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语言文字训练和思想品德教育的辩证统一,利用语文教学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德育的重要途径之一.那么,如何在作文教学中潜移默化地渗透德育呢?  相似文献   

2.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在语言文字训练的过程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小学德育大纲》(试行草案)也指出:语文课"要贯彻文道统一的原则"。从这两个《大纲》中可以看出,语言文字训练与思想品德教育是密不可分的。而小学语文德育渗透的现状并不乐观,我们正在不懈努力,了解学生自身的发展,挖掘教材内容的德育功能,在语文教学各个环节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发挥教师的道德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3.
德育渗透就是寓思想教育于语言文字的教学与训练之中,思想教育要有计划,要根据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和小学生的年龄特点,选择好思想教育的渗透点,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培养语文能力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感染,巧妙地将德育内容融会于语文教学之中。  相似文献   

4.
杨丹 《辅导员》2009,(23):26-26
语文德育是一种隐性的德育,德育的内容、德育的目标、德育的方法都应当渗透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潜移默化地熏陶感染来影响学生思想,指导学生的行为,把德育教育的点滴都渗透在语文训练的范围之内,必须以语言文字为凭借,寻找德育与语言文字的最佳连接点,紧扣教材去进行。  相似文献   

5.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小学语文是义务教育中的一门重要基础学科。不仅具有工具性,而且有很强的思想性。”可见,语文学科在教书育人中具有特殊的地位。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应该如何实施德育呢?《大纲》指出:“语文学科的重要特点是思想教育和语言文字训练的辩证统一,要在听说读写训练的过程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笔者认为,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真正做到文道统一,有效地渗透德育,就要找准德育“点”,把好教育“度”,选好渗透“法”。  相似文献   

6.
把德育放在首位,这是实现社会主义教育目标的根本保证。而语文教学的优势,就是能让学生在语言文字的训练中,移默化地受到熏陶感染,从而提高思想认识,陶冶道德情操。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要体现在字、词、句、段、篇的教学中。在读写训练中,在语文教学的全过程中,要做到"入于学生之耳,根于学生之心,发于学生肺腑,而布于学生之四肢。"下面谈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一、从字词句入手,在感悟中渗透德育张志公先生曾经提出:"语文教学,必须把训练学生运用字、词、句、段、篇的能力和训练学生理解语言所表  相似文献   

7.
孙现云 《新疆教育》2013,(9X):100-100
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将语言文字训练和思想品德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是小学语文学科教学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小学德育的重要内容和重要渠道。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在教学过程中,应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思想品德的教育和科学的思想方法的教育,发展健康的个性,养成良好的意志品格,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本仅就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谈谈自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新课程改革强调:要充分发挥语文教材的德育教育优势,在课堂中渗透德育,让学生获得语言文字方面知识的同时,完成思想品德的建设,不断提高学生自身的素质,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目标。语文的教学是对学生的语言文字能力进行训练,同时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爱国、爱人民、爱科学等的品格。语文课程与德育建设关系密切,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既是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充分发挥语文课程优势的体现。  相似文献   

9.
小学语文是一门思想性很强的学科。德育渗透就是寓思想教育于语言文字的教学与训练之中,思想教育要有计划,要根据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和小学生的年龄特点,选择好思想教育的"渗透"点。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培养语文能力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感染,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0.
小学语文不仅是基础工具学科,而且是表情达意的工具学科,因此,它是思想性、情感性很强的学科。把语文课上成语言训练课,须坚持语言训练与德育渗透的统一,准确把握语言训练与思想教育的结合点,在指导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过程中有机地进行思想教育,以使语言训练扎扎实实,思想教育潜移默化。但从阅读教学现状看,有的教学语言训练和思想教育的关系处理不当,或者脱离语言文字,粗浅地分析思想内容,使思想教育缺乏深度;或者忽视思想内容,泛化语言训练,使语言训练缺乏力度。那么,在阅读教学中如何保持语言训练与德育渗透的统一呢?…  相似文献   

11.
语文课堂中的德育渗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文学科具有语言文字训练和思想教育辩证统一的重要特点。多年的执教经历告诉我.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的途径和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语文教师一定要充分利用好这一阵地.不但使学生学到系统的语文知识,提高语文能力.更让学生通过语文学科的点滴渗透提高思想觉悟,陶冶道德情操。  相似文献   

12.
季海良 《考试周刊》2013,(63):43-43
<正>寓德育于教学中,是每个教师的职责,把德育渗透到各个教学环节中,不仅是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的教学原则的基本要求,而且是达到小学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教师只有恰当选择文本,创设与之相关的情境,构建合适的教育氛围,才能寓德育于语文知识能力的培养训练之中。一、吃透教材,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在语文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教育,不是外加的任务,而是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在语言文字训练中进行渗透,使学  相似文献   

13.
素质教育内涵极其丰富,但其核心是德育.德育是整个教育的灵魂,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作为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做人.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是“在听说读写训练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我力求在语文课堂上,结合语文学科的特点,对学生进行德育的有机渗透,落实德育的实效性.主要途径则是通过引导学生品读课文,结合语文教学的其他综合性学习,让学生体会语言文字的美感和文学作品的魅力,同时获得真实的生命体验,从而达到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德育的诗意渗透这一目的.  相似文献   

14.
小学语文是一门思想性很强的学科.德育渗透就是寓思想教育于语言文字的教学与训练之中,思想教育要有计划,要根据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和小学生的年龄特点,选择好思想教育的"渗透"点.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培养语文能力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感染,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5.
陶行知先生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中国语言历来讲究“文道统一”,小学语文教学也要求从语言文字入手,将语言文字训练、句段篇章的学习与思想品德教育统一于教学过程之中。生活即教育。语文教学应把德育之根深植于生活世界这块肥沃的土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时时处处注重对学生心灵的塑造.而不仅仅传送知识。贯彻“文道统一”原则,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起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6.
浅谈小学语文德育的点、度、法□孙镜秋在语文教学中应该如何实施德育呢?《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语文学科的主要特点是思想教育和语言文字训练的辨证统一,要在听说读写训练的过程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笔者认为,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真正做到文道统...  相似文献   

17.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规定:“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识字、听话、说话、阅读、作文的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并在语言文字训练的过程中进行思想教育.”这一段表达就是说,在语文教学中不能将思想教育游离于语言文字的训练之外,搞架空分析,也不能把语言文字训练同思想教育割裂开来,更不应在语文结束时附加一些“穿靴戴帽”的说教.因而语文教学中思想教育的基本途径是“渗透”,即在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过程中潜移默化地落实思想教育内容,使学生受到熏陶感染.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遵循有意和有机的原则,探究渗透方法.  相似文献   

18.
郑志慧 《考试周刊》2008,(52):32-33
文道结合意味着教学担负着教书与育人的双重任务,与其它学科相比教书与育人在语文教学中显得更具体,更直接,更有可操作性。学生在学习语言文字处理的过程中,自然地、潜移默化地受到思想品德教育,促进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这就要求语文教师精心设计教学方法,把思想品德教育科学地安排到语言文字训练中,从而提高德育渗透强度,使学生达到既成才又成人的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19.
语文教学负有语言文字教学和思想品德教育的双重任务,并要求两者有机结合、相互渗透.这是对语文教学德育价值的充分认识,是对传统的工具价值观的深刻反思,为语文教学打开了通向素质教育的大门.为此,深刻认识语文教学德育渗透的现状、特征和途径,成了语文教师必须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20.
思想政治教育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认真落实《中小学语文学科思想政治教育纲要》的要求,把思想政治教育同语文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在此仅谈谈语文教学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潜移默化渗透思想性《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语文训练和思想政治教育是统一的、相辅相成的。语文训练必须重视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渗透在教学的过程中,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语言文字是交流思想的工具,语言文字为表,思想感情为里。语文教学要通过语言文字的分析,潜移默化地渗透思想政治教育。著名特级教师于漪在进行《茶花赋》一文教学设计时,就注意了传授知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