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0 毫秒
1.
《月亮和六便士》是毛姆的重要长篇小说之一,在女性主义批评理论的观照下,对该作品中三个与主人公思特里克兰德有重要关系的女性形象进行解读,她们分别代表了毛姆心目中三种不同的女性形象。通过考察和分析这些女性形象,发现不管是恶意的批判还是理想化地塑造,毛姆的女性观迎合了当时社会主流人群对女性的态度和看法,他的女性观是有偏见的。  相似文献   

2.
《月亮和六便士》是毛姆的重要长篇小说之一,在女性主义批评理论的观照下,对该作品中三个与主人公思特里克兰德有重要关系的女性形象进行解读,她们分别代表了毛姆心目中三种不同的女性形象。通过考察和分析这些女性形象,发现不管是恶意的批判还是理想化地塑造,毛姆的女性观迎合了当时社会主流人群对女性的态度和看法,他的女性观是有偏见的。  相似文献   

3.
《月亮与六便士》是毛姆的代表作之一,作家关注人的精神追求与社会环境之间的联系,塑造了一位反抗传统道德,追寻永恒之美的艺术家形象。主人公言行虽极富争议,但展现了毛姆一贯的人性复杂的哲学思想,并揭示了作者多元化的价值观,引发现代人对人生抉择和社会压力的重新思考。  相似文献   

4.
毛姆在《月亮和六便士》中采用第一人称旁观者的叙事视角,为以画家高更为原型的思特克里兰德作传。众多评论家指责小说是一部失败的传记,因为叙事者从开始的作传记到讲故事再到最后的讲神话,没有能为读者刻画出一个真实可信的形象。毛姆假借叙事者之手,故意拉开读者与主人公和与自己的距离,以此说明解释天才的困难。  相似文献   

5.
《月亮和六便士》是英国作家毛姆的长篇小说代表作之一,也一直是颇具争议的作品。笔者以哲学的角度切入文本,认为这本小说表面上用看似轻松的口吻,讲述了画家斯特里克兰德一生的离奇经历,实际上毛姆意在借此阐明其在唯我论及真、善、美的价值观上的独特见解。  相似文献   

6.
《月亮和六便士》以画家高更为原型创作,讲诉了天才画家思特里克兰德充满传奇色彩的一生。在这部小说中,作家毛姆不仅探讨了理想与现实、艺术与个性等令人深思的哲理问题,同时塑造了一个复杂的文学形象——思特里克兰德。从他的身上读者既能够感受到追求艺术梦想的激情与生命力,同时他在道德上的瑕疵又不得不令我们叹息。文章从特立独行的艺术家,道德意识的混乱,追逐梦想的勇敢者三个方面,对思特里克兰德,文学形象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7.
终干明白     
<正>我依稀记得毛姆的《月亮与六便士》中有这样一句话:满地都是六便士,他却抬头看见了月亮。曾不解思特里克兰德为何在六便士间看见了月亮,毛姆又何出此言。直到我找到自己心中的月亮——书法,才终于明白。时间被退回到几个月前的艺术节。尤擅书法的我,第一时间便冲到班主任面前自荐本以为写幅作品于我是小菜一碟,但在一次次的尝试后均以失败告终,自信心也不免受挫。  相似文献   

8.
毛姆在创作《月亮和六便士》时,深受高更的影响。高更在艺术审美观方面对毛姆的影响在小说中得到了充分体现。高更认为:一个真正的艺术家应该把他的画布作为情感的宣泄地,而不该让主观情感世界受制于客观物质世界。小说中的斯特克里兰德和斯特略夫都是画家,前者与高更持相同看法,而后者则认为艺术应是对前人的沿袭,是对客观世界的模仿。毛姆在文中对两位人物进行一褒一贬的对比,显示出了高更的审美观点对他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月亮与六便士》和《刀锋》是毛姆小说中探索人性的多元化、为自由而呐喊的典范之作,毛姆通过两位男主人公的形象表现两种不同的人生信仰,思特里克兰德为艺术与现代文明决绝,拉里最终在印度的吠陀经哲学中找到生命的终极意义,展示了毛姆不同时期的哲学思考。毛姆一方面受西方追求个体自由的哲学的影响寻求彼岸世界,另一方面又表现出深受通过自我修行来达到解脱的东方哲学观的影响,反映了毛姆对东西方哲学的学习感悟,也表现了毛姆精神探索的复杂过程。  相似文献   

10.
毛姆在《月亮与六便士》中融入了很多他自己经历过的创伤,我们甚至可以想象到在创作这部小说的过程中,作者心理经历着怎样的折磨。因为创作小说内容势必会勾起作者以往的悲伤情绪,而文学艺术创作也是一个感性与理性并存的过程,毛姆不仅仅要回忆自己的伤痛经历,还需要严谨的将其融入到小说当中,这也会给作者带来更加严重的伤害。虽然在《月亮与六便士》中,主人公经历创伤的场景与作者自身经历的场景并不完全相同,但结合作者的生平,读者就能够形象的感受到作者的悲伤与绝望。据此,本文对其进行分析,希望能够对现实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从隐喻的意象图式角度分析"两"与"双"、"口"与"嘴"在语言表达中的同现限制。"两"与"双"的字形不同,它们的意象图式也不同:"两"是平分图式,"双"是配偶图式;"两"、"双"词语在言语交际中的意义和用法也就不同:选择"两"的语境强调"分而为二、两相对立",在选择"双"的语境强调合二为一、配成一对。"口"与"嘴"隐喻投射到对事物域的认识当中,但是各有侧重:"N+口"强调的是"容器通往外界的地方","N+嘴"强调的是"容器中形状突出的部分"。  相似文献   

12.
教育研究大致经历了从哲学--思辩研究范式经科学--实证研究范式到人文--理解研究范式的历程.范式的转换不只是方法的更替,更是哲学理论背景、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研究过程等的变更和创新.本文以众多学者的研究为基础尝试作多方面的比较.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孟子》中“正”、“长”、“贤”、“良”、“轻”5个形容词的语义和语法功能作较为细致的描写,试图从中寻找出《孟子》中不同的形容词在语法功能上的共性与个性,并进一步提出问题,即这些共性与个性的历时和共时的差异,以及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1从"碳化"与"炭化"的混沌说起高中化学历来有蔗糖与浓H2SO4反应的教学演示试验。教学中很难讲清楚两个问题:①反应是生成黑色的炭,还是生成黑色的碳?②反应过程是称"炭化",还是"碳化"?读者不要以为这是一个不值一议的钻牛角尖的问题。事实上这是广大化学教师彼此都心照不宣而  相似文献   

15.
16.
17.
"错"与"读"     
有些汉字意味极长:"错"与"读"即是. 先说"错",错明明是一种糟糕,但"错"字里头却偏偏带个了"金"字! 邪了!难道"错"真的有金子般的价格? 细细地想想,还真的是这么回事.  相似文献   

18.
依愚见,没有丰厚的学养而花大力气研究“教法”,好比习武之人内功不行便练花拳绣腿。古代青楼女子愈是搔首弄姿、忸怩作态愈显浅薄恶心;而才女既出,娴淑端庄,气质逼人,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庄子.天地第十二》批评奇技淫巧:“机心存于胸中,则纯白不备;纯白不备,则神生不定;神生不定者,道之所不载也。”沉迷于“教法”者,当作何感想?  相似文献   

19.
20.
张国清 《初中生》2003,(21):56-5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