家庭对中职生升学与否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经济、文化和社会资本,但影响方式和程度与普高生存在差异;对省域中职升学政策的了解和认同会促进学生升学,而对就业市场和本科招生政策的了解和认同会削弱中职生升学意愿。基于此,未来应从职教本科办学规模、高等职业教育招考机制、央地项目设置、公共财政兜底、生涯教育和升学指导等方面优化中职升学环境。  相似文献   

19.
“双元制”作为德国职业学院的一种教育模式,促进了德国高等职业教育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已经深深扎根于德国社会的土壤之中。本文基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中的不足,通过分析“双元制”的基本特点,探讨其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启示,以促进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