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互联网+”的混合式教学是在现有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借助互联网平台,实现二者优势互补的一种混合教学模式。现有的中职汽车类专业教学模式存在教学主体单一、教学平台单一和教学评价单一化的弊端。基于“互联网+”发展理念,构建了中职汽车类专业“双主体四环节两平台”的混合教学模式,并通过具体实践验证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其可以促进课堂智慧教学,强化教学共同体,提高中职汽车专业教学效率及效果,具有较高的借鉴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
教育信息化2.0时代要求高校要优化“互联网平台+教育”服务模式与能力。网络课程中心平台是集课程建设、资源管理、教学互动、成果展示为一体的信息化教学平台,是推动人才培养新模式、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重要举措。本文主要介绍课程中心平台建设的现状,对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方法的创新和一些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3.
刘承伟  杨青  李基恒  韦玮 《广西教育》2023,(15):107-110
本文分析建筑工程结构检测课程的特点与现状,阐述“互联网+”教育背景下土木工程检测类课程教学策略,紧跟建筑行业热点重构教学内容并融入课程思政,实施“双线驱动,三阶六环”教学模式推进整体教学,借助在线平台对学生开展多维度、多层次综合评价,并阐述了教学成效。  相似文献   

4.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数字图像处理》课程传统教学方法难以适应新时代创新人才培养的要求。本文提出了基于"互联网+"多平台的《数字图像处理》互动教学方法,首先完善数字图像处理学科体系,构建"互联网+"多平台的教学资源,然后利用互联网资源来进行学习程序设计和网络实验教学,同时通过电脑、手机、平板电脑等智能终端来模拟图像处理实验。最后,指导学生将模拟的程序在图像处理试验箱上进行实验和仿真,实现多平台互动的教学实践活动。基于"互联网+"多平台互动的教学方法提高了《数字图像处理》课程的教学效果,有机地适应了未来教育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文章首先在阐述STEAM教育理念的基础上论述了基于STEAM的3D打印课程体系搭建策略,然后提出了基于“互联网+”技术的3D打印课程教学改革策略,包括互联网及“互联网+”技术概述、“互联网+”背景下3D打印课程教学模式开发、“互联网+”背景下3D打印课程教学管理系统研发,最后以湘潭大学为例进行了教学案例分析。  相似文献   

6.
“互联网+”背景下,信息化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为高职课堂教学提供了更加丰富的教学资源和课程平台,通过探索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促进课堂教学质量和效果提升,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和非专业能力。以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工业机器人编程与调试”为例,进行课程分析和学情分析,制订适合“工业机器人编程与调试”课程的教学策略,构建并实施基于在线开放课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教学实践表明: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能有效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教学效果良好,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沟通表达能力、创新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和学习积极性都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基于"互联网+教育"背景,剖析当前《数据库基础》课程普遍存在的问题,构建基于微信公众号+翻转课堂创新型教学模式。借助当前流行的微信公众号平台,将翻转课堂应用于数据库基础实践教学中,加强学生自主学习、师生互动沟通交流,强调课堂内外知识连贯,并同步改进课程考核方式。  相似文献   

8.
基于对“互联网+教育”背景下“财务分析”课程的智慧教学模式改革的研究,首先,阐述智慧教学模式基本内容。然后,分析智慧教学模式改革,具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使学生更好发展的重要作用。最后,为在“互联网+教育”背景下,更好实现“财务分析”课程智慧教学模式改革,给出加强对翻转教学模式的应用、加强互联网工具在教学中的应用、加强互联网工具在课后的应用、明确智慧教学模式重点等措施。  相似文献   

9.
基于互联网+教育的迅速发展,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我国全面采用了线上教学的教学模式。文章通过线上教学与考试全过程实践,重点分析了雨课堂、超星学习通等代表性教学平台的功能特点,及其与QQ群、腾讯会议等的结合应用,具体阐述线上教学方法、教学效果、存在问题和解决措施。教学实践表明,教学平台间频繁切换、师生互动、家庭环境等因素对线上教学存在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0.
随着“互联网+教育”的发展,教育信息化冲击着传统教育的发展模式,促使新型教育形式不断涌现,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育成为了一种新的模式。文章基于当前高校《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教育现状,深入理解并剖析项目教学法,结合超星学习通,构建了基于在线学习平台的PBL教学模式。通过列举具体的教学实施方案,并对教学满意度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该教学模式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升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推动高校课程教学深入改革助力。  相似文献   

11.
王雪梅 《教育技术导刊》2021,19(12):117-120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互联网+教育”越来越普及,高校教学逐步改革为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但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促使全社会直接进入纯在线教学模式,全体教师立刻化身知识主播,开启纯在线教学历程。以数据库系统课程教学为例,对纯在线教学模式进行探索与实践,给出基于“在线直播+智慧学习平台”的纯在线教学模式设计、具体实践过程及应用效果,并对比了课堂教学与纯线上教学的优缺点,为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进行教学改革,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为实现利用较少学时来丰富教学内容、改善教学质量、革新教学方法和提升教学效率的基本目标,文章以安全系统工程这一核心课程为研究对象,通过梳理课程脉络结构、分析理论知识体系、调研学生期望与社会需求等环节,初步构建了基于“互联网+”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实证研究表明,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应用有助于提升教学质量,增强学习效果,并为教学目标的达成和人才培养的实现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3.
系统剖析了管理学课程特点、原有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以及“互联网+”教学改革的必然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互联网+”时代下管理学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设计的基本思路:有效利用网络资源和网络教学平台,结合课程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从课前建立教学资料库、课中多元化教学方式、课后回放和考核三个层面进行改革,提升教学质量,实现新时代教师教育的时代使命。  相似文献   

14.
根据应用型人才和工程教育认证的培养目标,文章分析了房屋建筑学课程的现状,提出了基于“互联网+”技术的教学改革实践。改革内容包括搭建“互联网+”混合教学平台、优化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方法、调整考核评价方式及改变课程设计方式等。此次改革实践明显提升了教学成果,提高了学生自主探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提前适应行业发展趋势,符合建筑行业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信息技术引发了学习方式的转型与变革,催生出一批线上、线下、线上线下相混合的课程,契合了互联网时代的学习特点,但仍难以完全克服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难以体现知识的融合性、学生的主体性、方法的有效性和技能的熟练程度。文章以《纳税检查与申报》课程为例,基于教师先动起来创设合适“质”“量”的微视频和实践项目,依托在线课程平台和项目申报平台,通过项目驱动双平台双向互动,实现基于双平台的双线上互动的混合式教学,改善课堂教学生态。  相似文献   

16.
移动教学云平台是“互联网+”时代和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是解决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诸多问题的新途径。基于蓝墨云班课的技术支持,聚焦高职英语师生交互活动及发展性评价体系的设计,构建基于移动云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有效地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实现师生间即时互动,改变教学评价方式,提升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7.
郭婧  周梅 《教育教学论坛》2019,(14):265-266
针对"互联网+"时代的高校本科课程教学发展要求,将互联网与传统教学深度融合,弥补传统教育中的一些不足和盲区。结合学生学习方式多元化和教师教学方式混合化的特点,对基于"互联网+教育"的物联网专业课程教学方式、课程体系设计等进行分析和说明。通过网络教学服务平台,将"互联网+教育"的教学模式引入到物联网技术课程的教学中,并对其教学流程及应用成效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8.
在“互联网+”环境下,探讨高校新进教师,如何利用互联网资源和网络教学平台等方法,结合传统教学模式,上好第一节课,加强学生和老师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吸引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更好的学习以后的课程。  相似文献   

19.
"互联网+教育"改变了传统的单一教学模式,促进了教学方法多样化和个性化。本文归纳了互联网背景下的高职教学应用形式与实践,分析了参与者及教学特点,总结"互联网+"背景下教学方法的变革:"互联网+"时代促使教学过程的变革实现了"翻转课堂";促使课堂教学转变,从以教师为中心的知识传授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混合式教学;促使教学的在线化、数据化和智慧化实现。将"互联网+"信息技术和知识传输途径多元化优势服务于"园林植物栽培与养护"课程教学,搭建基于移动终端的综合学习平台,创建"互联网+"的三段式线上线下一体化教学模式,力求提升课程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20.
赵莹 《教育教学论坛》2020,(11):336-337
在互联网+教育时代背景下,智慧教育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课题主要研究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辅助下,以《大学英语》课堂为例,“蓝墨云班课”移动云平台为依托,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的方法研究分析学生对教学平台的满意度、使用效能、教学效果的满意度评价,从而帮助教师引起教育理念、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改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