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谁掌握了网络时代的话语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类社会的发展史一直伴随着话语权的争夺,电脑网络的诞生使话语权的争夺演变出新的格局,网络让大众获得了巨大的话语空间,表面上话语权重归于大众,某种程度上具有了狂欢文化的特质。然而,虚假的民间狂欢的假象背后却隐藏着跨国资本的操纵与运作。  相似文献   

2.
话语权是公民发表意见、提出建议的基本权利,大学生作为参与网络活动的主要群体,其网络话语权的实现体现着民主政治的发展水平。随着高校学生网络话语权的快速提升,话语权的实现过程中也出现了诸多问题。本文在对大学生网络话语权的现状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构建网络话语权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网络为大学生话语权的释放提供了更为自由、广阔的空间。伴随着大学生网络话语权的日益提升,话语权的行使与发展中也出现了发展不均衡、理性与深度缺失等问题。高校需要从加强公民教育、优化校园氛围、发挥人才优势、引导学生自组织发展等方面,加强引导和提升大学生网络话语权。  相似文献   

4.
当前,网络舆论环境的多元化发展和网络思潮的复杂化,影响了大学生的价值观,削弱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对高校思政教育话语权提出了新挑战。通过厘清网络舆论环境下高校思政教育话语权存在的问题,找出问题原因,提出相关对策,以期为加强网络舆论环境下高校思政教育话语权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逐渐进入网络空间,迈上了新台阶。与此同时,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也出现了话语权影响力不足、话语特性不突出、网络平台吸引力不够、话语隐性表达较少、学生网络素养不足等现实问题。对此,应通过完善高校网络思想政治话语法律法规、提高教育者的网络话语引导地位、优化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增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吸引力、丰富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内容等策略加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  相似文献   

6.
“话语权”这一文艺批语领域的术语,现在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各个领域中。教学当中的“话语权”问题也成为广大教学和科研工作者的所研究的课题之一,本文通过对于大学英语课堂学生的“话语权”普遍缺失现状和成因的分析。对于寻求课堂“话语权”平衡点的问题作出积极探索,试图在教学实践中创造有效的课堂环境。  相似文献   

7.
随着互联网的兴起和发展,网民对行政官员的问责的力度也越来越强.与传统话语权相比,网络话语权凸显了其权利和权力两重属性的特征,不仅拓展了网络舆论的空间,更是对行政问责甚至反腐廉政建设有了积极的促进作用.通过加强信息公开、完善相关法律、建设主流媒体、提高网民素质,及技术层面上对网络话语权的完善,以带动行政问责的有效进行.  相似文献   

8.
在网络时代,随着信息及其传播途径的多元化,人们的思想与行为也会受到一定影响。作为网络受众的群体,其在信息传播的过程中,话语权也逐渐在增强。因此,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权不再只为教育者所独有,受众群体也因为网络的平台而拥有了自身的话语权。因此,这就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能够与时俱进地采取针对性措施,增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自身有效性,在话语权传播的各个环节都应做好工作。  相似文献   

9.
随着通讯技术的不断进步,网络的兴起为话语权提供了新的表达渠道,我国6.49亿网民以网络为平台表达自己的话语权。话语权不仅成为影响人们社会生活的重要因素而且在网络的虚拟空间中发挥重大作用,给当今社会舆论和意识形态带来巨大影响。笔者旨在阐述话语权的形成和发展,探讨权利视角下话语权研究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价值观念多元化背景下促进话语权健康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为探索高职学生在课程与教学改革中的话语权现状、存在问题及影响因素,通过对某校师生进行抽样问卷、访谈的调查研究发现:高职学生在课程与教学改革中的话语权缺失,传统文化、课堂惯习、师生自身是主要影响因素,需要通过改变观念、构建生态课堂、运用网络、拓展渠道等提升高职学生的话语权。  相似文献   

11.
"四个全面"作为在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取得话语权的创新性话语,它的话语权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历史的。这个具体的、历史的话语权就体现在其贯穿全面的第一要义上,体现在其战略布局的定性定位上,体现在其协调推进的基本要求上,体现在其人民福祉的最终归宿上。"四个全面"之所以具有生命力、感召力与创造力,就在于其把理想成分建立在可信的现实基础之上,把立足国情与放眼世界有机结合起来,把大势所趋与人心所向有机结合起来,体现了实事求是与以人为本的有机统一,从而具有通过彻底理论抓住人的根本的特质。  相似文献   

12.
大数据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新媒体的广泛运用推动了教学信息化的进程,使教育网络和多终端联通互融,加快了教育资源的共享众筹,使教学主体双方的权力关系发生了变化,由此,教育者的话语权被削弱,但同时教学媒介的改变又为话语权构建提供了有利的条件.话语权构建要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和新媒体技术的优势,借鉴大数据时代的语言特色和对话模式,从课堂话语权、网络话语权、社会环境话语权方面努力探索.  相似文献   

13.
话语理论以探寻话语本质为任务,福柯认为话语是权力的表现形式之一,话语即权力,意识形态话语权是话语权研究的核心问题。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在网络空间内遭遇挑战,但也迎来的新的机遇,我们根据话语理论,从主体、内容、环境三个方面提升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  相似文献   

14.
习近平在致信祝贺第四届世界互联网大会时强调:"以信息技术为代表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正在萌发,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同时,互联网发展也给世界各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带来许多新的挑战。"话语权,就是说话权,即控制舆论的权力。话语权掌握在谁手里,决定了社会舆论的走向。话语权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作用非同小可,作为大学生群体,网络已经成为他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网络文化的舆论导向,正是话语权中最能改变人心向背、力量对比的关键因素。正是因为如此,谁真正掌握了话语权,谁就能引导舆论,引导社会心理,引导思想理论潮流。大学生要在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指引下,明确加强网络文化话语权的重要意义,不断规范大学生网络文化话语权和引领大学生网络文化话语权的创新发展。在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背景下,以文化自信为指引,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加强大学生的网络道德素质,使大学生网络文化话语的内容更加深入人心,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先导,成为大学生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引。  相似文献   

15.
进入新时代,网络空间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场域,也日益成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争夺的前沿主阵地。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内容要有说服力、话语表达要有创新力、主体话语要有感染力是新时代提升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核心要义。当前,高校出现网络主流话语内容体系需要完善、话语表达方式亟待优化、主体话语权需要加强。面对新的问题,必须寻找新的解决路径。因此,高校在网络育人新征程中,要从优化话语的内容体系、创新话语表达方式、提升教育主体的综合素养等方面着手,以提升网络育人的效能。  相似文献   

16.
网络文学的文化特质源于对传统文学进行的文化审视和文化改写。表现在:网络文学的创作者和接受者都是网络文学文本的制造者和发布者,二者享有平等的话语权;网络文学消解了接受者与文本之间的距离,读者获得了更大的能动性和自由度;网络文学将传统的被鉴赏的文学改造成了被浏览的文学。所以,网络文学是网络文化向传统文学渗透,对传统文学进行改写,既体现了网络文化精神,又体现了文学审美特点的话语体系。  相似文献   

17.
以人人、微博、微信为代表的社交网络媒体,因其"平权""去中心化"的特点,具有对公众表达自由的"赋权"能力。因为有了技术的可能性,人人都获得了在互联网发声的话语权。高校学生以其特有的参与互联网空间的热情,非常乐于在社交网络媒体上发出声音,社交网站成为学生参与社会政治的重要途径。这一状况的出现与高校管理者传统的舆论引导方法出现矛盾。本报告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之上,总结了互联网空间下高校学生行使话语权的现状,分析了高校管理者对学生行使话语权的态度,并在建立模型的基础上将实践中的经验带入仿真实验中,经过初始实验和对比实验,甄别更加有效的网络舆论引导措施。学生的网络自由如何在现行法律保障下得到实现,是本文尝试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18.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网络逐渐成为意识形态发展的新场域,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问题越来越突出,也在话语主体、话语体系、话语载体、话语环境四个方面给意识形态话语权带来了挑战.建构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应对挑战,需要加强队伍建设与资本优化,增强话语主体在场感;塑造切实内容与亲民表达,开启话语体系新篇章;推动媒体融合与技术突破,提升话语载体可靠性;强化经济基础和法律保障,优化话语环境宜居性,全方位立体化应对挑战,牢牢掌握意识形态话语权.  相似文献   

19.
在信息时代,网络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现了有机融合,成为了提高思想政治教育主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潜在途径,但是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描述层次、解释层次和交互层次等方面还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因此,对话语权的研究已成为进一步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影响力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20.
"互联网+"时代,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现与普及化的趋势,话语权成为教育新常态下民办高校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方式,寻利性与公益性的潜在现实影响力形化为民办高校话语权的特质。尽管民办高校话语环境有一定改善,然而与它的社会贡献度却严重不相适应。民办高校话语权的失衡困境是环境、市场、政府、法律、传统语境文化和"体制内"意识形态等"集体无序"的共同作用力,其中尤以民办高校的"原罪"与有些政府权力的"霸道剩余"为重。同时,民办高校话语权的复位与法律、政策和政府权力的宽松与紧缩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