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我国刑法学界大多把严格责任与绝对责任(绝对严格责任)相混淆,把严格责任定义为不具有犯罪心态的犯罪,因而对其持否定态度,本文分析了这种理解的偏差,论证了刑法中的严格责任是具有合理性的,不仅体现了法律的公正价值,还符合罪责刑相适应原则并体现了刑罚目的.  相似文献   

2.
严格责任犯罪,也称为刑法中的严格责任或刑法中的绝对责任。其理论和实践起源于英美法系国家。它属于刑法中的一些特定的犯罪类型,对英美法系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在我国,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在刑法中确立严格责任犯罪具有合理性和必然性。  相似文献   

3.
发源于英美法系刑法中的严格责任制度是否应为我国所借鉴,国内学者对此存有不同的观点,由于该制度是对传统刑法“罪过原则”的一定程度的突破,使得不同的观点之间难以调和。从“奸淫幼女”的司法解释切入,对英美刑法中严格责任制度的涵义和各种学说之间的冲突展开讨论,最终得出严格责任制度不容于我国刑法体系。  相似文献   

4.
由于目前理论界对严格责任的内涵存有不同的理解,因此对是否应在环境刑法中引入严格责任也持有不同的观点。现代意义的严格责任,虽然"严格"但并非"绝对"。将严格责任引入环境刑法,首先,可以提高预防犯罪的效率。其次,可以平衡社会与个人之间利益的冲突。最后,可以保障有关行政法规的有效实施。这一制度的引入将为有效地保护环境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相似文献   

5.
英美刑法严格责任突破了"无罪过即无犯罪"的传统刑法原则,其适用的犯罪或因其犯罪意图的难以证明,或因其侵害的社会法益特殊而需要特殊保护。严格责任在实体法上体现为对那些所从事的活动与公众利益密切相关的人提出比一般人更严格的责任要求和注意义务,在程序上则表现在严格的"举证责任"上。  相似文献   

6.
严格责任是英美刑法所特有的一种归责原则,仅适用于针对侵犯刑法所保护的某种特殊社会关系(法益)或对某些行为要素的罪过状态难以证明的犯罪,主要集中于危害公共福利以及道德犯罪。严格责任的主要立法价值在于有效预防公共福利犯罪及道德犯罪,节约诉讼成本,满足诉讼的功利性要求。  相似文献   

7.
学界关于刑法中严格责任问题的争论由来已久,但对于严格责任的定义却并未达成共识。严格责任应定义为:刑法规定的,只要行为人实施某一法定行为(或不作为),或处于法律规定的状态,无须证明行为人的主观心理中对行为某种要素(一般是行为的危害性或导致行为危害性的要素)的认识,而推定其具有犯意,如果行为人不能证明其主观无过错,则追究其刑事责任。  相似文献   

8.
期待可能性理论是大陆法系国家的刑法理论,其以规范责任论为核心要素。期待可能性理论与规范责任论、心理要素(故意、过失)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期待可能性理论的存在有其自身的合理性,引入期待可能性理论对于完善我国刑事立法、指导刑事司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无犯意则无犯人"是近代刑法理论中的重要格言,体现出了罪过原则在犯罪认定中的基础性地位。但是罪过原则作为犯罪认定的基本原则却不能应对公害犯罪中主观方面难以认知与查证的特殊性,不能有效地惩治公害犯罪。在对严格责任进行合理中国化的前提下,有必要在我国的公害犯罪认定中引入严格责任,亦有必要对严格责任的适用做出科学合理的限制,以防严格责任被滥用从而使对公害犯罪的打击陷入新的困境。  相似文献   

10.
期待可能性理论是大陆法系国家的刑法理论,以规范责任论为核心要素。期待可能性理论与规范责任论、心理要素(故意、过失)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期待可能性理论的存在有其自身的合理性。引入期待可能性理论对于完善我国刑事立法,指导刑事司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法律职业教育时法治的最根本的、最直接的贡献就是实现对法科学生这一准法律人群体的法律信仰培植.法律职业教育的法律认知机制促进法律的科学化和理性化以及法律批判精神促进法律的科学化和法律理性化,是法律人法律信仰形成的外在条件;而法律职业教育为相信和怀疑能力的形成提供知识基础,激发信仰意识,提供信仰目标和依据,则是法律人法律信仰形成的内在条件.  相似文献   

12.
法制与法治都属于法现象的范畴。法制是国家的法律和制度 ,而法治是以民主为社会基础的法制模式 ,包含着一种价值追求。两者存在着位阶上和属性上的差异 ,但它们之间又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在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今天的中国 ,理清二者之间的关系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我国民法学主要是从国外引进的,所以从事民法研究要学外语、读原文;知识产权研究要以民法学为基础;案例教学与概念教学各有所长;我国现有立法对知识产权滥用有充分的规制;物权与债权没有何者优先之分;侵权是一种客观行为,它的构成不以主观过错为必要条件;知识产权的客体从本质上来说是能够传播的信息。  相似文献   

14.
商法是独立的法律部门,民商合一与民商分立是商法的外在表现形式而非商法的内在实质。所谓的"商法公法化",只是将公法规范注入商法领域辅助商法进行调整,是商法贯彻国家干预的具体表现,并非否定商法的私法本质及其独立的法律部门地位,主张取消商法并将其归入经济法是缺乏理论与现实依据的空想。  相似文献   

15.
社会法服务于社会正义和社会保障的实现。经济法则旨在构成市场秩序的法律框架,并努力防止对竞争的破坏。笔者在长期思考的基础上,关注德国和欧盟社会法变革的现实,即在社会法领域与市场相关的、企业家式思维的推进,将社会法视为经济法是对目前的发展富有成果的反应。本文分为4部分,首先开宗明义解释命题的基本内涵,其次合理地用一些实例加以证明;复次,阐明社会法努力趋向经济法这种方法诸种实用的优点。最后,作者揭示了这种范式转变对社会法科学本身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商业合乎道德性的论争贯穿了整个商业发展的历史,商法的发展史即是一部商业道德的完善史,没有道德支持的商法是虚无的,而不由法律体现的商业道德则赢弱无力。中国商业发展曾经出现或者正在出现商法与商业道德的背离,商业道德的缺失比商法的缺失更加损害商业的发展,商法的实质精神追求是商业道德。  相似文献   

17.
民间法不仅存在于乡土社会,也存在于都市社会。民间法并不是孤立地存在,而是与制定法形成了一种冲突式合作的复杂关系。从制度变迁理论的角度看,正是获利机会的出现刺激了民间法的滋生与制定法的回应,二之间的反复博奕,促成了制定法的变迁。从法理学上看,应该特别重视民间法对法律制度变迁的独特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前我国劳动司法“热”的背后却是劳动法理论研究的“冷”,这种现象是值得反思的,因为法制大厦绝对离不开坚实的法理基础,所以本文的研究至少在方向上是有意义的。本文讨论了劳动法学的一个基本问题:劳动法属于公法和私法之外和第三类法--社会法,论证这一主题的子例题有:劳动法的立法宗旨是劳动者保护与劳动管理的统一,劳动法的调整对象和内容涉及的社会主体和社会生活广泛而复杂,劳动合同是以国家意志为主导、当事人意志为主体的特殊合同,劳动争议案件的处理与管辖具有特殊性,劳动监察是以保护劳动者个人利益为主要目标的具体行政行为。  相似文献   

19.
浅析法律移植与法律全球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律移植是法律全球化进程中最重要且最富成效的发展手段。但由于各国的法律传统、国情、法制现代化的动力等不同,因此,在全球化时代进行法律移植,更应该关注的不是具体的法律制度和法律条文,而是他国解决问题的方式和解决问题的目标价值。  相似文献   

20.
经典美国实用主义哲学是一种诉诸行动的知识进化论,霍尔姆斯的法学理论正是美国实用主义哲学的体现。法律不是逻辑,但逻辑可以在法律中发挥作用。中国文化背景下的法律有它自己的经验演化特征,可能产生在中国本土经验基础上法律逻辑新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