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态建筑人类学作为一种方法论,对侗族干栏民居建筑墙、门、窗结构的解读,它既有遮风挡雨、隔湿避瘴的生态适应功能和增强房屋建筑的力学稳定支撑作用,又有侗族建筑艺术特色和文化功能。侗族干栏式建筑在文化内涵上,墙、门、窗蕴含着侗族原始信仰体系中的"生命神性",展示着侗族生态建筑宇宙观,使干栏建筑的围隔空间形成一个人性的空间,它既是建筑空间化的人性表述,又是对"人宅相扶,感通天地"即对"天人合一"生态建筑宇宙观和建筑人类学的深度描述。  相似文献   

2.
广东地区的房屋建筑始于新石器时代。早期居址建筑有干栏式、地面式、半地穴式和高台式等四种建筑形式。采取某种建筑形式是受地理环境、使用功能、发展水平和文化传统等多种因素影响的结果。在此后的漫长岁月中,尽管广东建筑一直保持着自己独特的岭南建筑风格,但其始终属于中国建筑体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3.
火塘在侗族的传统建筑中具有重要地位和意义。侗族传统干栏民居以火塘作为家庭成员活动的公共空间,在精神功能和空间上均成为家庭中心而处于统领地位。通过对侗族火塘的研究,可将其空间与精神上的双重功能融入现代家居设计,从住宅秩序及居住建筑与行为模式的互动上继承和发扬传统建筑文化。  相似文献   

4.
农耕文明影响下形成的传统村落是我国重要的历史遗存,随着传统村落保护的兴起,村落文化景观近年来已成为该领域研究的重点方向之一。广西柳州三江侗族自治县拥有众多的侗族传统村落,但目前对于这些村落的保护重物质而轻文化,逐渐走入误区。文章以侗族传统村落文化景观为主题进行研究,以程阳八寨为例,对其村落文化景观构成的要素、关系、特征及演变进行分析,并从文化景观的视角提出保护策略,为其他侗族传统村落的保护发展提供借鉴经验和思路。  相似文献   

5.
黔东南位于贵州省的东南部,其中黎平、从江,溶江侗族人口均可达各县人口的70%以上,为主要的侗族聚居地。这些地区保留着俩族传统的村落与建筑。黔东南独特的地形地貌,气候条件和物产资源使其自然生态环境呈现复杂多样性,也使侗族人民籁以生存的建筑从结构形式到表面装饰都独具民族特征。  相似文献   

6.
黑衣壮的干栏式建筑是少数民族典型建筑,承载着历代黑衣壮人的物质、精神和价值追求,构成了一种民族特有的文化形态,是自然与人文互动共生的缩影.以干栏式建筑为载体的干栏文化是具有本土性、民族性和发展性的重要教育资源,其价值主要体现在民族认同、品德教育、建筑借鉴等方面.  相似文献   

7.
傣族干栏式建筑形式别具特色,它是原始建筑的继承和发展。这种建筑形式、风格及类型与傣族的自然环境、宗教信仰、民族起源、生活习俗等是密切相关的。只有了解傣族建筑文化的特定背景,才能更好地研究傣族民居建筑.  相似文献   

8.
《黄山学院学报》2006,8(2):40-40
徽派建筑的形成过程,受到了徽州独特的历史地理环境和人文观念的影响。这里原来是古越人的聚居地,其居住形式为适应山区生活的“干栏式”建筑。中原士族的大规模迁入,不仅改变了徽州的人口数量和结构,也带来了先进的中原文化。中原文明与古越文化的交流融合,直接体现在建筑形式  相似文献   

9.
侗族传统建筑在继承百越民族干栏建筑和广泛吸收其他民族建筑精华的基础上融合本民族的文化特征和理念,与自身的风格渗透、交织在一起,发展成为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优秀代表.在侗族鼓楼、风雨桥和民居的建造过程中,侗族建筑工匠们大量的使用近似公式和经验公式,发展出等分圆周和正多边形作图的技巧,频繁使用对称、全等和相似等手法并蕴含有黄金分割比的运用,同时在建筑层数、边数等方面巧妙地进行奇偶搭配,孕育着阴阳合一、天人合一的思想.因此,以鼓楼为代表的侗族建筑是侗族全部精神性的文化结晶,这也正是我们将侗族文化称之为“鼓楼文化”的原因所在.  相似文献   

10.
论高椅古民居村落建筑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椅侗族古民居是迄今为止湘西南建筑规模较大,公共建筑类型完整,型制独特的一处明清时期聚族住居的建筑群落。并有修建于各时期的铭纪年。从这些不同时期的建筑来探讨高椅侗族古民居村落建筑结构及其特点。  相似文献   

11.
笔者系统地论证了干栏这一建筑语言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以及干栏这一建筑形式的建筑价值.在现代城市迅速发展的今天,面对人类数量的急剧增大、土地面积的急剧减少以及我们周围的生存状态和岌岌可危的生态环境等一系列未来城市环境的思索和设想.将干栏这一古老建筑形式引为今用,从干栏语言中得到启发和思考.为城市建筑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找寻良好的发展契机与尝试.  相似文献   

12.
高椅侗族古民居是迄今为止湘西南建筑规模较大 ,公共建筑类型完整 ,型制独特的一处明清时期聚族住居的建筑群落。并有修建于各时期的铭文纪年。从这些不同时期的建筑来探讨高椅侗族古民居村落建筑结构及其特点  相似文献   

13.
以修水县黄沙镇箔竹村为例,从人居环境现状、选址格局、承载的文化遗存和传统民居建筑等方面进行深入调研,分析箔竹村的资源特色和开发潜力,提出保存原有空间形态和建筑形式、维持传统生活方式、改善基础设施条件、打造大地农业景观和重点发展乡村生态旅游等措施,在保护传统村落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有效开发,促进传统村落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4.
湖南武陵山片区少数民族传统村落拥有大量的文化遗产,其中沅陵瓦乡人建筑文化是其代表性文化之一,具有较高的经济、历史与文化艺术价值。几千年来,以传统木质房屋为代表的沅陵瓦乡人传统村落建筑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闪耀着瓦乡人的创造力和智慧力,是瓦乡人一笔极为宝贵的文化遗产。但随着城镇化和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沅陵瓦乡人传统村落建筑文化衰落、消失的现象日益加剧,因此,培养瓦乡人的文化保护意识,坚持求真求实的原则,充分挖掘瓦乡人传统村落建筑文化的价值,加强沅陵瓦乡人传统村落建筑文化的保护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5.
中国西南的广西壮族自治区和云南省南部一带,地处热带、亚热带湿热地区。富有聪明才智的各族人民,特别是生活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和云南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的壮族人民及生活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及德宏地区的傣族人民,自古以来便因地制宜,创造了独具特色的“干栏”式建筑,也就产生了历久不衰的“干栏”文化。广西壮族地区“干栏”建筑的特点是:用木料(也有用竹的)作成离地面相当高的底架,再在底架上建成住  相似文献   

16.
侗族村落空间,是侗家人在大地上创造的一件伟大的艺术作品,体现了侗家人对于自然与生活的认知,对于美的感受与表达。侗族村落空间,其存在的物理形式,是由侗族文化和艺术精神决定的。侗族村落空间的构筑遵循三个原则,即聚族而居、依山傍水、凭资源立寨。侗族村落空间艺术,体现出三个重要的关学特征,即中心性、和谐性、层次性。  相似文献   

17.
采用适应于高寒山区地理环境的离地而居的干栏式吊脚楼,群集而居建宅于鼓楼周围,以鼓楼为中心建寨,是湘西侗族民居的三个突出特点,也是侗族民居的一般习俗。  相似文献   

18.
随着乡村建设的发展在逐渐破败、慢慢消失.通过对青海东部地区传统村落的调查研究,发现其优势特征与存在问题,针对有保护价值的传统村落,提出"新陈代谢式"更新保护策略和单体院落民居的改造技术措施,以此来保护传统村落,提高民居安全保障,改善居民生活环境和条件.  相似文献   

19.
随着乡村建设的发展在逐渐破败、慢慢消失.通过对青海东部地区传统村落的调查研究,发现其优势特征与存在问题,针对有保护价值的传统村落,提出"新陈代谢式"更新保护策略和单体院落民居的改造技术措施,以此来保护传统村落,提高民居安全保障,改善居民生活环境和条件.  相似文献   

20.
传统村落的保护形式有很多种,为我们所熟知的有修建名人故居、博物馆等。在当今社会经济背景下,旅游业发展迅猛,乡村旅游亦是如此。本文从学理、学法以及实践角度探讨了通过乡村旅游带动传统村落发展的方式,以寻求给我国传统村落保护提供更多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