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信息技术教育早已列入高中必修课,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综合能力为主要目标,而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全面、迅速、系统地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则依赖于信息技术课。考虑到教学的通用性,大多数学校选修网络技术,这就使得高中信息技术成为一门单独的学科,缺少与其他学科的融合。因此,我校决定开设信息技术校本课程,从而丰富学生的信息技术课程,促进与其他学科间的课程整合。  相似文献   

2.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信息技术课程与其它课程相比,最大的特点是集知识、技能于一体。信息素养的培养需要通过包含具体应用环境的学科教学来完成,单独开设信息技术课难以达到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的目的。而将信息技术作为工具和手段渗透到其它学科的教学中,加快信息技术在各学科教学中的应用,探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教学模式,应是信息技术  相似文献   

3.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是信息技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我省于2000年实行高中信息技术会考,并率先高中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现在又提高到与其他学科一样进行学业水平测试。高中的信息技术课程以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为根本目的。信息技术课程不仅使学生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技能,还要使学生学会...  相似文献   

4.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是国家规定的普通高中学生的必修课程,与其他学科相比,这门课程不但以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为基础,还要求学生把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的操作过程上,进一步提高学生信息素养为宗旨的基础教育课程。新课程改革更提出了要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层面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通过分析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促进构建适合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课堂模式。  相似文献   

5.
以培养学生在信息化社会中的生存技能与必备品格,全面提升学生信息素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目标,文章对深度学习、高中信息技术单元教学概念进行界定,构建指向深度学习的高中信息技术单元教学模式,同时进行实践效果检验,以促进学生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实现学科育人.  相似文献   

6.
以培养学生在信息化社会中的生存技能与必备品格,全面提升学生信息素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目标,文章对深度学习、高中信息技术单元教学概念进行界定,构建指向深度学习的高中信息技术单元教学模式,同时进行实践效果检验,以促进学生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实现学科育人.  相似文献   

7.
庄永 《考试周刊》2012,(92):125-126
信息技术课程作为一门基础工具学科.以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为根本目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增强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们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基于以上要求,信息教师要实现“有效性”这个目标,就要在课堂的组织上关注“三个生长点”,即兴趣培养、实践操作、学生信息素养提升三方面.提升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汪家春 《课外阅读》2011,(6):211-211
信息技术课程是中小学一门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工具课程,其中心教育目标就是以信息技术辅助、服务于学科学习,最终把信息技术作为工具和手段融合到其他学科的教学中,即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通过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有效整合来实现一种理想的学习环境和全新的、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作用的学习方式,从而彻底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达到培养信息能力、养成信息素养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以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为总目标,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软件培训式”的教学,使得课堂内容与实际生活相脱节,致使大部分学生很难将信息技术应用并服务于实际生活,本文针对这个问题,提出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提高并培养学生将信息技术技能应用于实际生活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河南省自2008年秋实施新课程改革,信息技术教师都在努力探索适合农村高中新课改的教学方法,力求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达到新课标的教学目标。结合本人工作实践,浅谈一下自己的一些见解。一、明确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目标高中新课程改革对信息技术学科教学要求更高,重点培养学生信息素养,提倡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相似文献   

11.
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是目前广大教育工作者关注的一个问题,作为一名信息技术课教师,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积极探索应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掌握信息素养的方法和途径,是教学的根本目标.  相似文献   

12.
周英杰 《考试周刊》2009,(17):165-165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知识性与技能性有机结合的基础课程,其根本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高中信息技术课程过程性评价是做好教学工作、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手段,其关键是要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发展,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各种表现及时记录并进行综合分析。过程性评价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帮助教师及时调整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过程的科学化。  相似文献   

13.
<正>在高中新的教学体系中,信息技术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出现。信息技术是培养学生掌握信息技巧和信息素养最直接、最核心的一门学科。本文结合江苏省某些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案例,对信息技术教学应用的现状进行了阐明,并指出了存在的主要问题,进一步提出了提高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效果的策略。一、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高中信息技术是一门集实践、应用、创造发展于一体的学科。笔者结合多年的从教经验,总结高中信息技  相似文献   

14.
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是对学生信息意识、数字化学习观念、计算机思维的养成与增强。而高中信息技术中的Python知识是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重点内容,教师需发挥学科核心素养指导作用,积极挖掘高中信息技术Python教学的育人价值。因此,对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信息技术Python教学策略展开分析,借此落实学生综合素养培育,提高我国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15.
信息技术课开展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信息技能,要求学生不仅要熟练掌握信息技术本身所内设的几种工具,还要具备使用信息技术处理各种信息的能力,这是当代人立足于信息化社会的必备技能。高中的信息技术课程并不是专业的信息技术课程,它是以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为宗旨的,要求教师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差异,挖掘学生的潜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最终达到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够适应信息时代发展需要的新时期人才的目的。本文主要对当前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所应采取的改进措施进行一番探讨。  相似文献   

16.
《考试周刊》2020,(15):113-114
在当今这个信息时代,信息素养是人们需要具备的基本能力。在高中阶段开设信息技术课程,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有效的途径。在信息技术的教学中,采用"任务驱动"为主的教学方法,能有效地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帮助学生掌握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技能。本文以《程序的选择结构——if条件语句》教学为例,论述了如何将任务驱动贯穿于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  相似文献   

17.
培养学生信息素养是高中阶段信息技术课程总目标,为实现总目标和体现学科价值,本文就在信息技术课堂上应用问题解决的教学策略以培养和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方面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8.
陈艳 《学子》2014,(17)
正目前,高中信息技术课已被列为高中一年级的必修课。如何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上好信息技术课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结合高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及高中阶段的教学实际,我们应该认真学习新课程的设计理念和教学目标,去不断地探索、研究,找出合适的教学方法。要做好高中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工作,我认为应从以下方面着手:一、新课程标准对信息技术的要求由过去的对计算机的技能要求提升到对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  相似文献   

19.
当前阶段,高中信息技术已经由技能训练转为培养学生信息素养,课堂教学是培养信息素养的主要途径,也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主要渠道。在新课标的素质理念下,教师要加强与改进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结合实际情况,根据不同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设备,灵活运用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20.
菅亚坤 《考试周刊》2013,(88):127-127
信息技术学科是一门新兴学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根本目标在于培养中小学生的信息素养,即让学生在了解计算机文化、初步掌握一些计算机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信息意识和创新意识,有效培养学生对信息的收集、处理、应用和传输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